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2016失独家庭 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第一篇

2016失独家庭 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在我国的比例逐年增长,社会需要对失独家庭有一定的关爱,失独家庭是因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需要独自面对养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国失独家庭的调研报告,针对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情况。

失独家庭 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范文一

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

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

1、基本情况。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

1.76‰。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城镇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270-350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动所得。相对而言,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扶的需求更大。

3、精神状况。失独家庭成员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常常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内心孤寂,处于社会的边缘化。这个群体的年龄大部分在50岁左右,女人的这个年龄基本上很难再生育,而男人再生育的机会相对大一些。因此,相对而言失独家庭中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同时我们发现有原配偶陪伴的失独者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过丧偶尤其是离婚失独者的精神状况,而再婚重组家庭的失独者精神状况相对又有所好转。相对而言城镇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更大,对精神帮扶的需求更迫切。

4、帮扶状况。我市从20**年起按照省里的政策给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每人每月50元。20**年起我市执行国家出台的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100元。20**年起我市执行标准随国家标准提高,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5元。随着物价上涨,我市从20**年1月起对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金在国家标准上增至每人每月235元。部分县市区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了扶助标准。如**区从20**年1月起对失独家庭的扶助金增至每人每月315元。**区从20**年1月起对失独家庭的扶助金增至每人每月300元。**区**乡在20**年6月设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7户失独家庭每年领取3000元到5000元的帮扶基金。南岳区从20**年起在失独家庭父母生日、春节时分别送上生育关怀慰问金600元,对再生育家庭给予一次性生育关怀金500元。**区参照市级标准执行。**市从20**年起将农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代缴范围,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计划生育关怀资金中予以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我市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依然不能解决因为失去唯一的孩子而造成的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

二、我市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⑴经济收入偏低。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失独家庭收入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失独家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给)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城镇失独家庭除部分领取退休金的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跟农村失独家庭相似。独生子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济困难,占到所有返贫家庭的50%以上。【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⑵精神创伤极大。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内在创伤。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失独老人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来源于外来创伤。一些人把失独者视为不祥之人,他们所给的东西也被视为不祥之物,这种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无疑更刺痛了失独老人的心。因此,相对于物质帮扶而言,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在眉睫。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⑶养老就医极难。调查显示,失独家庭普遍存在患病率较高、生活资源缺乏、养老困难等特点。"我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这是我们走访调研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如何养老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在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下,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失独家庭,尤其是这一类的农村失独家庭,养老就医更是个大难题。医疗开支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还常常面临无人办理正常医疗住院手续和术后无人照料等问题。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2、产生的原因

⑴政策关怀不够。一是对失独家庭的政策保障落实不到位。如2001年底颁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里的"必要的帮助"只是原则性规定,对帮助的

形式、金额、负责部门及年龄等均未作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又如20**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这里的"必要"是哪种类型,"补贴"标准是什么,由哪个部门负责同样缺乏明确的规定。二是对失独家庭的救济帮扶政策存在漏洞。如现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限定"年满49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才能获得特别扶助,但这样不少49周岁以下的失独父母距离获得特别扶助就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在他们最感孤立无助时却享受不到政策的关怀。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女性还不到45岁就已经无法实现再生育了。因此以年满49周岁为限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三是各级财政投入不够。虽然自20**年1月起,我市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35元,可相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和失独家庭面临的实际困境而言,我市各级财政投入依然偏少,扶助标准依然偏低。

⑵社会关怀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也没有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和民间组织。随着失独家庭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益服务事业和社会养老工作明显滞后。

⑶自我激励不够。主要体现在失独家庭无法走出丧子之痛的心灵创伤,丧失生活信心,无望开创新生活。失独家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丧子之后,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恐惧一切节日和聚会,极力躲避世俗人伦,常常处于压抑和自闭之中,无法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城镇失独家庭。

三、关于解决我市失独家庭主要问题的建议

独生子女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践行者,对降低人口出生率、抑制人口过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失独家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政策所迫、意外所致、生理所限。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生育政策法规。建议考虑放宽"单独生两胎"的政策,增强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失独家庭的发生机率。在生育政策法规的出台上,给予所有失独家庭相应的扶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失独家庭帮扶对象的年龄划分。建议政府出台关爱失独家庭的相关政策,明确享受对象、享受标准、负责部门、审批程序、资金筹集与发放管理等基本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对失独家庭的养老机制。根据大多数失独家庭养老的实际,建议政府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根据我市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物价上涨指数,提高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由政府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保险,以保险形式为失独家庭养老提供最重要的保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建立相关社会资源向失独家庭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系。人社和卫生部门参照五保、低保、残疾人标准,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独家庭成员免费享受医保和养老保险待遇。民政部门参照"三无"和"五保"老人待遇,将年满55周岁的失独女性和年满60周岁的失独男性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救助范围,尤其是对患有疾病、无生活来源的失独对象,更要适当放宽年龄限制,通过采取分散与集中供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卫生部门出台看病就医的特

别扶助政策,定期为失独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亲情护理服务。三是定期发布失独家庭的权威数据。建议加强对失独家庭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包括所有失独者在内的失独家庭数据库,定期面向社会公布权威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同时建立失独家庭健康档案。明确记录每个失独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卫生医疗机构协调,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2、建立健全失独家庭社会公益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失独家庭社会关爱救助"机制。建立网络心灵驿站,通过开辟失独家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qq群等形式,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为失独家庭搭建一个及时、便捷的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氛围。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失独家庭做义工,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是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资金共同参与机制。建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成立社会养老爱心机构,鼓励社会兴办养老院和专门的失独家庭老年公寓,形成政府补贴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多元化集资的失独家庭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三是建立多部门帮扶的联动机制。帮扶失独家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扶助、医疗救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多个领域,绝非一个部门的事。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帮扶优势,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特色优势,针对失独母亲这个新弱势群体中特殊人群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关怀失独母亲公益活动。

3、积极引导失独家庭重拾生活信心。一是开展精神慰藉。建议设立心理咨询公益岗位,充分发挥(村)社区的基层工作者和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培训,指导他们定期与失独家庭成员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一对一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二是鼓励并帮助失独家庭重新构建完整家庭。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开展"再生育"服务。除帮助他们办理相关生育证件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为其免费提供生理检查、优生监测等相关生育信息免费咨询和检查服务。遇到本级医疗部门解决不了的难题,应积极联系上级医疗部门,免费提供实验室检查、试管婴儿培育等系列生育信息咨询服务。对于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独家庭,开展"重组家庭"服务。民政局、公安局和人口计生委积极协调,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优先安排收养福利机构儿童,对失独家庭在办理合法收养手续、婴儿入户手续时实行特事特办,繁事简办。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引导失独家庭、有特长的空巢老人组建各种文体队伍,开展文体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融入社会,用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来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

失独家庭 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范文二

在**区的城乡低保家庭里面,存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年龄在49岁以上,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的空虚。他们都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计生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区民政局一直对这一群体深感同情和关注,今年6月上旬,该局深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对低保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低保失独家庭生存现状

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上,失独引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失去独生子女后,孩子的母亲通常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放弃再生育;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家庭瓦解;为了逃避有关孩子的一切邻里家常,一些失独父母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络,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苟活;无配偶的主要投靠亲友或独自居住,有的甚至连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经过调查摸底,我区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户失独家庭,其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现状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是遭遇丧夫丧子双重打击的中老年妇女家庭,此类家庭有4户,占到总数的21%,以**乡**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1岁,女,2016年她20岁的独生儿子**死于尿毒症,2016年其丈夫因积郁成疾,也因尿毒症去世,村里为她申请了农村危房改造,帮助她将家里的楼房毛坯装了窗户,墙壁粉刷,目前她就和8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幸运的是她能振作起来,开朗能干,感恩社会,积极生活。

第二类是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养老堪忧的家庭。此类型家庭有2户,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64岁,智力三级残,患有严重胃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陈群岩,70岁,患有严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独生女儿**智力一级残,于2016年元月死亡,目前两老仅靠低保金艰难度日。他们的共同点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女的去世使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

第三类是中晚年丧子,因悲痛阴影相互埋怨、丧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离婚,晚年越发孤寂和贫困的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11户,占到了总数的58%,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4岁,女,1984年5岁的儿子**溺水而死,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实行一胎结扎手术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与其离婚,现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身体多病,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度日。

第四类就是夫妻在独生子女去世后,相依为命艰难生活的低保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4户,以**乡**社区的**为代表,两口子现在打点零工,力所能及地解决自己的生计和养老问题,不想过多地给政府增添麻烦。

二、低保失独家庭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及期望

1、失去子女且不可能再拥有子女的精神打击,是失独家庭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也是令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内心极度空虚的根源。失独家庭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当初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带头执行计生政策,而今遭遇痛失子女后,不再年轻的她们再无机会弥补,甚至惨遭抛弃,孤独终老。可不可能再要一个孩子?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作为第一批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中大多数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很多人在失去独生子女之时,已经错过了生育年龄。按照人口学的理论,女性在49岁以前,都还有生育的可能。但打击太大,身体垮了,无法生育。可以领养吗?对于领养一个孩子,失独者大多数人并不接受,有人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再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我们都要老了,要人照顾了,谁来照顾他?"有人担心养子女将来对自己不好,也有人害怕厄运会再次降临到孩子身上,"我们已经伤痕累累了,再有一丁点的打击,我

关于加强对失独家庭扶助力度的建议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第二篇

关于加强对失独家庭扶助力度的建议

失独家庭老人的养老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失独家庭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做一些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至2012年11月,太仓全市共有102户独生子女死亡后没有生育或领养子女的空巢家庭,那么这部分失独家庭的老人生活、养老又是怎样情况?

一、 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局

1、入住养老院的担保问题。入住养老院时都需要与养老机构签订一份入住协议,其中有条款明确规定,老年人需要有担保人(监护人)签字才能入住。那么这部分老人由于没有子女,只能由其他人(监护人)来承担相应职责任。而部分老人则希望居家养老,将面临生活上很多问题。

2、经济困难,无力养老 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养老基本没问题。由于部分独生子女是因病死亡,这部分家庭往往花尽积蓄或举债为子女看病,加上退休金较原工资明显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也会逐渐出现,退休以后引起的老年贫困现象越发突出,而失独老人完全没有来自子女的赡养金,来自于生活资金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太仓这102户失独家庭中有12人未参保、10人低保、25人农保、23人土保,这些失独父母的微薄的养老金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保障?

3、就医问题 102户失独家庭有25户离异、17户丧偶,没有参保、农保及土保的人员70人,占42%,这部分人员只要发生疾病,将对他们已经非常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

4、精神折磨,无所寄托 对于失独老人,最直接、最大的冲击就是心理上的创伤。失去独生子女后许多老人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缺乏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很长时间走不出来。直接的表现就是社会功能受损,远离人群,害怕与人接触,任何细小的情节都可能引发其痛苦的回忆。

5、老来无人陪伴 “失独”后意味着老来无人陪伴,特别是夫妻双方有一人先老去的,另一方将更加孤独无依。还有离异家庭,同样是无人陪伴。同样门诊就医配药、生病住院时均无人照看陪护。

二、目前太仓已实施失独家庭救助政策

1、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公益金救助政策 凡独生子女父母或独生子女本人因死亡、重大疾病者,每年一次性给予1000—3000元公益金救助,独生子女死亡给予最高一次性公益金救助3000元。

2、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目前年满49周岁,夫妻双方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

3、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居家养老制度 自2009年起。试行户籍60周岁以上,日常生活需要介助或介护的收入在低保标准两倍以内的独生子女父母实行政府援助的居家养老制度。截止去年底,已有37人享受该制度。

三、建议

1、居家养老的老人,民政、社区等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帮助解决他们养老服务。如生活必需品的购置、就医的陪伴等。

2、除了目前太仓已实施失独家庭救助政策,加大特别扶助力度,从社保、医保入手。增加现有救助额度。

3、目前国家对独生子女的奖励政策是每年60元至14周岁。为 减轻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可以由国家和地方出资,为独生子女户办理养老保险、健康平安保险,一旦独生子女因意外发生伤残、死亡事故,可以获得赔偿。

4、失去独生子女的创伤使得几乎所有的失独父母都需要心理治 疗人员的介入,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相对较少,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咨询师的志愿者、大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做一些情感疏导工作,使失独父母早日走出心理阴影,融入社会。

5、太仓的计划生育一直走在国家的前列,目前符合政策可以生 二胎的独生子女父母还只生一胎,因此政府应该鼓励这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生二胎,就可以大大减少以后“失独”家庭的比例。

6、最近苏州市政府已出台了《苏州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 象帮扶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如一旦下发,建议太仓政府参照执行。

帮助失独群体走出生活困境、情感阴影,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也有这个责任。应该建立“失独家庭”档案,进行分类指导。经济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在精神慰籍上予以帮助,如开展心理辅导、【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义务巡诊等多元服务,对于经济困难的,应加大扶助力度,让他们老有所养,并有所医。

建议人:徐建芬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活动后期完善工作的几点建议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第三篇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后期

完善工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活动我们已经陆续开始进行推进着了,通过三天的活动情况看发传单丶办老年证丶给老人解答问题等都可以很正常的进行了,那么我想我们的后期工作也应该大家各出己见, 把后期工作完善下了 ,别到时候搓手不急。

第一 什么时间下到各家去摸底考察?是否要为老人建立帮扶档案,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怎样协会取得联系(24小时),协会负责人员怎样和下属服务小组联系及时的到达需要帮助对象家中? 第二 让老人们怎么样才能以最快的方式知道去他家是志愿者服务人员而不是其他人,是否要给老人留上门服务登记卡,以便以后确认,去服务的人员是否也要有登记卡,在服务过后需要老人和服务人员双方签字,留下个凭证?

第三 志愿者跟老人们怎么形成帮扶对象,是结对子形式还是区域形式?是否分成服务小组或队? 第四 志愿者以什么形式去到帮扶对象家中,几人? 是否要像协会登记?去服务的人员怎么搭配? 第五 志愿者在去服务之前是否要集中培训?协会是否要对去服务的人员制定相关的规定,此规定在网站公开,例如 :酒后严令禁止决不允许丶 有的老人

脾气不一定会很好,需要志愿者怎么去顺着些老人,不要和老人发生争吵, 哪怕老人脾气再不好,我们也不要出现急躁的脾气之类的大家再议…..

第六 志愿者在去服务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需要怎么处理,例如老人意外跌倒之类的…..

第七 志愿者在去帮扶服务对象所产生的费用是否要协会出 例如车费之类的…..

以上几条是我的个人建议,估计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给与补充修改后, 拿出一些好的建议来。 2012-7-14晚23:25 理事:李晓东

天泰寺亲情关爱总结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第四篇

天泰寺街街道办事处

亲情关爱—结对联亲活动总结

年终岁尾,为更好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天泰寺街街道办事处计生协会决定开展“亲情关爱,结对联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以“代理儿女”身份,带着儿女亲情与失独家庭结对扶助。

为确保工作开展有效,帮扶不走过场,街道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实施经济帮扶、精神慰藉、养老扶助、生活照料等多种形式的日常扶助。制定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亲情关爱”行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亲情关爱”行动领导小组,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促进帮扶工作的开展。同时,为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为失独家庭提供包括列一份帮扶计划、制一张带有志愿者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的“亲情卡”、每月一次电话访问、每季一次上门探望、每季开展一次家政服务、每年陪过一个节、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填一本“亲情关爱”记录的亲情关爱服务,在此基础上,街道计生办和计生协工作人员、协会会员及志愿者深入特困家庭,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及精神状况,并根据家庭需求及个人意愿,选择适宜的方式为其提供特色帮扶,为计生特困家庭除困解难。

“亲情关爱,结对联亲”活动主要针对失独家庭人员情感、身心、生活方面具体需求开展特色服务,使失独家庭人员在情感上走出孤独,精神上有所寄托,现实困难得到解决,安全感和保障感得以建立,帮助其尽快走出失独阴影,步入健康生活轨道。

此次关爱失独家庭行动内容涵盖“亲情相望、健康直航、文化共享、服务快递、温暖专送”五个方面的帮扶行动,并在坚持自愿的基础上,让失独家庭与计生困难家庭子女、福利院孤儿开展“结对联亲”活动。 同时,此次街道计生协会将会积极与相关保险公司合作,将保险保障纳入到亲情关爱工作中,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失独、伤残家庭开展母婴安康、意外伤害等保险并给予优惠,并探索政府补贴及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投保模式。

2015年6月

简报第一期——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第五篇

常州大学

第一期

常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编 2014年7月6 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

【失独家庭帮扶工作总结】

“我们都是你们的好孩子”

—实践小分队开展给“都市萱草园”居民小区失独家庭送爱

心活动

让失独家庭沐浴在阳光下

“当我们的暑期校级实践小分队决定去关爱失独家庭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没底,失去唯一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而人面对最大的痛苦时,往往都会选择逃避,我们这样去揭别人的伤疤合适么?再者,现代化的居民小区的居民基本都是互相不认识,失独家庭真的愿意让别人知道么?而且,社会上的人对于失独家庭又是什么样的看法呢?同情,远离?中国古代往往有妇人克夫克子之说,他们会不会以有色眼镜去看失独家庭尤其是丈夫和孩子都去世的妇人?”组长周金波面对采访时不无焦虑的说。那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又让他们决定鼓起勇气去做这件事呢?周金波微笑着说:“一直觉得失独家庭的问题在中国早已存在,只是这个问题一直都笼罩在黑暗之中,前一段时间南方周末也做过失独家庭的特别刊,但是我觉得要

让失独家庭真正沐浴在阳光下,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要献出一份力量,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当如此,所以,我们决定来做这件事”。

2014年7月1日下午,活动正式在“都市萱草园”居民小区展开了,为了如何更好地关爱失独家庭以及改变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的认识,我们制作横幅,打印传单及调查表。并与社区联系。

2014年7月2日,小分队来到人流密集的街区,拉起了印有“点亮失独家庭心灯,让爱与青春同行”的横幅。大多数行色匆匆的路人驻足观看,反响各不相同。与此同时,我们志愿者们给路人发散宣传单,并有选择地对路人进行调查。刚开始许多路人对“失独家庭”的含义还不太了解,不过在志愿者们的仔细解释下,许多群众慢慢理解了这个词。还有许多路人对“失独”家庭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譬如:在经济层面,有人认为政府应该大力补贴失独老人;在生活层面,有人认为社会各界应该多去看望老人,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社会层面,有人认为大多数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失独”家庭……“我觉得你们这个活动真的很好,小时候我有一位邻居她唯一的孩子出车祸去世了,从那以后她就变的疯疯癫癫的,我觉得要是早有这样的活动,也许她就不会疯了。”吴女士在面对小分队成员的提问时感慨地说道。通过小分队的努力,失独家庭逐渐沐浴在阳光下。还有许多群众对我们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举办此类活动表示了支持及感谢,希望我们将这个活动从常州带向全国。

“爸爸妈妈,我们回来看你了”

2014年7月3日,小分队在社区沈主任的协助下,走访了多个失独家庭,并向他们赠送了一点水果及生活用品。当我们走进他们家时,就能初步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现状,是贫穷与孤独。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邵留娣老人家,走进门,只见家里稀稀落落的家具,家具里最昂贵的也不过是一台政府赠予的电冰箱。从昏暗的房子及破旧的单床里,我们能些许感受到她的孤独,当我们坐下和她交谈时,老人总是

紧紧地抓住我们的手说:真的很感谢你们能来看我。可是我们真的很惭愧,因为我们一年只能来看望他们几次,给不了他们太多的关怀。而我们能做什么,或许也只能好好地陪老人们聊聊天,帮他们打扫打扫卫生,让他们感受到一点学生对他们的温暖。在走访中,我们慢慢认识到光靠我们几个人是不够的,必须呼吁整个社会一起来关爱失独家庭,做到让失独者不孤独。

第二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沈主任及各位领导的帮助下,走进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一大早我们一行人就买了点水果及一些生活用品来到了失独老人黄国琴家中,做了一天老人的“好儿女”,为老人包了一顿饺子,为老人打扫家务,陪老人聊天,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方面给了老人关怀及家的感觉。在我们临走时,老人依旧不断念叨,让我们以后一定要常来。虽然我们今天给老人带去了惊喜,让她一天都充满在喜悦当中,但是剩下的364天怎么办,她依旧得一个人烧饭,一个人打扫卫生,无依无靠,充满孤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特定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将采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爱这方面的群体,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的人走到我们关爱“失独”的队伍中来,让失独老人沉浸在社会大家庭的爱中。

通过走访这些失独家庭,与失独老人心与心的交流,我们明显感觉到,也许只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给予他们一丝温暖与爱,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阳光活力很多。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中国有一句俗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的发人深省。梁启超还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孝顺父母从孩子做起。因此,2014年7月5日,我们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善待父母的教育课,让他们懂得感恩,善待父母,让中华民族的“孝道”得到传承。之后,在队员的主

持安排下,我们和社区的小孩子开始了愉快的游戏,抢凳子、猜词语、爱心团团抱一系列的游戏增进了我们与社区孩子们的距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团结互助的意义。

失独家庭的阳光梦也是中国梦

中国梦——复兴梦,要复兴首先要强民,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肯定,只要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这强民复兴之路就不会远.。失独家庭应该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关爱,让他们沐浴在阳光下,享受更多的温暖,不再孤独,不再无助。我们此次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关爱失独家庭这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践行我们对中国梦的特殊理解,中国梦更是中国千万万人民的梦,只有个人的梦实现了,总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才会实现。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上收获更多,从而达到一个高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2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