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园介绍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花园风格》
古代花园介绍 第一篇

花园的设计风格

风格是花园设计中需要优先确立的内容,本章重点介绍各种风格的特点和如何选择适用的风格。

一、花园风格的分类和特征

(一)布局上说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规则式风格的构图多为几何图形,垂直要素也常为规则的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规则式花园又分为对称式和不对称式,对称式有两条中轴线,在花园中心点相交,将花园分成完全对称的4个部分,规则对称式花园庄重大气,给人以宁静、稳定、秩序井然的感觉;不对称式花园的两条轴线不在花园的中心点相交,单种构成要素也常为奇数,不同几何形状的构成要素布局只注重调整花园视觉重心而不强调重复。相对于前者,后者较有动感且显活泼。

2、自然式花园是完全模仿纯天然景观的野趣美,不采用有明显人工痕迹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上追求虽由人做,宛如天成的美学境界。即使一定要建的硬质构造物,也采用天然木材或当地的石料,以使之融入周围环境。

3、大部分花园兼有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特点,这就是混合式花园。这有三类表现形式,一类是规则的构成元素呈自然式布局,欧洲古典贵族花园多有此类特点;第二类是自然式构成元素呈规则式布局。如北方的四合院花园;第三类是规则的硬质构造物与自然的软质元素自然连接,新近的上海别墅庭院大部分场地尽管不对称,但靠近住宅的部分还是规则的,你可以将方形或圆形的硬质铺地与天然的植物景观和外缘不规则的草坪结合在一起。如果一

块地既不是严格的几何形状又不是奇形怪状的天然状态,此法可在其中找到平衡。

(二)从文化特征上分为三大类:中式、日式和欧式

1、中式花园有三个支流:北方的四合院花园、江南的写意山水、岭南园林;其中江南园林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中式花园有着浓郁的古典水墨山水画意境。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忌讳一览无余,讲究风水的”聚气”,花园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共同组成的艺术品,建筑以木质的亭台、台、廊、榭为主,月洞门、花格窗式的黛瓦粉墙起到或阻隔或引导或分割视线和游径和作用。花园植物有着明确的寓意和严格的位置。如屋后栽竹,厅前植桂,花坛种牡丹、芍药,阶前梧桐,转角芭蕉,坡地白皮松,水池栽荷花,点景用竹子、石笋,小品用石桌椅、孤赏石等等。

2、日本花园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中国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山水过程中,日本园林逐渐摆脱开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趣,走向了枯、寂、佗的境界,本花园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1)筑山庭和平庭

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果;筑山庭和平庭都有真、行、草、三种形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

(2)枯山水和池泉

枯山水是日本花园的精华,实质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枯山水有两种寓意对象,一是山涧的激流或瀑布,日本称之为枯泷;另一种是海岸和岛屿;池泉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立在水中或砂中的岩石有更多名称,在此不再赘述。

(3)茶庭

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的景观作用己大于实用功能。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

(4)坐观式、舟游式、回游式

日本园林多以静观为主,特别是小园林,其观赏角度只有一个,虽在园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让人走进去赏玩,故称为坐观式园林。回游式与此相对应,是可以供人走进去赏玩的,其观赏角度有多个,可以做到移步换景。舟游式是以游船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园林。在大园林中一般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大一些的庭院也可用回游式。

3、欧洲花园的风格有五个分支:意大利式台地园、法式水景园、荷式规则园、英式自然园、英式主题园。从前到后各国的花园的发展一脉相承。

意大利半岛多山地,建筑多依势而建,花园前面开辟出“梯田”式的台地,中间引出中轴线,中轴线的两边种植高耸的杉、松类大树,平台、花坛、雕塑等小品对称布置。意式花园主景多是在中轴线的宽路上设置雕塑或花坛,少有水景,即使有也是盆式的小喷泉。意式台地园传入法国后,法国以平原为主且多河流湖泊,故花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花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后来荷兰人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形状和各种动物的形状。与此相反,英国人则更喜欢自然的树丛和草地,尤其讲究借景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注重花卉的形、色、味、花期和丛植方式,出现了以花卉配置主为主要,内容的“花园”,乃至以一种花卉为主题的专类园,如“玫瑰园”、“百合园”、“鸢尾园”等等,以致一提起欧陆式花园,就会联想到大片的草坪,孤植的大树,成片的花径美景。

{古代花园介绍}

二、花园风格的选择

除了个人的喜好外,做什么风格的花园主要受地形、建筑、家庭成员等方面的限制。当你对场地进行测量和分析时,你会发现,场地的独特性已经预示了花园的风格,通常而言 ,不规则的场地更适合做中式,尤其是“L”形、“回”字形、“凵”形的庭院,中式风格的移步换景手法能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小而方的庭院更适合做日式花园,大而方且建筑居中的庭院用欧式更好。

私家花园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人类最早有记录的私家花园是来自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法老墓中的壁画。波斯人把私家花园带到了古代的希腊,然后传入了罗马。罗马时代是欧洲最富有和强大的时代,罗

马建立了巨大的城市和私家花园。特点包括:喷水池,雕塑,大量修剪整齐的玫瑰花,环绕的市集。

私家花园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衰败后,西方出现了拜占庭和摩尔西班牙的花园。同一时期,东方也有了中式花园和禅宗花园,之后传入了日本。

公元13世纪

欧洲兴起法式花园。

公元16-17世纪

受古罗马花园的影响,欧洲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

18世纪后期

英式花园和法式花园取代了凡尔赛花园成为了主流。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从欧洲传入了北美。 20世纪以后

出现现代私家花园,直到今天。

现在的别墅中,都有附带花园。那么花园的装修及软装陈设也是一门很大学问。中式的比较讲究风水,多回设置风水墙或水景什么的。欧式的比较注重绿化的布置和地面材质。

古典优雅英伦风格

英式庭院向往自然,崇尚自然,渴望一尘不染。所以英式庭院中没有浮夸的雕式,没有修葺整齐的苗圃花卉,更多的是如同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景观。白色的铁艺桌椅是英式花园的必备品,英式庭院里必不可少的玫瑰花,更是代表爱情的象征。在玫瑰下品茶、读杂志,想不优雅都难。花园中,往往需要一件大件或主导性的装饰物件,而英式风格的花园不重雕塑,因此可置入花架、拱门、长椅。至于植物大面积的自然生长花草是典型特征之一,应种入多种攀附植物,如蔷薇、木香、紫藤、铁线莲,都是浓密多花的攀附植物。让它们自由攀附在棚架或拱门上,将长椅与秋千就放置在这些棚架之下。至于地面的处理,英式花园的地面一般比较简单,用大块的不规则石板铺成,或干脆种植大面积的草地,都是不错的规划选择。刻有英国谚语的花器,摆在花园里的任何一角,都有一种幽雅的时光感。英式花园中的一切,大抵都遵循着这股时光感,任大自然打造出豪无做作的自然花园之态 。选择向阴的花园角落,种下苔藓或者茂盛的蕨类,郁郁葱葱之间,可爱的大青蛙弹出舌来。英式花园中的植被高低起伏,相对来说,拥有更多不同种类的植物、灌木甚至树木。也可以树木为中心,按高矮次序依次排开。在不起眼的角落,种植一些灌木,在引人注目的区域,则种植一些花朵较大的植被。不论是玫瑰花墙,攀附而上的蔷薇,还是线条干净优美却不失华丽的铁质家具,都让人心向往之。

私家花园的类型和设计要素{古代花园介绍}

私家花园一般分为庭院花园、露台(阳台)花园和屋顶花园三种类型。大部份欧式别墅庭院又建有下沉式花园,很多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又引入了入户花园景观。

1、 庭院花园景观:

在现代的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庭院来与自然交流,既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情趣,又尽显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艺术造诣,所以人们越来越注重庭院打造的品质。私家庭园与大型园林在营造上最大的不同是艺术上追求小、巧、精、细,体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庭院无论大小,都是设计师施展设计才能的地方,即使五六平方米的地方,同样能将它打扮得精致灵动漾出异样的光彩。首先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一定要让花园风格与建筑和室内风格相匹配。可以使用与建筑及装修风格类似的主题、外形、颜色、式样及建筑装饰材料。通过使用院子、休闲平台、阳台、廊架、围栏及其它功能区将建筑融入花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

《各种花园风格介绍》
古代花园介绍 第二篇

德式庭院精巧版画

特点:人为痕迹重,突出线条和设计 设计理念: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歌德曾说过:德意志人就个体而言十分理智,而整体却经常迷路。理性主义、思辨精神和严谨而秩序,这已经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学派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运动,我们都能清晰而深切地体会到德国理性主义的力量。

必备元素:修剪、设计、搭配 德国的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 德国到处都是森林河流,墨绿色延绵无际。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他们更尊重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规划,使景观确实体现真正冥想的空间或“静思之场所”,它迫使观者去进行思考,超越文学、历史、文化常规,不断地对景观进行理性分析,辨析出设计者的意图及思想。

德国的景观是综合的理性化的,按各种需求、功能以理性分析、逻辑秩序进行设计,景观简约,反映出清晰的观念和思考。简洁的几何线、形,体块的对比,按照既定的原则推导演绎,它不可能产生热烈自由随意的景象,而表现出严格的逻辑,清晰的观念,深沉、内向、静穆。自然的元素被看成几何的片断组合,但这种理性透出了质朴的天性,来自黑森林民族对自然的热爱,自然中有更多的人

工痕迹表达,自然与人工的冲突给人强烈的印象,思想也同时得到提升。 美式庭院豪放油画

特点:大气、浪漫 设计理念:美国的先民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块新天地,为了逃避欧洲的腐败堕落,在没有欧洲封建的宗教和制度的种种束缚下,去开拓一片崭新的世界。他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释放。面对整片荒野,他们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自然的纯真、朴实、充满活力的个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造就美国充 满了自由、奔放的天性。

必备元素:草坪、灌木、鲜花 美国这一新生的民族,在北美的新大陆上对自然表现出了人类儿童般的天性,率真、自由,他们在与自然交流中如游戏般获得快乐。在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中了解自然、融入其中。美国人在自然风景和园林中是很快乐的。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美国人把它引入自己的生活中,同时要把它引入城市,甚至建筑中。

美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由活泼的,现状的自然景观会是其景观设计表达的一部分,自然热烈而充满活力,于是会有一大片的水面和巨大的瀑布、水层层跌落,自由地折过一个平台;中入下面深潭,漂流至更远的一块水面中,这自由的蜿蜒曲折,哗哗的水声,给都市营造了安静的生活场景,许多的意外和戏剧化也应合了美国异想天开的创造力,好莱坞场景与生活场景的互换与

日式庭院洗练素描

特点:简练而精于细节

必备元素:碎石、残木、青苔 日本作为岛国,大海的意义非凡。大海可以是铺天盖地,漫无际涯,排天大浪,拥云春雪;也可以是静穆单纯,旷远模糊。白茫茫的大海令人静思,又会浮想,与日本禅宗的空灵、清远结合,能造就不同的景观,是静穆、深邃、幽远的枯山水,几块山石前应后台,白砂一片,绿苔在青石上,白墙上婆娑着竹影,这是亦自然亦人工的境界,是提炼的自然。

景观中以一方庭院山水,而容千山万水景象;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可以从他们对任何自然材料的特性挖掘中看到,草是经过疏理精心种在石缝中和山石边的,它要突现自然生命力的美;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的雕塑

般有表情含义,置于园中,它是关键,要以一当十。同样一小片薄薄的水面,滴水的声响,要勾起你许多想念,石材当然精心挑选,它的形态质感、色彩组合要提炼成神化的山水,不是自然恰似自然的景地,是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是人对自然的向往。太多的人工的痕迹,反倒衬出了浓缩的自然体验,纯净化的景象留下了大片思想的空白,这也就是东方景观的特征。

设计的精心和细致也培养了观者的敏感和多情,有太多的细腻的场景片断,把墨绿的松针摆放在石板地上,聚散有致,一株红枫在竹林深处,井边石头包上了厚厚的茸样的青苔,细流潺潺从竹槽中流入井中,颜色深重的石井,水中浮着几片红叶。这种细微而注重细节,达到艺术近极致的程度,这种对自然的提炼,使自然景观的精心设计产生了深远的意味。从现代的景观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沿袭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

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特点:浑然天成 幽远空灵 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甚至有“绘画乃造园之母”的理论,最具参考性的是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蕴藉,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此时期的园林代表作品可推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扬州影园,其审美特点是“接近自然”。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房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

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

另一方面,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所以竹子是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庭院是园林的延伸和微缩,按照《辞海》上的解释,“园”是指“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而“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四、地中海式庭院—蓝色的气息

设计理念:地中海式庭园能唤起人们的一些鲜明意象,如雪白的墙壁、铺满瓷砖的庭园、陶罐中摇曳生姿的花卉等。它的基础色调源自风景和海景的自然色彩,石墙或刷漆的墙壁构成了泥绿色、海蓝色、锈红色的背景幕墙。园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花盆,是这类庭园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是因为那里夏季气候非常干燥。它遍及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及法国等。其中露天就餐的悠闲和纯朴的生活方式都反映在总体的庭院设计中。基本布局呈几何形状。一个成功的地中海风格庭院是两方面因素的结合,其一是不加修饰的天然风格,其二是对色彩、形状的细微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解释》
古代花园介绍 第三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解释

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旅游,看着古建筑却叫不出名称,有的称谓错了,很尴尬,为了供大家学习,本人从网上收集了部分古代建筑的名称并做了解释,供网友学习参考,有不对之处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单体建筑:

亭台楼阁 桥廊榭舫 馆轩辕斋 殿室堂厅 房舍窝棚 塔阙牌坊。

1.亭台楼阁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台:用土或砖石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楼:重屋也,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 廊的楼,如:滕王阁。

2. 桥廊榭舫

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因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

廊:有顶作为覆盖的通道称廊。有顶的桥称为桥廊,也可以叫廊桥(遗梦)。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榭:建在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

观赏水景。

3. 馆轩辕斋

馆: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

轩:原指古代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也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和有 窗的长廊或小屋。

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也常指雅静的书房、学舍等。

4.殿室厅堂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古代花园介绍}{古代花园介绍}

厅:古代建筑中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所以很多有观景平台。

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是主人起居之所,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5..房舍窝棚

房:多为单一功能的房屋,一般作为静修、读书之用。

舍:居住、休息的房子,。《说文》按,客店也。

窝: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 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

棚: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盖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或简陋的小

屋: 《说文》编木横竖为之皆曰栈曰棚,今谓于上以蔽下者曰棚。段玉裁注:“《通俗文》曰:'板阁曰栈,连阁曰棚。’析言之也。 许云:'棚,栈也。’浑言之也。”

5.塔阙牌坊

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如:大雁塔。

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如:宫阙。

牌坊:上刻题字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如:贞节牌坊。

群体建筑:

陵城池堡 宫庄宅驿 府邸庭院 厢宇耳配

1. 陵城池堡

陵:帝王的墓地,如:明十三陵。

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如长城。

池:: 护城河:城堡或其他筑垒地方围墙外面深而宽的壕沟,通常注满水城郭沟池{古代花园介绍}

以为固。——《礼记·礼运》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无水曰隍,有水曰池。——《易·泰虞》注,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堑(护城河). 某些四周围起象水池形状的处所,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傅玄《砚赋》

堡: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如吴堡,读“补”音。

2.宫庄宅驿

{古代花园介绍}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庄:村落,田舍

宅:居住地方。《韩非子·诡使》有句:无宅容身。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站。~馆。{古代花园介绍}

2. 府邸庭院

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贾府,

后者如:总统府。

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官邸。

庭: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厅堂:~宇。~闱(父 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

院:院子,如:四合院儿。

3. 厢宇耳配

厢:正房两侧房屋,如:西厢房。

{古代花园介绍}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句:各安其宇。

耳: 正房或厢房两侧连着的小房间。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在过去,中间的正房是给长辈住的,耳房是小辈人住的,有地位的差别。

配: 宫殿或寺庙正殿两旁的偏殿。起衬托,陪衬作用。

室外景观:

园庭场苑

园: 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旧指历代帝王以及

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陵(帝王的墓地)。

场:: 平坦的空地,祭坛旁的平地。牺牲壇场。——《汉书·郊祀志》。注:“平

地为场。”灵场之威。——《法言·问明》。注:“鬼神之壇也。”

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鹿~。御~。~囿。后来多

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景观建筑小品:

杆、栏、槛、池、涧、隈、坛、坞、岗

杆: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兵器,盾牌。杆,古作干,俗加木。—《正字

通》

栏: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玉篇》

槛:关牲畜野兽的栅栏;一曰圈也。谓所以閑兽。——《说文》;又如:槛羊(栅

栏中的羊);槛緤(拴兽的绳索);槛兽(笼中之兽。喻失去自由者);栏杆的纵木。云攀殿槛。——《汉书·朱云传》;栏杆的横木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楚辞·招魂》;泛指栏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槛车;囚车

池: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池座。

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隈:本义山水等弯曲的地方:山~。水~。城~。建筑指角落:隅~。指角或角

落 考之四隈。—左思《魏都赋》

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如:天坛。

坞: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亦称“庳城”。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山~。

花~。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船~。

岗:高起的土坡:山~。景阳~。平面上凸起的一长道。守卫的位置:~哨。门~。站~。

佛教建筑:

刹:佛塔和佛寺的统称,即佛教的寺庙,如:古刹。

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如:少林寺。

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如家庙、土地庙、孔庙。

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观:道教的庙宇,如:白云观。

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描写古代花园的句子》
古代花园介绍 第四篇

1、花园里满植玫瑰,各种颜色的玫瑰都在盛开,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草地和高耸参天的巨木,令人流连忘返。我们沿着小径走着,两旁的玫瑰都在精心培育的,枝条交疏,绿叶圆润,而花朵的每一扳纹理都细致美丽,一株株儿玫瑰都开的精神饱满,自信的展现自己的绝代风华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走进花园的大门,3、向前走,你会发现四周都围着绿油油的福建茶,左右有紫色的七彩扶桑和带刺的海棠。最左边有红菊花和一列黄菊花,菊花叶上有细细的毛,红菊花中间有层黄色的花芯。菊花的旁边有一棵杜鹃,杜鹃的叶子上有层软刺,手摸上去感觉痒痒的。再往前走,就到了花园中心,花园中心是一个池塘,里面有一座假山,山上长出几棵富贵竹,山周围还有可爱的小鱼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游着。

4、这一架蔷薇,柔条披挂的枝叶上,缀满了圆润的花,芬芳呈媚气。脸盘小小,重叠的瓣,粉中透红,红里泛白,有的微微调些紫,说不好这是什么颜色,或许这就是蔷薇色。描写古代花园的句子。三五朵一簇,沉甸甸,热闹在枝头。本来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因了这一架蔷薇,有了一种庄重古朴的美。

《描写古代房屋的句子》
古代花园介绍 第五篇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描写古代房屋的句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2、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身上是一床锦被,侧过身,一房古代女子的闺房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3、凡尔赛宫的园林在宫殿两侧。描写古代房屋的句子。这座园林分为三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南北两端皆为花坛。跑马道、水池、喷泉、花坛、河流与假山、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最具古典主义风格的园林艺术的杰作。

4、房间四角立着汉白玉的柱子,四周的墙壁全是白色石砖雕砌而成,黄金雕成的兰花在白石之间妖艳的绽放,青色的纱帘随风而漾,刹青痕站在这高达十米的建筑里,如果不是杀手特有的镇定,他早就晕过去了,脑海中一直浮现两个字:奢华。

5、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6、(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7、主楼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是庭园,外型朴素庄重。宫殿后部是一座幽静、秀丽的大花园。爱丽舍宫内部,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面壁都用镀金钿木装饰,墙上悬挂着著名油画或精致挂毯,四周陈设着17、18世纪的镀金雕刻家具,厅内陈列着珍贵艺术品以及金光闪烁的座钟和大吊灯,宛如一座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39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