竹荪如何增产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竹荪如何增产
玉米秸秆栽培竹荪,好竹荪全凭技术新

   好竹荪全凭技术新(2009.12.23)    

  (纪实)竹荪生长的全过程

  (主持人)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有“菌类皇后”美称的竹荪,竹荪不但美味,价格也很昂贵,每公斤干竹荪能卖到500元左右。在“中国竹荪之乡”贵州省织金县,近几年推广了几项先进的竹荪栽培和管理技术,让每亩竹荪的产量增加了30%,这对竹荪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要清楚这些技术,咱们先来认识一个叫吴勇的人。

  在织金县提起吴勇,很少有不知道的,他是当地成功栽培竹荪的第一人,这些年他还在不断地改进栽培方法,来提高竹荪的产量,眼前这些棚子,就是吴勇在传统栽培棚的基础上改进的。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这就是封闭中棚栽培,中柱高在一米八,边柱80厘米,这上面全用塑料布蒙上,两边开有气孔,用来通风。”

  这中棚比常见的蔬菜大棚小了一圈,又比以前栽培竹荪的小拱棚大着好几圈,所以叫做中棚。就这棚子大小上的一点变化,却让竹荪增产了不少。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这增产的效果至少增加30%”。

  每亩增产30%,可不是小数目。以前的栽培棚,平均每亩能出50公斤的干竹荪,增产30%,就是增加了15公斤。按一公斤干竹荪500块钱计算,这一亩就能多赚7500块呢。

  为什么用中棚栽培竹荪能增产那么多呢?这还得从吴勇改进老棚架的过程说起。

  前些年,织金人栽培竹荪用的都是这种上下两层的棚子,上面是由遮荫网、树枝、树叶搭成的荫棚,高度在2米左右,荫棚下面是种竹荪的垄畦,上面搭有70厘米高的小拱棚。这两层棚子的结构,为竹荪提供了一个类似野外的生长环境。

  野生竹荪对环境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总结起来有三条,首先要求空气清新。

  其次,光线不能太强。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竹荪在天然环境中,总是七分阴三分阳,不能阳光直射。”

  第三,土壤既要湿润,又要透气,湿度要一直保持在60%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会抑制竹荪菌丝的生长。

  第一个条件空气清新,是比较容易满足的,把棚子搭在远离城区、没有污染的山林里就行了。

  搭在上面的荫棚,是为了给竹荪遮荫,达到七分阴三分阳的光照条件。

  下面的小拱棚,以及小拱棚两侧的排水沟,则是为了保持60%的土壤湿度。因为搭在上面的荫棚只能遮荫,却挡不住雨水,到了阴雨季节,上面漏雨,边上潲雨,土壤湿度很容易就会超过60%,就长不出竹荪了。用小拱棚把种竹荪的地块罩起来,两侧再挖上了三四十厘米深的排水沟,就可以及时地把雨水排出去,不让棚内的土壤湿度超标。

  排水沟看似能解决土壤湿度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却造成了一个严重的损失,栽培畦的边上几乎都长不出竹荪来。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这个沟开得很深,这就造成边上干燥,这块木材就是边缘干燥。”

  排水沟挖得太深,垄畦两边就会有30——40厘米高的土层裸露出来,土里的水分就很容易被蒸发掉。土壤湿度一低于60%,也就长不出竹荪来了。根据种植户的经验,每个栽培畦上长不出竹荪的面积几乎占了整个栽培畦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栽培畦的产量损失都在三分之一左右。

  排水沟太深会造成产量损失,那把沟挖得浅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问题呢?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沟挖浅了也不行,如果浅了,水就会漫上去。”

  如果排水沟挖得太浅,沟里的水就很容易渗透到垄畦上,让土壤的湿度过大,透气性不好,也同样长不出竹荪来[图示2]。

  排水沟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怎样才能让土壤不湿不干,保持在60%左右呢?吴勇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决定换一个思路——让雨水根本就进不了棚子。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就是要把天上的雨水,在外面就排出去,荫棚还是荫棚,结构需要变化。”

  把天上的雨水在外面排出去,具体的做法就是把荫棚和小拱棚合二为一,改建成中棚。

  吴勇设计的中棚是就地取材,棚架用的是当地的竹子,再罩上保温透光的塑料膜,造价比荫棚小拱棚贵不了多少。在棚顶同样是铺上树枝、树叶,仍然可以达到七分阴三阳的光照。最主要的是,中棚内的土壤湿度控制起来容易多了。

  中棚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封闭,因为整个地块都被塑料棚膜罩起来了,外面的雨水根本就进不来,也就不会影响到土壤的湿度了。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这优点就是首先把水都排到棚外,用人工的办法补水。”

  用中棚种竹荪,一般每周喷两次透水,就能把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

  垄畦之间的这道沟,跟原来小拱棚外面的排水沟功能也不同,只是供管理人员行走用的,深度也只有10厘米左右,基本上不会对土壤湿度产生什么影响。这样一来,垄畦边缘的土壤湿度差不多就跟中间的一样了,再加上边缘的通风更好一些,这原来长不出竹荪的部分,现在比畦中间长出的竹荪还要多。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绮陌乡中营村种植户杨德兴:“边上的产量要高一点。”

  中棚的畦边上全长满了竹荪,就这一项,就能比荫棚小拱棚增产不少。而且使用中棚以后,竹荪的采收期也延长了。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绮陌乡中营村种植户杨德兴:“二三月种,从七月一直到十一月底。”

  以前使用荫棚小拱棚的时候,竹荪的收获期是从每年的七月份到十月初,因为竹荪的菌丝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2——28摄氏度,每年十月份气温降到20摄氏度以下,菌丝就停止生长了。

  而中棚因为是全封闭的,具有比较好的保温效果,当棚外的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棚内的竹荪仍然能够正常地生长,这么一来,就把竹荪的采收期足足延长了两个月。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这能很好的保证温度,春天种下去以后,能提高温度,到秋天能延长采收的时间,你像这个小竹蛋,就长不成竹荪了,可是在棚子里就行了。”

  

[1] [2] 下一页

篇二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仙人笠等,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检测,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6%、灰分8.21%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矿物质。在蛋白质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非常地丰富,占到了1.76%。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竹荪的生物学特性、竹荪菌种的制备、竹荪的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及初加工等相关的内容,希望在栽培的过程中能给广大的种植户朋友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竹荪是寄 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1 栽培地选择及栽植 

  通常竹林地、果园、稻田等均可作为竹荪的栽培地,但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 年以上才能再次作为竹荪栽培地。鉴于皖东南地区竹林资源丰富,建议在竹林地栽培。栽培竹荪的竹林地要求交通相对便利、靠近水源、郁闭度较高(有利于遮荫),土壤质地疏松而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pH值呈酸性。毛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竹林环境,节约耕地资源,而且竹林里高含量腐殖质的土壤环境和相对湿度大的空间环境为竹荪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最佳环境。同时,对于竹林本身来说,竹荪种植对林地适当挖抚和铺填腐熟培养料,代替了竹林的垦覆,促进竹林增产。据调查,采用套种竹荪的竹林,竹材可实现年增产20%以上,可产竹荪干品达750 kg/hm2以上。 

  竹荪的菌球形成需要20 ℃以上的气温,一般播种后60~80 d进入菌蕾和子实体发育期,因而种植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找出日平均气温20 ℃以上的日期,再向前推70 d左右即为播种期。在皖东南,通常播种可安排在3—4月为宜,6—8月可分批采收。培养基可选择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和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等,培养基pH值调配至5~6[3-4]。 

   2.培养料发酵技术

  竹荪发酵料大田栽培应做到:用肥量到位,每亩用尿素50千克、复合肥10千克;培养料到位,每亩用料量为15—16立方米约7200千克;用菌量到位,每亩用菌种量为550—600袋,每袋0.5克。   ①备料。原料种类有竹屑、木屑、农作物秸秆等。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0—12月,培养料应新鲜,鲜料发酵升温快,发黑腐烂的料,发酵温度低,会影响产量。早购的培养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高温遇雨自然发酵而烧料,降低培养料中的养分。每亩备料量:竹屑14立方米、木屑2立方米、尿素25千克、复合肥10千克、轻质碳酸钙25千克。

   ②建堆发酵。通过建堆发酵,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腐熟,转变为竹荪菌丝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发酵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培养料的含氮量,使培养料变软、腐熟,以利于菌丝降解促进生长。另一方面是消除杂菌,发酵过程中产生高温可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害虫,并破坏培养料中的生物碱。

  3 畦床整理与播种 

  竹荪是喜湿又好氧的菌类,畦面不宜过宽,应每隔40~50 cm开1条沟,沟宽30 cm左右,深为15~20 cm,畦床一般以等高线平行方向或因地而异,沟内待填培养基。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雨季应防止积水导致菌丝缺氧死亡。 

  播种前需在畦内及四壁喷洒0.1%菇虫净或0.5%敌百虫液外加0.1%多菌灵,以防止病虫杂菌的危害。下料时选择在晴好天气将腐熟的培养基填铺沟中,厚度25~35 cm,再将竹荪菌种掰成约1 cm×1 cm的小块状,每隔5~8 cm播1穴,呈梅花型分布,播菌种9 000~10 500袋/hm2(约1袋/m2),每袋菌种湿重约0.5 kg。播种后,在畦面覆盖5 cm左右厚度的碎土粒,再用1层薄稻草将畦面覆盖,以达到保湿、保温、防雨的效果。播种15 d后,沿畦床边角处扒开播种层,观察菌种萌发、吃料和生长情况,如发现菌种变黑,应立即补种;同时观察培养基的湿度并加以调整,在天热干燥时应掀掉薄膜以利通风,当竹荪的菌丝生长至露出畦面时应及时除去覆盖的稻草。 

  4 有害生物防治 

  竹荪生产中常见的有害生物以虫害和杂菌为主。常见的虫害以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主,发现虫害时可以喷洒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注意不要伤害菇蕾,白蚂蚁、跳虫、螨虫等害虫可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同时做好菇房的物理封闭,以避免老鼠进入破坏;常见的杂菌有粘菌和鬼伞类杂菌及绿霉、烟霉等,可将发现的杂菌连同表土一起清理出田,或者在其发生处周围撒上1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 

  5 出菇管理 

  竹荪播种1周后菌丝开始生长,当菌丝爬上料面时将畦床上的盖膜去除,菌丝通过吸收养分大量繁殖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菌丝在温度15 ℃以上时形成菌索,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在温度在23 ℃左右变成菌蕾索,逐渐破球形成子实体。菌丝喜湿怕浸,在出菇期应控制好培养基和覆土的湿度,通常培养基湿度保持在60%~70%,覆土湿度控制在30%~70%,覆土干燥、发白时要及时喷足水。菇蕾生长期非阴雨天气时也需用喷淋管喷水,以保证湿度,喷水量的大小和频率根据现实湿度确定,菇蕾小时轻喷、雾喷,菇蕾大则多喷、重喷,遇到干旱天气应加强喷水。保证适宜的湿度是竹荪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的关键。 

  6 采收加工 

  6—8月,在竹荪子实体未撒裙之前采收可以提高竹荪品质。采摘手法要把握精准,轻拿轻放,一手托住菌托另一只手用小刀切断菌索,切勿强行手扯,以免折断菌柄和周围的小菌蕾。随后及时去除菌托、菌盖,剥离菌盖淡绿色组织,置于篮内带回。采后及时送往工厂脱水烘干,为防止干品返潮,可采用二次烘干法,先烘干脱水后取出捆扎,再放回烘干房烘干为止,烘房温度控制在80 ℃左右。烘干后及时放入密封塑料袋保存。

篇三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发酵料高产栽培技术

38

2010年第2期

竹荪发酵料高产栽培技术

刘瑞璧

(南平市农业学校 354200)

竹荪被称为真菌皇后,俗称仙人伞,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南平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栽培,但传统的室外畦栽法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加上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菇农种植的积极性。2002年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研究成功,每667m

2

112 温度【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属典型的中温型菌类,菌丝在4~28e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3e为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5~28e,以20~24e生长最好,高于28e生长缓慢且弱,35e以上则停止生长。113 湿度

营养生长阶段要求基质含水量在60%~70%之间,有利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基质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土壤含水量为22%~25%;菌蕾分化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破蕾长出子实体在85%以上,开裙在95%以上。

114 空气

竹荪属好气性真菌,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要求空气清新。基质和土壤中氧气充足,则菌丝生长快、个体大;若氧气不足,则生长缓慢,甚至导致菌丝死亡。115 光线

竹荪无向光性,在黑暗或弱光下菌丝体都能生长,强光会使菌丝颜色由白色变为紫红色。菌蕾分化也不需要光线,只是子实体分化和最后形成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产量达100~150kg,比传统栽培法提高30%以上,

2

该项技术已累计在南平市各地推广018万hm,创产值10亿元以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竹荪生物学特性

111 营养

竹荪为腐生菌,以各种竹类阔叶树及秸草等枯枝、落叶堆集腐烂的腐殖质为营养,主要利用占竹木和秸草90%以上的全纤维素一类的碳水化合物。此外,竹荪菌蛋形成还需要有土壤的物理作用所产生的机械刺激。竹屑、木屑、煮渣、糠壳、豆秆、菌草及其他食用菌的废料均可作为人工栽培竹荪的材料。

收稿日期:2009-12-07

作者简介:刘瑞璧,男,1962年生,高级农艺师。

此时菌盖半平展,菌柄伸长、长粗,色泽鲜艳。采收的前1d应停止喷水,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基部,轻轻旋转,等菇脚松动后向上拔起,随即削去菇脚含泥部分。采菇后的孔穴用土填补。由于花脸香蘑Lep2001子实体韧性偏低,越是成熟过度,子实体越容易破碎,若采收过迟,菌盖平展、边缘外翘,色泽变淡,降低其商品价值。同时,在采收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轻拿轻放,以保证其品质。1潮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残存菇脚及杂物,用土补平床面,盖膜养菌,2~3d后恢复正常管理,15d左右第2潮菇形成,一般可采3~4潮菇。31 花脸香蘑Lep2001子实体因其具有特殊风味,在栽培过程中往往较易吸引害虫采食产卵,害虫以蛆形幼虫取食子实体,致使子实体腐败,造成减产,重则绝收。通常主要为害的是菇蝇、菇蚊、蛞蝓和螨类,尤以菇蝇为害最为严重。防治方法: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防治,做到防与治相结;栽培场地(菇棚、菇房)远离鸡舍、羊圈、牛棚、贮藏食品饲料和粮食的场所;菇房、菇棚的门窗提前安装防虫网,以防成虫飞入;清除栽培场所周围杂草、杂物,以减少成虫隐藏场所;必要时也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

2010年第2期

39

的菌种。优质的菌种为无污染、不老化、菌丝整齐均匀,含水量适宜,呈块状不松散。每667m用种量应达到300kg。216 铺料播种

前季种植水稻的田块,提前烤干,做成畦宽50~60cm、沟宽20~30cm,长度不限。将培养料直接铺于畦面,长度40cm、厚度15~20cm;将菌种按梅花型排列,相距10cm,菌种块状,鸡蛋大小;播后再盖上少许培养料,将沟中的泥巴拉起进行覆土,厚度约3~5cm,使畦呈龟背型,畦面覆盖稻草。1~2月播种的再贴畦盖上地膜保温保湿,3月后播种可不盖地膜,四周开好排灌沟。217 出菇前的田间管理

4月份之前由于气温较低,竹荪菌丝借助地温

2

2

116 酸碱度

竹荪喜偏酸环境,一般菌丝体在pH值515~610范围内均可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pH值以416~510最为适宜。2 竹荪栽培技术211 田块选择

要求交通方便,背风阴凉,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竹荪不宜连作,周边田块最好未种植食用菌,以免交叉感染。212 品种选择

闽北目前种植的竹荪品种多为长裙的赖托竹荪,其中种植最多的为D89菌株,D1、D42菌株也有部分使用。213 建堆发酵

在播种前40d左右建堆,每667m用料量及配方为:¹细竹屑5000kg(约14~15m)、尿素50kg、石膏粉25kg、碳酸钙25kg;º细竹屑4000kg、杂木片(或木屑泡花)1000kg、尿素50kg、石膏粉25kg、碳酸钙25kg;»细竹屑4000kg、芦苇秆粉碎(或象草、玉米秆、甘蔗渣等)1000kg、尿素50kg、碳酸钙25kg、石膏粉25kg。使用配方º、»的产量优于配方¹。建堆时,底层铺料20cm,撒1层尿素、碳酸钙、石膏粉,随后1层料1层添加物,并浇洒适量水分。堆料高度1m、宽度115m,长度不限。每隔10d翻堆1次,并调节培养料含水量为60%~70%,共进行3次翻堆。建堆发酵的目的,主要是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其次是促进营养成分的转化,利于竹荪菌丝的生长和出菇整齐,以及提高其生物学效率。

214 播种季节

竹荪属中高温型菌类,但菌丝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冬季能充分利用地温缓慢生长,顺昌、建瓯、延平等县市播种期一般可提前至1~2月份,以利于提早出菇增加产量;偏北的浦城、光泽、武夷山等县市多在2~4月中旬,避过漫长的霜冬期后播种。

215 菌种选择

竹荪菌种的制作应坚持母种y原种y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不宜多代繁殖,否则竹荪朵型会变小影响产量。竹荪培养料配方中,氮源含量要适中,木屑的颗粒应适当偏粗,含水量要适中,要适温透气培养,忌使用长期在高温缺氧的环境下培养

3

缓慢生长;4月以后气温回升,菌丝蔓延迅速,要注意预防高温烧菌,通过控制排灌水,调节好培养料和覆土的含水量,既放积水,又防干旱,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覆土含水量20%~25%。当气温达18e以上,有部分菌素纽结形成菌蕾时要搭遮阳棚遮阳,可搭草棚,也可用85%的遮阳网,部分菇农用套种大豆及其他蔬菜进行遮阳。此外,要注意拔除畦面杂草和防治病虫害。螨虫可用灭扫利1000倍液防治;绿霉和黑烟霉等,可在患处喷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用碳酸氢铵加柴油浇灭。

218 竹荪的加工与贮存

每天上午进行采摘,采后去除菌盖与菌托,整齐排放于筛片上,并及时烘干,烘烤温度60e以下,八分干时停火将竹荪捆扎成小捆,再回烘干房烤干为止,取出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于阴凉干燥黑暗处保存。

(责任编辑:林树文)

英国掀起/低脂牛奶0风

近日,英国掀起/低脂牛奶0风,由英国乳业协会斥资750万英镑发起的一个牛奶运动,正在英国风行。低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低于2%,是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食品。

/这次活动代表了英国液态奶一种新的促销方式0英国乳业协会总干事吉姆贝格说,

/我敢肯定,这次活动将取得

巨大成功,英国整个奶业将会从中受益。0

(信息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2010-04-19])

篇四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张发备

(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农技站353100)

要:为有效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从竹荪生产的原料来源、配方,以及田地选择、栽培季节、发酵堆制等方面总结了竹荪的发酵料栽培技术。摘

关键词: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竹荪是一种食药兼用的优质食用菌,质地脆嫩,口感极佳,营养丰富,具有补肾、清肝、明目、清热、润肺、减肥、降血压、治疗糖尿病等功效。种植竹荪原料广泛,栽培容易,管理简便,成本低、花工少、效益高,是农村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近年来,随着阔叶树木逐年减少,木腐类食用菌生产因原料来源的限制已逐渐退出市场,而龙村乡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毛竹加工的下脚料是竹荪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因此,龙村乡发展竹荪生产,既能实现变废为宝,又能取得经济效益。现将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原料

栽培竹荪原料来源广泛,竹屑、竹片、木屑(木荷、杉木、松木、柏、楠、樟、山苍子等的木屑不能用)、木片、谷壳、芦苇、豆秆、花生藤、玉米秆等凡是质地较硬,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农

收稿日期:2010-08-31

作者简介:张发备,男,1963年生,农艺师。

副产品下脚料、废弃物皆可作为竹荪栽培的原料。一般选用2~3种原料较好,不要使用单一的原料,而且原料要粗、细搭配,粗料∶细料=3∶7或4∶6,要求培养料松紧适中,既透气又紧实(原料中可掺些竹片等粗料调节松紧度)。原料上畦前要含有充足的水分,用手紧握料团,有小水珠渗出为宜。每667m2大田需原料4000kg左右。原料的配方有多种,龙村乡多采用以下3种配方:①谷壳1000kg、木屑2000kg、竹屑1000kg;②谷壳1000kg、木屑1000kg、竹屑2000kg;③以竹屑4000kg为主,另根据当地情况配些豆秆、谷壳等。各种配方都必须加尿素40~50kg、碳酸钙25kg。2

田地选择

竹荪对栽培田地要求严格。一般要求两年未种过竹荪,水源无污染,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气性能好,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的水田。田地一般须搭设阴棚,但也有不搭阴棚的,一般在竹荪畦旁套种高秆经济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利用作物叶子遮阴,可增加收入。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内选择留3~4条新梢作为主枝培养,以后每次梢套袋时间:在定果后,果实直径5cm以上,留2个培养侧枝。

结果树一般在采果后疏删或短截造成树冠荫蔽的枝条:直立向上的徒长枝、外围突出枝、下垂的着地枝、当年摘果枝、病虫枝、枯弱枝、重叠枝,掌握壮树重剪、弱树宜轻、去密留疏、去弱留壮的原则。

5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避免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防止裂果、日灼,减轻病虫鼠为害,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实外观。

正常年份在5月上旬至下旬。6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锈壁虱、蚜虫、天牛。

病害有黑星病、溃疡病、炭疽病。防治上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每年冬季结合清园,喷1次1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减少来年病虫源。

(责任编辑:杨小萍)

3

品种选择

竹荪品种有多种,如D1、D2、D42、D89、古优1号等。龙村乡多选用D89品种,该品种菌株菌丝粗壮、产量较高、朵型较大。4

栽培季节选择

竹荪属中温型菌类,当地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为播种期,平原地区2~3月播种,播种后60~80d进入显蕾及子实体生长期。4月下旬即可采收,10中下旬结束,一般可采7批竹荪。龙村乡海拔高、气温低,可适当推迟播种期。5栽培方法5.1

发酵堆制

把原料先堆放于田里,如2月15日播种,则在1月15日进行发酵,1层谷壳、1层木屑、1层竹屑堆制,结合浇水,把尿素、碳酸钙、石膏等调水后于第1次堆制时加入。若有茶树菇的废料,可打碎、晒干掺入。每隔10d翻堆1次,共翻堆3次,含水量以手抓有一点水滴落为准,若有许多水滴落,则可加入一些干料调节,以香菇筒为例,每筒1.8~2.0kg,而竹荪每筒达2.0~2.2kg。堆料结束要闻下有无氨味,若有氨味,则不能播种,待氨味消失后才能播种。5.2田地整理及播种

播种前5d,对场地进行全面撒石灰消毒,并

2

用敌敌畏300~400倍液进行杀虫。每667m用15kg尿素全田撒施,选择南北走向,按畦宽80cm、沟宽30cm为准,在畦面中间撒些有机肥如牛粪、羊粪等。芦苇砍断放基部,再铺上发酵料,料宽为70cm,料厚15cm,每平方米用料20~25kg。铺料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每距13.2~16.5cm用手扒开1小穴,每穴放入竹荪菌种30g左右(蚕豆大

2

小),梅花式播种,每667m用种量600~800袋。放种后用原料盖好、压平,然后把沟位的泥土挖起

熟,菌球很快形成,此时要抓紧搭盖阴棚,即掌握在出菇前15d左右搭阴棚(若已长球还没搭荫棚则会晒死菌球)。阴棚棚高2m,四周及上面覆盖芦苇、芒箕等遮阴物,遮阴度达“七阴三阳、花花。竹荪既怕旱、又怕渍,从种植到采收都要太阳”

保持覆土湿润,夏秋干旱时要经常向畦沟灌跑马水或进行浇喷。当菌蕾长出时,可喷施0.3%尿素水溶液或其他增产剂。6

病虫防治

竹荪生产过程中的病虫防治,应当以防为主,防重于治。认真做好原料发酵和场地消毒,接种后加强菇床的通风。6.1杂菌防治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采收后留下的菌索,培养料常有绿霉、链孢霉、毛霉等,可撒生石灰、多菌灵加以控制。烟灰菌可用0.2%多菌灵+5%福尔马林防治;为防止烟灰菌飞溅,可用纱布浸水后盖于病处,再喷药水,再挖取病处病菌,不能直接喷药。在覆土表面常常也会发生各种杂菌,必须经常查看,一经发现,及时杀灭。6.2虫害防治【竹荪如何增产】

虫害主要有螨类、蚂蚁、蛞蝓(鼻涕虫)、跳虫等。要做好菇场的环境卫生。①铺料前要对田地用石灰或敌敌畏消毒,如果在发菌和养菌期发生螨虫,可用克螨特5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菇床,在出荪阶段,千万不可喷药,以免公害。②蚂蚁用灭蚁药杀灭;蛞蝓可用5%的食盐水喷洒在其出没的地方防治;跳虫,其色灰,比芝麻还小,可用1∶1000的敌敌畏加少量蜂蜜诱杀,长竹荪时可喷1∶100的除虫菊酯杀灭。7采收加工

竹荪播种后,经65~70d,达生理成熟,如果温度、湿度适宜,菌蕾从小逐渐长大,竹荪子实体成熟撒裙都在每天8:00~10:00,采收时要把有毒的菌盖剥离,集中埋地,以免污染环境。采下的竹荪个体质地脆嫩,易折断,要轻手轻放。去除杂物后,整齐摆放于竹篮内,尽快烘烤。一般烘烤4~6h,先高温脱水,温度40~50℃,加大风量,保持3h然后升到60℃左右,保持1h。烘后取出包装,密封存放,及时出售,避免变黄。

(责任编辑:林树文)

作为覆土,覆土要求细碎、厚度为5~6cm。覆土后要使畦宽达80cm,沟宽达30cm。覆土上盖1层稻草,立春前播种的要覆盖薄膜,保温保湿,立春后揭膜。播种后经常察看表盖土干湿情况,太干灌跑马水,水面比畦底略高即可。5.3搭盖阴棚

竹荪菌蕾发生边际效应明显,所以畦面不可太宽。当竹荪菌丝变粗成菌索,说明菌丝生理将成

篇五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一、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微米。

【竹荪如何增产】

二、竹荪栽培条件: (1)温度:竹荪菌丝生长温度是25~32℃,最适宜温度为23~24℃。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5~28℃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2~25℃。超过32℃或低于5℃,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

1

(2)湿度:菌丝生长湿度在60~70%之间,菌蕾的生长发育湿度在75~95%范围风,而破球和撒裙时,相对湿度应在85~95%,以95%最好,湿度低于80%,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出现畸形。

(3)空气条件:竹荪属好气性真菌,菌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

(4)光照条件:光照对竹荪当育有抑制作用,故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线。

(5) 营养条件:竹荪生长所利用的养料主要用碳源和氨源,再者就是无机盐和微量维生素。植物的死体如锯末、秸杆等都是它所需的营养。在竹荪的生殖生长阶段,还需少许的泥炭土壤。

竹荪栽培方法:

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

2

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三、栽培技术

竹荪在气温7℃以上即可栽培,以10~12月份栽培为宜。 室内箱栽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 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

3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层菌种,撒1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12个月。

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 管理

(1)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⑵ 各生长阶段的管理。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 3~4次;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⑶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严防人、畜践踏。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

⑷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4

栽培林地

栽培竹荪的林地应选择管理方便、坡度平缓、背北风、有水源、土壤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土质为沙壤土的毛竹林或竹阔混交林地,林分郁闭度为0.8~0.9,最好是小溪流的山谷地段。

开设栽培坑

在选好的林地内,按水平带开设长2米、宽1米、深20厘米的栽培坑,并填入肥沃表土,厚约5厘米。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积水。

培养料处理

处理方法有生料法、煮料法和发酵法等。现仅介绍发酵法。竹荪培养料主要是干枯的竹杆、竹枝、竹鞭、竹叶等竹料,将其截成长3~5厘米、宽1~1.5厘米的小块(竹叶截成2~3厘米的小片或粉碎均可)。

培养料的配方为:竹片77%、竹叶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尿素0.5%、石灰0.5%。先将竹片和竹叶用澄清的石灰水预湿至湿度约60%~65%,加入尿素后堆放。料堆中层温度将上升至60℃以上,待温度下降至3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此阶段约需7天时间;随后加入石膏粉总量的50%,补足水分至湿度65%,又经过6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剩下的50%石膏粉,调整湿度至65%,再过5天,进行

5

篇六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48

2015年第9期

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曾应林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农业服务中心365300)

要:总结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选择、栽培季节和栽培场所选择、培养料配堆制、田间放料及播种、覆土与搭遮阳网棚架、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田间;竹荪;高产;栽培技术DOI:10.13651/j.cnki.fjnykj.2015.09.020

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forDictyophoraindusiatainfield

ZENGYing-lin

(Songxi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QingliuCounty,FujianProvince365300)

Abstract: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ologyforDictyophoraindusiatainfieldweresummarize,whichincludedthestrainse-lection,cultivationseasonandfieldselection,culturemediumpreparationandcomposting,fieldinoculation,soilcoveringandputtingupofshadingnet,fieldmanagement,pestsanddiseasescontrol,harvest,etc.Keywords:Field;Dictyophoraindusiata;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有“草八珍”的美誉,又有“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之称。近年来,工厂化栽培已成为我国食用菌的重要栽培方式,金针菇、平菇、木耳等品种较适合工厂化生产,大田栽培逐渐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而竹荪因其独特特性,不适合工厂化栽培。现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将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湿润且易排水的砂壤土为佳。实践证明,选择新开荒地比水稻田增产10%左右,向阳场所比山垄田产量高。为防止因污染造成竹荪减产,竹荪栽培地禁止连作,一般5年后方可再栽培竹荪。因此,要特别注意不宜选用前5年栽培过竹荪的地块。

【竹荪如何增产】

4培养料配制

原材料要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无结块、

【竹荪如何增产】

2

无虫蛀,这是竹荪栽培获得高产的基础。每667m栽培料用木屑3500kg、竹屑1500kg、尿素25kg、石灰25kg,木屑以粗颗粒为主,规格为0.5cm×1.0cm,粗颗粒应达到60%以上。

栽培料堆制:把木屑和竹屑堆放于栽培场所,把尿素和石灰一同拌入料中,喷水,培养料水分控制在65%左右(若含水量低于50%,则菌丝生长受阻;低于30%,则休眠或死亡;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通气性差,会抑制菌丝生长,甚至会造成窒息死亡),然后搅拌均匀,用薄膜盖好,堆放20d或更长时间。

1菌种选择

栽培竹荪菌种是关键,在生产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菌株。选择菌丝浓密、生长旺盛、没有污染且菌丝长满袋后5~10d的栽培种。

2栽培季节选择

由于竹荪菌丝体生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闽西北一般在12月开始备料,翌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下地栽培。

3栽培场所选择

栽培场所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干净、土壤肥沃

收稿日期:2015-07-01

作者简介:曾应林,男,1978年生,农艺师。

5田间放料及播种

栽培前1周,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锌硫磷700倍液对栽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把堆制好的培养料在田里做成畦,料畦高20~25cm、宽30~

2015年第9期曾应林:竹荪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49

40cm,堆成馒头形,畦间距0.9~1.1m。在堆好的培养料中间开沟,深度10~12cm,把菌种掰成鸟蛋大小放入料沟中,均匀放置,密排成直线,每667m2接种700袋左右。接种完后,用培养料盖好菌种,使菌种处在培养料的中间。接种应选择阴天或没有阳光直射的天气进行。

灰覆盖,外加薄膜覆盖,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在出菇时出现杂菌,且竹荪未展裙时,可适当喷洒金霉素水溶液,严重时还可喷洒0.1%多菌灵。竹荪害虫主要有白蚁、螨类、蛞蝓。防治白蚁可用灭蚁灵、辛硫磷700倍液,25%菊乐合脂2000倍液喷杀或用明矾粉调糖水洒在白蚁喜食的木桩和干杂草上,也可用火烧过的骨头诱杀;防治螨类可用70%克螨特2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蛞蝓可用5%煤酚皂溶液或50%食盐水滴杀。在防治病害方面,应注意防范高温高湿,喷水时应选择在早、晚进行。在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有黏菌和烟灰菌。黏菌常在畦面裸露土和覆盖的稻草上出现,表现为黏糊状,会变形且会运动,使竹荪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并消亡,严重时不再长竹荪。烟灰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较容易发生,会使菌丝断裂,影响竹荪产量。烟灰菌早期表现为白色绒毛状,此时为最佳治疗期,可用3%石碳酸或2%甲醛直接在发病的地方喷洒,严重时直接挖除培养料,并撒新鲜石灰,用塑料膜盖住病患处,防止其扩散。

6覆土与搭遮阳网棚架

接种完后把畦与畦之间的土打碎,留部分成块,直接盖到培养料上,厚约4cm。盖完土后再在土面上盖1层厚1.5~2.0cm的稻草,避免在搭遮阳网棚架前阳光直射或雨水直接淋到土面上,以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适宜的湿度。覆土后出菇前将遮阳网棚架搭好,棚高1.5~2.0m,以方便操作。

7田间管理

竹荪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还是竹荪

球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基质或土壤中氧气充足,菌丝生长或子实体形成都较快;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竹荪则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会死亡,长出的子实体容易产生畸形。在菌丝生长阶段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竹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高于33℃或低于12℃菌丝则停止生长。温度是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5~20cm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cm深的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温度,越深温度越低。当干旱时,要适当灌水、喷水,管理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为宜。菇蕾阶段要避免阳光直射,应做好保温保湿和防虫防病工作,子实体阶段温度要求在17~25℃之间,低于8℃或高于30℃时容易出现死菇。

9采收

竹荪一般在10:00前破蕾开裙,所以也应在此前采收完毕,采摘时最好做到随开随采,从凌晨3:00持续到10:00。采栽时切不可把竹荪的裙弄破弄断,也可将开裙一半的子实体或成熟的菌蛋采收回家等待其开裙。采收方法:用小刀从菌托的底部切断菌索,去掉菌帽,然后再将菌托去掉,留下菌柄和菌裙。

10烘烤

采收的竹荪应及时烘干,可用低温进行烘烤,注意调控烘烤的温度和时间:先用40℃温度烘烤,0.5h翻动1次;以后温度逐渐升高到55℃,最高不超过65℃,烘烤时间控制在4h;为把菌柄的头及菇脚进一步烤干,将温度下降到40℃再烘烤2h;烘干后取出,摊凉0.5h;待竹荪变软后分级包装,包装好后应立刻放入5~10℃的保鲜库存放,防止变黄。

(责任编辑:林德梓)

8病虫害防治

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一般禁止使用药剂防治。因此,病虫害防治应从做好环境卫生着手,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在菌丝管理过程中要清除畦面的杂菌、污物,发现不同顏色杂菌,应立即用碳酸氢铵或石

篇七 竹荪如何增产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被誉为"真菌之花"、"京果之王"的竹荪菌,古时作为贡品,专供宫延御膳,现为我国国宴等高级宴席上的"山珕"名菜。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维生素和多糖物质,食味鲜美,而具有防腐特效。在医药上具有减肥、保健及补益功能,并能防癌治癌。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当创汇商品。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0.5%敌百虫液加O.1%多菌灵或0.5%漂白粉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0.5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每块用种约12瓶。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l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15-20天,菌丝体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l一2cm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5一10天,菌丝布满叶层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温度80%,气温16-20℃,光照3-105Lux条件下,约1-2个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张始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否则,空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2-3次,每次通风换气10-20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竹荪如何增产】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草

生发网菌Ste-monitis her-batica)和鬼伞类(Coprinaceae)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菇房要安装纱窗、纱门,以防老鼠进入菇房,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20公斤,用种3-4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待菌种块复活生长,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及时覆盖土壤,覆土层厚度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铺2cm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4公斤确,用种2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厢内挖坑,坑深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180-200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

上最好在腐竹头边,挖15-20cm深,长×宽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1-1.5公斤,每亩投干料200-300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2-3层,再盖竹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样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间,无论是竹林或树林,特别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错盘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种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这些腐根是竹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林间播种,菌丝不仅在投料的地方生长,而且同时也蔓延到其他有养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间空地培竹荪是最经济、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间栽培竹荪,只要场地选择恰当,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荫。土壤湿润也不必浇水。春秋季节若越遇干旱、则需在菇床及竹头、坑边附近适当浇水补充水分。越冬后的菌丝待气温回升后,张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约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时,需经常浇水。此阶段若严重缺水,菌蕾则会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张不了裙;若浇水过多,则菌丝徒长,幼菌蕾到成熟时便全破口,给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机,从而是导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较多的6-8月份,是竹苏大量出现撤裙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采收。

四、采收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地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采收时期:适应采收期应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型期进行。因为张型期的竹荪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张张达到最大粗度,产抱体(菌盖上黑褐色抱子液组织)尚未自容,所以这时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萦切断,轻轻取出,放入瓷盘和蓝子内。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盖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体,再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868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