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一)
五年级音乐 欣赏《丰收锣鼓》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从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入手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2 、能从外形及音色上分辨各类民族打击乐器。

3、能尝试简单演奏部分打击乐器,并参与合奏,体验成功与快乐。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2、了解民族打击乐器

教学重难点: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设计环节与作用:

该环节为欣赏《丰收锣鼓》之后的活动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及演奏方法,通过亲自参与感受,让同学们在喜悦和快乐中学有所获。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创造、享受音乐,从而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静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听音乐的方法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日常教学所需,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我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适宜的内容,在教学中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感受和体悟,再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孩子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前不久,给五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音乐欣赏课。音乐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引起其情感共鸣,再加上多媒体中所看到的民族乐器及听到的声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体会乐器在作品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这样来思考的:

首先,我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民族乐器或听到的民族乐器的名称有哪些,并板

书。以此问题来提起同学们的兴趣!

1、 通过课件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民族乐器分为管乐器、拨弦乐器、

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并观看以每一类为代表的一种乐器

的外观

2、 简介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并聆听其音响效果。

其次:提问同学们——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使用到我们的民族乐器。

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

(1)、先介绍《丰收锣鼓》的作曲家,彭修文和他的作品。让同学们了解其作曲风格,从而更好地欣赏该曲。

(2)、分段赏析:边听边进行解析该曲。

第一段:展现了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

第二段:抒发了人们劳动的欢乐心情。

第三段:由云锣展现了阳光下水波粼粼的画面。

第四段:高潮部分,打击乐队表现了急促的场面。

(3)、在同学们听完该曲后进行抢答:

该曲中用了那些民族乐器? ①这六种打击乐器那些是皮革制成的? ②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③哪个是用木头制成的?在乐曲中,第一乐句开始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敲击方式来表现乐曲的?

(4)、讨论:打击乐器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①强化节奏。 ②增强力度。 ③丰富音色

最后完整的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

1、师: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器,(暂不出示曲名)其中有打击乐器参加演奏。边

听边想(用课件展示下面问题)。 ①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 ②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音乐形象) ③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2、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 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 B、在启

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当学生谈出了具体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师简析作品:(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曲名叫《丰收锣鼓》,表现了

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

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作曲者的写作意图。

3、 复听音乐: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首曲子由几个部分组成? 试用线条或

者颜色表示出这首乐曲三个部分的情绪: 颜色: 线条: 师: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线条)来表示各部分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各部分音乐的情绪。)

4、 同学在听到该曲时可以跟着音乐编创打击乐器的动作,以便增强其对音

乐的兴趣。(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抓住团结协作创新思维、演奏能力及整体效等内容加以鼓励。)

板书设计:【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民族乐器:

拉弦乐器:二胡、中胡、低胡、四胡、京胡、板胡、革胡、坠胡等

弹拨乐器:扬琴、琵琶、柳琴、中阮、大阮、三弦、古琴、古筝等 吹管乐器:笛、箫、唢呐、笙、管。

打击乐器:大鼓、堂鼓、大锣、云锣、大钹、小钹 、碰铃、梆子、

木鱼等

《丰收锣鼓》曲式分析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欢快、热烈

第二部分: 优美、抒情

第三部分: 欢快、热烈

你在音乐中听到那些乐器在演奏?

堂鼓、云锣、笛子、二胡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了民族打击乐器,了解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们进行学习、互动、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通过学生体验、分组、讨论,使整个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和活跃。在聆听、分析乐曲《丰收锣鼓》作品结构时,学生还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结构,还需继续引导与帮助。

该堂课成功之处有:1、以演奏六种民族打击乐器来引入教学,形象直观,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打击乐器的认识、感受、使用为主线,把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教学步步深入也是本节课最有特色之处。3、在欣赏《丰收锣鼓》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简洁而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充分畅谈自己的感受,思维特别活跃;在编创打击动作时,学生参与积极,想象丰富,创编的成果丰富多,这些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处理不当、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欣赏《丰收锣鼓》后的发言,应在小组讨论或邻座同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发言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只有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才会去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得以持续发展。

在欣赏完该曲后 ,应加入民乐合奏(注:模仿),有助于

让同学们了解各种乐器的作用,同时可让同学们更清楚民乐合奏的形式 ,最终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二)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10课时 丰收锣鼓

第10课时 丰收的锣鼓

五年级上册音乐学科

教学目标:【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做铺垫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表达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认识并分辨古筝、笛子、萧、扬琴、阮等常见的民族乐器。 教学准备:乐器、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聆听《丰收锣鼓》

2、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3、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4、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自主学习】

1、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2、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3、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合作探究】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三)
丰收锣鼓曲谱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四)
新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欣赏课《丰收锣鼓》教案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五)
丰收锣鼓欣赏教案

6、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体会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一、欣赏《丰收锣鼓》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

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小学音乐丰收锣鼓】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

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

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二、复习歌曲《苹果丰收》

1、聆听歌曲《苹果丰收》。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小结。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学生欣赏兴趣也较浓。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