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

字与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出图画中象形字与实物有哪些相像的地方,知道这些字是象形字。

2.借助图画认识汉字。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古时候人们写的字(出示书上的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有几部分。(有两部分:下面是太阳,上面是古代人们写的字)

古时候的文字和图上的实物很像,我们叫它“象形字”。今天的汉字就是象形字演变来的。你们想学这些字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字与画》。

(二)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看太阳图,太阳还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日)

(1)出示生字卡片“日”:谁能大声地读出这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

2.出示另外七幅图。

(1)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座高山,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出了幼苗)

(2)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

(3)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

(4)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

3.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如“山”,山字的外形好似隆起的、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正是三座并排的山峰,中间那座高高的山表示山中间一竖笔,山两边的竖折、竖表示旁边的两座山峰;如“月”,顺口溜帮助识记:小小船儿弯弯月,嫦娥玉兔船上约)

4.这些字我们经常用到,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介绍一下吗?

(可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河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吗2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山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读生字。

2.识字游戏。同桌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版书设计

1.字与画

课堂作业设计

1.认读本课的生字。

2.口头组词。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二)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字与画

上学了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从第一幅图入手,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说说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1) 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 老师也可参与其中,模拟师生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可以与生活课的入学教育配合起来,组织儿童参观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了解学校的主要机构,对学校产生喜爱的感情。

4.认识和熟悉丁丁、冬冬两位小朋友,观察他们的头发、衣服有什么特点,说明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将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5.可在看图时和对话中认读汉字“学、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书包”。【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6.在学习插图前,也可先学《上学歌》,以激发兴趣。

7.学习第二幅图,可利用语文课本,带领学生认识书的封面、

目录和页码。并教育学生爱护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像,《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

二、 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

(1) 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 (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 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

好的?

(5) 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 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 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 学习生字

(1) 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提问: 照片上的字你认识吗?

(2) 结合介绍学校的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地点的名称,如:一年级3班、厕

所、演播厅【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3) 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 出示课本中“上学了”图。

(5) 提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们一样,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到

他们的学校中看一看,你认识哪个字,就和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吧。

(6) “小老师”教学:学校、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

(7) 带学生摆字卡认字。

3、 抽读字卡。

三、 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放学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带爸爸妈妈参观我们的的学校,在校园中找到我们认识的字,读给家长听。遇到我们不认识的字,正好向爸爸妈妈请教,你愿意吗? 第三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1.

2. 实物投影出示:“丁丁和小朋友们认识语文书”图。 引入:在以后的学习中,语文书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和小朋友

一起认识语文书吧!

二、 新课教学:

1.

2.

3. 自己翻看语文书吧! 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那一课呢? 请你告诉大家怎样找到你说的那一页呢?(预测:如果介绍的孩子说不

出方法,就鼓励他向大家求助。)

4. 小组中,大家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翻书,才能更好地爱护书呢?下面请小

朋友来表演一下。

5. 练习:请小朋友们用正确地翻书方法,找到老师说的页码。(也可请一

位小朋友们来说个页码,大家找。)

6.

7. 提问:你知道“目录”有什么用吗? 讨论:大家的书都一样,我们要怎样区分呢?(预测:如果除了“写上名字”孩子们还说了很多种方法,都要鼓励他们动脑筋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

一的,也许孩子们会想出更为巧妙的方法。但是如果有的孩子提出在书上画上记号,我们要引导孩子爱护书籍,不要在书上乱画。)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8.

9.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课本呢? 跟着录音学唱《上学歌》,读一读歌词。

10. 学习生字:“小老师”教学生字:语文、书包

三、 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向你周围还没上学的小朋友介绍你的语文书,把《上学歌》唱给他们听,并解答弟弟妹妹提出的问题。

第一单元 字与画

教材分析:

《字与画》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主要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17个生字,它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象形字的学习,学生能感知汉字能表意的特点,有利于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二、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扩词练习。

三、能用正确的姿势读书。

四、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够较清楚地指出字形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建议:

本单元只有图画与字,没有朗读的内容,因此,认读生字与识字是重点。本单元图画内容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教学时,可以先从前8幅图入手,让学生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字与画的联系,然后再由浅入深,借助图画认读生字。如教学时,可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的字是什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图画与字的联系。

有的字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哪一部分与汉字中的哪一笔相似,并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如“山”字,山字的外形象隆起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正是三座并排的山

峰,中间那座较高的山表示山中间的一笔“竖”,山两边的“竖折”、“竖”表示旁边的两座山峰。

要利用学前教育的差异,发动已经会认读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边识字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例如: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画上画的河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

第6页的9幅图和9个字在学生已学习前8个生字的基础上可适当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会合作学习,可先同位互教,小组学习。

最后脱离图画识字,教师可板书字,打乱顺序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充分利用生字卡片识字,也可与前一部分的8个字结合起来学习。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相关资料:

1、象形文字: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每个字有固定的读法,和没有固定读法的图画文字不同。

2、图画文字:用图画来表达意思的文字,特点是用整幅图画表示意思,本身不能分解成字,没有固定的读音。

3、象形字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24页}

(一)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图画。(师述)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家的伙伴丁丁,瞧,我手中拿者一把金钥匙,你们知道金钥匙代表什么吗?生讨论后,师总结:金钥匙帮助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紧钥匙告诉我们什么呢?投影出示读书姿势图及句子,想一想,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怎么做?(读句子)

二、 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出示图1(1)请同学们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同学们真聪明,古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三)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字与画》优秀教案(精品)

《字与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

学认9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识字,利用多种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课前准备

字卡、图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2.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组生字“禾竹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二)学习第二组“目马鱼”。

1.看图说字音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4.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5.课中休息-----找朋友

(三)游戏。

1.看谁反映快。

2.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3.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四)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四)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 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五)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画教学设计】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 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