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欢迎参考!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课题: 4、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 二 课时 总序号:第 13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练读,使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教学重点或难点: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读,使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学习方法: 通过反复练读,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谁翻越远方的大山?远方的大山是指?那翻越的结果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精读课文3-7自然段,感受刘翔翻越大山的艰难 1、让学生自读3-7小节,思考:刘翔是怎么想到翻越远方的大山的?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成功翻越大山的? 2、刘翔怎么会想到翻越大山的?指读第3、4自然段。 读后交流: 1)2011年,在埃德蒙顿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第一次亲身看到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让他有了翻越大山的想法。(板书:敢于挑战,产生梦想) 什么是“风驰电掣”? 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约翰逊跑步的速度就是像风像闪电那样快,他是一位出色的田径运动员,是田径界的明星,是刘翔遥不可的大山,而在埃德蒙頓举行的这次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作为观众在一旁亲身感受到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 ②就在此时,刘翔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 出示: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 得一样快吗? a、指读,从刘翔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刘翔什么想法? 是啊,刘翔在亲眼目睹自己眼中的遥不可及的大山之后,便在心中产生了一个梦想,也为自己的田径生涯设定了一个目标。 b、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总结:亲眼目睹了约翰逊的风采之后,刘翔在心中暗暗产生了一个梦想,但对这个梦想的实现他还并没有信心。 2、那刘翔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翻越大山、追逐梦想的呢?自读5-7自然段。分别找出2002年和2003年有关刘翔的比赛情况和感受的句子。 交流: ①刘翔2002年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赛的表现是? 出示:但真的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越第二个栏的时候摔倒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 刘翔当时的感受是——很遗憾。 什么是“遗憾”? 可见,这一次比赛中,刘翔与约翰逊的距离仍然很遥远。 ②2003年,刘翔的比赛情况怎样? 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 a、想当初,2001年,刘翔没能进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的速度,到了2002年,刘翔进了决赛,但却因为摔倒,只能在决赛场上看到约翰逊的背影,而到2003年,刘翔已经是紧跟约翰逊,离约翰逊仅有一步之遥了,所以这时候,刘翔的感受是: 出示: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你能理解这句话了吗? 是啊,刘翔在刚产生这个翻越大山的梦想时,是基本上没有信心的,而现在刘翔已经有了一种坚持到底的、必胜的信心了。 b、虽然还没有超越约翰逊,但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刘翔的进步是神速、惊人的,这成绩飞跃的背后包含着着刘翔的什么呢?(板书:坚持不懈,追逐梦想) 请你想一想,刘翔可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出示: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寒冬腊月时,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炎炎烈日下,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暴雨中, 刘翔 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染疾病时,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刘翔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刘翔终于等到了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三、解读8-11自然段,感受刘翔成功的喜悦 1、引读出示: 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我久久等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①从“久久等待”能看出什么? 这次刘翔成功了吗?自读8-11小节,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 “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怎么理解? 是啊,刘翔不仅超过了约翰逊,而且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②但就在胜利的那一刻,刘翔却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有点迷糊了: 出示: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 a、从这句话中的两个问号,你能读出什么? 为什么刘翔会不敢相信自己的成功呢? b、直到约翰逊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祝贺他的成功时,他才回过神来: 出示: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此时,刘翔的心情怎样?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祝贺刘翔呢? 2、师小结:刘翔的成功太值得我们祝贺了,想当初,约翰逊是刘翔曾经根本都不敢奢望能看上一眼的田径明星,是刘翔遥不可及的一座大山,在2001年的时候,刘翔还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默默地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2002年,刘翔也很遗憾地只能看到约翰逊的背影,2003年的近10次比赛,刘翔也没有一次超越约翰逊,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4年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刘翔终于成功翻越了约翰逊这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刘翔成功了,你能说说刘翔是靠什么成功的吗? ——面对强大的对手敢于挑战。 ——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 是啊,靠着这样的精神,刘翔不仅翻越了约翰逊这座大山,在以后的田径生涯中他还翻越了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大山.(板书:有志者事竟成,实现梦想) 四、阅读启示 同学们,学了刘翔成功翻越大山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有志者事竟成 ——不怕对手,敢于挑战 ——有了梦想就要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五、巩固练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国jì( )  jì( )录  shē( )望 nà( )喊。 2.文章中“翻越远方的大山”有哪几层意思? 3.文中有一句话,表示刘翔找到了挑战自我的新起点,这句话是: 4.整理下面刘翔“翻阅大山”的时间表,填写2003、2004年度的空格。你从下列时间表中悟出什么道理? 阶段 刚练跨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表现 他成为我的偶像 没有进入决赛 和他第一次同场竞技,我摔倒了,没有完成比赛 从中悟出的道理: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六、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你的学习或者生活中也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大山,你是怎样翻越其中一座大山的? 一、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 1、自己读课文的3—7小节。思考老师出示的问题。 2、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读后小组交流。 (1)像风,像闪电那么快,形容非常迅速。 汽车,飞机,火箭,四蹄生风的白马等. (2)a、回答:他希望和约翰逊跑得一样快。 b、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虽然有了梦想,但对实现这个梦想信心不足。听老师总结。 2、自己读课文的5—7自然段,并找出2002年和2003年有关刘翔的比赛情况和感受的句子。 读后交流: 刘翔当时的感受是——很遗憾。 回答;本来以为能成功的事情,最终却没有成功,觉得很可惜,很后悔。 (2)回答: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距离越来越小。 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学生回答: 刘翔跑步的成绩距离约翰逊越来越近了。 刘翔对实现梦想有了信心。 读好这句话,自由读,指读,一齐读。 b、学生回答: 坚持不懈地努力,日日夜夜的训练,无尽的汗水。 学生想象刘翔进行了那些艰苦的训练?展开想象说话。 寒冬腊月时,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炎炎烈日下,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暴雨中,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染疾病时,刘翔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根据老师引读读句子。 回答:刘翔已经久久渴望这一天,刘翔非常期待挑战,期待成功,期待梦想的实现。 自己读课文8—11小节,并找出相关的句子。 (2)回答:约翰逊掉在了刘翔的后面,刘翔跑到前面去了。 回答:刘翔不敢相信自己的成功。 a、回答:约翰逊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想翻越这座大山真的是非常艰难,所以刘翔对自己的成功翻越不敢相信 b、回答:激动、兴奋、开心。 自由读,指读,齐读。 回答:刘翔,你真棒,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亚洲人的骄傲! 2、认真听老师小结。 自由说说刘翔是靠什么成功的。 五:认真做达标检测,并订正。 这个关键词,既要让学生知道词的本意,更要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在文中的意思。突出翻越这座“大山”困难之大。 此处目的在引导学生感悟:刘翔勇于挑战,敢于向高手挑战。 在这里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竟没有一次”“差距越来越小”“屡屡”“总是”,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关键词来体会刘翔此时的心情。 此练习题的设计目地是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附:板书设计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敢于挑战 产生梦想 坚持不懈 追逐梦想 有志者事竟成 实现梦想 教学反思 课文选自刘翔自传《我是刘翔》,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录了刘翔从“不敢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经过。初读课文,感觉对学生也许有点难度。文章较长,从哪里入手?需要给学生传递哪些信息? 细读课文,两条线索十分清晰。第一条是时间线索,第二条是心理线索。时间线索书中有明确的表述:“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这条线索学生寻找起来非常简单。但第二条线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很早知道对方的大名、刚练跨栏时觉得到山脚下都遥不可及、后来在遗憾中一步一步接近、站在大山脚下、最终翻阅远方的大山。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刘翔?学生要感悟一种怎样的精神?我提炼的结果是:勇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 “勇于挑战”是前提,而且是跟高手挑战,其实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执着追求”是关键,有了目标还必须要由付出,在前进途中一定少不了艰辛与困难,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可以不断向目标迈进;“不断超越”也很重要,如果翻阅一座大山就停下攀登的脚步,那将如逆水行舟,阿兰·约翰逊只是刘翔运动生涯中要翻越的无数“大山”中的一座,只有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挑战、超越自我,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我备课时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 1.关注重点词句。对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关注信息提炼。对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表达刘翔内心活动的句子,引导学生从大篇幅文字里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发现写作顺序。 3.关注读中感悟。 4.关注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使用恰当的语调等。 因为一节课只有35分钟,所以没有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感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54581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