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圆的世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学期
第三课 圆的世界
教学目标
运用圆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培养观察、想象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中的圆形之美。
重点:通过回忆、联想,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物象,学习用图形大胆的表现。
难点: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吹泡泡用的工具。
组织教学:是否带齐了美术工具,每组比赛,看看那组带得最整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一名同学玩吹泡泡的游戏。大大小小的泡泡飞起来,同学们特别高兴。 师提问:吹泡泡大家都很喜欢玩,我们用什么形状可以概括这些泡泡?
老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表现泡泡。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圆圆的泡泡,真是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世界
二:方法探究
1:看到这么多圆形,你还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花朵、太阳、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用彩色粉笔把黑板上的圆改变成大西瓜。气球,盘子。
2:欣赏图片。思考书中的问题。
师总结:不管是自然界中的地球、花朵、还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热气球、盘子、飞碟、球类都可以用圆形来概括。
3:同学再互相说一说,除了我们刚刚说的这些,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圆形概括。
4:师示范:球类的物体,(把同类的物体概括到一个画面中,画饱满,演示中渗透大小、在画面中的位置、多少、在变化中体现美感。不要过于潦草,简单,圆形物体宁大勿小,宁少勿多。)
5:欣赏涂色方法,欣赏书中的学生的作品,
提问:都画了什么,用了什么绘画材料,你看到这些画,对你自己画画有什么启发? 提示学生作品:第二张,画出了各种形状的圆形小动物,展示了同学的想象力,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的把圆进行想象与组合。
注意油画棒黑白色的运用要考虑先后顺序。
三、创造实践
1、教师说创作要求:(1)进行绘画时,要注意构图,不能太小,也不能太满。(2)色彩搭配要协调。(3)要大胆想象,细心制作,绘画的同学每人只需完成一幅,做橡皮泥的同学每人至少完成一件作品。(4)注意收好自己的物品,保持环境卫生。
2、学生自主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教师巡视,将已经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圆圆的世界”白纸上。
2、提问:对于他们的作品,你有什么要说的?教师点评。
3、指名上黑板展示自己的铅笔头,教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
作业
1:看看能把大小不同的圆组合得更加有趣。
2:构图饱满,(画面,一定要有大大的圆,东西不要画多,几件就行了,用几个圆把画面大部分画满,其它小的空白,用各种装饰把它填满。)涂色均匀。
课后小结:要组织有意组织,必要时让学生复述一遍老师的要求,使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作业清楚明白。
说你见过那些与圆有关的美丽的东西?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二:圆的世界
塔尔湖小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美术学科教学设计思路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三:圆的世界_季婷婷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圆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学生在本课第一次接触用形状概括生活中的物体,为今后学习《各种各样的形》等与基本形有关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铺垫。因此,学好本课至关重要。教材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从涂色到表现形状的教学作为小学美术的起始课。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本课我将创造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实际生活中关于圆形的感性经验,表现出自己心目中的圆的世界,从而使刚入学的小学生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的圆,使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基本形——圆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中的圆形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回忆、联想,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形象,学习用图形大胆地表现。本节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生活中圆形的事物,引导同学交流讨论的方法来突出本节重点。
难点: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本课主要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一幅完整的画面的创作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游戏活动、问题启发、直观教学、交流讨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一)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多思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想、参与活动、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学习。
(二)教法设计
我主要采用创设游戏情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直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摆放是否整齐,安定学生情绪,养成良好习惯。
(二)游戏导入
吹泡泡游戏:
师: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做个游戏,吹泡泡,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这些泡泡呢?
生:圆形。
师:瞧,这么多的泡泡都在我们教室里跳舞,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这些泡泡呢?
教师和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泡泡。课件同时出示彩色的圆形泡泡。
咱们的教室可真成了一个圆的世界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圆的世界。
出示课题:圆的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展示老师带来的圆形的宝贝
乒乓球、小镜子、钟表等。
提问:看到这么多圆形的宝贝,你还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也是圆形的呢?
2.魔术变变变
我们一起玩一个小魔术,谁能上来添画几笔,让黑板上的圆形泡泡变成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的事物?比一比,看看谁是最棒的小小魔术师。请几位同学上来添画,让圆形的泡泡变成具体的事物。
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说出圆形的物体,看老师能把圆形变成什么?将课件中的圆形泡泡添画几笔,让他们变成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
圆形事物(足球、篮球、西瓜、瓢虫、棒棒糖)。
(课件演示)你们看,泡泡变成了小足球,小朋友们可以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泡泡变成了大西瓜,西瓜可真甜呀;泡泡变成了小瓢虫,小瓢虫看着小朋友们玩耍;泡泡变成了七彩棒棒糖,又好看又香甜。
3.寻找生活中的圆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形的物体!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用圆形概括?
月饼(中秋节)、饼干、汤圆(正月15闹元宵,圆圆的汤圆象征全家大团圆)、生日蛋糕,还有葡萄、橙子等水果也是圆形的。
想一想:哪些物品可以用圆形概括?
盘子、鼓、气球、抱枕、车轮、眼镜、纽扣、蜗牛背上的小房子等都是圆形的。
4.如何安排画面
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圆形的物体,那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圆形的物体描绘出美丽的画面呢?
比一比:如何安排画面
(1)大小对比
课件出示图片一组热气球:一大一小。
(2)高低对比
课件出示图片一组热气球:三个热气球,高低不同。
(3)前后关系
想一想:图片中有几个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件出示一束气球的图片,共四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看看他们四个谁在前谁在后,理解前后关系。只画一只气球肯定没有一束气球好看,要多画一些,还要注意前后遮挡关系。
(4)疏密关系
课件出示图片花儿朵朵:一堆密集,一堆稀疏。
(四)创作方法
1.画面内容:以一种形象为主,如一些气球,一些水果,几个大小不同的球。
2.画面安排:物体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疏密变化、在画面中占的位置合适,构图饱满。
3.涂色方法:点线面、接色法。
横竖构图的区别:横构图要注意在画面左右两侧添加物体,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饱满;竖构图要注意在画面上下两头添加物体,使画面更加饱满。
说一说书上的两幅学生作品,画面安排有哪些特点?
向日葵:以一种形象为主,有高低、大小的变化。
小足球:以一种形象为主,有大小、前后遮挡关系。
(五)欣赏作品,开拓眼界。
(六)动手实践
同学们,请你们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画一幅有趣的画。别忘了画上有趣的细节。
(七)作业展评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四:圆的世界_20120904093351506_20121009111454525
第3课 圆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某些物体的共同性,来认识圆形。
2、 通过游戏的方式,归纳哪些物体可以用圆形概括。
3、 通过动手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利用圆形画出一幅有趣、生动的画面。
4、 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以及概括生活中出现的圆形物体,并利用圆形画出一幅有趣、生动的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利用大小不同的圆形画一幅有趣、生动的画。
教学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呢,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拿出准备好的泡泡水)
吹泡泡,大大小小的泡泡飞了起来
师:请问这些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现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师:接下来,这些大大小小,圆圆的泡泡会带我们去一个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世界
二.课件展示
师:(展示课件)大家看!在图片上出现了什么?
生:一个圆圆的,黑色的洞!
师:在这个圆圆的黑洞后面呀,躲着一个和黑洞身材一样的东西?你们猜猜它到底是什么?
生:苹果,太阳,月亮……
师:啊~是一块饼干
(课件展示贴近我们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师:看到刚刚的图片,我们知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多的圆形啊!那同学们去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圆形的?
生:西瓜,橙子,饼干……
师:那又有哪些用的也是圆形的?
生:抱枕,闹钟,自行车的轮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物体画在黑板上(从中渗透出一些物体大小、在画面的位置、多少,在变化中提现和谐的美感)
三.图片欣赏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8页《圆的世界》,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想一想,图片中的物体
是什么?哪些部分是球,可用圆形来概括?
教师总结:大到星球、热气球,小到乒乓球,这些球状物体都可以用圆形容概括,其他的钟表、鼓面、花朵、风车等也可以用圆形概括。
四.布置作业
师:那今天我们就利用同学们所学的圆形来画一幅圆的世界,好么?
我们现在来看看其他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好不好?
(课件展示一些学生作品)
师:你们看,他们每个人画里面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师从大小、颜色等方面启发、引导学生,为艺术实践做准备)
五.思考
师:那么如果让你们利用圆形画一幅有趣的画,你们会怎么画呢?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六.艺术实践: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好办法让画面变得更好看,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来画一幅圆的世界吧!
七.评价展示
八.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去寻找哪些物体还可以用圆形来概括,勇敢地尝试不同大小的圆形所带来的搭配感受。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五:李佳《圆的世界》教案
《圆的世界》教案
大同小学校 李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基本形——圆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 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想象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 3. 情意目标
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中圆形之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回忆、联想,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物象,学习用图形
大胆地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圆形表现物象特征。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六:圆圆的世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学期
《圆圆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美术》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学期学过的有关圆的创造技能。
2、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能对圆进行简单创造。
3、培养学生再记忆的能力和创造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将几种技能整合起来,进行再创造。
教学准备:
我的太阳、亮眼睛、撕纸添画、铅笔头及圆形小食品挂图各1张,热带鱼范品2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这个圆可以想象成什么?(今天我们美术课的课题就是圆圆的世界,板书并指名读)
2、翻开课本回忆,本学期我们接触过哪些有关圆的美术?(指名说)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我的太阳、撕纸添画、亮眼睛、热带鱼、圆圆橡皮泥(美丽的铅笔头、小小食品店)
二、方法探究
1、指名让各小组学生说说,创造我的太阳、撕纸添画、亮眼睛、热带鱼、圆圆橡皮泥(美丽的铅笔头、小小食品店)应该怎样做,有哪些步骤,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适当点讲。
三、创造实践
1、教师说创作要求:(1)进行绘画时,要注意构图,不能太小,也不能太满。(2)色彩搭配要协调。(3)要大胆想象,细心制作,绘画的同学每人只需完成一幅,做橡皮泥的同学每人至少完成一件作品。(4)注意收好自己的物品,保持环境卫生。
2、学生自主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教师巡视,将已经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圆圆的世界”白纸上。
2、提问:对于他们的作品,你有什么要说的?教师点评。
3、指名上黑板展示自己的铅笔头,教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
说说你见过那些与圆有关的美丽的东西?
第1课美术的世界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八:美术世界教学设计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九:美术优质课教案《笔的世界》
笔的世界
教 材 :人美版第11册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
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
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
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
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
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 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
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
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
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板书设计:
笔的世界 实用:写
方 便:合适的长、宽、重 舒 适科学的凹凸、纹路 美观
:
造型——意——符合笔的基本结构
多功能
以书写:
主,以人为本 笔芯按钮
笔夹 防滑、 防疲惫 笔芯
圆的世界美术教案篇十:美术教案《有形的世界》
上一篇:人体的呼吸教案
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