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写话植物荷花篇一
《看荷花 看图写话指导教案》
看荷花
——看图写话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方法。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
3、会按格式写话,正确运用“, 。 !”等标点符号。
二、教学准备
课件的制作
三、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 一群小姑娘, 围坐水中央,
举着小绿伞, 个个笑红脸.
(打一植物)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池塘欣赏荷花。
(二)看图说话
1、课件出示图片。师语: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师语:如果我们能按照观察的顺序去说,说得就更有条理,更清楚了。你能按照你观察的顺序说一说图上的景物吗?
3、学生按照自己观察的顺序再说说画面。
4、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好词来表达。
如果我们说话时能用上一些我们在读书和生活中认识的词语,你说的话就更美了。 ⑴老师:看看天气怎样?远处有什么?
⑵看看树木长得怎样,你会用上什么词语?(绿树成荫)连成一句话怎么说?
⑶大家再看近处
课件出示: ( )的荷叶,像( )。荷叶上有( ) 学生齐读填的词组。
荷花开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的荷花,有的„„有的„„还有的„„
刚才几位同学说得真好,大家能不能把他们说的话用一句话连起来一起说呢?
(4)课件出示:池塘里的荷花真美啊!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5)这么美得荷花,那莲蓬怎么样呢?
5、指导学生想象:
6、学生练习用几句话把在画面上看到的,想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先同桌说,再个别说,最后补充说别人没想到的。
(三)、练习写话(我会写)
老师语:刚才,同学们说得真有趣,想不想把你们说的话写下来给大家欣赏欣赏?
1、写话要求
老师:要想把话写好,可要注意几个问题,以前我们也写过,还记得要注意什么,谁来提醒大家?
生自由说„„
师总结:
⑴按格式写,开头空两格,用上标点符号。
⑵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用拼音代替。
⑶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记得写上时间、地点。
3、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选用
老师语: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老师送给你们一些词语,你喜欢哪个就用上它,也可以写自己想到的词语
晴空万里 群山环绕 绿树成荫 含苞欲放 可爱 淘气 诱人 哈哈大笑 有的„„有的„„还有的„„
3、学生自主写话,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习作,指导把句子写通顺。
板书设计:
远处:山、树 看荷花
荷叶 、小青蛙、小水珠 荷花 有的„„有的„„还有的„„
莲蓬 有小孔,藏着种子
写话植物荷花篇二
《二年级看图写话荷花》
荷塘
夏天的一个早晨,天气晴朗。小红、小明和小刚来到池塘边玩耍。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美丽的钻石。
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把小动物们引来了。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唱着歌,鱼儿躲在荷叶下嬉戏,蜻蜓立在荷叶上静静地欣赏着一切。 小朋友们开心地说:“夏天的荷塘真美啊!” (陈可欣)
写话植物荷花篇三
《小学试讲 植物描写 荷花》
我喜爱的一种植物
——有序观察 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 1.写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 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1、将文章写得更生动,表达更形象。 2、在描写过程中学习动静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文同之所以能做到“胸有成竹”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竹子的变化。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五彩缤纷的花,郁郁葱葱的树,坚强不屈的小草,既美化了自然环境,也净化着我们的心灵。花的幽香,树的挺拔,草的柔美,点缀着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今天我们就走进花的世界,树的海洋,去细细观赏,慢慢品味植物带给你的乐趣吧!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观察植物。
提问:同学们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为什么?
明确:嗯,我相信每个人喜欢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理由,那你们都能够完完整整的把这个植物的样子给老师描绘出来吗?没有关系,今天呢老师就带着大家学习怎样把最喜欢的植物在没有图像的情况下展现给大家看。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姿态、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才能描写出景物的特点。下面我们就观察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植物。——荷花
二、 解析
荷花,又叫做莲花,出水芙蓉,中国莲。它可是个宝呢!我们国家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荷花的出现了,荷花全身都是宝贝,藕和莲子可以食用,我们每天都迟到的藕片就是荷花的果实呢。而荷叶,莲子都可以作为药材来治病。
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动静分析——荷花的品质
1. 整体观察:
2. 出示图片,整体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提问:大家觉得像什么?像不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明确: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可爱,轻巧。 局部观察
A.观察荷叶 首先观察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提问:荷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那它是什么形状的呢,用一个形容词来说,像
什么?荷叶是怎么分布的?微风吹来,会呈现什么景象呢?荷叶上还有什么?(露珠) 明确:大圆盘,象一把伞面翻上去的雨伞。对,都很正确!我们试着用一句话来描绘它: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同一只只耀眼的翡翠盘,托起冰肌玉骨的荷花。仿佛碧玉一样的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亲密无间。微风吹来,荷叶轻轻的摇晃,连带着美丽的荷花,就像少女在风儿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B、我们观察了荷叶,下面我们就趁热打铁来观察荷花。 出示图片
提问:绽放的荷花像什么?花的颜色?花瓣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明确:像观音菩萨脚下的莲座;洁白的,粉红的。莲蓬,可以吃。我们也用一句话来描绘,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盛夏的午后,日光初歇,微风吹来,成片的荷花轻轻的摇摆,那美妙的画面,似乎都闻到了荷花的清香,不禁使我们感到一阵阵宁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大家记得到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C、荷花凋谢后,会留下一个个的莲蓬。出示图片(藕和莲子)
提问:莲蓬是?莲子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
明确:洗澡时候的喷头?荷花的花心,娇小嫩黄,藏于美丽繁荣花瓣之中,当盛夏之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3. 静态的荷花:
提问:我们都已经学过了课文《荷花》,那它里面的荷花的静态描写是怎样的呢?
明确:像一个个女孩子羞红了脸颊,拉着裙摆,站立在绿色的海洋上,“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静若处子一般的独立,无争
那一朵朵荷花,手掌大的花瓣洁白如雪,五六个花瓣拼成了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荷花像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妆打扮。荷花已经开不少了,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小的莲蓬,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4. 动态的荷花:
提问:动态的荷花是怎样的?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微风吹来的时候,大雨落下的
时候,荷花都是什么模样?
明确: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大雨落下的时候,大大的伞一般的荷叶挺立着,承受着所有的雨水,保护着伞下躲雨的青蛙们。有的荷叶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5. 荷花的品质:荷花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有凝翠、夏有娇艳、秋有厚重、冬有凄美.一岁
一枯荣的只是荷的枝叶,永远不死的是荷的精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生性倔强,宁折不屈;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
三、写作方法
开头(喜欢荷花,为什么)——荷花的描写(整体 动静)——结尾(荷花的品质) 板书
我最喜欢的植物 整体:绿海少女 开头(是什么,为什么)
整体——部分
部分:叶花莲蓬
植物(荷花) 描写(整体部分,静动)
动:少女舞蹈 动——静
结尾(品质,在我心里) 静:静若处子
三、 作业
我最喜欢的植物,突出植物特点。
写话植物荷花篇四
《看图说话——植物(花)》
写话植物荷花篇五
《《荷花》》
《荷花》说课稿
焦作市解放区团结街小学 杨文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文章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荷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使自己走进荷花,变成荷花,与荷花融为一体。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美文《荷花》。
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阐述本课。
一、说教材
《荷花》一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寥寥400余个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巩固识记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莲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
2、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在识记生字词的基础上有感情的熟读课文,有想象地理解课文,感受荷叶荷花各种美丽的姿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由于三年级学生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所以,本文的难点是由观察实景到体验想象的转换。
四、说教学方法
本文作者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法:展示一个以读为主线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情境感悟法:在读中采用直观、形象的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动动笔,从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四点来体现:
(一)情境美——船进倚荷来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曾这样夸赞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荷花》。(板书)※
利用多媒体出示词语,让第一课时学过的词语,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再现出来,加深记忆,接着出示句子,在句子中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书写“莲蓬”。
边书写“莲蓬”,边讲:莲蓬是荷花的花心,娇小嫩黄,初夏,藏于美丽繁荣的花瓣之中,当盛夏之后,花瓣渐渐脱落,便会露出一只只碧绿的莲蓬。这两个字都是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通过再现词语,指导书写这一环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二)寻找美——莲叶捧成杯
美文之“美”,更多地应由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体验。所以,对这样一篇精致的美文,要充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美读中体验荷花的美和作者对荷花的爱。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教师范读
在轻柔的乐曲中,教师用描述性地言语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想:“作者为什么要去看荷花?”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教师相机板书:闻荷香。※
然后提问:“课文哪些段落是直接描写荷花的?”引入对2、3自 然段的学习。
2、学生自读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跟随作者去赏荷姿※。要求读出自己的韵味,自己的情感。通过自由朗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荷花的美,是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2、3自然段,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重点句子:
①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②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③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这几句,体会作者对每一种荷花都做了很仔细的观察。顺势走进第三环节:师生互读。
3、师生互读
“这么多的白荷花,各具美姿,让学生边读边思,边看边品味,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美。“从荷花在这些挨挨挤挤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
①、换词理解“冒”字的准确。“冒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发
散学生思维,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体会荷花是在数量多, 形状大,颜色美的荷叶间长出来的。
②、看视频体会“冒”字的形象。播放视频,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请读——(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用心体会“冒”字,体悟荷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美。
③、品读悟出“冒”字的精妙。
瞧,荷花袅袅,仿佛婷婷少女的裙摆,她的美那样高洁、无暇,大家体会的多好啊,让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______
看,荷颈挺拔,一支支带着旺盛的生命气息,它们具有勃发的生命力,含笑伫立在田田的荷叶间,健康拼搏的孩子们读______
想,荷叶摇摇,荷香幽幽,让我们已不由得置身于这精美绝伦的画卷中,化作那片叶、那朵花,55朵荷花一齐再读读吧!
三次读文,意在还原语境,使学生浸润在盈盈的荷花池中,感受作者用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在入情入境中与文本深入对话,体会荷花的姿势美!
(三):想景美——荷花娇欲语
1、“意会”变“言传”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文中讲到的,还有什么姿势呢?”
写话植物荷花篇六
《23荷花》
23荷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8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和记忆6个生字。
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富有表现力的段落。
4、初步了解荷花形态美丽和清香诱人,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2、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思想感情。
预习要求:
1、听课文录音一遍;
2、大声朗读课文5遍;
3、圈出文中生字,并在课后生字上面写出每个生字的音序。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
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
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2、屏幕出示:一池荷花
看看图,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和荷叶?
出示:我看到了满池 的荷花和 的荷叶。
3、学生交流 同桌互说
4、师:就如同我们刚才所见,夏天池塘里的荷花真的是姿态各异、清香诱人。难怪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古代诗人对于荷花的杰作。
过渡:有个小朋友也被一池美丽的荷花深深吸引,她是怎么看,怎么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一句话。(读前正音:蓬蓬、花瓣儿、花骨朵儿)
3、交流自学情况。,
(l)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导。
梦:部首是“夕字底”。
昨: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记忆。(作)
冒: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
展:书空里面一部分。
阵:与“陈”比较字形。
“挨挨挤挤”:做做动作
仿佛:找近义词。(好像、如同、似乎)
(2)抽读生字。
(3)分节指名朗读,思考:文中哪一节具体描写荷花的各种形态?
三、抓重点语段,潜心品读
1、品读第二节。
(1)读读第二节,用浪线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描写荷花各种姿势的句子。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①交流并出示句子。
②借助画面,形象记忆。
③引读。
2、学习荷叶的句子:
这句话中说荷叶又多又密的词是( ),表示荷叶颜色的词是( ), 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
3、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荷花的姿态。
4、抓住“冒”字,读中感悟。
(1)句子中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些“大圆盘”指什么?
(2)师:一朵朵荷花要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伸出来容易吗?为什么? 是啊,这个“冒”字有用力项出来的意思,用得真妙!
引导学生想像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3)说话练习: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仿佛
5、齐读第二节
6、根据提示试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___的,像_________。白荷花在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__。
千姿百态的荷花在大玉盘似的荷叶的衬托下,真是可爱极了。一个“冒”字不但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而且使荷花变得更美了。难怪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来,谁愿意借作者的语言赞美一下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独特魁力。
7、指名读第三节。
8、品读第四节。
(1) 看着这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小作者陶醉了,不禁浮想联翩,她在想些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读后交流:小作者想到些什么?
(3)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两句中选一句说。) 蜻蜓飞过来,轻轻地告诉我:“ 。”
小鱼在脚下游过,高兴地对我说:“ 。”
四、巩固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展”“冒”。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熟读成诵。
作业设计:
1、抄写句子,再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姿态各不相同,真是惹人喜爱。
把音节和词语用线连起来。
zhǎn kāi 莲蓬
lián péng 展开
yi qún 舞蹈
wǔ dǎo 衣裙
2、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荷叶(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玉盘。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 ( ),有的才展开( );有的花瓣儿( ),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 ),看起来饱涨得( )。
3、读一读,描写荷花的名句。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宋 杨万里 《暮热游荷池上》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清 曹寅 《荷花》
4、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仔细观察,能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它。
(1)注意观察植物的哪些方面?
颜色、姿态、形状等。
(2)写话:我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23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写话植物荷花篇七
《荷花》
中心桥小学教师教案
Zhong xin qiao xiao xue xiao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 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
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 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教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
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学 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
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
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
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
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
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程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
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
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 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
落。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③清香:清淡的香味。④饱胀:饱满得发胀。⑤破裂:出现裂缝。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Zhong xin qiao xiao xue xiao
1.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谁还记得?向我们大家说说好吗?(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为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作者先写了对荷花的总体印象“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按理说,接着这句总写,下面就应该写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写了什么呢?(荷叶)
作者为什么写荷叶呢?有很多同学喜欢这一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4)有谁喜欢写荷花的句子,请读一读。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Zhong xin qiao xiao xue xiao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画。)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做出动作)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Zhong xin qiao xiao xue xiao
Zhong xin qiao xiao xue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