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4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3、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师:看大屏幕,看一看下面的可以用哪一个分数表示?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涂出四分之一。教师:“刚才我们涂的是一份,你还想涂几份呢?
(2)先想一想,学生 4 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 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3)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①你涂了几份
②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师随机板书)
③为什么你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
④没有涂颜色的部分你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说出理由)
(4)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四分之二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三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四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
谁来小结?小结: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1 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 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 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 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认识十分之几
把 1 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 10 份。
(1)先引导学生把 1 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 10 份 (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 1 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 1、2、3……把线段平均分成 10 份。) (学生画线段)
问: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或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呢? )(1/10)(师随机板书) 找出其他的1/10?
取其中的3份,是这个彩带的几分之几?(3/10)你还能找出其他的3/10吗?取其中的7份,是这个彩带的几分之几?(7/10)试着自己比一比3/10大还是7/10大。
学生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 2/4、3/4 、1/10、7/10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其他的分数来吗?(师板书)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师:大家都会说这么多分数,可见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你们都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写分数时的顺序吗?
(三)、 3 ·········分子
—— ········· 分数线
4 ········· 分母
(四)、同分母分数比大小
1、出示例 6 第一组图 2/5 和 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 2/5 和 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 2/5 和 3/5 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 6/6 和 5/6 的比较,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直接在课本上涂色,并初步体验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和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3、总结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的方法。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三、巩固练习。
1、P95 页做一做 1、2。
2、课件展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教案(配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几分之几教案
课题: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
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难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几分之几,能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玩折纸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创设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折纸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新课,
学生兴趣浓,效果好。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四分之几。
(1)拿出你手中的正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四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 (2)学生独立折纸、涂色,然后小组交流。 (3) 班交流,展示折纸的方法。
并介绍所取的份数,分别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1
生
1: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每份就是它的 。
42
生2: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每份就是它的 。
43
生3: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每份就是它的 。
44
生4: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每份就是它的 。
4
[设计意图]借助折纸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
认识四分之几,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的成果。 1、 认识其他分数
(1) 师:拿出你的1分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欢的份数,涂出你所喜欢的分数,
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2)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 集体交流,学生汇报。
7
生1:我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了10份,涂出了其中的7份,用分数表示是。
103
生2:我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了10份,涂出了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105
生3:我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了8份,涂出了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 。
84
生4:我把这个纸条平均分成了9份,涂出了其中的4份,用分数表示是 。
9
……
75423
师:像 、、 、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441089
[设计意图]借助一米长的线段,引导学生将它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任取其中的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在认识十分之一的基础上,从而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2、 教学分数的写法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师:你会写分数吗?老师先来写一个好吗?师板书。同时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分数的
4
写法。先些分数线,再写分母4,最后写分子3。 结合3/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3 „„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师说明:中间这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分数线、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师:老师写的漂亮吗?你有信心比老师写得更漂亮吗?(生:有) 师:试试看。(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展示。) 3、 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
师抽取出学生刚才所涂的两组分的份数分别相同的图形展示。
23
(1)、比较
的大小
5
5
学生独立进行比较后,小组进行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5
(2 的大小
6
学生独立进行比较,然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3)学生总结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的方法。教师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折纸、涂色来学习几分之几分数的比较方法,降低了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形象感知,丰富了表象。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就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准备。 三、理解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学习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和几分之几的分数的比较方法,还有很多同学的没有被展示,下面我们就继续选几组分数,先分别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表示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并有选择的比较他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继续借助学生所提供的素材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识。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了分数王国中的其他分数和分母相同的分数的比较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回顾整理,引导学生加深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的认
识和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的理解。同时为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基本性质、通分做好孕伏。 五、课堂检测
3、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5
(1)把一块月饼分成6份,其中5.( )
6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小.( ) 7
(3读作9分之7.( )
9
3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 )
5拓展练习:
涂色的正方体是大长方体的几分之几?
六、布置作业
根据各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材料,酌情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培养了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四: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4页例4、5、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及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段给大家听一听。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又大又红的水蜜桃直流口水。
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行啊!行啊!”师傅说:“有4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请写下这个数。”“这太简单了!”悟空、八戒提笔就写了个“2”。
师傅接着说:“要是把2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请写下这个数。”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
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1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又该怎么写呢?”“半个!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师:同学们,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谁会用数来表示半个?
生:上黑板试着写数。
师:这个数字咱们以前可没见过,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几分之几”。(板书: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画有正方形的纸,而且已经将它平均分成了4份,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涂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实际操作。
师:好,我们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指名3位同学) 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老师有小礼物送给你。 师问:
① 你涂了几份
②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师随机板书: )
③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或者说一说你的理由) ④没有涂颜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说出理由)
师: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四分之二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三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四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
师: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认识十分之几
投影出示1分米的彩色纸条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了10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是1份呢?
那么5份用哪个份数来表示呢?7份呢?(师随机板书)
3.几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折一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学生实际操作。
师: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小组内说一说)
4. 认识各部分名称
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大家先猜一猜。
学生大胆猜测,汇报。
请大家从课本94页寻找答案吧。
师:分数中间的小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分数就是这个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5、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1)课件出示例题
(2)动手涂一涂,比一比
(3)学生交流比较方法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三、练习
四、小结
请你用“我学会了……”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五、故事结尾,设置悬念。
师:老师还要接着刚才的故事说下去。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热又渴,唐僧派八戒找个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汗淋
淋地抱来一个大西瓜。悟空说:“咱们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到四分之一,怎么样?” 八戒一听就急了,“什么,我找来的西瓜,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太少了太少了,不行,不行,我得要八分之一,最少也得分到六分之一。”听了八戒的话,悟空笑得前附后仰:“你这贪吃的八戒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同学们,悟空的话有道理吗?”
师: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思考。
六、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5页第2、3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五: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几分之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四、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六: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七: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八单元:分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0-91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出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并且能掌握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关于主题图内容课件。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在做什么?
2、叫2个学生上来分月饼,把一个月饼分给两同学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
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1/2。
2.指导学生读1/2。
3.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4。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3。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五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5。
(二)、小结:像1/2、1/4、1/3、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四)课堂练习 P91页做一做第一题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几分之一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p91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能正确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初步的认识。
3、会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件
1、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2。
2.如果分给4个同学,每人又得多少呢?板书:1/4
3.提问:他们谁分得多呢?比一比。
4.引出并板书课题:分之一大小比较
1/4
二、练习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三、小结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反而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
教学内容:p92例4、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
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 .3份
是它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9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P93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几分之几大小比较,会读写几分之几。
2.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3、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八: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做。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几 分 之 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四、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九: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4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3、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和圆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 2 份或 3 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 4 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 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①你涂了几份
②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师随机板书)
③为什么你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
④没有涂颜色的部分你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说出理由)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四分之二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三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四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
谁来小结?小结: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1 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 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 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 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认识十分之几
把 1 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 10 份。
(1)先引导学生把 1 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 10 份 (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 1 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 1、2、3……把线段平均分成 10 份。) (学生画线段)
问: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或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呢? )(1/10)(师随机板书) 找出其他的1/10?
取其中的3份,是这个彩带的几分之几?(3/10)你还能找出其他的3/10吗?取其中的7份,是这个彩带的几分之几?(7/10)试着自己比一比3/10大还是7/10大。
学生类推出:十分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 2/4、3/4 、1/10、7/10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其他的分数来吗?(师板书)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师:大家都会说这么多分数,可见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你们都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写分数时的顺序吗?
3 ·········分子
—— ········· 分数线
4 ········· 分母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
子就是几。(请学生说说,或同桌之间说说看)
3、同分母分数比大小
1、出示例 6 第一组图 2/5 和 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 2/5 和 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 2/5 和 3/5 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 6/6 和 5/6 的比较,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直接在课本上涂色,并初步体验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和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3、总结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的方法。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三、巩固练习。
1、P95 页做一做 1、2。
2、课件展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学的是分子是几的分数.
3、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4、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教案篇十: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 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 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 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 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 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 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 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 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上一篇:美术家乡的布玩具教案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案 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