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醉 zui 雪 xue 网 .com
本课伊始,我复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为新授作好铺垫,导入也是运用体积的知识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去体会容积和体积知识的内在联系,新授中我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也有方向地去阅读课本,并展开讨论与交流,主动参与认知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进行适时点拨,循循善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运用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这就是我这节课设计的初衷,基本目标达到了。但由于教学环节中,很多知识点出现重复现象,致使容积的计算草草而过。课后细思量,我觉得这样改动一下,环节会衔接更紧密,不会前松后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如:出示装满沙子的木盒后,仍旧复习有关的体积知识,之后,
1、师:我还想知道这些沙子的体积?该怎么办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生可能说::量出这个盒子的长、宽、高。
2、师反问:真的吗?请你仔细的观察,这个盒子是有一定的厚度的,量盒子的长、宽、高没有错,但要量哪里的长、宽、高。
生:量出盒子里面的长、宽、高。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盒子的壁有一定的厚度。
教师小结。
师: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沙子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板书:容积)
3、师:你能不能说说,生活中有哪里物体有容积?它的容积指的是什么?
生可能:文具盒有容积,文具盒的容积指的是文具盒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文具盒的容积。
„„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文具盒、鱼缸等就叫做容器。这些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它们的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它们的容积。)这样容积概念很自然的就揭示清楚了。
再如:认识容积单位时,教师就直接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毫升)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容积单位。之后课件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学生自然就发现了: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
这两个环节之后,容积计算方法再采用自学,全班交流。这样会节省好多时间,能进一步拓展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如1立方分米=1000毫升,1升=1立方厘米。也不必使练习题没时间做。
人们常说,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确实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我会努力! 醉 zui 雪 xue 网 .com
容积和容积单位
学情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是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生对体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容积的概念较抽象,理解是重点,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说。从表象抽象出概念,在教学容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关系时,让学生多观察感知。因此本节设计以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为主,感受升和毫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 掌握升和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3、 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 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探究意识。
??? 2、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3、 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教学重点:
??? 建立容积概念,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 教学难点:
??? 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
??? 教法与学法:
??? 教法:引导观察表述,实际操作演示。
??? 学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 教学准备:
??? 教师:1L量杯,一次性纸杯24个(每组3个),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体容器,1dm3的自制的可盛水的纸盒,2个500ml的饮料瓶,10ml钙铁锌口服液,习题纸,小黑板(复习题),5ml注射器1支
??? 学生:贴有商标的各种饮料瓶,药水瓶,家用油壶,牛奶袋,果汁盒等。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 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 2、 常用体积单位有哪些?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 填一填:
??? 2.04m3=( )dm3 ( )dm3=12000cm3
??? 1400cm3=( )dm3 1.2m3=( )dm3=( )cm3
??? (设计意图:复习是为了为容积和容积单位的学习做铺垫,为单位换算提供方法)
??? 大家练习做得很好,相信大家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今天的新知识会掌握得更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 二、理解容积的概念
??? 1、观察发现,引出容积。
??? 出示长方体纸盒:什么是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打开盒子,你发现了什么?(空的)可以放什么?(学生说一说)我们把这个盒子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盒子的容积。
???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墨水瓶的容积。
???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 2、理解容积的含义。
??? 利用你准备的学具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
??? 3、什么是容积呢?
??? 像粉笔盒、墨水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由表象抽象出概念,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加深了。)
??? 4、 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 你能说说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 区别:体积求的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外部)
??? 容积求的是物体所能容纳空间的大小。(内部)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 三、认识容积单位以及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 1、 明确计量容积使用体积单位。
???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 2、认识升和毫升。
??? a、 观察学具,看看你所带的物品上所标示的净含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 汇报:发现它们的单位都是(L、 ml),而且这些东西里边装的是液体。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认识容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 b、 在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并板书。当遇到液体体积很大时,例如:计量蓄水池里的水的体积,就用立方米。
??? c、 指名说说你所带物品的容积是多少?
??? 3、探究L 、ml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 你们想知道L和ml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吗?请大家认真观察。
??? (1)介绍量杯,观察1L的刻度线,并往里边倒入1L水。感受1L的大小。(由于纸盒自制,要盛水需套塑料袋,倒水时需要边倒边解释,由于水的张力使塑料袋紧贴纸盒四壁。) ??? (2)出示装有1ml红墨水的注射器,观察并感受1ml的大小。
??? (3)演示操作:
??? 将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中,(由于纸盒自制,要盛水需套塑料袋,倒水时需要边倒边解释,由于水的张力使塑料袋紧贴纸盒四壁。)你发现了什么?
??? 将1毫升水挤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中,你发现了什么?
??? 通过你的发现,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 (设计意图: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看得更直观,不仅感受了1升和1毫升的大小,并使得升和毫升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化抽象为直观形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 4、研究L 与ml的关系
??? 演示:将两瓶500ml的水倒入量杯中,观察量杯的刻度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 1L=1000 ml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5、 估算1L的大小
??? (1)小组活动: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估计一下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1升。
??? 小组活动,交流汇报。
??? (2)倒入量杯,验证估算结果。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估算大约几杯水是1L,之后倒入量杯证实学生的估计。再次真实地感受1L的大小。)
??? 四、拓展延伸
???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
???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 五、练习巩固
??? 1、完成答题
??? 填一填:
??? 一瓶钢笔水的容积是60( )
???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8( )
???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是600( )
??? 运货集装箱的容积约是40( )
??? 微波炉的容积是45( )【容积和容积单位】
??? 集体订正、纠错。
??? 2、完成答题纸上练习二。【容积和容积单位】
??? 化一化:
??? 4 L =( )ml 4800 ml =( )L
??? 2.4 L =( )ml 500 ml =( )L
??? 785 ml=( )cm3=( )dm3 7.5 L=( )dm3=( )cm3
??? 8.04 dm3=( )L =( )ml 2750 cm3=( )ml=( )L
??? 你能说说是怎么换算的吗?
??? 六、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 学生交流学习所得。
??? 七、板书设计:
??? 容 积 像墨水瓶、粉笔盒、教室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 和 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 容积单位 计量液体:升(L)、毫升(ml)、立方米(m3)
??? 它们间的关系:1L= 1dm3
??? 1 ml=1 cm3
??? 1L=1000 ml
??? 课后反思:
??? “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强调的就是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好多时候需要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因此这节课以学生观察发现,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以及教师实际演示为主要环节,来引导学生来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化抽象为直观形象。
??? 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好多大小不同的饮料瓶、油壶、药水瓶等。在容积概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容积单位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容积的概念。理解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看得更直观,很自然就理解并记住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又回归于生活中,使数学生活化。 ??? 讲完我的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果能让学生切身感受一下50 ml和100 ml
的实际意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会提高其应用能力。
学数学五年级教案——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与评析
2009-11-11 16:55:35????说两句????标签:五年级 教案 数学
o
o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难点:容积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木盒,黄砂,l立方分米、i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及容器,量杯、量筒,滴管、药瓶、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呢?(板书:v=abh v=a )
[评析:通过对体积知识的复习,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只装满黄砂的木盒,说:这个木盒里装满了黄砂,你会计算木盒里面黄砂的体积吗?
2.师:同学们,这只木盒里面装满的黄砂的体积,就是这个木盒的容积(板书课题:容积)。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容积和容积单位。
(学生齐读课题)
[评析: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课内容的兴趣,并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容积和容积单位】
三、新授
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学p39,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 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
② 容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③ 计算容积,一般用什么单位?
④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什么单位?它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求:把认为重要的圈圈点点,看完后同桌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
2.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同时板书:
教 案
备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
苍山县启蒙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案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董士倩 执教人-董士倩
课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 位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2、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长方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2、展示交流:1、自学课本第50页到51页(例5之前)的内容,用笔画出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或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2、学生汇报 ,
展示课件显示出本节课目标结构。
(1)容积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
(2)容积单位:
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3)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相同点事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计算方法相同
不同点:体积要从物体的外面量
容积要从物体的里面量
(4)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
结论:只有容器才有容积,实心的如木块是不会有容积的
3、质疑解惑:(一)理解容积概念。
1、列举身边实例,说一说什么物体有容积?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还能说明什么?
(1)学生汇报:铅笔盒、抽屉、教室、饮料瓶„„(容器) 都能装东西、空 心的„„(容纳物体)
(2)师生归纳:还能说明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粉笔等与盒子比较)(结合课件完善板书)
2、对一个容器,你认为它的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异同?(老师拿厚度明显的实物盒子来演示,让学生观察汇报)
(1)学生汇报:体积是指这个盒子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这个盒子里面的空间大小。
(2)追问(演示比较):这个容器“装满”的物体的体积和“没装满”的物体体积,那个体积是这个物体的体积?(“装满”的物体的体积)
(3)师生归纳:一般来说,一个容器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当实际计算时,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时,可以看作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L 毫升ml)
2、明确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合理推算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
3、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4、问:生活中,哪儿标有升和毫升?(水杯上、饮料瓶) 怎么理解“净含量500ml”?(瓶子里饮料的体积) “ 500ml”是这个饮料瓶的容积吗?(没有装满,不是它的容积)
5、实验操作:一瓶矿泉水能倒几纸杯水,估计1纸杯水约多少ml?
6、课本例5,例6(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当堂达标 :(1)联系实际填适当的单位。
一瓶可乐约 250( ) 一桶色拉油约 5( )
一瓶墨水约 50( )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180( )
“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 )
2.填空
2.5升=( )毫升 600毫升=( )升
7.5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85毫升=( )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5、板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积概念: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立方厘米
教学反思: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容积的含义,体会容积和体积的关系。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建立升和毫升的容积观念。
3、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
2、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2、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的观念,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观察思考,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突破方法:演示观察,分析探究。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演示分析。
学法:观察思考,分析探究。
教学用具: 净含量为 1升的统一冰红茶、500毫升量杯、1立方分米容器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故事情景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通广大、变化多端的孙悟空,它可厉害呢,有72变。
【设计意图:创孙悟空的故事情景吸引学生,用学生身心熟悉的灵猴形象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增添了趣味性和神秘感。在课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想探究,想发现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有力的铺垫。借孙悟空的变法串联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学习情景】
二、复习导入
第一变 回忆
(1)什么叫体积?
(2)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3)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体积旧知的回顾,激活学生有效反思,老师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唤起学生已有体积的知识结构、探究经验等,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知容积的学习。】
三、探究新知
第二变 思考
1、教学容积概念。
运用你的预习知识,把魔方、电饭褒、雪梨、汽车的油箱这四种物品分成两类,你是怎样分的?说明理由。
生:空心的 能装东西的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空心的,能装东西的物品?
生:举实例 (饭盒、矿泉水瓶、奶牛盒……)
师:你想知道这些容器里面能装多少东西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容积和容积单位 (板书)
什么叫容积?从中国文字的字面解释 容:容纳 积:体积。合起来:像电饭褒、汽车的油箱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它的容积。
练习
根据容积定义判断:
(1)电饭褒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计量容积一般可以用体积单位( )
(2)数学书P53页第一题。
突出:体积 (外面量数据) 容积(里面量数据)板书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用身边熟悉的物品揭示容积概念,通过对比沟通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看看能否找到有关容积的数学信息? 生:500毫升 18.9升
师:升、毫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容积单位。板书
生:净含量:250毫升 1升……
师:表示什么意思?净含量:250毫升表示瓶子里水的体积是250毫升。而不是瓶子的容积是250毫升,也不是瓶子的体积是250毫升
(选1升和1立方分米来对比,为实验作铺垫)
回应: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什么时候用容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容积单位 板书
练习:(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各自收集物品的容积。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考考大家的眼力。出示:数学书P53第三题
3、教学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师:谁知道这两个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0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写的。
师:你对这个关系不表示怀疑吗?真理总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想验证一下,你有方法吗?
由学生做实验:1升的冰红茶、500毫升的量杯、1立方分米的容器。
师:从实验中你证实了1升=1000毫升,还得出什么结论?
生:1升=1立方分米。
如此类推:你还能推理出什么关系?
生:1毫升=1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升
练习:数学书P52做一做第一题和P53第四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运用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破本节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激活学生发现数学,探究质疑问题,验证数学定理的能力。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深切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随时为生活服务。】
第三变:计算
4、教学容积的计算
出示例5,一种小汽车的油箱,里面长5d m ,宽4d m ,高2d m 。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指一名学生读题。(突出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相同)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是否具备?怎样算?结果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要改单位?求容积)
(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四变:运用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咳两声,讲了一节课,老师口干了,很想喝水。
师:谁知道一个正常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合适才健康?
生:1500毫升、1000毫升……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书里介绍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书P52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教育。 小组活动:
(要求组长分工要明确:不同的人负责倒水、记录、计算以及汇报,倒水要注意别溢出来,注意纪律。)
(1)将一瓶约( )毫升的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 L,正常人一天喝多少杯才健康?
全班分享
【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总结质疑
今天学习了容积和容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作业:
1 、到商店、超市调查标有容积单位的商品及净含量,编一道有道容积计算的题目并解答。
2、调查一大桶约18升的矿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单价,算一算,一大桶矿泉水相当于几瓶这样的小瓶矿泉水,买哪种比较合算?
【设计意图:设置生活个性化数学作业,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更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上一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