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水虱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cctv7,水虱养殖
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下)

  [农广天地]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下)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因其生长在海水中,柔韧如带而得名。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有“碱性食物之冠”的称号,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甲状腺机能低下者的最佳食品,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自然生长的海带已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要,人工养殖海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现在为大家介绍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下) 。具体介绍海带苗种培育技术和海带加工。 

  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下) 

   一、海带苗种培育技术

  目前,国内海带苗种生产主要采用自然光低温育苗方法,个别单位出于遗传育苗等工作需要,采用冷库日光灯育苗法,培育少量的茁种。随着海藻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这一技术也在海带育苗中得到试验性应用。现以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方法为主,分别对上述育苗方法进行介绍。

  (一)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

  此方法是在室内以自然日光为光源,采用低温、流水方式培育海带幼苗。在我国北方,育苗工作从7月中旬前后开始至10月中旬前后结束,历时3个月。

  1.基本设施 由制冷系统、供水系统和育苗室三部分组成。

  (1)制冷系统:采用制冷设备制备低温水,常采用氨冷冻机制冷水。

  (2)供水系统:包括海水的抽取、沉淀、过滤、输送海水入育苗池、海水回收及排放等过程:①沉淀池。沉淀池的容水量占育苗总水量的1/2以上。其上有顶或加盖,使沉淀池处于黑暗状态,抑制杂藻和微生物繁生。② 过滤塔(罐)。生产上采用加压过滤法。过滤塔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不同规格的卵石、粗砂和细砂。③ 制冷槽。冷却海水的池子,其内装有氨蒸发器。为保温,制冷槽建在室内,其上加盖。④ 储水池。储存冷水的池子,为保温常建在地下。⑤ 回水池。建在地下,储存由育苗室流出的海水,经泵将这里的海水送到制冷槽与部分新水混合后再循环使用。

  (3)育苗室:除墙的四周基部建成约60厘米的水泥结构外,墙及屋顶均采用玻璃结构,个别单位将墙用玻璃钢代替玻璃效果。屋顶建成多个“v”型相连的形状,相邻的两个坡面应分别朝向东西,方便采光和调。育苗池一般长8~10米、宽2.0~2.3)K、深30~40厘米。育苗池多建成阶梯串联式,每相邻的两排育苗池水平高度相差40~70厘米。育苗水从最高处的进水沟流出后,依靠落差从最高一排育苗池依次流到最低一排育苗池。南方的育苗池常采用平面式,池之间没有落差,且多实行立式育苗,因此池较深,一般40~60厘米。

  2.育苗器棕绳苗帘是较普及的育苗器,北方育苗单位均使用它(图6)。它是由直径0.5~0.6毫米的红棕绳编制而成,一般长1~1.25米、宽0.45~0.50米,缠绕50道左右,总长约60~62米。在福建, 目前全部采用维尼纶绳苗片(或苗帘)代替以前的棕绳苗片,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不论哪种育苗器,在使用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处理。如棕绳苗帘在使用前要经过如下加工处理:棕绳干捶一浸泡一湿捶一煮绳一洗刷一晒干伸绳一编帘一燎毛一煮帘。干捶过的棕绳要用淡水浸泡1个月,每10天换一次水。煮绳要12ds时。燎毛时要先将苗帘浸湿,再将棕毛燎掉。煮帘需要6小时。

  3.种海带的选择 进行人工育苗,必须要有足够量的优质性状和成熟适度的种海带。种海带的选择,一是来自种海带的专门养殖区,将头茬苗密度适中地养殖在水流通畅的肥区,长大后作为种海带。二是来自大田选种,在海带收获之前,选择优良的海带,剪去叶片上部和边缘没有孢子囊部分,剪去丛生的假根团保留主根,再重新夹到新苗绳上并绑牢,挂养在优良海区,促进孢子囊充分成熟,供采苗用。福建的育苗单位在夏季采用室内低温培育种海带成熟的方法满足采苗要求。

  4.采孢子(采苗)

  (1)采孢子时间:人工筏养的海带,5~7月份均能形成孢子囊群并放散游孢子。尤其18~22℃孢子囊成熟面积大,成熟度高,是孢子放散的好时期。但在生产上考虑制冷等成本问题,采苗工作往往向后推迟,但采苗工作在水温升至2 3℃ 以前完成为好。实验表明,23℃时,不仅游孢子活力减弱,而且放散量显著减少。北方的育苗单位常在水温2 1~22℃前后采苗,根据水温要求,山东省采孢子时间在7月上、中旬;辽宁省在7月中、下旬。如利用当地种海带采孢子,浙江省一般在6月初,江苏省大约在6月中旬。在福建省,利用室内度夏种海带采孢子, 时间在9月份。

  (2)种海带的清洗与处理:种海带运至育苗室内,立即进行洗刷,洗刷既要快又要彻底。在育苗池中(水温10~13℃),先用手抚抹一遍,再用纱布进行擦洗。在洗刷过程中尽量避免叶片撕裂或折断使伤口分泌粘液,影响水质。擦洗过的种海带用清水连续摆洗两遍后,就可放入准备好的池中放散游孢子。依照多年的常规做法,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游孢子,洗刷过的海带要进行数小时的阴干刺激,再集中放散游孢子。近几年,由于采孢子日期推延,不进行阴干刺激也能集中放散游孢子。目前,大多数北方育苗单位已不再进行阴干刺激。但采用种海带室内度夏的单位(如福建的育苗场),在采孢子前还需阴干刺激种海带。

  (3)游孢子放散与附着:将处理过的种海带放入准备好的游孢子放散池中(水温一般8~IO~C),由于低温水的刺激和海带运输过程中的阴干刺激,成熟度较好的海带很快大量放散游孢子,原清澈透日月的海水很快变成淡褐色。在北方,一个棕绳苗帘准备一棵成熟良好的种海带,放散的游孢子量足以满足采孢子用。采苗时,将苗帘每5~7层整齐地堆放在一起,所以采苗池要占用1/7~1/5的育苗池。采苗池内的游孢子密度以10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达到12~18个健康游孢子为宜。在大生产采苗时,常先将采苗池注入1/2~2/3的海水,以采苗池上排对应的池子作为高浓度游孢子放散池,通过计算,当放散的游孢子密度达到要求时,将种海带捞出,孢子水经纱布过滤流到下排的采苗池,使采苗池内的游孢子密度达到所要求的12~18个(100倍)。游孢子附着密度对以后幼苗质量和出苗率会产生重要影响。附着密度太低,达不到出苗率指标。如果附着密度过高,则妨碍以后幼孢子体的生长,并易发生病害,影响出苗质量和数量。通常孢子的附着密度控制在平均每100倍视野下有30~50个健康孢子为宜,在孢子附着过程中,要经常用显微镜察看放置在采苗池不同部位和苗帘层间玻片上的孢子附着情况。一般4~6小时,孢子附着相当牢固,可将苗帘移入已注入水的育苗池中转入培育阶段。

  5.培育和管理平面式培育法是最通用的育苗形式。苗帘水平铺放在托绳上,培育水深可通过升降托绳来调节。茁帘一般控制在水面下4~10厘米处。平面式培育法最大优点足受光均匀,幼苗生长整齐,操作方便。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水体,南方的育苗单位常采用斜立式和直立式育苗形式,使单位水体出苗率较高,但由于育苗器受光不均,幼苗生长发育速度有较大差异。

  (1)水温:整个育苗过程中,温度常控制在5.5~10℃范围内。其中7~9℃持续时间最长,只是在遇到病害发生或水质条件恶化时,才采用5~6℃ 的低水温。一般育苗初期:配子体阶段,水温常控制在8~10℃。育苗中期:3毫米以下孢子体阶段,水温常控制在6~8℃。育苗后期:3毫米以上幼苗阶段,水温常控制在6~9℃。在幼苗接近出库时,水温可以逐渐提高1~2℃ ,,以适应海上的水温。

  (2 ) 光照: 调控光强是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海带幼苗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并根据不同天气条件,采取多种调光措施。育苗期间应回避直射光, 特别要回避中午强光的直射, 以免造成幼苗的损伤。通过调节室内的遮光白布帘(或白塑料帘) 及室外屋顶两坡面的竹帘, 使幼苗处于所需的光环境下。通常在胚孢子萌发阶段光强控制在4 0 0 ~ 8 0 0 勒克斯; 配子体阶段光强逐渐增2 ~N 8 0 0 - 1 5 0 0 勒克斯, 3 毫米以下小孢子体阶段光强控制在1 0 0 0 ~ 2 5 0 0 勒克斯, 3 毫米以上的幼苗阶段光强控制在2 0 0 0 4 4 0 0 0 勒克斯。幼苗出库前, 还可适当提高光强。每日光照时间以1 0 t J~ 时或略长一点为宜。【cctv7,水虱养殖】

  (3 ) 营养盐: 在幼苗培育期问, 自然海水中的氮和磷的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幼苗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加以人为的补充和改善营养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氮、磷的补充量以育苗的不同阶段和幼苗大小而异,一般在配子体阶段氮(N0 3 州) 为2 ~ 3 毫克/升, 磷(P 0 43 一P ) 为O. 2 ~ O. 3 毫克/升; 幼孢子体形成后, 氮增至3 ~ 4 毫克/升, 磷0 . 3 ~ O . 4 毫克/升;当幼苗长至1 毫米以上时, 氮控制在4 毫克/升, 磷控制在0 . 3 ~ 0 . 4 毫克/升。育苗生产中,一般以硝酸钠为氮肥,磷酸二氢钾为磷肥。氮、磷肥的补充量以每日循环水中加入的新水量为计算标准。

  (4 ) 水的更新: 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采用循环流水方式,使幼苗处于良好的环境条件下, 这是培育出较大规格海带幼苗的必备条件。由于海水在反复循环使用中, 各种营养物质不断被海带吸收, 逐渐减少, 且水的新鲜程度也受到影响,因此要及时补充新鲜海水。从幼苗生长和生产成本两方面来考虑, 在育苗初期,每天更换新水量至少为育苗总水体的1/6。随着幼苗的生长,新水补充量逐渐增大,当幼苗长至1毫米左右时,每天新水更换量要达到总水体的1/5~1/4。育苗末期将增加到总水体的1/3。遇到病害发生等特殊情况,新水更换量要适当加大。【cctv7,水虱养殖】

  (5)洗刷:为了清除幼苗表面及育苗器上的杂藻和污物,并增强幼苗的附着能力,苗帘要经常洗刷。常用的方法有拍打法和喷水法,北方育苗单位常将两者混合使用。拍打法是两人通过手持钩将苗帘拉平,在略大于苗帘的长方形水槽的水面处将苗帘一起一落反复拍打。一般先拍打苗帘反面5次,再拍打正面7次,必要时,可将正面的拍打次数增)J~N9次。洗刷可以从采苗1周后开始,刚开始洗刷时手力较轻,随着幼苗的生长,洗刷的手力可以逐渐加重。在幼孢子体阶段,如遇到杂藻过多和幼苗较密时,采用喷水洗刷法效果较好。操作时,两人将苗帘扯平,另一个人手持有密排小孔的塑料喷水管,在苗帘上来回喷刷,先喷刷苗帘下面,再喷刷反面, 脏水经排水沟流到室外。

  (6)监测:除育苗室每日多次测量水温和光强外,水质监测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水质监测要由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单位每日要监测一次盐度、pH、溶解氧、二氧化碳、硝态氮、氨氮、磷及某些重金属离子等,尤其每日要分析一次氨氮含量。除上述监测外,一般每天还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幼孢子体生长等健康状况,特别要注意细胞结构、病害发生及杂藻繁生情况。发现问题,制定措施,及时解决。总之,经过3个月的自然光低温育苗,幼苗大多数达1~2.5厘米,苗帘边缘处大者可达3厘米以上。当海上水温降至19.5℃ 以下时,苗帘可移至海上进行幼苗暂养。

  (二)海带冷库日光灯育苗

  一些科研及生产单位,在从事遗传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后的小规模海带育苗试验及苗种生产常采用此育苗法。此育苗法以日光灯为光源,以氟利昂风冷作为降温方式,温度可自动控制。育苗间常建在建筑物的北面底层,育苗间面积一般8~1 5米z,育苗间外建有2~3米 的温度缓冲问,避免温度直接受外界的影响。育苗间内设立式培养架,培养架分3~4层,每层上方设置3~4只40瓦目光灯,每层放置4~5个培养槽,苗帘放在培养槽内培养。育苗的技术要求与自然光育苗法相似。采苗时苗帘4~6层堆放在采苗容器中或培养槽内,用筛绢或纱布过滤孢子水,采苗器中的游孢子密度控制在12~20个/100倍,孢子的附着密度控制在30~50个/loo倍,游孢子附着6小时后,可以将苗帘移到培养槽中。培育过程中通常水温8~10~C,每日光照8~10/is时,光强1000~2500勒克斯,营养盐:氮4毫克/升、磷0.4毫克/升、铁0.1~0.3毫克/升。幼苗采用静水培养,每隔3~4天洗刷苗帘并更换新水。当幼苗长至0.5~1.0厘米,海上水温降至19.5℃以下时,苗帘及早下海暂养。

  (三)海带OUPf$克隆育苗

  此育苗技术对新品种的培育、纯系苗种的生产及缩短海带育苗时间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配子体克隆育苗属于育苗新技术,目前仅在实验室和小生产试验中应用,但有向大规模生产发展的趋势。其原理是游孢子附着后,培育至雌、雄配子体明显可辨时,进行雌、雄分离。然后建立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形成配子体克隆。配子体克隆经多次组织捣碎和扩大培养,形成数量规模。在采苗时,将雌、雄配子体克隆混合、打碎,附着在苗帘上。配子体附在苗帘上的前3~4天,采用静水培养,使其附着牢固。幼苗培育既可采用冷库日光灯育苗法,也可采用自然光低温育苗法。在适宜条件下,3~4天就有孢子体形成,20天幼孢子体可长至1毫米左右。配子体克隆育苗,在中国北方,可在8月下旬开始,当秋季水温降至19.5℃以下时,苗帘出库下海暂养,此时由冷库日光灯育苗法培育的幼苗可达0.5~1.0厘米, 自然光低温育苗法培育的幼苗可达1.0~2.5厘米。【cctv7,水虱养殖】

  (四)海带幼苗暂养

  海带从育苗室出库下海的幼苗,还不能直接用于养成,需经过20~40天的暂养,体长达10~25厘米后,将暂养苗从育苗绳上剔下来,夹到养殖绳上,才可进行最后的养成。

  1.海带海区选择及暂养方式暂养海区要选择风浪小,水流通畅,水质肥沃,浮泥杂藻及水虱虫害较少的海区。暂养方式有垂挂法和一条龙法,在北方普遍采用第一种方法,即将苗帘拆开,截成长50厘米左右的苗绳段,

  2.海带水层与施肥 拆帘后的暂养苗,初挂水层一般控制在透明度的1/5~1/3处。也就是在透明度较大的海区,水层控制在1米左右,在水较浑浊的海区,苗绳初挂在50~80厘米处。随着幼苗的生长,参考海况及天气情况,可每3~5天时间将水层上提一次,每次提20厘米左右,直至在透明度较大海区上提升至30~40厘米,在透明度较小海区提升至20~30厘米。施肥一般采用挂袋法,将塑料袋用针扎2个小洞,放入氮肥及少许砂子,避免肥袋上浮。肥料袋固定在苗绳上方的吊绳上,或用细绳系在浮绠上,距苗绳上端约1O厘米处。肥料袋每隔一绳挂一袋,隔2~3天换一次为宜。在海湾型大面积幼苗暂养海区,结合使用机器喷肥法效果明显。在有水虱掠食海带幼苗的海区,结合浸肥法,对促进幼苗生长,抑制敌害掠食有较好的效果。

  3.海带洗刷 幼苗下海后,避免附泥及杂藻过多地附着在幼苗和苗绳上,要经常在水中摆动洗刷苗绳。开始每天洗刷一次,当幼苗长至2~3厘米时,每周洗刷2~3次。幼苗长至5厘米以上时,可停止洗刷。 【cctv7,水虱养殖】

  4.海带分苗当幼苗长至10~15厘米时,要及时分苗,将早期大苗剔去利于后期小苗的快速生长。剔苗时,一只手拉紧苗绳,另一只手握住一丛达标幼苗上部1/3处,顺着苗绳左右摇动,用力均匀地将幼苗连根拔下。中期分苗,以苗长15~20厘米为宜。晚期分苗,苗长2O厘米以上。考虑到分苗早养成产量高的因素,目前在大生产上一般只用头1~2茬苗,剔下的幼苗运至岸上。人工将苗夹到养殖绳上,夹苗通常采用单夹形式,大连地区苗距控制在8~11厘米(早期苗为11厘米,中期苗为1O厘米,晚期苗为8厘米),一般养殖绳两端夹苗较密,中间较稀;山东沿海的苗距一般为5~6厘米:南方沿海的苗距多为3~5厘米。将夹好苗的养殖绳挂养到养殖筏上,采用平养等不同养殖方法进行最后的养成,直至收获。

  相关资料:

  海带加工  【cctv7,水虱养殖】

  海带收割上岸后直接依靠阳光晒干称为淡干,淡干海带用途广,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是提取碘、胶、醇的原料。经常食用海带有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病的作用。另外每年还要提供大量产品出口。海带加工标准国家已有规定(1979年4月1日重新修订颁发)。除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外,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作为海藻化工用的海带,应认真晒干,保证含水量不超过规定的22%;认真清除杂质,保证不超过规定的2%,作为化工原料绝不能掺杂使假,要为国家和使用单位负责。 

  2.作为出口产品,要力争当日一次晒干晒透;不允许带有杂质和孢子囊、茎及黄白边等;色泽要浓褐,不准以次充好,损伤国家的荣誉。 

  ①底质:海底以岩礁面平坦而起伏或有一定倾斜度的为佳;其次是大石块底质;此外,碎石或砂砾底质也可用投石法增殖。 

  ②水质:水质清洁,自然含氮量经常保持每立方米10毫克左右均可,海水中悬浮物较多而水混、岩礁上有沉积物和浮泥等不能使用。 

  ③水深:一般从低潮线下到2.5米均可。 

  ④生物:岩礁面上有大量杂藻着生,不宜利用。因虽能清除,但费工太大,得不偿失。 

  ⑤流速:据调查,流速不超过60厘米/秒以上,岩礁面上海带孢子均可附着生长。 

  ⑥水温:要注意夏季水温不超过27℃的海区,大孢子体才能越夏进行繁殖。 

  3.海带增殖方法: 

  ①采孢子投石增殖法:即人工将孢子附着在石块上,再投入已选定的海区内。石块的大小依据风浪大小而定。每亩投石块。 

  ②沉设种海带法:保存种海带过夏,待秋季孢子囊成熟后运至已选定的海区内,将种带干燥刺激2-3小时,再将种带绳两端绑缚石锚拉紧投入海底。每亩沉放种带1000棵。 

  ③悬绳绑苗增殖法:日本采用此法,即在已选定的海区内先设置海底浮筏。在浮筏架上垂挂苗绳使其自然放散孢子。附着在岩礁上。海带收割上岸后直接依靠阳光晒干称为淡干,淡干海带用途广,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是提取碘、胶、醇的原料。经常食用海带有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病的作用。另外每年还要提供大量产品出口。海带加工标准国家已有规定(1979年4月1日重新修订颁发)。除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外,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篇二 cctv7,水虱养殖
[CCTV7农广天地]旧院黑鸡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旧院黑鸡养殖技术(20121119)

  旧院黑鸡原产于四川省万源市的旧院镇,是地方优良鸡种。该品种于1963年被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组发现,因主产于万源市旧院片区,所以被命名为旧院黑鸡。它的体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硒等各种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是肉蛋兼用型鸡种,具有生长快、体形大、耐寒、抗病力强,耐粗饲、易饲养、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期节目将详细为您讲述旧院黑鸡的养殖技术。

    旧院黑鸡因主产于四川万源旧院而得名,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乌皮乌肉和白皮两种;蛋壳浅褐色,少数蓝色.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1982年列为四川省优良品种;1983年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旧院黑鸡肉和蛋的硒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当地土鸡和良种鸡。旧院黑鸡通过有机产品质量认证,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

  相关新闻:

  近年来,万源市高度重视旧院黑鸡产业开发工作。该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养殖业,特别对农民工回乡创业一路“绿灯”。养殖旧院黑鸡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渠道,旧院黑鸡产业也逐步成为该市支柱产业。

  目前该市近20个乡镇, 80个村,18000个农户,80%以上的农户饲养旧院黑鸡,已形成了9个专业养殖村,建成了14个旧院黑鸡养殖小区,成立了15个旧院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