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克猪养殖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杜洛克猪养殖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20130723)

  说起杜洛克,养猪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即便对这个猪没什么了解的人,光听它那洋气十足的名字,也能猜出是一个“老外”。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大名鼎鼎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养殖。杜洛克猪在我国的养殖量也是相当大的,尤其是红毛的杜洛克,更是在我国的养猪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杜洛克猪身体强健、骨骼结构匀称、生长速度快、背膘薄、眼肌面积大,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品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原为脂肪型猪,后选育成瘦肉型品种猪,也是世界四大著名猪种之一,分布很广。该种猪以全身红毛色为突出特征,色泽从金黄色到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头小清秀,嘴短直,两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颜面稍凹。体躯瘦长,胸宽而深,背略呈弓形,腿臀部肌肉发达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杜洛克猪被毛淡金黄至暗棕红色,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倾,头较小而清秀,嘴短面直,背呈弓型,四肢及骨粗壮结实,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具有适应能力强、放牧性好、生长速成度快、早熟、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胴体指标高、肉色好等优良特点,耐粗食,饲养条件比其它瘦肉型猪要求低。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杜洛克猪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适当。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成年公猪2.75公斤,冬季3.0公斤,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公斤。采用湿拌料,每日饲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后备公猪年龄达7.5月龄以上,体重110公斤才可参加配种,精液的活力达0.8以上,每4天配1头次,成年公猪每3天配一头次。一般采用重复配种方式: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1次配种,18-24小时进行第2次配种。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光、经常梳刮猪体,夏天每天可洗澡l一2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预防注射和驱除内外寄生虫。要注意加强公猪运动,每天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提高公猪配种效率。 

  (二)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阶段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后备母猪的选育

  符合该品种的体型特征和外貌:头小颈短,尾细短,嘴大、下颌略长(更好),体长、腹宽,后躯大、肢高、胸宽、臀要圆,阴户大且下垂,阴户远距尾根;中等膘情,不过肥、不过瘦;有效乳头数一般品种要求在7对以上,而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头,乳距要宽,乳头长短粗细适中,性情温顺、不挑食。

  1.2 后备母猪的饲养

  准备作后备母猪的仔猪,断奶后公母分开饲养。小母猪按体重大小分群,并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逐渐减少每圈的饲养头数。定时定量饲喂,适当限饲,每日喂料2-3次,有条件的可加喂胡萝卜或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限制增重,将日增重控制在650g以内。

  1.3 后备母猪的管理

  做好猪群的驯服调教工作,养成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的习惯。保持圈舍卫生,忌潮湿拥挤。料槽和水槽每日清洗1次。适当运动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防止过肥或过瘦。加强管理,注重疫病防治,防止皮肤病、四肢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1.4 配种年龄

  母猪的初配年龄为10月龄、体重110kg。初配母猪一般错过2-3个发情期再配种。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养40-50天,不易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可通过单圈靠近公猪圈附近喂养、改变环境(混群、换栏)、加强运动、增加营养和日光浴、按摩乳房、注射促排I号和注射孕马血清等方式促其发情。个别不发情母猪及时淘汰处理。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发情间隔期为21天,每次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为114天。

  2.1 发情征状

  杜洛克猪母猪的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躁动不安,食欲差,拱门;发出尖锐叫声;嗅闻同栏母猪阴户,爬跨其它母猪或接受其它母猪爬跨;按压背部,翘尾不动,出现“呆立反射”。

  2.2 配种

  在正常情况下,杜洛克猪母猪每隔18-23天就发情一次,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2-5天。母猪初配年龄应在8-9月龄,体重达到80-110公斤时配种较为合适。母猪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在允许公猪爬跨后半天到一天配种最好,正好处于用手按其背站立不动之时。一般掌握在发情开始后1-2天(24-48小时),即在外阴户开始收缩,外阴肿胀,由红变为紫红时,配种最适宜。发情期配种两次的,间隔12小时配一次。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变动范围106-121天。

  当母猪出现“呆立反射”时就可以进行配种。配种的原则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常用的配种方式有:

  ①单次配种:在母猪发情期间只用1头公猪配种1次。

  ②重复配种:在第1次配种后12小时,用同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③双重配种:第1次配种后,用另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④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可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杂交改良工作的推广。

  2.3 妊娠期管理

  杜洛克猪母猪配种后18-25天未发现发情或配种6周后仍无发情表现,而且表现为性情温顺、安静、贪睡、食欲增加、皮毛发亮并紧贴身躯、尾自然下垂、阴户紧闭、腹部逐渐膨大等症状,可基本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母猪妊娠期的管理要点:

篇二 杜洛克猪养殖
长大二元母猪养殖技术

  长大二元母猪是以长白猪为父本、大约克猪为母本,经过杂交生产的子代母猪。在生产上,长大二元母猪主要作为母本使用,和杜洛克猪杂交,所产的三元杂交猪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瘦肉率高、耗料少、抗逆性强,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优良育肥猪,本期视频介绍长大二元母猪养殖技术。

  什么叫二元杂交?

  二元杂交又叫两品种杂交或单杂交,是养猪生产中以经济利用为目的,最简单、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杂交方式。它是选用两个不同品种猪分别作为杂交的父母本,只进行一次杂交,专门利用第一代杂种的杂种优势来生产商品肉猪。其特点是杂种一代,无论公母猪全部不作种用,不再继续配种繁殖,而全部作为经济利用。这种杂交方式简单易行,只需进行一次配合力测定即可,对提高肉猪的产肉力有显著效果。

  二元杂交母猪的膘情,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目前,群众饲养二元杂交母猪仍沿袭传统饲养本地母猪方法,易导致二元杂交母猪膘情过度。 所以,防止二元杂交母猪膘情过度,关键是要防止后备母猪、妊娠母猪膘情过肥,哺乳断奶后的母猪膘情过瘦。

  长大二元母猪养殖技术要注意膘情过度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无发情表现或征状不明显,排卵量少,卵子活力弱,发生繁殖障碍,数配不孕、空怀,产仔数少等。

  二元杂交母猪在购买时的选择就成为养殖户所关心的问题,养殖户所必须知道的就是应到繁殖群体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基础设施条件完备、生产经营管理严格、服务措施完善、信誉好、没有疫情发生的种猪场选购。

  二元母猪遗传和保留着杂交双亲的许多典型的外貌特征,主要体现在头形、耳形大小及耳角方向,脸面的平凹,嘴筒的尖钝,躯体的长短,四肢的高矮及粗细,被毛疏密及毛、皮颜色,脊背宽窄,腹线弧形大小等,这些典型特征是推断杂交亲本和鉴别二元母猪养殖技术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2011-11-16 博亚和讯资料:

  立冬已过,局部降温显著,不利补栏,加之猪价持续回落,补栏积极性受挫,近期仔猪、母猪价格加速下跌,二元母猪价格今日首度跌破1800元至1798元/头。虽然后期猪价仍有望反弹,但时间及上涨幅度仍具较多不确定性,近期体重已过大的生猪不宜过度压栏。

篇三 杜洛克猪养殖
土猪养殖

生猪养殖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

(一) 品种:

1 父本 纯种(D或Y)或二元杂交猪用作父本,纯种公猪必须来自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种猪场,二元杂交公猪需选自良种双亲的后代,血缘来源清楚,血统记录齐全。生产性能要求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料转化率高。

2 母本 原则上采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可以二个外来品种间杂交或一外一本杂交。母系生产性能要求繁殖性能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

3 商品猪生产应选用适合本地的优良猪种,原则上采用三个以上品种的高效杂交组合,提供规格化的商品肉猪。

(二) 饲养管理

.1 猪群结构

1.1 各生产阶段的猪群结构按GB/T17824.2-1999执行。

1.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按GB/T17824.2-1999执行。

2 猪群管理

2.1 全场的猪按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及不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喂给各种配比适宜,营养均衡,满足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保证各类猪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2.2 根据猪种特点、生产性能及生产规模确定繁殖节律,商品猪生产实行连续、均衡和全进全出的工艺流程。

2.3 配种和妊娠前期母猪,应抓好母猪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和分娩率。母猪产仔期抓好母猪泌乳,使仔猪吃好初乳,过好出生、补料、断奶关。保育期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仔猪体重。

2.4初生仔猪应作好挂耳标、称出主体重、断尾、防疫注射、补铁、补硒等工作。断奶前作好驱虫、公猪去势、称重等工作。

2.5 商品肉猪第一次转群时,应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分别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3 分阶段饲养

3.1 后备母猪

3.1.1 后备母猪120日龄(体重60kg)前的生长期,应充分调动一切营养和管理手段,提高增重速度。体重达60kg以后进入后备猪阶段应实行限饲,60kg~90kg,日粮为体重的2.5%~3.0%、90kg以上,日粮为体重的 2.0%~2.5%。

第二次发情后至下一次配种前10天-14天,实行短期优饲,日粮每天

3.5kg~4.0kg。

3.1.2 后备母猪限饲期间可补充粗饲料,以增加猪胃的重量和大肠的长

度,日推荐量每头补充干草粉或稻草粉100g~300g,如补充青草为300g~1000g。

3.1.3 后备母猪应控制生长速率,约180日龄第一次发情时体重达到90kg。

3.1.4 分群饲养,从120日龄起通常5头-6头为一群,注意充分运动与日光浴,以培育健壮的体格和强健的腰腿,调节激素分泌,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3.1.5 后备母猪210~240日龄(体重达120-130kg)时初配。发情至排卵时间24~38小时,稳定发情时间24小时~48小时。适时的配种时间在允许公猪爬跨后12小时~18小时,第一次配种后隔12小时再复配一次。

3.2 经产母猪

3.2.1 抓好母猪产后的配种工作,提高母猪繁殖率。通常哺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后7天内发情时进行配种。

3.2.2 经产母猪发情到排卵时间36小时~48小时,稳定发情时间24小时~36小时。

3.3 妊娠母猪

3.3.1 母猪配种受胎后饲喂妊娠料,日粮视母猪膘情酌定。

3.4 哺乳母猪

3.4.1 哺乳母猪饲喂哺乳母猪料。日粮视哺乳仔猪数酌定,建议产仔10天后每减少1头仔猪日粮相应减少0.5kg。

3.4.2 哺乳母猪所带仔猪断奶后,母猪进入待配期,该阶段母猪仍喂哺乳母猪料,日喂料推荐量5kg,直至配种结束。【杜洛克猪养殖】

3.5 仔猪3.5.1 仔猪出生后5天一7天开始引自,仔猪哺乳期内的补料量与仔猪饲料配方(饲粮)及母猪的泌乳量等因素有关。

3.5.2 仔猪断奶后在原圈留养5天~7天转入保育舍,饲养至56日~63日龄再转入生长育肥舍。

3.6 生长育肥猪

3,6.1 生长育肥猪的日粮是体重的0.04土0.005倍,0.04是采食量系数,0.005是采食量系数的修正值。

3.7 种公猪

3.1 种公猪饲喂原则按不同体重确定一个适中的日粮饲喂水平。公猪的日粮配制可参照哺乳母猪期日粮。

3.2 后各公猪经过性能鉴定后在180日~210日龄编入种群,并进行配种前的调教。初配年龄通常为300日~360日龄,体重达125kg~150kg。

3.3 配种频率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公猪的繁殖力,l 岁以上的成年公猪配种频率为每周3次~5次,1岁以下的为1次~2次。

3.4 成年公猪应单圈饲养。

【杜洛克猪养殖】

5 优质肉猪与产品安全生产

5.1 商品肉猪在适宜的饲养期内,二外一本杂交肉猪上市体重在82

kg-90kg,胭体瘦肉率达56%以上;外来品种间杂交及四品种杂交肉猪上市体重在90 kg-100kg,胭体瘦肉率达60%以上。

5.2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对人体有害的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促生长

用,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

5.3防止自肌肉,在饲料中缺少维生素E和硒元素时,或肉猪骨骼变性,肌肉发白时应及时予以纠正。

(三) 繁殖配种

母猪品种分为长 大(长白×大约克)、长本(长白×本地)。外 本(长白、大约克、皮特兰或杜洛克×本地)、终端父本均采用外来品种。

【杜洛克猪养殖】

(四) 兽医防疫

1 防疫管理

1.1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GB/T17823-1999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

1.2 提倡“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模式,建有隔离猪舍。

1.3 建立场长、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

l.4 猪场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更衣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药房等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场应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

1.5 建立免疫接种、抗体监测、疾病诊疗、检疫、消毒、疫苗和药品的进货、保管和使用记录以及病死猪剖检(送指定单位)、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资料档案。记录应保持完整、整洁,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1.6 落实灭鼠、灭蚊、灭蝇工作计划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场内。

1.7 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区(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1.8 规范引种程序,必须进行隔离饲养并加以疫情监测,经检查确定为健康猪后,方可混群饲养。

1.9 猪只出场,必须经所在地兽医部门的检疫员按照规定实施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凭证上市或运输。

1.10 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11 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内应遵守本场的防检疫规章制度。疫病流行期间或受疫病威胁期间,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2 疫病控制

2.1猪场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疫病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2.2 日常健康检查

对于群饲和舍饲猪,饲养员和兽医每天必须对所有的猪只进行检查。所有疑似发病或受伤猪必须立即接受诊断、治疗。

对疑似发失传染病的猪只,必须立即隔离,通知动物防疫机构,并将疫病确诊所需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诊断。

2.3 日常清洗和消毒

房舍、圈舍、设备和器皿必须易于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积聚。粪、尿和饲料残渣必须经常清除,以防异味以及苍蝇和啮齿动物革生。

2.4 制定猪常见寄生虫的驱虫方案和驱虫程序,应选用高效、安全、广谱、低残留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不同猪群实施驱虫灭虫。

2.5 严禁出售、加工染疫病死和检疫不合格的猪只及产品。

3 免疫

3.1确定免疫接种内容、方法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猪群应作详细记录和标记,并仔细观察免疫反应情况。

3.2 接受有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的免疫监测、疫病监测和监督检查。

3.3 养猪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免疫接种结合其他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3.4 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清洗和消毒,疫苗应现用现配,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作无害化处理。

4疫病监测

4.1 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及每年动物疫病的流行状况制订疫病监测方案,养猪场和农户必须配合进行疫病监测用样品的采集工作。

4.2 养猪场常规监测疾病的种类至少应该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和布鲁氏杆菌病。

对于上述疾病的检测、应定期进行,怀疑发病时,应尽快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将病料送达指定的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确诊。

4.3 引进的猪只必须来自非疫区,隔离观察45天以上,并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选择所需监测的疫病项目,证实无病后才可混群饲养。

5 疫病的扑灭

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疫病种类和所辖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要求分别做好染疫猪群的封锁、扑杀、隔离、消毒、防治和净化工作。

5.2 封锁期间严禁所有猪只及其产品的流动,限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病死猪按GB1658 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技GB/T16569-1996规定进行。封锁的解除应严格按规定执行。

6 消毒

6.1 凡进人生产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应洗手、定点消毒。

6.2 场内应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并认真实施,应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

篇四 杜洛克猪养殖
猪养殖技术课件-3

篇五 杜洛克猪养殖
特种野猪的养殖技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 30卷 第11期饲 养 管 理

特种野猪的养殖技术

马 超 段淑霞

(山东省邹平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 256200)

野猪经驯化后,保持了原有的外观体型,具有野味、抗病力强、耐粗饲、合群性强的特性,因而备受人们青睐。养殖野猪总效益是养殖家猪的8倍。随着我国入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肉类食品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基于此,野猪养殖将商机无限。

(4)每隔 90 d应给全场野猪喂食驱虫药一个疗程,即3~7 d。

(5)猪病防治以中草药调理为主,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抗生素药品。

2.3 圈舍建设

野猪圈舍最好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风。原有的家猪圈舍稍加改造也可进行饲养。新建圈舍分为里窝和外窝室。外窝室要求水泥铺地。圈舍要求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里窝室供野猪睡觉、产仔,长约3 m,宽约2.8 m,加上棚,建成一般猪舍样式。外窝室供野猪大小便、饮食、运动和晒太阳,长约3 m,宽约2.8 m,围墙用水泥抹面,建筑高度为1.7~1.8 m。可在便于排水的墙根处用砖石水泥砌一个饮水池,长1 m,宽O.5 m,深230 cm。注意事项:饮水池不宜过深或过窄,否则,当夏季天气炎热时,猪趴在水池中凉快,会造成怀孕母猪窒息死胎现象。应在内窝室与外窝室中间留一条1 m宽的通道,以利于野猪自由出入,栏门一般留在内窝室的前面。

1 特种野猪及其特点

特种野猪是将纯野猪与地方良种猪杂交,通过基因导入选育而成的一种新猪种,因集野猪、家猪优点之长,所以取名叫“特种野猪”。

特种野猪保持了家猪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性情温和、好饲养的特点,并克服了纯种野猪体形小、生长慢、季节性繁殖、产仔少的缺点。特种野猪喜欢吃青草,食量少,饲料报酬高,且由于特种野猪抗病力强,成年特种野猪极少生病。所以,特种野猪已成为养殖业中的热门选项,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的推广项目。

1.1 体貌特点

特种野猪出生时,身上纵向棕黑色带状条纹,随着日龄增长条纹逐渐消失,皮毛转为灰黑褐色、棕灰黑色;脸长颈粗短,四肢结实,体质健壮,行动敏捷。

2.4 配种技术

成年母猪体重在90~130 kg,对外部环境反应灵敏,乳头一般为6~7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野猪年产2胎,每胎平均产仔6~10头。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6月龄,体重在40~60 kg。一般采取初产母猪配早、经产母猪配晚的原则。野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时,再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住母猪后臀部,而其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公母野猪配种时间约需40 min,比家猪略长。根据经验,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8 h后再重复交配1次,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受胎率。母野猪发情适合交配时,也可采取将公野猪赶入母猪圈内1~2 d,此时,公野猪夜间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确认交配成功后,将公野猪赶出,过20 d后再观察母野猪是否发情。一般母野猪发情周期为18 d,如不发情,证明母野猪已交配成功。

1.2 生物学特性

1.2.1 适应特点

杂交选育的特种野猪既保留了纯种野猪适应性广、耐粗饲的特点,又具有家猪性情温顺、繁殖力强、生长快、易饲养的特点。

1.2.2 抗病力

特种野猪生命力旺盛,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极少生病。1.2.3 生活习性

特种野猪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奔跑力强,喜欢夜间采食和群居生活,胆小、机敏、防御性和越障能力强。

2 特种野猪的饲养管理

2.1 喂养

(1)正常情况下,特种野猪的喂养按猪食量调理喂料。

(2)小猪断奶以后1个月以内,以少食多餐,每日至少喂食 6次以上,但不能出现剩余料。

(3)怀孕母猪1个月以后要加强营养,应逐步加量喂食(哺乳料),这样即可让母猪营养均衡,使所产小猪强壮,发育良好。

(4)配种公猪喂食要充足,但以不胖为原则,需经常调养,进行必要的运动,使其体格强壮。

(5)全场母猪应加以适量青饲料喂养,喂养量的多少根据季节、猪种具体而定,喂养时应保持青饲干爽、干净,如水分过多情况下应适量晒干。

3 特种野猪肉的开发价值

利用野猪与家猪杂交,用纯种野猪作父本,用杜洛克、长白作母本而杂交产生的特种野猪,具有基因稳定、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在市场上呈现出极好的发展势头。

表1 特种野猪肉与家猪肉指标比较【杜洛克猪养殖】

名称特种野猪家猪

脂肪4.124.38

亚油酸19.977.98

组氨酸3.733.15

甘氨酸3.783.25

胱氨酸0.9450.78

亚麻酸1.761.04

2.2 防疫

(1)所有特种野猪的防疫以4个月为1个周期循环,在每个周期的第1个月,每隔 10 d注射一次猪瘟、蓝耳、链球苗疫苗(分3次)。

(2)小猪断奶 7 d以后每隔 10 d注射猪瘟、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疫苗(以后同上)。

(3)母猪必须注射细小灭活疫苗、伪狂犬疫苗,防止小猪死胎及不健壮,另产前 40 d及 15 d需注射: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苗可预防仔猪腹泻。

特种野猪肉,肉色深红,风味浓郁香醇,肥肉鲜嫩不油腻,呈“三高一低”营养优势(蛋白质、氨基酸、亚油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其特点:

(1)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亚油酸,能强身健体;(2)低脂肪、低热量、经常食用身体不易发胖;(3)放养式育肥,不生病、不用药、无药残;(4)肉鲜嫩香醇,风味独特,口感好;

(5)特别适合儿童、孕产妇、中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是一种理想的营养补品,具有保健作用。

4 特种猪肉的食疗价值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对野猪肉及内脏的药用价值做过

・75・

饲 养 管 理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 30卷 第11期

【杜洛克猪养殖】

肉猪的饲养管理

孔玉生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十字镇畜牧兽医站,安徽宣城 242100)

肉猪养殖的目的在于以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猪肉,实现最佳养殖效益。为此,特总结出肉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供读者参考。

流速、流量,确保饮水充足清洁。

5 调教

积极调教肉猪,逐渐形成固定时间、地点吃食、排粪的习惯。综合工作时间,做好调教工作的关键在于,抓得早、抓得勤(勤守候、勤赶、勤调教)。

1 肉猪肥育措施

肉猪育肥一般采用不限制饲喂、自由采食的一条龙饲养方法,即使瘦肉型猪,在110 kg活重出栏,也不会降低胴体等级,实现出栏率高、增重快、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6 防疫与驱虫

6.1 防疫

一般自繁自养的肉猪,由于仔猪在育成前(70日龄以前)各种传染病疫苗均进行了接种,转栏后到出栏前不需再进行接种。从本猪场外新引进的苗猪无论以前做了何种免疫注射,都应根据本场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2 原窝饲养原则

考虑到肉猪来源不同,如果重新分群,可能会导致相互争斗、撕咬等攻击性行为,影响短期内的养殖效益。而采用原群饲养的模式,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更有利于猪群生长。所以,原则上以原窝饲养为主。即使出现个头不一致,需要重新分群的情况,也尽量确保个体间体重差异在2~3 kg上下浮动,而且分群工作尽量要安排在夜间或傍晚进行。

6.2 驱虫

这项工作在许多猪场未引起重视,其实由寄生虫引起的隐性损失是十分可观的,所以母猪应进行常规驱虫,一般是在产前15~20 d注射通灭(美国辉瑞),6 ml/头,也可以使用拜美康(拜耳)或伊力佳(中农华威)或长春天地人的内外驱等驱虫药口服。肉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35日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必要时在85日龄再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常用拜美康(拜耳)拌料,1 t饲料加入200 g,或伊力佳(中农华威)或长春天地人的内外驱虫药拌料一次喂服,驱虫效果较好;驱除疥螨和虱子常用贝持(英特威),具体用法:1 L加水500~1 000 L喷淋或药浴。【杜洛克猪养殖】

3 饲料调制和饲喂

3.1 饲料调制

确保全价饲料供给是肉猪养殖高效益的保障。目前,全价饲料调制可细分为颗粒料、干粉料、湿拌料3种。相比较而言,颗粒料饲喂效果优于湿拌料,湿拌料优于干拌料。有研究已经证实:采用颗粒料饲喂肉猪,可比湿拌料节省3.7%~5%的饲料;比较干粉料节省饲料7%~9%;与其他2种饲料相比,可提高日增重2%~9%。

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建议采用湿拌料饲喂的方法。这样即可减少粉尘对猪体的危害,避免各种呼吸道疾病的产生;又可有效增加猪只的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日增重量。

7 肉猪最佳出栏活重

内三元的杂交猪(杜长太)出栏活重应为95~105 kg,外二元的瘦肉型杂交猪(杜长大等)和瘦肉型品种猪间杂种肉猪的出栏活重为105~115 kg。国外由于猪的成熟期推迟,肉猪最佳出栏活重已推迟到114~120 kg。

3.2 饲喂方法

(1)30~70 kg的中猪,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饲喂饲料以高营养、浓缩浓度的瘦肉型中猪料,这样既有效促进中猪的生长发育,又能获得较高的日增重量。

(2)70~110 kg的大猪,可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选择高营养、浓缩浓度的瘦肉型中猪料,这样既有效促进中猪的生长发育,又能获得较高的日增重量。也可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选择低能量、浓缩浓度的瘦肉型大猪料,这样可获得优良的等级胴体,又可实现较高日增重量的目的。此外,饲料调制,不建议使用湿拌料,否则容易造成腹大、色泽差等问题出现。

(3)饲喂次数,出于育肥考虑,自动料槽自由采食,效果会更好。而如果条件不允许,采用人工投料的方式,每天的上下午需各投喂1次,同时养成喂料前清洗猪舍的习惯。

8 提高肉猪瘦肉率和改善肉质的途径

高品质肉猪的获得,与选择猪种及养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提高肉猪瘦肉率和改善肉质的途径有如下几点:

(1)选择优良的瘦肉型猪种,通过猪种改良获得高瘦弱率。(2)通过良种杂交组合的方式,像是皮杜公猪与长大母猪杂交、杜洛克公猪与斯格母猪杂交等等,都可获得高瘦肉率品种。

(3)改进饲喂方式,前期自由采食高营养水平饲料,后期同营养水平饲料限制饲喂。或者后期采用低能量浓度和较高蛋白水平的日粮,均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可有效提升瘦肉率。

(4)使用饲料添加剂,像是甜菜碱、有机铬等等,均可有效提高肉猪瘦肉率,改善肉质。

4 供给清洁的饮水

水源是肉猪生长必须的营养源,日常饲喂供水不足,可严重影响采食,降低日增重量,增加背膘,诱发便秘,导致各种疾病产生。由此可见,供给清洁饮水的重要性。饮水设备以自动饮水器为上佳,基本上每10头猪就要配置1个,经常检查自动饮水器的

参考文献

[1] (Research Cooperation Group on Lean-meat Type Pigs,Beijing).

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的研究 商品瘦肉猪杂交组合试验综合报告[J].中国农业科学,1986,(4):1-10.

很多论述。野猪全身都是宝,野猪蹄是妇女肌肤和缺奶汁的最佳食疗食品,并能降低和预防人的动脉硬化症。野猪皮可消除人的高度疲劳和儿童发育不良症,含有的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需要和必需的脂肪酸,可降低血脂并有利于对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硬化疾病的防治,对人体肠道出血症也有明显的疗效。

篇六 杜洛克猪养殖
养殖有限公司简介

天水君太华远养殖有限公司简介

天水君太华远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位于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三号养殖园区,是以仔猪繁育、育肥猪养殖及销售为主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60亩,注册资本200万元,拥有专业养殖技术人员20名先后获得“天水是第二批扶贫龙头企业”、“天水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良种猪扩繁基地”等荣誉称号。

通过近年的努力,公司建设总投资1960万元,建筑面积14600平米的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一期工程(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已峻工投产,建成标准化养殖圈舍17栋,饲料储备库房1间、远红外喷淋消毒室1套。二期工程于2011年8月开始建设,目前已按照3215模式建成妊娠舍3栋、保育舍3栋、后备母猪舍3栋、育肥舍3栋、建设面积6600平米,现已基本完工,计划于2012年6月全部投产使用。目前公司现拥有262头新美系原种母猪、156头丹麦系原种母猪,台系原种杜洛克26头,136头英法父母代能繁母猪,1000头肥育,预计2012年底可上市商品肉猪8000头,可向市场提供二元能繁母猪3500头,仔猪4500头。

公司于2010年被天水市秦州区政府指定的全区“社区菜店”项目承建单位。现拥有“一个基地、一个配送中心、十

一个社区菜店”且都已建成运营。按照天水市秦州区政府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要求,2012年君太华远公司需完成24间“社区菜店”建设,目前已建成的11座“社区菜店”经营状况良好。

在今后三年,公司将力争发展成“产、供、销”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企业,建成万头种猪繁育基地两处,十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两处,在两区建设开启六十个菜篮子销售连锁店。预计总投资将达7600万元,年销售总额达2.6亿万元,上缴税金达825万元。

篇七 杜洛克猪养殖
贵州种猪养殖基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70029.html

    上一篇:创业养黑猪

    下一篇:桑叶,养殖,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