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北五味属木质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主产于东北。北五味子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滋肾、敛肺、涩精、生津、止渴、益智、安神等功效,还是一种较好的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增强肌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对治疗神经衰弱、心肌乏力、边劳、嗜睡、肝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北五味子既是难得的中药资源,又是别具风味的浆果资源,在酒类、果糖、果茶、果冻、果酱等饮料、食品及保健产品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其早春的嫩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山野菜,还可加工成具有保健功能的北五味子茶。多年生的老藤蔓,俗称血藤、山花椒,有活血、止痛、去风、除湿的功效。民间将其藤条晾干,还是一种很好的调料。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现已开发出来的产品有五仁醇、五味子素片、护肝片、五味子糖浆、五味子酊等中成药以及五味子药酒、五味子饮料等多种保健品。现将北五味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北五味子栽培园地选择

  应选择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块,要求土壤为肥沃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保水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北五味子的园地土壤和浇灌用水要求无污染,周围不应有污染严重的工厂,大气及浇灌水要符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特别提示:施用豆磺隆农药及施用残效期长的农药的地块,应在农药失效期过后栽植,以免产生药害,影响北五味子栽植的成活率。

  二、挖栽植沟

  在已选好的园地挖栽植沟,平地应取南北行向,这样植株就能够均匀地接受阳光照射;坡地应根据地形而定[

  三、园地病虫草害防治

  1.园地消毒:为更好地保证北五味子健壮生长,首先要对园地的土壤进行消毒,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

  (1)硫酸亚铁消毒。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公斤。即将硫酸亚铁用清水稀释成3%浓度的药液后,用喷雾器喷洒土壤表层,或直接浇灌到土壤中。

  (2)多菌灵消毒。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于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土壤消毒可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1.5克。

  (3)代森铵消毒。代森铵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一般用50%代森铵350倍液喷洒。

  2.园地杂草的前期预防:具体方法是:在对园地土壤消毒后再使用果尔(24%乳油),于杂草未萌芽时,每667平方米用药50毫升兑水60公斤全面均匀喷药进行土壤封闭。施药时田间土壤应保持湿润状态,以利药膜完整形成。

  四、北五味子苗木准备与栽植

  选择1~2年生的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害的北五味子苗,栽植时间为春栽或秋栽。以春栽为例:自根向上留取5厘米的高度,进行短截后保留2个生长饱满的芽苞,然后按株距40~50厘米进行栽植,栽植时使其根系全部舒展开后,轻轻提苗填土,踏实后浇足水,待水下沉后再覆土1~2厘米。

  五、地膜覆盖

  栽完一行苗后,边覆地膜边破膜放苗。放苗时,用小刀或木棍等将苗上的地膜划破一个小孔引苗出膜,然后盖严膜口。放苗后,随时用细湿土在苗木根部封严孔隙,以保持膜下的温度和水分。幼苗展叶时,再浇一次保苗水,方法是:每株苗浇0.5~1公斤水(视土壤墒情而定),秋栽时栽植后浇一次封冻水,翌春按春栽要求实施即可。

篇二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规程

五味子栽培技术规程

一、整地

整地时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早整地,整地前向地中喷洒由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农药净)来降解由上茬作物大豆残留下来的除草剂(主要是豆磺隆)的残留之后,采用重耙、耙地两到三遍,同时兼洒施底肥再重耙一次。然后起垄,垄高15—25厘米左右,垄宽40—50厘米。

二、苗木栽植

采用1年实生苗,栽前把贮藏的苗木取出,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剪除发霉、损伤的根,根系较长的剪留15—20厘米。株行距采用70厘米----2米的株行距。苗木栽植时间为4月中旬—5月中上旬,以土地化冻10—15厘米为准。

挖直径30—40厘米,深25厘米的定植穴,用挖出的一少部分拌入适量的复合肥回填到穴内一半,在穴文化节工培起镘头形土堆,然后在回填少量的土,主要是防止肥料和根系直接接处,把苗木放在穴内,根系要分布均匀,然后回填剩余的土,轻轻抖动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把土填平踩实,做直径50—60厘米的水盘浇水,水参下后将水盘的土埂耙平,用土把苗木的地上部分埋严,7—10天后,把土堆扒开耙平。最后在苗木上覆膜以增加地温保墒和抑制杂草。

三、中耕除草

一年5次以上,适草长势有草就除,深度10厘米左右,栽植带内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也可用清沟通培土来代替耕耥,因翻动土层易损伤地下横走茎,使大量横走茎钻出地面,形成过多的营养枝,消耗营养,影响产量,清沟培土加厚土层,有利于根系生长。每年可进行3次,第一次在小草大量发生时,第二次在6—7月,先拔大草后清沟,第三次在8月,只拔大草即可。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以利越冬。

四、深耕,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全园深耕,深度20—25厘米,在9月下旬前完成。结合秋施肥,在架的两侧隔年进行,头两年靠近栽植沟壁,三年后在行间开深30—40厘米的沟,施肥后覆土。 在萌芽前清除植株基部上年产生的萌蘖。

五、诱导雌花分化

五味子为雌雄同株植物,提高雌花分化比例受树体营养和激素调空双重因素。栽培管理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地下横茎,可明显提高雌花分化比例,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如果及时清除地下横走茎,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花芽分化期)每10—15天喷施一次1500倍40%乙烯利溶液,翌年雌花比例与未处理的相比可提高40—60%,这是保证五味子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六、施肥

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期(5月初)追速效性氮钾肥,第二次在植株生长中期(7月上旬)追速效磷钾肥,硝铵25—100克/株,过磷酸钙200—400克/株,硫酸钾10—25克/株。追肥一般在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肥后覆土注意开沟时不要挖断五味子的根,施肥时结合浇水。

七、立架子

北五味子枝蔓柔软不能直立,需依附支棍绕向上生长,可用竹竿(或木杆)插在植株两侧引其向上生长,每根杆上保留2—3个固定主蔓,按右旋的方向引蔓,以后可以让其自然缠绕。夏季植株幼龄期要及时把选留的主蔓引缠到竹午上,成令树侧蔓抽生的新梢不用绑缚,若过长的可留10节左右摘心,侧蔓必须绑缚,以免折断。

北五味子在定植当年生长量不大,株高40—50厘米,第2年平均为130厘米,第3年可布满架面,根据五味子长势多在定植后第二年搭架,待五味子新枝伸长35—40厘米时引蔓上架,每株保留3—4个基生枝,当年可爬1.5—2米。

搭架,这是五味子丰产的一个关键环节,立架易于管理,产量高。方法:用2.5cm的水泥柱做立柱,顺行每隔5—7米远一根,埋入地下30—40厘米,在立柱上中下横拉8—10号铁线3—4根,通行联接起来,支架必须搭牢固,以防倒塌。

八、排灌

五味子不抗旱,也不耐涝,表土层积水一周即会引起五味子植株死亡,因此干旱时要勤浇水浇水后要及时的松土除草,下雨时要勤排水,我国北方主要降雨集中在7—8月在雨季来临前,按1/1000的降进行全面耕作起垅。保证土壤湿润,田间不积水。结冻前灌1次水以利于越冬。在孕蕾、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要经常浇水和施肥,这对五味子丰产至关重要。

五味子圆的灌溉可采用较先进的喷灌、滴灌和渗灌系统,也可采用传统的明沟漫灌和池灌法。

九、整形剪枝

剪枝是保持稳产和高产长盛不衰的重要措施,修剪的基本要求是矮干低枝或无干多蔓,疏密合理,通风透光,清降废枝,集中营养。

五味子定植当年,主要是缓苗,根茎部分增粗,萌发少量的基生枝,积累养分,增加根系长度,第二年春从根颈上又长出一定量的茎生枝,由地下钻出地上茎,这两种顶芽肥大,粗状的枝茎,若及时引缚上架,均可形成结果枝,若不及时管理,待风吹雨打,顶芽受损,另长新枝,年复一年,就会形成绞作一团,呈现灌木状的小老树,使栽培趋于失败。

五味子的实生苗主茎不能形成结果植株。因其先端部分越冬即冻死,翌年顶芽停止生长,五味子有4种枝条:即短果枝(10厘米以下);中果枝(50厘米以下),长果枝(50厘米以上)和基生枝(茎生枝)。短果枝多为上一年的结果枝,多生于主蔓下部或中长果枝上,结果能力差,中长两种果枝多生于主蔓的中上部,是植株的丰产枝,基生枝是从地下横茎或老蔓基部萌发长成的,是结果枝的来源和后备枝,多余的基生枝会消耗大量的营养,造成五味子减产,要选择生长势强,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基生枝,要严格控制基生枝数量。多余的基生枝一律剪掉。

五味子剪枝的原则是对于过密枝,重叠枝,弱枝,病枝,枯枝都要剪掉,剪枝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树形应剪成:上空下松,即通风透光,又利传粉,具体做法是对于短果枝一律从基部剪除,中长果枝尽量保留间距8厘米左右疏剪,并一律截到饱满芽带,剪口离芽跟2—2.5厘米左右,离地面30厘米架面内不留枝,每年6—8月份结合中耕除草清除过弱和多余的基生枝,保留3—4个粗状枝上架,是结果枝的来源和后备枝。

五味子的修剪在春夏秋冬均可进行,(1)春剪在枝条萌动前进行,剪棹过密植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2)夏剪,5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重叠枝和病枝,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如夏剪搞的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3)秋剪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不论何时修剪,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引蔓上架。(4)冬季修剪也称休眠期修剪,每个发育周期进行一次,五味子冬季修剪时期较长,从植株进入休眠后2—3周至第二年份伤流开始前一个月均可以进行修剪,在我国东北地区,五味子修剪以在3月中下旬完成为好,修剪时在枝蔓未布满架面时,对主蔓延长枝只剪去未成熟部分,对侧蔓的修剪以中长梢修剪为主(留6—8个芽)间距保持15—20厘米,单株剪留的中长枝以10—15厘米个为宜,叶丛枝原则上不剪,为了促进基芽的萌发,以利培养预备枝也可进行短梢和超短梢修剪(留1—3个芽)。对上一年剪留的中长枝要及时回缩,只在基部保留一个叶从枝或中长枝,因此修剪时要在下部结果的重要部分,其上多数节位也易形成叶丛枝,上一年的延长枝也是结果的重要部分。当发现某一主蔓衰老或部位上移而下部秃裸时,应选留从植极小部发出的健壮萌蘖做新的主蔓,把老蔓去掉。植株进入成令后,在主侧枝的交叉处,往往有牙体较大,发育好的基芽,这种芽大多能抽出很健壮的枝条,这对更新侧枝创造了良好条件应注意利用。

十、人工辅助授粉【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是一种抗寒性很强的植物,芽眼萌动比一般树木早(4月中旬)几乎不受晚霜的危害,能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受起早春寒冷的气候为正常生长,5月上旬展叶,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花期10—14天,单花6—7天开完,开花的临界湿度0—1℃,在花期很少见到昆虫在花上活动,所以,认为五味子是风媒花植物,正常年景,造自然授粉,座果率较低,落果落穗现象严重。试验证明,凡经人工授粉的单株和地块产量可提高1倍左右,授粉方法是首先将雄花或花粉采集起来,后用毛笔将花粉涂在雌花柱头上或采用雄花与雌花对接,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要伤到雌花,果实在8月末至9月下旬成熟。

十一、病虫害防治

五味子病虫害较少,偶尔发生也难防治,要注意使枝蔓均匀分布在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萌芽前清理五味子园内病枝和病叶,将其深埋或烧掉,并在全园喷一次在类度为5度的石硫合剂。

1、白粉病和黑斑病是五味子常见的两种病害,一般发生在6月上旬,这两种病害始发期相近,可同时防治,在5月下旬喷1次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没有病情发生,可7—10天喷1次,防治方法有白粉病用0.3—0.5度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可湿性硫磺粉200倍液,黑斑病用代森锰锌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如果两种病害都呈发展趋势,将粉锈宁和代森锰锌可混合配制进行1次性防治。浓度仍可采用上述各自使用的浓度。

2、叶枯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由真菌引起,先由叶尖或边缘开始,呈现水浸状,黄色,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全叶干枯而脱落,也传染果实,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对产量影响极大,防治方法:发现病后应及时摘除病叶,防止蔓延,用多菌灵或其它杀菌剂喷撒。发病出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代森锰森锌500—1000倍液交规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也可用3%井冈霉素50PPM喷施,喷药次数可视病情而定。

3、根腐病。5月上旬到8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表交接处变黑腐粒,根皮脱落,叶片枯萎,几天后整株死亡。多由于田间积水造成。防治方法:田间地块不能积水,下雨时要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湿度40%左右,发病期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根部。如整株死亡,应将死株挖出烧掉,将病穴土挖出扔掉,换上新土,补栽新株。

4、卷叶虫,幼虫7—8月份发生为害。成虫暗黄褐色,翅展25—27MM,幼虫初为黄白色,后为绿色,初令幼虫咬食叶肉,3令后吐丝卷叶取食,影响五味子果实发育,严重时产生落果,造成减产,防治方法:用8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卷叶后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5、危害五味子的害虫还有泡沫弹,金龟子成虫和天幕毛虫等,危害期大多在5月下旬—8月下然,可在5月下旬(落花后一周)至7月中旬把溴氰菊酯(或氧化乐果)和粉锈宁(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或退菌特)混制,即可防治病害又可防治各种害虫,地下害虫可用毒土或毒饵诱杀。

在管理上,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适当增加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萌芽前清理病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全园喷布1次5度石硫合剂。

十二、采收与加工

五味子一年生苗移栽后第二年见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每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此时果实已红熟,熟一批采一批,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不要伤果,以保证商品质量,采摘的果实应用采筐、竹篓、纸箱等运输。

采摘后,将果实摊在席子或水泥地上一薄层,自然晾干或晒干,晒至手握成团,撒手即撒为干货,再去净果柄,杂质即可,若遇阴雨天要用微火烘干,开始室温在60度左右,当五味子达到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度,达到八成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加工好的五味子以有弹性为佳加工时如温度过高,易使挥发油散失而成焦粒,品质较差。

五味子折干率为4.5:1,放在通风干燥处贮藏。

篇三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以成熟果实入药。

(一)种类

当前没有栽培品,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产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二)繁殖方法

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1.种子的选择 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2.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 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2)室内处理 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三)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 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

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 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四)移栽

1.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20—30吨,整平耙细备用。

2.移植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行株距120厘米×50厘米,为使行株距均匀,可以拉绳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30—35厘米、直径30厘米的穴,每穴栽一株。栽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15天后进行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行补苗。

(五)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 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 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 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

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 在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

3.搭架 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4.松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及其防治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1)根腐病 5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病株死亡。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期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2)叶枯病 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干枯而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冈霉素50ppm液交替喷雾。喷药次数可视病情确定。

(六)采收与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加工时可日晒或烘干。烘干时,开始时室温在60℃左右,当五味子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达到八成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

篇四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五味子的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苗、选地、施肥、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味子;栽培技术;育苗;管理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雌雄同株。人工栽培的五味子,3年结果,4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年产干果3 t/hm2以上,收益年限可达20年以上,属一次投入多、收益高的高效药材种植品种。五味子具有喜光、喜湿润、喜肥的特性,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截至2010年底,东港市十字街、长安、前阳、汤池、椅圈、孤山、新农、黑沟8个乡镇栽植五味子224.67 hm2,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子处理

1.1选种【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应选择果粒较大、果形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在进行单独干燥处理时应尽量晒干或阴干,切勿进行炕烘、火烤或锅炒[1]。将种子放于通风干燥处保管、贮藏。

1.2浸种

五味子种子在播前宜进行浸种处理,处理种子的场地要干燥,以免烂种。在入冬后结冻前的时段,用15 ℃温水浸种1~2 d,待果肉完全膨胀后捞出,搓去果肉,洗出种子,同时淘汰秕粒、瘪粒。经初步温水浸种处理后再用清水浸泡5~7 d,每隔2 d换1次水,使种子在播前含有充足的水分。捞出后控干水分,将其与2~3倍种子量的湿沙均匀混合,调节种子的含水量,使其保持在10%,然后装于箱(袋)中埋在室外深50 cm的土坑中,覆盖厚10~15 cm的细土或湿砂,最后盖上柴草或草帘子,促进保温保湿。待第2年春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

2.1育苗地的选择

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条件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作育苗地。翻耙地时施入农家肥30~45 t/hm2,再做成宽1.0~1.2 m、高15~20 cm的苗床,耧平床面后即可播种。

2.2播种时间与方法

篇五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

中国种植技术网 发布时间:2006-12-26 12:49:00 【我要纠错】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以成熟果实入药。

(一)种类 当前没有栽培品,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产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二)繁殖方法 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1.种子的选择 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2.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 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2)室内处理 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三)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 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

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 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四)移栽

1.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20—30吨,整平耙细备用。

2.移植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株行距200厘米×50厘米,为使行株距均匀,可以拉绳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30—35厘米、直径30厘米的穴,每穴栽一株。栽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15天后进行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行补苗。

(五)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 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 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 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 在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

3.搭架 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4.松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5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病株死亡。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期

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2)叶枯病 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干枯而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冈霉素50ppm液交替喷雾。喷药次数可视病情确定。

(六)采收与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加工时可日晒或烘干。烘干时,开始时室温在60℃左右,当五味子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达到八成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

篇六 东北五味子种植技术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摘要 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特介绍北五味子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园地的建立与管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北五味子;栽培;管理

北五味子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还是酿造加工的优质原料,开发利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种子繁殖

1.1种子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园或野外调查选种,选择穗长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果实着色早的结果树作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采收后及时搓去果肉,漂去瘪粒,放阴凉处晾干。也可在种子处理前用水浸泡数日后搓除果肉,漂去瘪粒。12月下旬,将准备处理的种子用水浸泡5~7d,使其充分吸水,每隔2d换水1次,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瘪粒。浸泡后,捞出控水至种子表面无水时与相当于种子2~3倍重量的洁净细河沙混匀,湿度保持在用手握能成团而不滴水即可,把它装入木箱或花盆中,放入室外预先准备好的深为50cm左右的坑窖中,其上覆盖10~15cm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份即可裂口播种。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1.2播种育苗

1.2.1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老参地是比较理想的育苗用地,地势要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育苗地要深耕细耙,耕深25~30cm。结合整地基施有机肥10~15t/hm2。

1.2.2露地直播育苗。可实行春播(5~6月份),播经过处理的种子;也可实行秋播,播当年采收而未经过处理的种子,秋播应在结冰前结束。播种前做宽120cm、高15cm的育苗畦,长度依地势而定。畦土要耙细,清除杂质,耧平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7886.html

    上一篇:出生猪仔怎样剪尾

    下一篇:毛木耳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