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一)
1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w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3、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及四至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年,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知道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其面积有多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

二、出示自学目标:(同教学目的)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读图1.1和图1.2,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完成P3活动1、2、3。

3、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在图1.3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4、完成P5活动1、2。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五、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复习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热量带的划分,引导学生读图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 (板书):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思考题2

(1)引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题。

(2)进一步分析我国海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临海、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与亚欧大陆相邻,使我国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来往。

3、思考题3

(板书):

2、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引导学生读图1.3找出我国四至点:

(板书)

3、我国四至点: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六、课堂练习: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洲东部,_____洋西岸。

2、我国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位。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_____度,大部分在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带,没有______带。

4、我国四至点分别是:(请选择)

最北端( ) 最南端( ) 最东端( ) 最西端( )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B、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七、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2、掌握我国濒临的海洋。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

4、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了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难点:熟记邻国、海洋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复习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二、 出示自学指导:

1、在地图册P3、P4上找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并填在图1.3中相应的位置。

2、在图1.3中找出我国的邻国。

3、说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四、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完成

(板书)1、我国濒临的海洋: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洋——太平洋。

教师补充:1、我国濒临的海洋可由北向南记忆。

2、在图中找出我国两大河:长江、黄河。

2、思考题2

引导学生从东按逆时针的方向查找,并填入P6活动2中。 (板书)2、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是:(东):朝鲜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3、思考题3

(1)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

(2)教师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等) 乡(乡镇、

民族乡等)

北京市 大兴县 长子营乡 广东省 英德市 沙口镇

(3)分别提问说出我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板书):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记忆其位置。

(5)对照教材P8“知识之窗”,学习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

四、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课堂练习: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海、_____海、_____海、_____海。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二)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班级: 姓名: 小组: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难点: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导学流程】

2.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以上,我国的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 3. 读书22页图2.3“中国主要山脉图”,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22页活动。 4.读下方我国沿36°N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势三级阶梯名称:A第 B第阶梯 C第 (2)地形区名称:

平原

(3)黄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河流的落差,水流速度丰富的 能资源。【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 1 页 共 7 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难点: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导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1.读图2.5找出四大高原,并完成24页活动1。

2. 读20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找出四大盆地,填好24页活动2。 3. 读20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找出三大平原,填好25页活动1、2题。

二、探究学习

1. 完成下列连线题。

(1)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川盆地

位于北疆,纬度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 准葛尔盆地 唯一位于黄河以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华北平原 2.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地:A C 盆地:E F

G

平原:G H 高原:I J (2)我国地势特征是 高 低,分为 级阶梯。 (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是 高原。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 2 页 共 7 页

班级: 姓名: 小组: 【重点难点】

重点: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年降水量及其分布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难点:季风气候显著。

【导学流程】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 3 页 共 7 页

干湿地区概况(填空)

F

1.读温度带图回答问题

(1)如图,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F___________划分这五个温度带 的主要指标是。此外,

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E________________。 (2)五个温度带中,自贡位于,北京

A

位于,这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大致为 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全部或部分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 季,而 季降水最少。 (2)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两个月,雨期较 ;D地降水以 月到 月较多,雨季较 。

(3)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 ,代表哈尔滨的是 ,代表广州的是 ,代表北京的是 。

(4)从图中可以得出,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 4 页 共 7 页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2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1、我国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 2、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有关,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 ,容易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 洋和 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 。 (3)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 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 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

降水______,主要集中于____季;非季风区受_________、 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_________,全年都比较__________。

(4)我们把受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5)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__________;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导致 灾;当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导致 灾。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 5 页 共 7 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三)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2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3、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及四至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年,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知道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其面积有多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

二、出示自学目标:(同教学目的)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读图1.1和图1.2,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完成P3活动1、2、3。

3、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在图1.3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4、完成P5活动1、2。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五、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复习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热量带的划分,引导学生读图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

(板书):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思考题2

(1)引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题。

(2)进一步分析我国海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临海、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与亚欧大陆相邻,使我国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来往。

3、思考题3

(板书):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2、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引导学生读图1.3找出我国四至点:

(板书)

3、我国四至点: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六、课堂练习: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洲东部,_____洋西岸。

2、我国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位。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_____度,大部分在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带,没有______带。

4、我国四至点分别是:(请选择)

最北端( ) 最南端( ) 最东端( ) 最西端( )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B、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七、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2、掌握我国濒临的海洋。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

4、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了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2、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难点:熟记邻国、海洋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复习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二、 出示自学指导:

1、在地图册P3、P4上找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并填在图1.3中相应的位置。

2、在图1.3中找出我国的邻国。

3、说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四、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完成

(板书)1、我国濒临的海洋: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洋——太平洋。

教师补充:1、我国濒临的海洋可由北向南记忆。

2、在图中找出我国两大河:长江、黄河。

2、思考题2

引导学生从东按逆时针的方向查找,并填入P6活动2中。 (板书)2、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是:(东):朝鲜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3、思考题3

(1)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

(2)教师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等) 乡(乡镇、

民族乡等)

北京市 大兴县 长子营乡 广东省 英德市 沙口镇

(3)分别提问说出我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板书):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记忆其位置。

(5)对照教材P8“知识之窗”,学习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

四、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课堂练习: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四)
粤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3、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及四至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年,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知道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其面积有多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

二、出示自学目标:(同教学目的)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读图1.1和图1.2,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完成P3活动1、2、3。

3、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在图1.3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4、完成P5活动1、2。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五、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回答,教师简单复习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热量带的划分,引导学生读图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

(板书):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或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思考题2【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1)引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题。

(2)进一步分析我国海陆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临海、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与亚欧大陆相邻,使我国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欧洲来往。

3、思考题3

(板书):

2、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引导学生读图1.3找出我国四至点:

(板书)

3、我国四至点: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六、课堂练习: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洲东部,_____洋西岸。

2、我国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位。

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_____度,大部分在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带,没有______带。

4、我国四至点分别是:(请选择)

最北端( ) 最南端( ) 最东端( ) 最西端( )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B、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七、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位置和疆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2、掌握我国濒临的海洋。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

4、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了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熟记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

教学难点:熟记邻国、海洋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复习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

二、 出示自学指导:

1、在地图册P3、P4上找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并填在图1.3中相应的位置。

2、在图1.3中找出我国的邻国。

3、说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四、知识讲解:

1、思考题1——学生完成

(板书)1、我国濒临的海洋: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洋——太平洋。

教师补充:1、我国濒临的海洋可由北向南记忆。

2、在图中找出我国两大河:长江、黄河。

2、思考题2

引导学生从东按逆时针的方向查找,并填入P6活动2中。 (板书)2、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是:(东):朝鲜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3、思考题3

(1)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

(2)教师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等) 乡(乡镇、

民族乡等)

北京市 大兴县 长子营乡 广东省 英德市 沙口镇

(3)分别提问说出我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板书):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在图1.5中找出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记忆其位置。

(5)对照教材P8“知识之窗”,学习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

四、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课堂练习: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海、_____海、_____海、_____海。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案(五)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导学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快速地完成,导学案课前热身的三个小题,这是七年级的知识点。

1、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2、气候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 和 。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板书: 纬度位置 气温

海陆位置 降水 气候

地形

请同学们对照第4页图1.3,第7页图1.5图,用“小圆圈”在2.8图上标注出以下我念到的城市的位置,你不用写城市名称。

黑龙江省的漠河、北京、台湾对面福建省的福州、海南省以北,象长鼻子大象头的广东省广州、海南省的海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西藏的拉萨。

在P22页2.3图上找出,秦岭、南岭、淮河。你不用写城市名称,只需要用小圆圈标注出这些城市大致的位置就可以。我们后面的讲解要用到。

请同学们看着2.8图,仔细地听我念一段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漠河、北京、广州、海南气温的不同,感受这些城市自然景观的差异:

在冬季最冷的一个月,也就是隆冬一月,如果我们在2.8图上,从北向南来一次图上旅游,一起来感受我们国家南北气温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先是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出发,这个地区号称是中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气温在1月可能到零下四十二度,在这里,你放眼看去,除了茫茫的积雪还是茫茫的积雪。一路向南,进入山海关,到了北京,虽然北风依然呼啸,但会感觉到气温显得暖和一些。淮河是界线,这里的河水不再结冰。淮河以南,绿意盎然,羽绒衣就有些穿不住了。过了南岭,到了广州,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地。海南省白天的太阳很温暖,可以下水游泳。

请问,刚才描述的几个地方:漠河、北京、广州、海南气温有没有不同,自然景观有没有差异? 造成这种不同或者说差异的原因是 受到什么的影响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中国气候

请看P26页图2.8,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总共有几种?五种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地域分为 东部地区 和西部地区。

请问,中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有几种气候?三种。它们分别为什么气候?请个同学说一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请同学们把它填写在导学案上。它们都属于季风气候,说明我们国家的气候和亚洲的气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季风气候显著。

板书: 东部地区: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西部地区只有两种气候?分别为?

板书:西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气候不仅多样(有五种),而且地域差异明显,比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

请同学们认真填写在导学案上:

(1)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有 气候、 气候和 气候,西部地区有 气候和 气候。我国气候类型 。(填“单一”或“多样”)

我国气候的分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来进行分析。请看书上P26页第一段文字(请同学在书上勾画出影响的因素)。

南北、东西跨度大(纬度因素):我们国家最北端到最南端跨纬度达到49度,接近50度,热量差异很大。

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影响):一般来说,迎风的坡面多雨,背风的坡面少雨,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青藏高原就属于高寒气候。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海陆位置):我们国家,特别是中纬度地区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降水的差异也非常大。

板书: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文字。

(“多样”是说我国气候类型很多,“复杂”是指我国气候影响因素复杂)

请同学们参照导学案,看一下中国五种气候的代表城市(北京、福州、海口、乌鲁木齐和拉萨)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北京是( )气候的代表,福州是( )气候的代表,海口是( )气候的代表,乌鲁木齐是( )气候的代表,拉萨是( )气候的代表。

图中上面的那条曲线代表气温,下面的柱状图代表降水。

归纳我国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参照图2.8指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板书:(1)主要特点。

(2)分布范围:

在左边板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之间注明“秦岭-淮河线”

2、中国温度带

(1)划分依据: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P27页书上勾画,并抄写在导学案上。

(1)我们国家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 。

现在我们来看图2.9中国温度带图,仔细看图,仔细的数一下,我们中国总共有几个温度带?分别是什么? (2)五带一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请把它填写在导学案上。

(2)我国自北向南有为 、 、 、 和 五个温度带和一个 区。

(3)写出下列地形区(或区域)所属的温度带:

(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 ):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 ):海南省和云南、广东、中国台湾的南部

( ):漠河地区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大部

板书:在第(2)项上标注①②③④⑤

(4)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书上27页活动1:观察2.9图,说出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中国的东部)从北向南分别有哪些温度带?请把正确答案写在书上活动1后面:五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3、中国干湿地区

(1)划分: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P27页书上勾画,并抄写在导学案上。

(1)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 。在书上相应位置勾画。

现在我们来看图2.10中国干湿地区图,读图说出我们国家干湿地区的类型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读图说出我国分为 、 、 、 4个干湿地区。 然后把它抄写在导学案上。

(2)分类: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写出下列地形区(或区域)所属的干湿地区。

(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等

(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

(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内蒙古高原西北 板书:在第(2)项上标注①②③④

(4)我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书上P27页活动2:看图2.10,说出:我国干旱区和湿润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请在书上活动2后标注: 干旱区:西北地区;湿润区:东南地区。

小结: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直接反映了各地热量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差异,一个地区的热量状况和干湿状况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这种划分,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第二节 气候(第二课时)

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中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五种气候:东部三种季风气候(温带、亚热带、热带)西部两种: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类型、大致分布范围。

(3)中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类型、大致分布范围。

请同学说出温度带的:五带一区。 请同学说出干湿地区的4种类型。

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的特征也就不同。

我们国家的气温、降水的状况怎么样呢?

(1)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

(2)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

(3)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

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1)参看图2.11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28页活动1。

①找到海南省、黑龙江省的大概位置,对照2.11左下角的图例,请说出:

海南省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16度。

黑龙江省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24度以下。

相差多少度?40度以上。标在活动1的第一个问后面。

②请找出平均气温为-24度、-24到-16度、-16度到-8度、-8度到0度、0度到8度、8度到16度、16度以上,分布大致范围。

(气温越低的地方特点:海拔高、纬度高;气温越高的地方特点:海拔低、纬度低)

归纳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从南向北的情况怎么样?平均气温是递增还是递减?南北平均气温的差距怎么样?是大还是小?

(1)从南向北递减,南北温差大。(即平均气温差异大)

(2)请问,夏至是几月几日,冬至日是哪一天?12月22日

读下面“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26度,广州为43度。

请问,我们国家有没有地方正午太阳的高度达到90度?赤道上空。有没有地方接近90度?有,最南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明显可以看出,经漠河、北京到广州,正午太阳的高度是由低到高。当太阳直射时会给予大地最大的辐射量,正午太阳的高度越高,当地吸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多,气温越高,天气相应地就越暖和;正午太阳的高度越低,吸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少,气温就越低,天气也就越冷。

昼长时间反映出当地的日照时间,日照时间也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昼长时间,换句话说,日照时间会决定当地白天的长短。很明显,经漠河、北京到广州,昼长时间由短到长,白天时间由短到长,日照时间由短到长,即从太阳吸收辐射量的时间由短变长了,吸收太阳辐射量的时间越多,是不是平均气温就应该越多。

这就造成了我们国家冬季,北方寒冷而南方温暖,换句话说,在冬季的时候,我们国家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表格中的这几个地方,漠河、北京、广州,它们的什么位置不同?对了,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因素直接影响到正午太阳的高度、白昼的长度。

(2)原因之一:受纬度位置不同影响

原因之二:受冬季风的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1)参照图2.12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完成P28页活动第2题。请同学们找出:

平均气温在28度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什么地形区?

平均气温在24度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什么地形区?

平均气温在16度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什么地形区?

平均气温低于16度,高于8度的区域?主要位于什么地形区?

平均气温低于8度的区域?主要位于什么地形区?

请比较所有16度以上区域的面积和低于16度的区域面积,哪个大?

估算出7月份(我国夏季)平均气温超过16度的地区占我国总面积的比例:

〉16度的占 2/3以上,填写在28页活动2第一个问的后面。

这说明我们国家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者说有什么规律?

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地区高温,但是除开气温较低的青藏高原。

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较低。填写在活动2后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