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2016年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第一篇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

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65017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 165017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02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城市垃圾处理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城市垃圾处理行业企业准确把握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是城市垃圾处理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趋势,洞悉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城市垃圾简述 一、城市垃圾分类 二、城市垃圾的价值 第二节 固体垃圾处理分析

一、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 三、对固体废物的基本处理方法 第三节 垃圾处理产业链分析 一、垃圾处理产业链构成 二、垃圾处理的上游分析 三、垃圾处理的下游分析 第二章 城市垃圾处理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政策环境分析 一、垃圾处理行业管理体制 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三、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五、《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六、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第三节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科技环境分析 五、生态环境分析 六、中国城镇化率

第三章 中国环保产业运行状况综述 第一节 环保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环保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三、环保产业区域集群发展 四、环保产业区域发展特征 (一)环渤海区域发展特征 (二)长三角区域发展特征 (三)珠三角区域发展特征 (四)中部沿江发展轴特征 第二节 环保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分析 二、环保专用设备产量分析 三、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分析 四、国家鼓励环保技术装备分析 (一)开发类环保技术装备分析 (二)推广应用类环保技术装备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第二篇

引言

针对城市垃圾的迅速增长,垃圾污染问题异常尖锐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垃圾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目前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要彻底解决垃圾问题,仅靠各种处理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完善法律、法规;改进管理方法,加强环境监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宣传等。

1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每年垃圾产量440公斤,2000年、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分别为1.18、1.35亿吨/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

在过去的21年里,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迅速增加,见图1。 1986~199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6%,1995~2006年,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4%。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存量已达6×109t,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2006年中国660座城市的垃圾清运量达1.484×108t,其中52.2%被无害化处理,表1是2006年中国各地区的垃圾清运量。【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图1 1986~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

图2 1986~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速度

表1 2006年中国各地区垃圾清理量

1.2 城市生活垃圾特点

1.2.1 垃圾增长速度快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的商品消费状况、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等因素密切相关.自1989年以来,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98%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如北京增长率则达15%~20%,大大超过世界垃圾的平均增长速度,全国历年积存的垃圾量已达66亿t,占地5亿m2。

1.2.2 垃圾成分变化快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很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能源结构的变化,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成分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体看来,垃圾中的可燃物、有机物和可再利用物含量将明显增加,垃圾热值等表征参数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由于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及食物结构的特点,加之瓜果、蔬菜、水产品等季节性强的食品消耗量大,造成垃圾产量和成分随季节规律性变化较为明显。

1.2.3垃圾含水量降低【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城市生活垃圾含水量普遍较高,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生活垃圾年平均含水量达到50%左右,其中夏季高达70%以上。随着各城市逐步推广实行垃圾袋装化,减少了雨水浸蚀,加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垃圾含水量将呈逐渐降低趋势。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1.3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我国传统的垃圾消纳倾倒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服务于当代,遗害于子孙”的“污染物转移”方式。而现有的垃圾处理场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需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状态,对环境即时和潜在的危害很大,问题日趋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废气、废水和噪音造成的危害要严重的多。1)侵占土地 垃圾不加回收利用就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大多堆积在城乡结合部,历年堆放的垃圾已达60亿t,侵占了大量的土地,使得我国原本就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并且随着城市化发展,垃圾带也逐渐向外扩展。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也破坏了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污染土壤 垃圾堆置,其中的有害成分直接污染土壤,威胁人类健康;有些废物经过风化、雨淋,产生高温、毒水或其他化学反应,能杀死微生物,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直接利用来自医院、肉联厂、生物制品厂的废渣作肥料施入农田,其中的病原菌、寄生虫等使土壤发生生物污染。3)污染水体 垃圾随大气降水径流直接进入地表水体,或由其产生的漂尘、挥发性物质,在降水或重力作用下,也会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垃圾随渗沥水渗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4)污染空气 垃圾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的嫌气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直接污染空气;垃圾中的细小颗粒物、粉尘受到风吹日晒也会污染空气;垃圾的焚烧处理将导致二次污染。5)传播疾病 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不加处理就排入环境中,不仅易于腐败变质,散发臭气,而且是病菌、蚊蝇、老鼠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可通过土壤、空气、地下水、生物等进入食物链,传播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419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总的处理能力为258048 t/d,最大无害化处理比例可达63.5%。2006年在中国共有324个垃圾卫生填埋场、20个垃圾堆肥厂和69个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分别为206626 t/d,9506 t/d和39966 t/d,其处理比例分别为80%,4%和16%,如图2所示。年垃圾处理量为8748万t。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提高到现在的60.3%。从总体上讲,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堆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图2 2006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比例

2.1 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

目前,填埋法是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方式,约占垃圾处理量的86%以上。这主要是因作为一次性处理技术的填埋法处理费用较低,垃圾处理前基本上不需要分类,且技术、工艺操作要求较低,并可选择非耕地作场址。目前,有些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可燃物及有机成分含量低的情况来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处理方法。土地填埋由于技术比较成熟, 处理量大,操作管理比较简单, 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适用性强, 在处理消纳量方面占绝对优势,因而一直是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处理生活垃圾的首选方法和主要途径,它尤其适合于以下情况: 垃圾中无机物含量高( > 60 %);填埋场征地较便利(如丘陵、山区);地区(特别是场区) 水文地质条件好;地区气候干旱, 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

但是填埋法的缺点是占地多,污染地下水和排放有害气体。填埋1t垃圾需占地3m2,如日处理400t垃圾,一年占地约44万m2,造成渗漏液污染水资源。填埋场周围地表水及附近水溪沉积中Cr、Cd、Al、Cu、Zn、Pb、Co、Hg等含量明显升高,有的超标上百倍,在填埋场区上空Hg含量是背景值的10-15倍;产生的有害气体搜集外排困难,甚至有引发气体爆炸的危险等。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达20%时,1t垃圾约产生甲烷100m³。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我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地几个垃圾场都发生过爆炸,有的还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甲烷气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影响甚至超过CO2。填埋处理场中约有80%以上为简易填埋场,这些填埋场大多不能做到及时覆盖,不具备完善的垃圾渗滤液收集、排导和理设施,许多填埋场的渗滤液未能达标排放,导致圾场周围的地下水资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因此,中国目前尚没有真正的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至今也未妥善解决。

2.2 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

高温堆肥法是在一定的人为控制条件下,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让垃圾中可降解的成分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使其成为可施用作农田的土壤改良剂或肥料的生物化学过程。垃圾堆肥技术按生物发酵方式,堆肥处理可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按垃圾所处的状态分,可分为静态堆肥和动态堆肥;按发酵设备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堆肥和敞开式堆肥。较好的方式为动态高温堆肥,但处理成本高, 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静态敞开式堆肥,虽处理成本低,但堆肥过程无法控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大。

垃圾堆肥可以杀死垃圾中的病原菌,有效处理垃圾中的有机物,而且还可以生产有机肥料,特别适用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堆肥的优点是投资成本小,操作简单。但是堆肥并不能处理全部的垃圾,它只是针对垃圾中易腐的、可被微生物

降解的有机物质。堆肥时, 垃圾中的石块、灰渣、金属、玻璃、塑料等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必须进行分选, 另行处理。另外,长期施用堆肥产品容易造成杂质在土壤表层沉积,堆肥过程中发出难闻的气味,对垃圾中的病原体杀灭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堆肥受到垃圾含水量高的限制,需要添加固形物。

2.3 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其工艺过程是将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固体燃料,投入专用垃圾焚烧炉内,在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转化为高温燃烧气体和性质稳定的固态炉渣。此方法的优点:一、减容效果好。垃圾焚烧可减量80~90 % ,有效地解决垃圾围城现象;

二、减少了土地使用面积。有效地解决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困难的问题;三、焚烧温度高。垃圾在专用锅炉内经过800℃以上高温焚烧能彻底消灭致病原体, 避免了堆肥与填埋法易产生的二次污染。但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还不是很高,必须添加辅助燃料才能维持燃烧,焚烧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且焚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二恶英等致癌成分,还释放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的金属“飞灰”和酸性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此外,焚烧法将可再生利用资源与其它垃圾一并焚烧掉,无法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目前,垃圾焚烧是一种较昂贵的垃圾处理技术,其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要明显高于卫生填埋与堆肥,这一特点阻碍了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使用。但是,根据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此项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4 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同市场脱节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发展,主要表现在:l)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缺乏自身活力。2)由于政府投入不力,城市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来源,处理率低,处理效果差;城市垃圾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3)城市垃圾收运处理技术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分析其原因,其根本在于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和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要,具体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l)在管理机制上,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卫生体制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行的,是在垃圾粪便清扫清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管理职能和环卫作业为一体,政企不分,具有国有企业共有的缺点。随着环卫工作内涵的深入和外延的扩大,显得效率低、负担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在经费来源上,长期以来,城市环境卫生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完全由国家负担,成为政府部门的沉重包袱,缺少资金来源,完全依赖于市长是否重视,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和资源化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产业的发展。3)由于环境卫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体制和政策使相关行业互相分割,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影响了管理力度。由于没有有利的政策,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处于萎缩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由于不能有效的保障全社会采取洁净生产工艺,不利于垃圾的减量化。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的处理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首先是尽可能避免垃圾产生,如果垃圾必须产生,产出量要最小;其次是对产生的垃圾要尽可能进

2015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第三篇

文章标题: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和认识上的陈旧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和不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制约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产业将作为一种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以多元开发为手段,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为最终目的的产业,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2、管理体制落后。城市垃圾处理在现行制度下,大部分为政府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入很大,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1998年全国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达86亿元,1999年,这个数字超出100亿元。垃圾处理费用连年攀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垃圾无害化处理低、劳动密集型作业等现象自然无法改变,远远达不到国家环保的要求。3、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成本增加;4、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支出难以为继;5、现行制度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处理积极性;三、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战略,使城市垃圾处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1、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体系,使城市垃圾处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虽然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各地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都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在执法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执法尚不多见。对于那些随意堆放垃圾的行为还仅限于口头提醒,惩治力度太小。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也执行得很不到位。2、改革现行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把垃圾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现行的垃圾管理体制为政企合一,管理、监督和运行主要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体制,也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3、培育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4、建立垃圾处理分类回收制度。垃圾分类就是将湿垃圾(有机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菜等)、干垃圾(无机垃圾如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和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

2016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第四篇

文章标题: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中国大部分城市人民生存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处理、处置、资源化技术。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污染处理

1、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技术

按照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思想,城市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也是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收集和运输方式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绝大部分的居民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未实行分类收集。混合收集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数量,消耗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难度、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不利于城市垃圾的减量、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目前资源化技术主要有填埋处理、堆肥处理、焚烧处理三种处理方式,下面就三种技术的现状作个分析。

(1)、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消纳城市垃圾,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填埋场的城市垃圾渗沥水,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导致水资源及其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城市垃圾填埋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相继建成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准卫生填埋场)。在这些卫生填埋场(或准卫生填埋场)中,一般均设有较完善的防渗系统、渗沥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雨污水分流系统等。深圳、北海、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建设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还采用了进口的高密度聚乙烯衬层。但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场场底防渗、填埋气体收集利用、渗沥水收集和处理、填埋作业分层压实以及填埋场日常覆盖和终场恢复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

(2)、城市垃圾堆肥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处于相对萎缩的状态。实践证明,用混合收集的城市垃圾生产出来的堆肥,肥效低、杂质多、成本高,不便用于农田生产,也影响其市场发展。"七五"期间建设的无锡、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机械化城市垃圾堆肥厂都因技术和市场等原因而相继关闭。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一些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采用静态好氧发酵技术的城市垃圾堆肥厂。其特点是工艺简单、机械设备少、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堆肥质量不高,堆肥筛上物以及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及污水等未进行有效处理,城市垃圾堆肥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降低堆肥成本,提高堆肥产品质量,开辟市场渠道是发展城市垃圾堆肥处理技术的关键因素,而影响这些因素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有机垃圾的分类收集。

(3)、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焚烧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的新热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刚刚起步,目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许多企业投资进行城市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的开发。深圳市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设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城市垃圾焚烧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完成了3#焚烧炉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城市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近3年来,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珠海、北海、宁波、厦门等都在积极筹建城市垃圾焚烧厂,目前在建和已经列入计划的城市垃圾焚烧厂规模总量约为10000吨/日,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建设的。利用国内的技术设备已经建设的城市垃圾焚烧厂,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正常运转和满足污染控制标准。

2、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体制,很容易将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只局限于处理方式自身进行讨论和分析,就城市垃圾处理谈城市垃圾处理。总体上说城市垃圾成分的特性是高水分(因为厨余垃圾所占比例高)、高灰分(燃气普及率较低的地区灰渣含量高)和低热值;收集方式基本上是混合收集。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可归纳如下几点:

(1)大多数城市的大部分城市垃圾还采用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处理方式,乱堆乱放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一些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适宜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场地缺乏,并且越来越少;

(3)在混合收集的条件下,城市垃圾堆肥处理难以发展,在一些地区还处于萎缩状态;

(4)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自主开发的城市垃圾焚烧设备还不成熟,引进的焚烧设备系统价格太高,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如果不进行分类收集,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3)的要求,适宜于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的城市垃圾焚烧设施,无论是国产化还是自主开发,其工程投资

和运行成本都是相对较高的,难以普遍推广。

3、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迅速,到200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的年清运量超过了1.18亿吨。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民用燃料结构的优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

经分析,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存在以下问题:①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②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③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④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⑤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4、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对策

综上所述,单纯地依靠某种技术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都不是适合国情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方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电力上网方面的政策尚不完善,因此靠垃圾焚烧发电,工厂自用电以外剩余电力上网售电时机还不成熟。而且,垃圾热值低,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较小,发电成本高,与常规发电相比电价也没有竞争力。从经济性角度来讲,垃圾焚烧发电并不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佳出路。

垃圾是资源,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单纯地“处理”垃圾是不科学的,必须因地制宜,针对垃圾中组分的多样性,以资源、能源回收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

2)易腐有机物的堆肥处理;

3)高热值不易腐烂有机物的能量利用;

4)灰渣的固化处理,实现灰渣的材料化。

目前国内已有单位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低,还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决工艺过程的高能耗问题,系统运行成本高,技术含量低,不利于产业化推广。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应以系统能量自给为目标,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选取较小的发电装机容量还可以使系统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合国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将是相当可观的。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VDV

和运行成本都是相对较高的,难以普遍推广。

3、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迅速,到200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的年清运量超过了1.18亿吨。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民用燃料结构的优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

经分析,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存在以下问题:①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②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③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④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⑤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4、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对策

综上所述,单纯地依靠某种技术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都不是适合国情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方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电力上网方面的政策尚不完善,因此靠垃圾焚烧发电,工厂自用电以外剩余电力上网售电时机还不成熟。而且,垃圾热值低,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较小,发电成本高,与常规发电相比电价也没有竞争力。从经济性角度来讲,垃圾焚烧发电并不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佳出路。

垃圾是资源,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单纯地“处理”垃圾是不科学的,必须因地制宜,针对垃圾中组分的多样性,以资源、能源回收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

2)易腐有机物的堆肥处理;

3)高热值不易腐烂有机物的能量利用;

4)灰渣的固化处理,实现灰渣的材料化。

目前国内已有单位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低,还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决工艺过程的高能耗问题,系统运行成本高,技术含量低,不利于产业化推广。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应以系统能量自给为目标,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选取较小的发电装机容量还可以使系统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合国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将是相当可观的。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利用。VDV

2016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第五篇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6-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6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6-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6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6-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6-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6-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五)加强规划引领。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现阶段成果为基础,以绿色、低碳、生态理念为导向,以节约型城乡建设和绿色建筑工作为抓手,开展能源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生态专项规划。构建绿色生态指标体系,制定老城区绿色化改造建议,新建地区分地块控制指标图则及实施路径,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

(六)加强技术保障。大力引进和培养低碳绿色高端人才,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各类专业培训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0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