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原设计者: 毛利铭
原设计者: 毛利铭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二单元第二课
科技是把双刃剑(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2、进一步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从垃圾分类处理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 教学难点:
懂得科学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
教学难点:
能客观地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白色污染”【科技是把双刃剑教案】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能够造福人类,现在请你先拿出课前导学单,都完成调查的请举手。你们的自觉性强,任务完成的很好!那现在你能举几个例子说说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吗?
2、师:的确,我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你们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东西?(一次性杯子、塑料袋„„)像这样的塑料用品,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呢?
3、教师小结:是的,塑料制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从儿童玩具到日常用品到汽车部件„„今天的我们,每个人都被塑料包围着。塑料的发明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你发现它潜在的危害了吗?
4、请大家静静地看这一组图片!出示一组白色垃圾污染环境的图片
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随意丢弃的塑料袋、快餐盒、一次性用具等塑料制品,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给人类的生存也造成了危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色污染”。请大家打开课本35页,自己看看资料,把 “白色污染”的概念用笔划一划。指名回答,对于这里“降解”一词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齐读概念。
5、交流课前调查:课前老师让你调查了自己家里一天用掉的塑料废品,下面你请把表格拿出来和同学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小结:看来,在我们农村的普通家庭里一年的塑料用品数量也是相当多。那你知道我们整个国家的情况吗?(出示幻灯)
6、看数据谈感受:
我国是世界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和废气量十分惊人。据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具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到7亿个。仅1995年,全年塑料消费总量就达1100万吨。
小结: “白色污染”总量之多,面积之大,确实让人担忧。
7、了解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
你们知道吗?出示幻灯——(屏幕:数据文字)
科学家研究证明: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为:(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 )
交流:看了这组数据,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师:这就是塑料的难以降解,这么多废旧塑料制品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其他很多危害!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你还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还有哪些?
8、出示资料: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的危害很多:
二、想方设法,控制“白色污染”
1、看来,塑料的发明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危害,怪不得会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认为是到底是塑料出了问题,还是使用塑料的方式出了问题?
2、小结:塑料本身没有错,错在人们没有及时、有效地回收、处理塑料废弃物。垃圾的处理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来防治了白色污染。请同学们自读36页,看看韩国对垃圾的处置状况。(指名回答)
3、课外你们还了解了其他哪些国家的做法?重点了解:
中国——禁塑令
4、看来,很多的国家都在积极努力起来了。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减少,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好,你们想不想也立刻行动起来,
(1) 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 积极参与和宣传“垃圾分类存放”。
(3) 进行回收,变废为宝。。
(4) 使用菜篮子、购物袋。
(5) 多次使用塑料袋,不用或少用塑料袋。
(6) 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
师:大家的建议都值得提倡,现在南浔区各所中小学也正在开展“四化三边”活动:即对公路边、河边、山边、村边的环境进行洁化、绿化、美化行动!你瞧!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捡的捡,扫的扫,铲的铲,积极清理周边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减少白色污染,解决“脏乱差”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得更舒适、更优美。希望你也赶快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三、垃圾分类,远离污染
1、师:有位名人曾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把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一部分垃圾也会变成有效的资源。
2、看公益广告,了解分类常识。
(课件:垃圾分类公益广告),生谈得到的启发。
3、 垃圾分类
师:每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那就请你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把垃圾放到相应的桶内,前后四人小组一起合作。谁愿意上台把老师家的垃圾帮忙分分类? (指名一人上讲台,师贴四个垃圾桶模型,其余同学组里贴)
5、小结:大家学会了分类,真正能在生活中这样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在享受的同时,更应懂得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课外拓展
1、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小组合作,进行“废旧物品大改造”。比比哪个小组的小制作最有创意!
2、和家人一起参加一次真正的减少白色污染的劳动,养成垃圾合理分类和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下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了解其他科技对我们所产生的危害,正确认识科技这把双刃剑。
《科技是把双刃剑》教学设计
《科技是把双刃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科技是把双刃剑,能够造福人类,也可以致人于死地.
[能力目标]:合理地利用科技,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德育目标]: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应该关注科技的发展,关注世界
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科技的两面性,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致人于死地. 教学难点:使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认识到应合理利用科技,使科技造福人类.【科技是把双刃剑教案】
教学方法:
1. 以学生为主的合作探究法.
2. 以事例为辅的分析讨论法.
3. 多媒体,影片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科技是把双刃剑教案】
导入新课: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和近代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对科技产品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科技是把双刃剑.
教学新课:
活动一:科技造福人类
活动目的: 使学生场所欲言,尽可能多的说出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从正面认识科技,为“小辩论”做准备.
活动形式: 学生分成男女两组,首先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总结哪一个小组说的多.
课件展示: 现实生活中部分科技产品带给人们的益处
活动二:科技带来的隐患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举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的负面作用,为“小辩论”做准备.
活动形式: 学生分成4小组,首先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颗件展示: 现实生活中部分科技产品带给人们的隐患.
活动三:小辩论“科技的利与弊”
正方论点: 科技利大于蔽
反方论点: 科技蔽大于利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激烈的辩论,和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学生了解看待问题要全面,明白人类应合理的利用科技,让科技造福人类. 活动形式: 学生分成正反两组,先讨论,后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小结新课:
让学生以绿色和平组织的身份,拟一份倡议书,向世界所有国家倡议停止研制或发展核武器,有意识的将学生思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把政治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不局限与书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07.03.28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 1 课时
上一篇: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