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伊索寓言里的狐狸
狐狸和乌鸦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老朋友,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儿我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
2、谁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指名交流)原来是这样,狐狸看中了乌鸦——嘴里的肉,可是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他馋的直流口水,想吃掉乌鸦嘴里的肉。
(三)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1、你知道狐狸是用什么方法吃到那块肉的吗?读课文2-5狸说的话。
2、自主读书,画线。
3、讨论交流。
一、体会“亲近”。
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出示:“亲爱的乌鸦,您好!”
1、听了狐狸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2、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狐狸对乌鸦的有礼貌、尊敬 (您、亲爱的)你会对谁说亲爱的?(妈妈、爸爸、长辈)亲密的人,喜欢的人用亲爱的,对老师和长辈才会用您
3一转,他的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被你看到了,从这个动作你能看出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
4、你能把狐狸的心思读出来吗?这样说能吃到嘴里的肉吗,加上动作来读一读好吗?2-3个
5
二、体会“关心”。
1、狐狸没有吃到肉,又对乌鸦说——谁来读?如果读书的时候能多多关注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你就会读得更好!狐狸先生我想采访一下你,刚才没有吃到肉,你的心情怎样?那你为什么还要笑着说呢?
2、原来你的笑容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呢,像这样装出来的,有目的地笑容,就叫做赔着笑脸。再读。
3
三、夸赞羽毛漂亮,嗓子好,奉承乌鸦。
1、两次都没成功,狐狸放弃了吗?他又对乌鸦说——谁来读?
2、狐狸的话是真是假?你怎么知道?朱老师带你们听一听。听!麻雀是怎么叫的?乌鸦呢?狐狸果然说的是假话。我们把夸赞别人的假话叫做——“花言巧语”。谁再来读读狐狸的花言巧语。
3、结果怎样?
4、这时候,狐狸还听他唱歌吗?他干什么去了?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四)回归课文,整体感悟。 同学们,这只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狡猾)你们想对这只狐狸说些什么呢?
最后我们一起分角色读读这篇课文,记住这狡猾的狐狸。男生读旁白,女生读狐狸,朱老师做乌鸦。
年迈的狮子和狐狸
一、导入新故事。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我们前段时间读了这本书,发现有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其中的另一个故事《年迈的狮子和狐狸》。师读。
二、自读故事,畅谈感受。
想自己读读吗?请你自己读故事,待会儿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狐狸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读完了吗?这个故事中的狐狸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谈狐狸】
1、 聪明:
你是从哪看出来他聪明的?他识破了狮子的圈套。
2、狡猾:他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
你们想听听朱老师的观点吗?是啊,如果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对的地方,那就是聪明,如果把自己的智慧用在错的地方,那就是狡猾了。
3、你们瞧,同样都是狐狸,但是他们的性格特点可以是不一样的。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可以赋予狐狸不同的性格。
你在伊索寓言中还认识了怎样的狐狸呢?你能给我们说一说。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只性格各异的狐狸,在伊索寓言中,许多动物也像狐狸一样在不同的故事中反复出现,课后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选择一种动物,去探寻它在不同故事中会具有哪些不同的性格,在下周的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 狐狸和乌鸦》教案
陈思
教学目标
1、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题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3、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爱听奉承的语言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狐狸和乌鸦》。看,乌鸦来了(出示乌鸦图片),同学们,你从他的打扮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位( )。它找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它会想些什么呢?
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狐狸图片)出来找吃的,它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怎么样?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它会想些什么办法来达成目的呢。课文第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思考(出示自读要求:课文写了狐狸和乌鸦的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前狐狸是什么样的表情?乌鸦的反应又是什么?)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
(2)“眼珠一转”说明什么?
(3)狐狸是真心像乌鸦问好吗?(板书 :您好)
(4)感情朗读
(5)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
2、学习第二次对话
(1)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你能赔个笑脸给我看看吗?
(2)齐读句子(板书:孩子好吗)
(3)乌鸦听了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它一眼呢?(板书:看了一眼)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句子 找一找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
(2)男生读第一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真漂亮”。(板书:漂亮) 女生读第二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嗓子真好”。(板书:嗓子好)
(3)感情朗读
(4)出示乌鸦和麻雀图:你觉得谁的羽毛好看?
(5)狐狸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乌鸦的羽毛本来就没有麻雀好看,叫声谁都不爱听,可狐狸偏说好看、好听。像这种明明不好却说好的话,我们就叫它“奉承话”。齐读一遍。
(6)乌鸦听了奉承话是什么反应?(板书:得意 唱)
结果怎样?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 什么叫“一溜烟”?为什么要跑这么快?
四、朗读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的不同心情。
五、小结
乌鸦该吸取教训了。
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六、完成练习,总结全文
1、狐狸对乌鸦说了( )次话。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乌鸦喜欢(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 )。
七、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之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八、板书设计
狐狸
亲爱 您好
孩子好吗
羽毛漂亮 嗓子真亮
乌鸦 没有回答 看一眼 没有回答 非常得意 唱
21狐狸和乌鸦
执教者:陈热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认识“底、洞、肉、直、羽、差、刚”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洞、肉、直、差”。
3、积累4个词语 ,并能正确认读,能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有感情的读出狐狸奉承乌鸦 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课文内容,较准确的找出狐狸奉承乌鸦的句子,并能较有感情的
读出来。
2、懂得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狐狸不择手段用谎言来欺骗乌鸦是非常可耻的,同时也体会乌鸦因为爱听好话而上当是可悲的。
一、激情引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先猜一猜。
2、多媒体出示第一个谜语。
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脱大尾。
学生猜完后,再引出狐狸的图片和谜底。
随机板书出:狐狸
师:口头解释:狡猾
3、多媒体出示第二个谜语:
身上黑得像木炭,背上背着两把扇,走一走来扇一扇,哇啦哇啦乱叫唤。
让学生猜完后,再引出乌鸦的图片和谜底。
随机板书:乌鸦
师:你觉得乌鸦的这种叫声好听吗?(不好听)可有人说他好听。谁呢?就是(狐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3、补全课题《狐狸和乌鸦》,并齐读课题。
4、出示多媒体:
师:《狐狸和乌鸦》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那么《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21课,给课文划分小结。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看着课文仔细听听录音,了解一下狐狸和乌鸦之间有什么
故事,同时把不认识的生字词用铅笔把它全圈出来。
2、出示《初步感知》让学生交流
( )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 ),洞里住着( ), 乌鸦找一片肉,狐狸馋得( )。狐狸笑着对乌鸦说„„
3、 鼓励学生逐一回答填空。
4、学习生字
(1)师:这一段话里有四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学习。
(2)出示生字卡片 底 洞 肉 直
(3)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出字音,再齐读。
(4)师以“我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啦,‘底’字最后一笔有一点,可千万
别忘了。”的方法鼓励学生起来提醒其他学生记住剩下三个生字。【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
(5)生字宝宝就在这短文里,那个小朋友有勇气把它读一读?【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
(6)全班齐读。
过渡:狐狸笑着对乌鸦说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深入理解
1、重点读第3节,用“”画出乌鸦奉承狐狸的句子。用“划出狐狸反应的句子。
3、提问:乌鸦一共对狐狸说了几次话。(3句)
师: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了什么话呢?哪个小朋友把它读出来?
生:您好,亲爱的乌鸦。
师: 狐狸这时候是什么反应?哪个小朋友把狐狸的反应的句子读出来。
生:(瞥了狐狸一眼,不作声。)
师:这一句是狐狸问候乌鸦,用的是“您”表示对乌鸦很尊敬。
狐狸是真的很尊敬乌鸦吗?
生:不是的,是狐狸骗乌鸦的。
师:对,这是狐狸对乌鸦使出的第一计,与乌鸦套近乎。第一计落空狐
狸是不会善干罢休的,狐狸第二次又会对乌鸦说了什么话呢?
生: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
师:狐狸这时是什么反应?
生:(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
师:这是狐狸使出的第二计,问候乌鸦的孩子。
师:狐狸见两次没有让乌鸦开口,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呢?
点学生回答
生: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你来,可就差远了。你
的嗓子真好,听您唱歌真是一种享受。你就唱几句吧!
师:这一段话里面又有几个生字宝宝。
4、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羽 受 刚 差
师:这一句是狐狸奉承乌鸦的话,谁能用赞美夸奖的语气把它读出来。 点学生读,提醒学生要把带红色的词“漂亮”、“差”、“真好”、“唱” 读重一点。对学生的读作点评,并范读一边。
师:在谜语里我们已经了解到乌鸦的羽毛是漆黑的,叫声是哇啦哇啦
乱叫,那你觉得狐狸说的话是真的吗?
生:不是的。
师:这就是乌鸦使出的第三计,故意夸奖奉承乌鸦
师:这一次,乌鸦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多媒体
(“哇”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
四、学文明理
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觉得乌鸦的羽毛漂亮,歌声好听呢?(不是,
是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乌鸦好不易找的一块肉被乌鸦骗走心里一定觉得很怎么样?(伤心)乌鸦要不是听了狐狸的话,肉能被骗走吗? 那么,学了这则寓言后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爱听好话,容易上当。)
五、巩固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狐狸对乌鸦说了( )次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乌鸦
喜欢(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 )
六、说话练习
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狐狸来了,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发
挥你的想象力,用两三句话说一说。
七、看视频后再鼓励学生复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八、拓展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平时有谁对你说过好听的话把你的东西骗走的事吗?
九、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二年级公开课教学
11课 狐狸和乌鸦
教师:周小枫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第六自然段,讲狐狸骗到肉后跑掉了。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已经学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再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呢?
2、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知道,乌鸦很聪明,那么当它遇到狐狸的时候,它是否也是那样的聪明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狐狸和乌鸦》(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词,举手或者点名读(上节课已上生字词)
2、师生齐读。
3、展示问题(学生回答)
A、狐狸和乌鸦是好朋友吗?
B、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三、读懂内容,抓重点段理解
1、标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知道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教师可表演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内,想吃的那种表情)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5自然段。读的时候,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
划出乌鸦的反应。
4、课堂讨论(同桌讨论)
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一次对话:
1、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2、乌鸦有什么反应?
乌鸦没有回答。
3、乌鸦在说话之前有一个动作是什么?——眼珠一转。为什么做了这个动作?
——因为他想到办法了。
第二次对话:
1、狐狸第二次是怎么说的?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2、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表情?为什么要这样?
狐狸赔着笑脸,想讨好乌鸦,骗乌鸦开口说话。
3、乌鸦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第三次对话:
1、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
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2、狐狸说话前的动作时怎么样的?
摇摇尾巴
3、同学们想一下,那狐狸说的话是真还是假的呢?
狐狸说的话是假的。
4、那听了这些话,乌鸦相信了没有呢?
相信了。
5、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乌鸦和麻雀的图片)乌鸦和麻雀谁的羽毛好看?
麻雀的好看。
6、想一想,乌鸦怎样叫?学一学。
(学生学乌鸦的叫声。)
7、听一听,谁的叫声好听?
麻雀的好听。
8、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狐狸说的话是假的,那除了第五段,还可以从那句话可以看出狐狸说的话是假的?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文中第六自然段)
9、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好听的话?
为了骗乌鸦开口说话。
乌鸦开口说话,肉就掉下来,狐狸就吃到肉了。
10、乌鸦上当受骗了,心情怎样?
难过、后悔、伤心„„
11、 乌鸦因为听狐狸什么样的话上当的?
好听、赞扬、奉承的话
四、课文总结。
1、从乌鸦上当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乌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狐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乌鸦:爱听好话的人
狐狸:狡猾、奸诈的人
2那既然我们知道狐狸是一个奸诈的人,那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这类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要跟着他走,还是要找机会逃脱呢?
3、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
在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
五、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第十一课)。
2、编故事
发挥想象,以“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了一片肉„„”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
《狐狸和乌鸦》教案
黄河路第三小学 王华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读出狐狸当时说话的语气。
2.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逐步悟出“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指导学生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懂得乌鸦是如 何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
3.理解课文的寓意。明白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贴图、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出“狸”字音的变化,揭题、齐读课题。
过渡: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先来复习生字词语。
2.复习生字词, 检查生词读音。(注意纠正“一”的变调) 馋得 叼着 眼珠一转 一片肉 漂亮 赔着笑脸
摇摇尾巴 一溜烟 看了一眼 麻雀 没有回答【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
差多了 一棵树 唱了起来 刚一开口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师画一颗大树,指生说说狐狸和乌鸦各在什么的位置,将狐狸、乌鸦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大树的适当位置上。理解“叼”“直流口水”,指导朗读。
2.想象: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会想什么呢?(指名说)
过渡:狐狸很想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到底是怎样把肉骗到手的呢?
二、学习2—5 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 2-5 自然段。
1、想一想: 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
2、画一画: 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直线画出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的表现。
(1)自由读书勾划。
(2)交流互动。
3.狐狸共对乌鸦说了几次话? (三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呢?出示狐狸的话。
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话,狐狸是怎样对乌鸦说的?(指名说)理解、演示“眼珠一转”。做一做这个动作,然后想一想眼珠一转干什么?(指生读读狐狸说的第一次话)
平时,你们对谁说话时用过“亲爱的”和“您”?狐狸这么热情的称呼乌鸦是对乌鸦的尊敬和喜爱吗?(指名说)
指导用亲热的语气读狐狸的话。(板书:假装问候)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什么反应呢?(板书:没有回答)
过渡:狐狸向乌鸦问候这一招不灵,又使出了第二招,它对乌鸦又说了什么呢?
(2)出示狐狸第二次说的话。
狐狸第二次对乌鸦说话,这次是怎样对乌鸦说的?(指名说)理解、演示“赔着笑脸”。
指名读并用表情演示“赔着笑脸”,狐狸是不是真心对乌鸦笑的?说一说这时狐狸的想法。
指导用亲切、关切的语气读读一读第二次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板书:假装关心)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说)板书:看了一眼 没有回答
再读读这一段话,从“看了一眼”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过渡:狐狸第一次问候乌鸦,第二次关心乌鸦的孩子,都没有能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可是咱们都能看出乌鸦有些心动了,聪明的狐狸当然也看出来了,于是它对乌鸦说了第三次话。咱们看看狐狸这一次又想出什么坏注意呢?
(3)出示狐狸第二次说的话。
狐狸第三次是怎样对乌鸦说的?(指名说)理解、演示“摇摇尾
巴”。
生齐读狐狸第三次说的话,狐狸这次说的话是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联系图比较麻雀与乌鸦到底谁的羽毛漂亮,听声音辨别谁的嗓子更难听。
乌鸦的羽毛没有麻雀漂亮,嗓音特别难听,狐狸为什么还要称赞乌鸦呢?(指名几个学生说说)
指名读,引导读出夸张的赞美语气。 (板书:假装赞美) 乌鸦面对狐狸的吹捧,它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板书:唱了起来)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乌鸦辛辛苦苦找来的肉还是被狐狸用动听的语言骗走了。
(三)小结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1、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2、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_____莎士比亚
(四)拓展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上一篇:19.2.2一次函数教案
下一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