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的句子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互相的句子篇一
《相互介绍的常用句子》

相互介绍的常用句子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介绍开场白:

Come and meet my friend Liu Hong 来见见我的朋友刘红

I want you to meet Bob 我想让你见见鲍勃

I‘d like you to meet Bob 我想让你见见鲍勃

Let me introduce you to eath other. 我给你们介绍。

I’d like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for you 我想为你们做个介绍

Let me introduce Bob to you 让我把鲍勃介绍给你

I‘ll introduce you my mother. 我向你介绍我的妈妈

May I introduce you to Bob? 我可以介绍你给鲍勃吗?

May I present Mr.Green? 我可以介绍一下格林先生吗?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r.Wang,president of our company.

裁王先生。

Have you met Bob? 你见过鲍勃吗?

Have you two met? 你们俩见过吗?

Have we ever met? 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Haven’t we met before? 我们之间见过吧?

You look familiar. 你看起来很眼熟。

Your face is vaguely familiar. 你很面熟。

Your face is familiar to me. 你很面熟。

Will you introduce me to that lady? 你能把我介绍给那位夫人吗?

May I introduce myself? 我可以自我介绍一下吗?

I introduce myself. 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公司总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让我自我介绍一下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

I just want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我想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Allow me to introduce Bill to you 请允许我将比尔介绍给你

I don‘t think you have met before,so allow me to introduce you. 我认为你们以前没有见过吧,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This is my best friend. 这是我最好的朋友。

You look familiar 你看起来很眼熟

Do I know you? 我们认识吗?

Have we met before? 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I think we’ve met before 我想我们以前见过

I don‘t think so. 我想没见过面。

I don’t believe we‘ve met before. 我相信我们没有见过面。

You have me confused with someone else. 你认错人了。

Excuse me,are you Mr.White? 劳驾,您是怀特先生吗?

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见到你。

Lovely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开心。

It’s been nice talking to you 和你交谈很高兴

I‘ve enjoyed talking with you 和你交谈很高兴

I would be very granteful if you could give me a brief account of your company 如果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情况,我将不胜感激

介绍姓名: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Can/C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 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May I have your name? 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How do I call you? 我如何称呼你?

My name is Nick. 我的名字叫尼克

I‘m Nick 我是尼克

Please call me bill 请叫我比尔吧

What’s your family name? 你姓什么?

My family name is Ayneswonth 我姓安尼思华斯

How do you spell it? 怎么拼?

How do you spell your last name? 怎么拼你的姓?

Do you remember me? 你还记得我(名字)吗?

Do I know you? 我认识你吗?

I didn‘t catch your name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Does the name Carol mean anything to you? 你还记得卡罗这个名字吗?

This is Pluto.This is Mickey. 这是布鲁托,这是米基。

I heard a lot about you from the others 我常听别人提起你

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 久闻大名

I have often heard about you 久闻大名

I know you very well by reputation 久仰大名

How wonderful to finally put a face to the name. 多么荣幸终于见到本人了。 I‘m glad to meet you 很高兴认识(遇见)你

I’m very glad to know you 很高兴认识你

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认识你

Nice to meet you,too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I‘m gla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you 我很高兴有机会同您见面

介绍年龄: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How old is your mother? 你妈妈多大岁数?

I’m 18 years old. 我今年18岁了

My mother is twenty-eight 我妈妈28岁

What‘s your date of birth? 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18th,November,1980 1980年11月18日

介绍来自何方:

Where do you live? 你住在哪里?

Where are you from? 你从哪来?

I’m from America 我来自美国

I come from New York 我来自纽约

I am American 我是美国人

Which part of Hunan are from? 你来自湖南哪个地方?

I live in beijing 我住在北京

I live in No.5 Xinhua Road 我家住在新华路5号

Where were you born? 你在哪里出生的?

I was born in Miami 我出生在迈阿密

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你的国籍是哪儿?

My nationality is Chinese 我的国籍是中国

介绍联系方式: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My telephone No. is 36515562 我电话号码是36515562

What is your ID card number? 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

Here’s my card 这是我的名片

That‘s my number, e-mail. 这里是我的电话号码、电邮。

介绍职业:

What do you do? 你做什么工作?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你靠什么来谋生(你做什么工作)?

I’m a lawyer 我是一名律师

Where do you work? 你在哪里工作?

I work in government 我在政府部门上班

What do you do there? 你在那里从事什么工作?

What sort of job do you do at ABC? 你在ABC公司担任什么职务?

I‘m conducting a marketsurvey o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我负责信息工业的市场调查 What are you studying? 你学的是什么?

介绍爱好:

I am interested in …. 我的爱好是…

介绍婚姻:

I’m single. 我是单身贵族。

其他:

Do you speak Chiness? 你说中文吗?

I only speak English 我只说英语

互相的句子篇二
《七上单复数句子互相转化》

单复数句子互相转化

1. This is a girl.(变为复数句子)

2. Those are pencil cases. (变为单数句子)

3. Those aren't my brothers.(变为单数句子)

4. These are my friends. (变为单数句子)

5. Those photos are great.(变为单数句子)

6. Those are Dave's pictures.(变为单数句子)

7. Those are pencils.(变为单数句子)

8. Thank you for your nice photo.(变为同义句)

单复数句子互相转化

1.This is my friend.(变为复数)

2.He is my brother.(变为复数)

3.Is this his daughter?(变为复数)

4. Those are sisters.(变为单数)

5. Are these your sons?(变为单数)

6. Tom和JIm的房间(各自的_______; 共同的______)

I.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1. desk 2. eraser 3. friend ________ 4. boy ________

5. box _boxes_______ 6. class ________ 7. watch ________ 8. wish ________

9. leaf ________ 10. family ________ 11. wife ________ 12. dictionary _____

13. man ________ 14. woman ________ 15. child ________ 16. foot ________ II. 句式转换。

1. That's my sister. (改为复数形式) ________ are my ________ .

2. This is an egg. (改为复数形式) ________ ________ eggs.

3. Those are her cousins. (改为单数形式) ________ ________ her ________ .

4. These are his brothers. (改为单数形式) ________ ________ his ________ .

5. His brother is a work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________ brother a worker ?

6. These are your brothers.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 ________ your brothers.

7. She is my aunt.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she ________ aunt?

8. His keys are on the sofa. (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简短肯定、否定回答)

________ ________ keys on the sofa? Yes,______ ______ . _______, they _______.

9. Her backpack is on the bed. (画线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her backpack?

10. The baseballs are under the sofa. (画线提问)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I.选用恰当的代词填空。

1. ________ have a ruler. But ________ ruler is short. Can you give ________ a long ruler? (I, me, my)

2. ________ are a good boy. What's ________ name? (you, your)

3. ________ is a teacher. ________ name is Wang Li. (she, her)

4. David is an American boy. ________ is twelve. ________ English is not good. Please help ________ . (he, him, his)

5. This is ________ school. ________ study English here. Do you want to join ________ ? (we, us, our)

6. Look at ________ ! ________ are from England. ________ names are Lucy and Lily. (they, them, their )

综合:

7. ________ have a good friend. ________ name is Tom. ________ parents work in

China. ________ are teachers. Look, this is ________ photo. How happy ________ are!

8. Thank ________ for helping ________ , Dale. I can do ________ homework now. Let ________ go to a movie. ________ think ________ is a funny movie.

IV.用动词be (am, is, are)填空。

1. She ________ a teacher. Her name ________ Mary.

2. I ________ a boy. My name ________ Li Ming.

3. Who ________ this girl? She ________ Li Mei.

4. How old ________ you? I ________ eleven.

5. What ________ this? It ________ a bird. Its name ________ Polly.

6. David ________ a student. His sister ________ a student, too.

7. These books ________ blue. They ________ English books.

8. Li Lei ________ at school today. He ________ drawing a picture now.

9. Amy and Kay ________ here. They ________ not at home.

10. ________ you teachers? No, we ________ not. We ________ students.

11. My favorite color ________ blue.

12. Tom's brother ________ not in the room.

互相的句子篇三
《互相帮助的好词好句

【1】高尔基说:“人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啊!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别人也同样渴望我们的帮助。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和谐之花开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吧!

【2】帮助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充满了关爱——家庭的爱,社会的爱,班级的爱„„我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班级里。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貌合心离者孤,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5】助人为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6】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7】当一个人 “孤军奋战”时,同学的一个电话,一句“作业做完了吗”,一句“加油”,一句“努力”,不论话语的长短,心总是那么暖暖的。你会觉得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身后还有无数默默支持你的同学。这就是同学间无私的帮助,它没有母爱的伟大,没有父爱的深沉,却能触及你的心,温暖你的心,或许三年后我们不再是同学,但我们却永远不能忘记,那些在黑夜中为你举灯的同学们,那些我们互相帮助时的点点滴滴„„

【8】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不只是权、钱的施舍,互相关心帮助更为重要。只要你以诚待人,就同样会得到一颗来自他人诚挚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不是只存在于亲朋好友间,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帮助任何一个需要我们的人。所有中国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说全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既然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那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彼此关爱。人与人之间只有充满了浓浓的关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患难与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你的朋友;你才会享受到更多的来自他人的爱。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拥有了这份爱,世界这个大家庭将会更加合睦、团结。

互相的句子篇四
《句子》

句子——文章的最小单位

第一节 句子的标志

句子,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在书面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了,用上相应的标点符号,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就成为一个句子。例如: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多么可爱的秋色啊!(峻青:《秋色赋》)

例(1)庄重地肯定了中国人有骨气,意思明确,用上句号,是个句子。例(2)提出了一个问题,用上问号,成为句子。例(3)是感叹秋色可爱,感叹之情表达清楚了,用上感叹号,也是个句子。

这三个句子都是单句。两个以上的单句,意义紧密相联,中间用逗号、分号等隔开,末尾一般也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结束,这样一些单句,组成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单句都叫分句。例如: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这例由四个单句构成一个复句,这四个单句都叫分句。前三个分句,相互间都用逗号隔开,它们与最后一个分句之间用分号隔开。这些分句的意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表达白求恩大夫钻研医术,成就突出这个意思,最后用一个句号收束。复句的这种情况,表明它整个儿是一个句子,它内部的各个单句已失去了独立性而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因而被称为分句。因此,我们看一些文字是不是一个句子时,跟有逗号、分号等的分句不算句子,而以末尾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单句或复句作为一个句子。

以上情况表明了:句子一般在末尾用上句号、问号、感叹号作为标志。此外,有些末尾用上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文字也是句子。例如:

(5)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杨朔:《荔枝蜜》)

(6)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看云识天气》)

(7)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张洁:《挖荠菜》)

例(5)中“我不禁一颤”,表达清楚了一个意思,后面写小生灵可爱,是另外的意思,是说明“一颤”的原因。它后面如用逗号,会模糊上述两个意思的界限,不适宜的;如用句号,基本上可以。因此,应该把它看作一个句子,它后面的冒号实际上兼有句号的作用。例

(6)中第一个“它们”所领起的,说明“姿态万千”,到省略号为止,说结束了;第二个“它们”所领起的,说明“变化无常”,是另一个意思了。两个“它们”并列,而省略号前面已用过逗号、分号,这个省略号就不好再以逗号、分号代替,却基本上可以句号代替,可见这个省略号还起着结束句子的作用。例(7)中,“我明白”的,到“有趣的游戏”已结束了;为什么说是“有趣的游戏”呢?下面用“和煦的阳光„„”来说明,说明中还补充了些新的意思,可见,这是相对独立于前面那个意思的:例中的破折号就也起着结束前一个意思的作用,就是说,也起着结束一个句子的作用。

但是,有些用上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却不是句子。例如:

(8)我想:我的法宝“像乌龟一样不断地、慢慢地走”,不但适用于老人登山,又可普遍地适用于老弱者的一切行为:凡事只要坚忍不懈地进行,即使慢些,也终于能获得成功。(封子恺:《上天都》)

(9)大街上行人、车辆的喧闹声,车间里机器的隆隆声,敲击金属的叮当声……这些连续不断的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损害人的听力和健康。(吴城固:《有趣的共振现象》)

(10)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杨朔:《荔枝蜜》)

例(8)中,只是一个“我想”,显然没有说完一个意思,试问:想什么?这个意思有待后面继续说,所以它不好断为句子,它后面的冒号不相当于句号,而相当于逗号。第二个冒号后的“凡事”不是指一切事,而仅指冒号前的“老弱者的一切行为”,它所领起的后文,是申说前文的,紧跟着前文,冒号不能改为句号而把前后文断为两句;如果把它改为句号,“凡事”就指一切事了,这不合文意。所以,这个冒号也不相当于句号,而相当于逗号。整个例文就只是一句。例(9)中省略号前面写了多少声音,这些声音怎么样?也未表述出来,有待后面说清楚,省略号前面部分就不是句子,这个省略号也就不可能兼有句号作用,而只能兼有逗号作用。例(10)中破折号后面部分是在说明它前面的“酿蜜”,前后衔接得很紧密,前面部分不好丢掉后面部分而独自成句,这个破折号就兼起逗号作用,而不兼有句号作用。

上述关于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两方面情形告诉我们,用上这些符号的,有些是句子,有些不是,这就需要我们在遇到这三种符号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加以分辨。

至于用其他标点符号的,不可能是句子。

说到这里,可以归纳一下了:

句子,是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它一般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为标志;用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有些是句子,有些不是;用其他标点符号的,都不是句子。

第二节 句子种种

文章中有一些句子,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加以注意。

1. 起句。我们看:

(1)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叶圣陶:《苏州园林》)

这是一个小节,第一句就是起句。起句,一般在一部分文字的开头,有的在一部分文字的开头部分,它领起这一部分文字,总括这一部分文字的意思。以这例来说,①句提出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下面,②、③两句先说明栽种树木着眼在画意,④~⑥句再就修剪说:不求修剪整齐,而求自然生辉,可见②~⑥句是由①句领起的,①句总括了整个小节的内容。

有些起句前面,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词语作为标志。

起句所提挈概括的文字,有的是一个句群,有的是一个小节,有的是一个节层,有的是一个段落,还有的甚至是整篇文章。因此,注意这种起句,看它提挈哪些部分,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篇章内容,看清篇章脉络。

2. 结句。且看:

(2)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②这诚然是不错的。③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④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⑤“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摩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⑥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⑦这可称为以繁胜简。⑧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⑨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⑩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这也是一个小节,最后的⑩句就是结句。结句跟起句比较,位置不同了,作用是相似的:它在一部分文字的末尾,收束这一部分文字,总括这一部分文字的意思。在这例中:①、②两句扬简抑繁。③句加以平衡。④句写简的两种情况,一扬一抑,抑简为扬繁。⑤~⑦句详写繁的妙处,补足①、②两句中写繁的另一方面。⑧、⑨两句分别突出简和繁的妙处。这①~⑨句辩证而有重点地写了简和繁以后,⑩句加以收束,加以概括:简和繁,只要得宜,各有其妙。

有些结句前面有“总之”、“这就是”等词语用来提示。

结句所收束总括的文字,和起句提挈概括的一样,有较少的,有较多的,因而,注意这种结句,也能帮助我们掌握篇章内容,看清篇章脉络。

3. 过渡句。例如:

(3)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句话在一个小节的开头。它提示读者:上面写的像是秋天,下面写的就像是春天。它是由“秋”到“春”的桥梁。注意这种过渡句,看它上溯到哪里,下贯到哪里,也有助于我们掌握篇章的内容,看清篇章的脉络。

这种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时分为承上句和启下句两部分。例如:

(4)……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陶铸:《松树的风格》)

前一小节中的最后三句是整个小节的结句,后一小节的开头一句是整个小节的起句,这些句子通过一些关联性词语,又起从前一小节到后一小节的过渡作用。有了这样的句子,有关部分的文字就意义显豁,脉络清晰。

4. 照应句。例如:

(5)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凄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光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想到这些,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凉,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自己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调。(峻青:《秋色赋》)

例中前后两部分句子前呼后应,互相照应,把作者的思路清晰地显示了出来,读者可以从而想到作者把两种社会进行对比,非古颂今的用意。由此可知,注意这种照应句,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篇章的脉络,从而理解篇章的内容。

5. 中心句。先看:

(6)①人们常常看到: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的精神还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付出努力,但不善于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认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岁月蹉跎。③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④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⑤愿每个有理想的青年,都从眼前

的现实起步,以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为实现四化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贡献毕生精力。(陈群:《理想的阶梯》)

这个小节共有5句。①句写一些青年努力不够的状况,②句写这种状况的消极结果,③句由①、②两句反面事实中引出一个正面观点,④句从反面说明这个观点,⑤句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希望:可见,③句在整个小节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其他句子都是围绕它组织的。这个③句,就是中心句。

需要注意,中心句的“中心”是就意义而言,不是说它一定处在一些句子的中间,它也可能处在接近开头或者结尾的地方。例如:

(7)①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②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③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④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⑤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⑥顾炎武有云:“文字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这例一共6句。①句引出②句,②句引出③句,④句证明③句,似乎③句是中心句吧?但③句只是从反面说的:“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还在哪里呢?需从正面交代,由此看来,它还不足于成为中心句。这正面交代的任务由下面的⑤句来担当:繁简适当的功夫要紧处在“来自生活,发诸真情”。⑥句用顾炎武的话加以证明。可见,这⑤句才是中心句,其他几句都是围绕着它写的,而它并不处在中间,却近结尾了。

总之,在一些关系紧密的文字中,要注意有没有这一类中心句;看出了这些中心句,有助于我们领会有关文字的意思和弄清那些句子之间的关系。

6. 插句。看下面一个小节的文字:

(8)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②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③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④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儿。⑤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⑥他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⑦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朱自清:《背影》)

这中间的⑤句就是插句。我们看,如果没有它,上下文仍然衔接得蛮紧密的;有了它,则对这个小节的主要意思起些说明、补充作用。阅读中注意这样的插句,能帮助我们连贯地理解文意,不致被它转移了视线,弄得头绪不清。

以上六种句子主要是从篇章结构角度说的,下面两种句子则是从句子本身的结构这个角度说的。

7. 长句。例如:

(9)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峻青:《海滨仲夏夜》)

前后两句,后句为主,前句为衬。后句长近百字,是个典型的长句。

长句一般具有结构饱满,表达酣畅,气势充沛等特点。以例(9)后句来说,它由一些分句构成,其中“尤其是„„海面上”这个分句,就有多种复杂的成分,结构是相当饱满的。这些结构饱满的分句,写了城市各处的灯火,突出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灯光,详细描写了它的动态、光彩等等,把海滨夜景表达得酣畅无余。这些分句又前后联成一气,使整个句子气势充沛;如果把它们之间的逗号改为句号,使它们成为一个个句子,各句停顿时间就要比原来分句所停的长,这样,这部分文字的气势就会大大减弱。

了解了这种长句的特点,写作时就好根据需要组织这种句子。

8. 短句。例如:

(10)“你!哼,还哄我!你口袋装着报纸。报上有天气哩。”(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说的话,其中最短的句子只有一个字,最长的句子也不过7个字,这固然符合小孩子用语短的特点,也反映了短句的一般特点:结构单纯,表达简洁,节奏明快。结构单纯到只有必要的成分,没有一个复杂的成分;表达简洁到只用一个“你!”省去了有关“你”怎么样的若干内容;节奏明快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毫不拖拉延宕。了解了短句的这些特点,写作时也好根据需要组织这种句子。

如上所述,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但是一般来说,做一般工作的朋友,初学写作的朋友,还是使用较短的句子为好,不要随便组织那些自己把握不住它对不对的长句。

第三节 句子的作用

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它的基本作用。这一基本作用,决定了它在文章中能起到多种作用。

首先,句子能作为篇章的标题,揭示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全篇文章题目的句子如:

(1)周末一条街夜市受欢迎(安源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3)死海不死(中学课文)

(4)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5)白杨礼赞(茅盾)

(6)食物从何处来(中学课文)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9)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0)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人民日报》社论)

这些题目揭示文章内容概要的方式是各有特点的:例(1)是叙述的方式,例(2)是描写的方式,例(3)是说明的方式,例(4)是议论的方式,例(5)是抒情的方式,例(6)是提问的方式,例(7)是反诘的方式,例(8)是判断的方式,例(9)是感叹的方式,例

(10)是号召的方式。总之,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中,选用适当的方式,组织句子,作为文章的题目,用来揭示文章的内容概要。

作为章节小标题的句子如:

(1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12)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3)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上面三例是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三个小标题,这三个句子各领一部分内容,各为所领部分内容的论点,也就是所领部分文字论述的中心。

再说,句子最广泛的作用是作句群的成分,这是容易理解的。例如:

(14)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胡绳:《想和做》)

三个句子,共同说明想和做紧密联结这个意思,组成一个句群。这种句子组成句群,作为句群成分的情况,在文章中是大量存在的。

但是,有的句子不和其他句子构成句群,而单独处于句群之外,和其他单独存在的句子、句群形成这样那样的关系:这是句子的又一种作用。例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890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