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一)
荒漠化教案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1002

姓名 张强

学号 2010119010233

指导老师 梁俊红

2013年5月14日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二)
荒漠化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教学难点:

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土地荒漠化是全球的环境灾害,他已经影响了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荒漠化而遭受的损失达420亿美元。

1、你经常参加植树活动吗?

2、你平时有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吗?

3、你的口袋里是不是早就不见了手帕的踪影,换成时髦的纸巾了?

一、荒漠化

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思考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点拨: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活动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

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阅读P19 让学生阅读后进行复述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指导读图

课本图2.12“沙坡头草方格沙障”,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沙坡头,其周边的自然状况: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黄河。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西,滔滔黄河在这里经过,包兰铁路沿着黄河,横穿腾格里沙漠南缘。这里特别在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对包兰铁路形成了威胁。

思考:沙坡头试验站采用什么措施来固定流沙?效果如何?

点拨:沙坡头采用了草方格沙障技术固定流沙,用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包兰铁路自1958年通车起一直畅通无阻。

思考:这种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如何起到固定流沙作用的)?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

点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六、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三)
景观设计教案

水景设计教案

13公共设计04班 授课教师:马川 校历

《水景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120520037 课程编码:Waterscape Design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20 理论学时:12 学分:2 适应对象:环境设计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空间构成、色彩构成、三维图形辅助设计、 大纲主撰人:马川

大纲审核人:蔡琛

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的思维能力,了解水景设计的各项特点,增强设计表现能力。本课程的重点在让学生了解水景景观的设计要素和设计趋势,以及水景营建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水景景观案例实例,增强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并能基本掌握水景景观规划的流程,为今后的专业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水景设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1水景设计的基本概念 2 水景设计的景观构成 3水景设计的发展趋势

重点:使学生了解水景设计的基础理论,为后期设计实践做好准备。 难点:水景设计的基本构成以及未来流行趋势。

第二章 自然环境水景景观的设计要点

1. 治水性 2. 亲水性

3. 土地计划利用 4. 竖向规划

重点:使学生了解水景设计的设计要点,为后面的设计的设计实践积累理论基础。

难点:水景设计中的环境因素对水景设计的影响,以及合理规划水景设计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水景设计要点,为后面的实践积累理论基础。

第三章 城市水景设计的设计思维 1. 水形 2. 水色 3. 水声 4. 与生命的关联

重点: 从水这个设计元素着手,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水景设计中传达水元素的特色。 难点:使学生建立相应的设计思维,懂得城市水景应该从哪些方面创意着手,强化水的美感,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的景观。

第四章 水景景观主题概念设计

1. 动水景观 2. 静水景观、

重点:使学生了解城市水景营建的基本原理,懂得如何将创意赋诸实施。

难点:运用水景营建的基本原理进行主题概念设计,要求学生做出一份现代水景创意书。

第五章 城市水景营建规划设计

1 水景景观主题与概念设计 2 水景主题概念设计

3 水景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重点:让学生懂得运用前面阶段所学的水景基础设计思维和营建基础知识进行水景规划设计。

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协调美观与规划之间的关系,做到在设计中兼顾环境,给环境中赋予主题。

三、实验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综合提高学生的整体设计思维能力、设计分析能力及表现能力。 通过水景景观总体规划设计的图纸进行学习和创作。 3、考核方式

① 平时表现考勤,习作交流。(占40%) ② 实验项目。(占60%)

4、实验指导书、参考书

主教材:《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12,实验学时20。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德.赫伯特.德耐塞特尔 迪亚特.格劳 编著 《最新水景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六、课程考核

形式:1.平时表现,考勤,习作交流等。(占40%)

2. 实验项目部分考核。(占60%)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四)
《景观设计》教案

《景观设计》教案

授课教师:

技术职称:

所在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学期:

200 ~200 学年 第 学期

专业教研室

第一 单元(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荒漠般的景观,,的教案(五)
景观设计2教案

教 案 扉 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4563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