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一:2014春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教案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课 题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生命起源不同观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2.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3、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教学重点: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关注生命起源不同种观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展示地球图片)
当我们凝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充满着太多的感激与感慨,这是因为她承载了万物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她的博大与厚重。我们人类尊称她为地球母亲。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我们知道400多万年前,还没有人类,我们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的森林里风餐露宿,与兽共舞。那么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的生物又是怎么呢?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和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之一。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在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要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进化的原因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是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或假说?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
大家认同的是生物进化学说(化学进化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无机小分子在当时地球条件下,经过极其复杂而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逐渐演变成的。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过时间隧道来到46亿年前原始地球。想象那种巨变与沧桑。
看资料一,闭上眼睛想象原始地球的环境,有位名人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老师旁白。当时天空中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参杂着各种隆隆的巨响-----
赤矶课堂 备课组教案
- 1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思考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 2、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最大的差异? 没有氧,
[课堂讨论]
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
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
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
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
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宇生说)
三、交流展示
分析陨石成分,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P50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判断:分析每个实验是否成立以及其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拓展延伸,联系实践: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还有哪些重要成就? 1965年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用简单的有机物合了核酸。 小结: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2、化学进化学说。3、宇生说。4、自然发生论。5、其他
四、归纳小结:1、掌握了用科学推测方法研究和学习生命起源的问题,同时要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想象。2、学习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的过程,3、了解了各种不同学说的观点。
五、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盘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在 .....、......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3、原始生命起源于.......物质。
二、选做题
4、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A
A 水蒸气、氨、甲烷等 B 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C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D 水蒸气、氧气、氮气等
5、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板书设计: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
2、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
3、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宇生说
教学反思:
- 2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2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过程与方法: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课件播放:(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小鸟在树上歌唱、青蛙在稻田里鸣叫,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图片。问: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些什么?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变来的?在这几十亿年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全过程,要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只有靠对各种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留下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来认识。
看课本p57..58面思考:通过阅读这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幅幅真实的图画和可靠的文字。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生物的比较,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课件出示各种生物化石。)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那么化石的地层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赤矶课堂 备课组教案
- 3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责任人
引导分析交流,再小结: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
地层中。结构越复杂、分类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三、交流展示
2、分析,你能说出资料中的几类动物的进化顺序吗?你怎样得出这个进化顺序的?学生交流后教师课件出示。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指名进行全班交流,同时教师课件出示:始祖鸟化石和始祖鸟复原图及始祖鸟身体特征的简单介绍。再出示始祖鸟与爬行动物和鸟类的比较。
3、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的统计表,强调: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想一想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主要方法——比较法。生物进化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比较法。
四、归纳小结:
1、 始祖鸟是________ 和_______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证明了生物进化历程,能从一种向另一种进化。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3、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的作用是什么?、
五、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化石证据不够全面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等等。
2、课本p61面第1、2题
二、选做题 3、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
1、化石的概念:
2、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3、化石的作用:
教学反思:
- 4 -
第 周 第 课时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 题: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3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过程与方法: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什么是化石?它有什么作用?化石与地层有什么关系?
2、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地球上生命的演变进化已经有几十亿年的历史了,它们进化的大致历程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那么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1、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认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阅读p59..61面的生物进化树并填空。
2、生物进化的规律:
(1)观察生物进化树上的动植物的进化历程,想一想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赤矶课堂 备课组教案
- 5 -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二: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学案3(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初中生物 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一、复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趋势。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小分子物质。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学习达尔文严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1、生命起源的过程。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三、重点、考点突破: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合成了许多种氨基酸。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四、知识梳理:
A、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原始大气的成分:( )、氢气、氨、( )、硫化氢( )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 )。
2、生命起源的过程
a、原始大气中的( )物质在( )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
成一些( )物质,随降雨汇入( )。
b、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相互作用形成较复杂的( )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聚集并在外表形成( ),经不断完善后实现原始的( )和( ),原始生命诞生了(原始生命起源的标志)。
c、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 )。
3、实验探究
a、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到( )阶段。 b、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到( )阶段。
B、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a、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一定顺序的。
b、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 ),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 )。
2、解剖学证据
a、同源器官
b、发现的意义:能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 ),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 )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a、分子生物学,例如( )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b、(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意义):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 )。
C、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 ),( )。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a、植物进化的历程
↗( )
----------------------- ↘( )→( ) b、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 )
↗( )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
D、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生活在自然界的动植物)
a、达尔文
b、内容:( )。 c、意义:解释(选择题) 如:长颈鹿、某种害虫、病毒等
2、人工选择学说(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吗根据自己的( )和( ),不断选择和培育( )的过程。
五、基础自测(理解、巩固、记忆):
1、关于生命的起源,写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声明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星际空间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形体小的生物早于形体大的生物 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
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 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
4、对古代长颈鹿进化成现代长颈鹿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 B、古长颈鹿繁殖的后代较多
C、大自然保留了颈长的变异 D、长颈鹿自己选择吧颈长的个体保留下来
6、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分析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⑵、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相似,形成---------,这是-----------------------的结果。
六、能力提升、直击中考:
1、下图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据图回答问题:
⑴在图中方格内填上合适的生物类群
⑵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试分析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
( 3)由图可知,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是有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4)由图可知,哺乳类的近亲是---------------,他们都是由-----------------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
(5)原始生命由于-------------的不同逐渐进化成原始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
第六.1图 第六、2图
2、右图是米勒涉及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烧瓶内诸如的气体是-----、-------、-----和------等,这是模拟-------的成分。
⑵火花放电模拟的是--------,这主要
是为该实验提供-------------。
⑶ 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的是---------。
⑷ 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 是-------------------。
⑸ 你认为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⑹ 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⑺ 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三: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学案
第五单元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一、复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5、举例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6、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趋势。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小分子物质。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学习达尔文严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复习重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合
成了许多种氨基酸。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
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
选择。
三、复习难点:化学进化过程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四、知识通览:
A、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原始大气的成分: 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无 。
2、生命起源的过程
a、原始大气中的 物质在 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 物质,随降雨汇入 。
b、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相互作用形成较复杂的 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
核酸等,这些物质聚集并在外表形成 ,经不断完善后实现原始的 和
, 原始生命诞生了(原始生命起源的标志)。
c、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 。
3、实验探究
a、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到 阶段。
b、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
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到 阶段。
B、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a、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一定顺序的。
b、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 ,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化石
结构越
2、解剖学证据
a、同源器官
b、发现的意义:能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 ,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
是由共同的 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a、分子生物学,例如 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b、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意义):亲缘
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
C、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 、 。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a、植物进化的历程: 。
b、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 )
D、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生活在自然界的动植物)
a、达尔文
b、内容: 。
c、意义:解释(选择题) 如:长颈鹿、某种害虫、病毒等
2、人工选择学说(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 和 ,不断选择和培育 的
过程。
E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 的观点。
2.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如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我国云南发现的古猿化
石等。
3.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
4.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进化发展,智人最终进化为现代人。
五、巩固拓展:
1、关于生命的起源,写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
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声明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星际空间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形体小的生物早于形体大的生物 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
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 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
4、对古代长颈鹿进化成现代长颈鹿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 B、古长颈鹿繁殖的后代较多
C、大自然保留了颈长的变异 D、长颈鹿自己选择吧颈长的个体保留下来
6、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 。分析
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⑵、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
周围的环境相似,形成 ,这是 的结果。
7、下图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据图回答问题:
⑴在图中方格内填上合适的生物类群
⑵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试分析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
来的?
( 3)由图可知,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是有共同的祖先 进化而来。
(4)由图可知,哺乳类的近亲是 ,他们都是由 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
而来。
(5)原始生命由于 的不同逐渐进化成原始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
7图 8图
2、上图是米勒涉及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烧瓶内诸如的气体是 等,这是模拟 的成分。
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的是 。
⑵火花放电模拟的是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
⑶ 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
是 。
⑷ 你认为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
⑸ 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
⑹ 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四: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复习课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五: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b)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2.能力目标
a)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是如何战胜神话并逐步前进的。
b)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严谨的科研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做课件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很辛苦,但
自主学习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原始大气的成分:___________、氢气、氨_______、硫化氢、________等,与现在
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_______。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
1、 原始大气的_______物质在_______、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_______物质,
随降雨汇入_______。
2、 有机小分子物质经长期相互作用形成较复杂的_______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
等,这些物质聚集并在外表形成_______,经不断完善后实现原始的_______和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原始生命诞生。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第5页关于生命起源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米勒模拟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什么? 。
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
象? 。
2、 米勒实验中,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遇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
程? 。
米勒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1A2、 A小分子无机物B大分子有机物C小分子有机物D
3、科学家推测:能量来源于______ A太阳光B高温C紫外线D4、1953A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物B
C有机物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5______
A出现了原始的核酸分子
C
二、填空题:
1是、 、 。
2、原始大气
由 、 、 、 、 、 等组成,与现代大气区别是:没有 。
3、 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_______到_______阶段。
4、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
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的______到_______阶段。
【课后拓展】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实践体验原始生命产生的奥妙。
2、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的一种类似于细菌的化石是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在距今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35亿年有的科学家推测,原始的生命形式可能就像现在的细菌。你认为这种推测有 道理吗?为什么?
【我的收获】
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能否画出知识树?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
【学习重难点】
列举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学习过程】
从崇山峻岭到戈壁沙滩,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证明原始生命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那么咱们来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
自主学习
(1)化石是生物体的和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2________是非常重要而且较直观的证据。
(3)1861年,,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______有相同之处,
又和_______有相同之处。
(4)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等)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
(5)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_______,认识事物的_________。
(6) 科学家们通过代对不同年化石的_________比较,以及对生存生物种类的_____ 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___比较等方
合作探究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阅读课本P10,讨论下列问题:
1、 看分析与讨论:始祖马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有什么特点?
3、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那些相似之处?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4、通过比较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当堂达标
1.鱼和鲸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证据来源于 [ ]
A.古生物学的化石 B.比较解剖学的同源器官
C.胚胎学的早期胚胎 D.生态学的生活环境
2.下面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是 [ ]
A.始祖马 B.始祖鸟
C.种子蕨 D.三叶虫
3 [ ]
AB
C.7
D4.证明高等生物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的有力证据是 [ ]
A.马化石 B.同源器官
C.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 D.种子蕨化石
5.古两栖类(坚头类)出现于 [ ]
A.侏罗纪 B.石碳纪
C.泥盆纪 D.白垩纪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6.下面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 ]
A.鱼的鳃裂和蛙肺 B.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
C.鸟的翼和昆虫的翅 D.鱼的鳍和鲸的鳍
7.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的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
8 [ ]
A.全部发育过程中都有鳃和尾
C.全部发育过程中都有鳃裂和尾
9 [ ]
A.马化石研究的结果.始祖鸟化石的发现
C.种子蕨化石的发现.同源器官的存在
10 [ ] ②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③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④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对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A.① B.②
C.①③④ D.③③④
11.造成同源器官形态功能差异的原因是 [ ]
A.进化水平不同 B.原始祖先不同
C.生存环境不同 D.各自的变异方向不同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六: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下)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检测题(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
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小分子有机物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B. 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 D.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3.生物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以下哪种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
A.从低等到高等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水生到陆生 D.由植物到动物
4.陨石中含有有机物,这说明
A.构成生物体所需有机物可能来自外星球 B.外星球一定有生命存在
C.人类一定来自外星球 D.这块陨石只能是地球的
5.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生存竞争的主要原因是
A.竞争好胜是生物的生活习性 B.竞争可使后代的生活能力更强大
C.生存所需要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有限的 D.竞争是自然规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A.古代的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7.已知物种 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早得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B比物种A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8.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下列哪两类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A.鸟类和爬行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鸟类和两栖类 D.鸟类和鱼类
9.现有红、紫、绿、蓝、黄等颜色的小纸片100张,放在一块黄布上,经过“捕食者”几代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10.在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涉及到许多科学领域
C.重要的方法是比较法 D.以上三项都正确
11.人工选择能选育新品种,自然选择能形成新物种,它们的共同选择基础是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生物都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变异
1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13.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14.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自然界找不出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
15.在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上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的是贴地面蔓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培育的结果
C.一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16.现在用青霉素治疗一些传染病比三十年前效果差了许多,其原因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现在人体普遍健康
C.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D.青霉素的生产方法与以前不同
二、简答题:( 共52分 )
17.右图是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
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火花放
电模拟的是 ,这主要是为实验提供 。
(2)B装置内是 ,需不断加热。箭头a模
拟的是 ,U形管内的液体模拟的是
D内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物。
(3)从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8.下图是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回答:
(1)从图1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出现这种差异是因 为长颈鹿的祖先发生了。
(2)图2说明在地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这种变异是 变异。
(3)从图3可以看出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反之则被淘汰。这说明食物对长颈鹿的变异个体起到了 作用。
(4)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变异个体能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能 环境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异是可以 的。
(5)上述过程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其结果是 。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1C
17.(1)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能量 (2)沸水 降雨过程 原始海洋 氨基酸 (3)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有可能的
18.(1)变异 (2)颈和前肢长 有利 (3)选择 (4)适应 遗传的 (5)生存
斗争 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七:生物: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
一、重点知识归纳
1、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
2、首先在实验室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米勒
3、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米勒的实验过程总结: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氨、氢
(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4)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5)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4、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5、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6、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同时科学家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1986年,在我国辽宁省又发现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了古代的爬行类。
8、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着地。
9、植物进化历程:最早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多细胞藻类、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等。
10、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它们经过漫长年代逐步进化为多细胞的水螅等腔肠动物、蜗虫等扁形动物、蛔虫等线形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蜗牛等软体动物和蟹等节肢动物等原始无脊椎动物。
11、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由古代鱼类进化为原始两栖类,再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进化
为鸟类和哺乳类等
12、生物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1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14、英国学者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即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存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15、我国的“澄江动物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16、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
17、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经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阶段。
18、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阶段。化石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数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逐渐地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寻找食物,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制造工具等。而在进化过程中人的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二、重点习题讲解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文昌鱼 D.古代爬行类
分析:脊椎动物中,鱼类是最低等的,它的出现比两栖类、爬行类都要早。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不属于脊椎动物,在它的体内只有比脊椎原始得多的脊索,属于一种原始的头索动物。选项A正确。
2、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两栖类 D. 鸟类
分析: 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种类繁多的原始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这几类动物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但它们都不能脱离水环境。后来发展成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它们有了外骨骼和分节的足,脱离了水生环境,成为最先登陆的动物。选项A正确。
3、人类起源于( )
A.类人猿 B.黑猩猩 C.古猿 D.长臂猿
分析: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一些地区气候干燥、森林减少,这些地区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寻食,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成人类。而其他地区的森林古猿则
进化成类人猿。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人类并不是起源于类人猿。选项C正确。
4、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A.原始无脊椎动物 B.水生脊椎动物
C.原始脊椎动物 D.陆生脊椎动物
分析:四个动物类群中,原始无脊椎动物是最低等的,在地球上出现的早。它又进化、发展成原始的脊椎动物,选项A 正确。
5、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C. 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
分析: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三方面的证据,其中最主要、最可靠的是化石证据。选项A正确。
6、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分析:越古老的地层形成的越早,距现在的时间越长,因此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选项C正确。
7、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 温度的改变
分析: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界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环境条件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选项C正确。
8、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分析: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鹿群中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颈的长短是可遗传的,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繁殖后代,使长颈在后代中逐代
积累、加强的结果。短颈的由于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逐渐被淘汰掉。但长颈绝不是经常伸长脖子所致,即获得性是不能遗传的。选项D正确。
三、练习
1、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 )ml
A.500 B.400 C.550 D.750
2、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3、人与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等几种猿的不同点有( )
A.孕期、染色体、平均寿命 B.尾、染色体、平均寿命
C.孕期、共患疾病、染色体 D.尾、牙齿、共患疾病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C.自然界的生物要为争夺食物和配偶而斗争;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
A.化石证据 B.解剖证据
C. 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八: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复习课件)人教版 上课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九: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课时练习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达标试题A卷
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2、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简单有机物的形成 B、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 C、原始大气的形成 D、原始海洋的形成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的陆地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 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
4、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5、水蒸气、、氨、、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 。
6、请写出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答案:1、B 2、B 3、B 4、有机物 5、氢气、甲烷、硫化氢、氧气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达标试题B卷
1、原始大气,经宇宙射线、紫外线等作用,形成的物质是( )
A、简单的无机物质 B、简单的有机物质 C、复杂的无机物质 D、复杂的有机物质 2、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下列哪一项的科学依据最充分( ) A、“上帝创造的” B、“女娲捏土造人” C、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来的 D、“腐肉生蛆”“腐草化萤”,是由地球上的物质在短时间内形成的 3、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 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原始大气在、紫外线以及 5、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原始大气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 中,其中的 不断地相互作用,经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6、为什么地球形成之初没有生物存在?
答案:1、B 2、C 3、C 4、高温、雷电 5、有机物、原始的海洋、有机物 6、地球形成之初,火山喷发、岩浆横流、气候多变、温差极大,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没有生物产生和生存的条件,而若干年后,地球环境条件相对转变,才给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本题意思对即可)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达标试题C卷
1、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 ) A、水蒸气 B、氨 C、氧气 D、甲烷
2、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推断,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外星 B、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3、在原始地球上,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 B、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D、河流和海洋 4、我国古代认为“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等,即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斯巴兰让尼的实验彻底否定了这一观点,观察、分析课文P50页斯巴兰让尼的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①、两组实验第一步都将肉汤加热至沸腾,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请你分析微生物不是由肉汤自发产生,而来自瓶外的原因是 。
③、若只做第一组实验,能得出与本实验相同的结论吗? ,试分析原因 。
答案:1、C 2、C 3、C 4、①、杀死肉汤中原来存在的微生物 ②、肉汤中的微生物在冷却前被杀死,消除实验干扰。第二组加棉塞空气不能进入,没有微生物,第一组不加棉塞空气可以进入,有微生物,说明微生物来自空气。(意思对即可)③、不能 只做第一组无对照实验,无法说明微生物不是瓶内自发产生的。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达标试题(A)卷
一、选择题
1、生物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直接证据,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B、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能再现生物的结构和生物环境 D、化石里的生物是现在生物的原始祖先 2、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两栖类 D. 鸟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大猩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比较是指根据 ,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确定它们 的 和 之处。
2、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你认为化石证据不够全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一定的标准 对照 相同 不同
2、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等等。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达标试题(B)卷
一、选择题
1、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C、各类不同生物化石在不同地层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2、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出现鳃裂,由此可以推测 ( ) A、人胚胎早期用鰓呼吸 B、人的肺由鰓发育而来 C、人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最接近 D、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3、 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 A.原始无脊椎动物 B.水生脊椎动物 C.原始脊椎动物 D.陆生脊椎动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 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 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期中的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根据下表回答:
(1)由上表可以看出人与 的差异最小。与 的差异最大。由此你可以推测出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2)在这个研究中你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化石 生物种类
2、黑猩猩 螺旋菌 黑猩猩 比较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达标试题(C)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遗体化石的是( ) A、恐龙骨骼化石 B、恐龙蛋化石 C、蕨类的印模化石 D、恐龙足迹化石
2、始祖鸟区别于一般鸟类的特征是( )
①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成翼 ③前肢末端有指。指端有爪 ④嘴的外形似喙 ⑤口中有牙齿 A ③④ B ③⑤ C ③④⑤ D⑤
3、兔有尾巴,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兔胚胎发育相似也有尾巴出现,此现象说明 A、人类起源于兔类 B、他们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C、他们有共同的祖先 D、他们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由 由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 和
2、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二、填空与分析简答
1、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2、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达标试题A卷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选择题
1、 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列有关进化的论述中不科学的是:
A、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
B、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有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 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万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以后萌发
形成植株。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A、物种是可以改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具有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环境造物 3、 科学分析,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A、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缺少进化的内因 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因而其中的生物很少发生变异 C、海洋比陆地环境稳定,生物间生存斗争比较缓和
D、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被淘汰了 二、非选择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篇十: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简介,并总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深度。
本章内容安排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之后,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前两章的延续。三节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的。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后来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的过程。同时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引起学生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材中除了介绍传统的“化学起源说”的基本观点外,还介绍了“宇生说”的基本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都是有帮助的。
课本主要设计了两个“探究竟”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锻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探究竟1”三个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古老地层中的生物比较简单和低等,新近地层中的生物比较复杂和高等,生物存在着进化的过程”这一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如恐龙的图片、始祖鸟化石的图片、始祖鸟复原图和现代鸟的对比图等。第二个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把握规律的能力。通过对“探究竟2”的图片进行分析,学生会得到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学
生分析之后,教师根据时间可设计一个小活动(比如:用事先准备好的“生物进化历程”拼图,组织学生分小组完成拼图,看谁快。)
在课程中,教师可笼统的对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不同地层的生物化石对当时物种的反应情况进行讲解。将地层比成书页,将化石比成文字是一种非常形象地比喻,教师可在黑板上用示意图表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讨论马的进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真知的热情。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探究、谈话式。
2.学法指导 : 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设疑导入→自主阅读→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游戏→总结归纳→达标测试→拓展提高
(二)设计依据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合作学习
(三)设计方案
我的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片中的一个场景,让学生推测并说出证据,强调证据和逻辑的运用是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并导
入新课:根据一些实验证据,你能对生命的起源进行推测吗?这样导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让学生明白方法的重要性。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进行讨论。
(1)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2)你收集到哪些观点?有什么证据,你觉的证据充足吗?
(3)教材中介绍了哪些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生补充,得出结论。这样设计可提高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获取知识。这个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
3、展示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让学生作出推测;接着展示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作出推测。问题:说出一个证据,让大家来进行推测。这个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即比较的方法,以及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强调了比较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时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证据进行评价的方法等。
我的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多美的自然景象,那么这些生物究竟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而来呢?诗词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展示恐龙化石、湖泊里的昆虫、三叶虫化石图片,引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问题:
1)、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研究生命进化历程的呢?他们采用什么方法呢?
2)、课本讨论题。
3)、通过资料一你能推测出生物进化的什么规律?
3、小组合作,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得出结论。
4、生物进化的规律总结之后,生物进化大致历程教师可以课前准备生物进化树的外形(一个大的,数个小的,小的每组一个)、各种生物类别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把卡片挂在进化树上,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教具直观,学生参与,亲自体验。
5、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段,提出问题: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灭绝呢?分组进行评价证据与假说。训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习积极性。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节设计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生物进化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知识、核心知识,让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理论的落脚点,使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案跳绳
下一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