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一:新人音版第11册 第4课《京腔京韵》教案
第4课 京腔京韵
一、 教学内容:
1、 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2、 聆听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3、 聆听京剧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4、 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二、 教学总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船东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三、教材分析:
1、唢呐曲《京剧唱腔联奏》
《京剧唱腔联奏》是一首用乐器模拟四段京剧名家唱段的唢呐曲。
2、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传统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一个唱段,是包拯审判陈世美的一段西皮唱段,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的刚直正义。
3、京剧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两剧均于1964年完成创编任务。《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是沙奶奶与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充满鱼水之情的对唱。
5、 歌曲《校园小戏迷》
《校园小戏迷》是一首京味浓郁的戏歌,短小精炼的歌词中包含了京剧的行当、唱腔和 韵味。男、女生的对唱表演,表达了校园里当代“小戏迷”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歌曲取材深圳市东湖中学原创京剧小戏《校园小戏班》中的一个唱段。歌词是对当今少儿学习传统民族文化——京剧艺术的学习要领的描述,通俗简洁,含义深刻,朗朗上口。唱腔旋律明快、爽朗、流畅,涵盖了京剧的鲜明特点。
四、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2、 聆听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连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体会其中的声 腔特点和京腔。
三、教学过程:
(一)、京剧行当。
1、说一说。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搜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
2、歌曲《龙里格龙》为导入。
学生听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京剧脸谱图片。 听完后问:你认识脸谱吗?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什么不同吗?
3、播放《京剧脸谱》给学生听,从歌词中给学生启发指引。
4、介绍京剧行当。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请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剧照,分辨出来。
(二)、聆听《京剧唱腔连奏》。
1、辩一辩。
教师播放唱腔片段,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2、听一听。 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3、议一议。 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个行当的唱腔。 教师让学生多听,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4、演一演。 请学生各组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 三)、聆听《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
1、教师简介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 设问:包龙图示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如果有学生知道先请学生们来谈一谈,教师最后在归纳补充。
2、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与“原板”的不同。 听前提出思考:“导板”与“原版”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
教师小结:“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原版”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板一眼,中速。
3、复习京剧中的四个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请同学们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
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6、总结: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宽宏、粗犷。
四、小结:
京剧是我国国粹,因此,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艺术,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个喜欢的行当角色,画一个脸谱。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教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2、欣赏《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连奏》中的京剧行当。
2、 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 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 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 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 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2、了解和认识京剧行当,听赏四大行当唱腔片段,感知不同演唱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京剧《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复习京剧中的四个行当
(二)新歌教学
1、播放一段少儿京剧的视频
2、复习京剧脸谱
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师: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感受?对歌词有什么看法?
4、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的动作、造型。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①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②初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
③再听范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要尽量把握老生刚劲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要唱出韵味来。 ④跟教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拉山膀”,边唱边做,注意音准,尾音要唱足实值。
6、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三)活动创编
1、模仿简单的生、旦的台步与“亮相”动作,体验行当的特征
2、男生随音乐,做最简单的“生”的台步与亮相动作
3、女生随音乐,做最简单的“旦”行走步与“亮相”的动作
4、学生通过自己对京剧行当的了解,发挥创造力对歌曲进行表演
五、小结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二:《京腔京韵》课件欣赏课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三: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分别是:第一课《茉莉芬芳》;第二课《悠扬民歌》;第三课《魅力童话》;第四课《京腔京韵》;第五课 《赞美的心》;第六课 《两岸情深》;第七课《七色光彩》;第八课 《乡情乡音》。
二、教学措施
1、演唱: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三、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四:人音版小学音乐11册第四课京腔京韵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五:2015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计划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分别是:第一课《茉莉芬芳》;第二课《悠扬民歌》;第三课《美丽童话》;第四课《京腔京韵》;第五课 《赞美的心》;第六课 《两岸情深》;第七课《七色光彩》;第八课 《赣南民歌》。
二、教学措施
1、演唱: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三、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六: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茉莉芬芳》
教学设计方案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音乐
教师 吴雨
时间 2014.09
三台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学期教学计划
学
设 计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七: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京韵京腔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八:新人音版音乐学科4—6年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新人音版音乐学科教学进度安排:
四年级音乐上册进度:
1—2周 第一课《歌唱祖国》 1—7 页 3—4周 第二课《家乡美》 8—13页 5—6周 第三课《快乐的校园》 14—21页 7—8周 第四课《甜梦》 22—27页 9—10周 第五课《童心》 28—33页 11—12周 第六课《水上的歌》 34—41页 13—14周 第七课《祝你快乐》 42—49页 15—16周 第八课《龙里格龙》 50—55页 17—18周 复习、考试
五年级音乐上册进度:
1—2周 第一课《朝夕》 1—9 页 3—4周 第二课《足迹》 10—17页 5—6周 第三课《农家乐》 18—25页 7—8周 第四课《可爱的家》 26—31页 9—10周 第五课《故乡》 32—39页 11—12周 第六课《快乐的少年》 40—47页 13—14周 第七课《冬雪》 48—55页 15—16周 第八课《松花湖畔》 56—59页
17—18周 复习、考试
六年级音乐上册进度:
1—2周 第一课《芬芳茉莉》 1—7页 3—4周 第二课《悠扬民歌》 8—15页 5—6周 第三课《美丽童话》
7—8周 第四课《京腔京韵》
9—10周 第五课《赞美的心.
11—12周 第六课《两岸情深》
13—14周 第七课《七色光彩》
15—16周 第八课《电影摇篮》
17—18 复习、考试 16—23页 24—31页 32—39页 40—47页 48—55页 56—59页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九: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分别是:第一课《茉莉芬芳》;第二课《悠扬民歌》;第三课《魅力童话》;第四课《京腔京韵》;第五课 《赞美的心》;第六课 《两岸情深》;第七课《七色光彩》;第八课 《乡情乡音》。
二、教学措施
1、演唱: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三、学生课堂行为习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人音六年级上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篇十: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六(1)、六(3)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科任教师:孔德宣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很好,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视谱。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芬芳茉莉》 二课时
1
第一课时:欣赏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及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方升起月亮》
第二课时:学唱合唱《茉莉花》
第二单元:《悠扬民歌》 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演唱《妈妈格桑拉》,聆听《迪克西岛》,学吹竖笛》。 第二课时:聆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第三单元:《美丽童话》 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演唱《木偶兵进行曲》,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二课时:学习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聆听《波斯市场》。
第四单元:《京腔京韵》2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第二课时: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第三课时:学吹竖笛《瑶族舞曲》,复习京剧的相关知识,进行创编活动。 第五单元:《赞美的心》 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习反复记号;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龙的传人》,聆听《黄河颂》
第三课时:复唱《今天是你的生日》,聆听《五彩缤纷的大地》, 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二)。
第六单元:《两岸情深》 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半屏山》,发声练习。
第二课时: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
第三单元:聆听《丢丢铜仔》,学吹竖笛《摇篮曲》
第七单元:七色光彩 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第二课时:聆听乐曲《木星——换了使者》,学唱歌曲《萤火虫》, 认识西洋管乐队的排列。
游戏宫:视情况安排二课时。
复习考查:二课时。
五、教学进度表:
2014、09、03
2
上一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作文教案
下一篇:叮铃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