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按要求对积或商进行凑整,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9.5-6.7= 2.4+6.6= 4.5×6= 3.5÷0.35=
6-0.6= 0.9+0.91= 20×0.2= 0.92÷0.4=
2.说说每组题的特征及算法。
8.7×0.1=
8.7÷0.1=
8.7÷10=
8.7×10=
3.比较上面4个算式的意义:
① 预测结果:与8.7比较。
② 说说4道题之间关系:
8.7÷0.1和8.7×10 8.7×0.1和8.7÷10
联想: 8.7×10和8.7÷0.1
8.7×0.01和8.7÷100
4.小结: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较:
乘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除法:商不变性质
[通过小数的乘除法练习,建立数的敏感性。]
二、探究新知
出示(书本P69页第4大题)独立思考
9.5×0.8○9.5; 0.6×1.2○0.6
9.5×1.8○9.5; 0.6÷1.2○0.6
9.5÷0.8○9.5; 0.6×0.2○0.6
9.5÷3.8○9.5; 0.6÷0.2○0.6
(1)说出思路
(2)举例9.5×0.8和9.5×1.8说说积大约是多少
(3)补充填空:在○内填上运算符号,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9.5×□<9.5 9.5○3.2>9.5 (可填×或+)
9.5÷□>9.5 9.5○3.2<9.5 (可填÷或-)
[借助小数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对积或商的预测。]
三、分层练习
1.乘法竖式练习:
0.67×3.5 (比0.67大,比3.5小,积是三位小数)
(确定范围意识)
4.36×0.25 (末尾有0,0.25=1/4,结果大约1点几)
(预测数值)
0.32×0.29(比0.32小,比0.29小,越乘越小)
(结果的趋向)
2.除法竖式练习:
1.89÷0.54(一般情况)
0.448÷32(保留两位小数)
34÷11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填表练习
书上P68页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凑整。
4.应用
A.有65.8千克苹果,每4.5千克装一篮,最多可以装满几篮?还剩多少千克?(去尾法)
B.码头上有货物66.7吨,用一辆载重4.5吨的卡车来装运,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进一
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能分析算式的特征,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分析算式的特征,培养合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算式的特征,选择简便方法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尝试整理引入
1. 加法交换律(举例)
2. 加法结合律。(举例)
3. 减法性质。(举例)
4. 乘法交换律。(举例)
5. 乘法结合律。(举例)
6. 除法性质。(举例)
7. 商不变性质。(举例)
[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如遇一些特殊数据,可使计算简便。]
二、探究新知
出示(书本P70页)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分析算式的结构,再看看数据的特征。 0.42×201 12.5×3.2×0.25 38.78+16.89+41.22
1.8÷0.25 2.8×38+63×2.8-2.8
(9.5+9.5+9.5+9.5)×2.5
11.72-7.85-(1.26+0.46)
13.8×7.6-(4.79+3.31)×8.8
(1)交流:
2.8×38+63×2.8-2.8 (38个2.8加上63个2.8再减去1个2.8)
0.42×201 (可看成0.42个201,也可以看成201个0.42)
(2)尝试计算
(3)反馈交流。
12.5×3.2×0.25 11.72-7.85-(1.26+0.46)
=12.5×(0.8×4)×0.25 =11.72-7.85-1.72
=(12.5×0.8)×(4×0.25) =11.72-1.72-7.85
=10×1 =10-7.85
=10 =2.15【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13.8×7.6-(4.29+3.31)×8.8
=13.8×7.6-7.6×8.8
=7.6×(13.8-8.8)
=7.6×5
=38 (第二步才能简便)
(4)自行设计,交流练习
也可补充:72.8×4.5+0.728×55 1.25+2.5×8+4
[借助小数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在计算中要能简则简。]
三、分层练习
1.出示书上P69页 第5大题 说说算式的结构,运算的顺序。
10.44÷1.2×0.3 36.2×4.2-9.18÷4.5
(4+28.16÷32)×0.15 5.94÷(0.1-0.1×0.1)
0. 27×〔(14.4-11.04)÷33.6〕
〔0.5×(6+0.6)-0.5〕÷0.25
2.出示书上P69页 第6大题 说说计算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6+1.4×2=6 □ 238.9-18.9÷0.4
20÷2.5×4=32 □ =220÷0.4
4.8×2÷4.8×2=1 □ =55 □
3.14-1.25+0.75=1.14 □ 0.2×(1+0.4-1+4)÷0.16
10.5×4.2×5.8=105 □ =0.2×4.4÷0.16
=5.5 □
3.出示思考题
〔(1.8-0.6)÷□+2.5〕×0.4=3.4
(1) 独立思考,寻找策略
(2) 分析结构,交流策略:逆推法,可画出树状算图(为方程作准备)
(3) 计算
(4) 交流,注意括号 (1.8-0.6)÷(3.4÷0.4-2.5)
4.应用
出示书上P70页 第8大题
A、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格尔木全长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的全长比西宁至格尔木全长的1.5倍少79千米,格尔木至拉萨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B、青藏铁路翻越唐古拉山口的铁路最高点海拔是5.072千米,比上海佘山东峰海拔的70倍还多0.004千米,上海佘山东峰海拔是多少千米?
(5) 读题,说说两题的区别(求几倍数 求一倍数)(可借助树状算图分析、理解)
(6) 列式计算
[重点是算式结构的把握,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运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要求学生使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利用逆推的方法求结果。
过程与方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找出计算时容易犯的错误。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在草稿纸上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
10.44÷1.2×0.3 36.2×4.2-9.18÷4.5
=8.7×0.3 =152.04-2.04
=2.61 =150
(4+28.16÷32)×0.15 5.94÷(0.1-0.1×0.1)
=(4+0.88) ×0.15 =5.94÷(0.1-0.01)
=4.88×0.15 =5.94÷0.09
=0.732 =66
0.27×[(14.4-11.04)÷33.6] [0.5×(6+0.6)-0.5]÷0.25 =0.27×[3.36÷33.6] =[0.5×6.6-0.5]÷0.25 =0.27×0.1 =[3.3-0.5]÷0.25
=0.027 =2.8÷0.25
=11.2
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含有小括号、中括号,先算小括 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括号外的。再进行递等式计算。
2、下面各题计算正确吗?说说理由(对的用记号“√”表示,错的用记号“×”表示):
6+1.4×2=6 □ × 238.9-18.9÷0.4
20÷2.5×4=32 □ √ =220÷0.4
4.8×2÷4.8×2=1 □ × =55 □×
3.14-1.25+0.75=1.14 □ × 0.2×(1+0.4-1+4)÷0.16 10.5×4.2×5.8=105 □ × =0.2×4.4÷0.16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运用已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要求学生使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利用逆推的方法求结果。
过程与方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找出计算时容易犯的错误。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在草稿纸上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
10.44÷1.2×0.3 36.2×4.2-9.18÷4.5
=8.7×0.3 =152.04-2.04
=2.61 =150
(4+28.16÷32)×0.15 5.94÷(0.1-0.1×0.1)
=(4+0.88) ×0.15 =5.94÷(0.1-0.01)
=4.88×0.15 =5.94÷0.09
=0.732 =66
0.27×[(14.4-11.04)÷33.6] [0.5×(6+0.6)-0.5]÷0.25 =0.27×[3.36÷33.6] =[0.5×6.6-0.5]÷0.25 =0.27×0.1 =[3.3-0.5]÷0.25
=0.027 =2.8÷0.25
=11.2
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含有小括号、中括号,先算小括 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括号外的。再进行递等式计算。
2、下面各题计算正确吗?说说理由(对的用记号“√”表示,错的用记号“×”表示):
6+1.4×2=6 □ × 238.9-18.9÷0.4
20÷2.5×4=32 □ √ =220÷0.4
4.8×2÷4.8×2=1 □ × =55 □×
3.14-1.25+0.75=1.14 □ × 0.2×(1+0.4-1+4)÷0.16 10.5×4.2×5.8=105 □ × =0.2×4.4÷0.16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按要求对积或商进行凑整,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9.5-6.7= 2.4+6.6= 4.5×6= 3.5÷0.35=
6-0.6= 0.9+0.91= 20×0.2= 0.92÷0.4=
2.说说每组题的特征及算法。
8.7×0.1=
8.7÷0.1=
8.7÷10=
8.7×10=【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3.比较上面4个算式的意义:
① 预测结果:与8.7比较。
② 说说4道题之间关系:
8.7÷0.1和8.7×10 8.7×0.1和8.7÷10
联想: 8.7×10和8.7÷0.1
8.7×0.01和8.7÷100
4.小结: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较:
乘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除法:商不变性质
[通过小数的乘除法练习,建立数的敏感性。]【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二、探究新知
出示(书本P69页第4大题)独立思考
9.5×0.8○9.5; 0.6×1.2○0.6
9.5×1.8○9.5; 0.6÷1.2○0.6
9.5÷0.8○9.5; 0.6×0.2○0.6
9.5÷3.8○9.5; 0.6÷0.2○0.6
(1)说出思路
(2)举例9.5×0.8和9.5×1.8说说积大约是多少
(3)补充填空:在○内填上运算符号,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9.5×□<9.5 9.5○3.2>9.5 (可填×或+)
9.5÷□>9.5 9.5○3.2<9.5 (可填÷或-)
[借助小数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对积或商的预测。]
三、分层练习
1.乘法竖式练习:
0.67×3.5 (比0.67大,比3.5小,积是三位小数)
(确定范围意识)
4.36×0.25 (末尾有0,0.25=1/4,结果大约1点几)
(预测数值)
0.32×0.29(比0.32小,比0.29小,越乘越小)
(结果的趋向)
2.除法竖式练习:
1.89÷0.54(一般情况)
0.448÷32(保留两位小数)
34÷11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填表练习
书上P68页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凑整。
4.应用
A.有65.8千克苹果,每4.5千克装一篮,最多可以装满几篮?还剩多少千克?(去尾法)
B.码头上有货物66.7吨,用一辆载重4.5吨的卡车来装运,至少要几次
才能运完?(进一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上一篇: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华师大版
下一篇:初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