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作此词时作者时年32岁,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作者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

  沁园春﹒长沙

  川沙中学 张思聪

  教学目标:

  1、学习诗词的朗诵技巧,能够根据诗词的特点进行美读。

  2、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

  3、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美读,并能通过美读,体味诗词意境,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相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唤醒自己内心的情绪积淀,体验胸怀天下的伟人情怀。

  教学设想:

  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简单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和词的常识,指导诗词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通过重点词句的品味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在阅读中体会。分析比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语

  每一个年轮转过,都留下一个秋天的印痕。不同的人,对于秋天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落榜才子张继笔下的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客居他乡的王勃笔下的秋。一个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诗人,那他笔下的秋该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二、 检查预习

  1、请同学回忆初中时学习过的毛泽东诗词

  要求背诵《沁园春-雪》(1936-2)《长征》(1935-10)

  2、检查词的常识,教师予以补充。

  (1) 词的发展及别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 词有词牌,“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 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4) 词一般分两段,即为两阕,也叫两片。

  (5) 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诗词。

  3、检查学生预习《沁园春-长沙》中的生字词,读音,注释情况。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沁园春-长沙》

  三、 朗读

  1、听录音范读或师范读。

  2、学生自读,抽读课文。

  3、PPT显示读书的要求

  (1) 读书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

  (2) 读书尤其是读诗歌,要放开声音读,增强语感体会

  (3) 读书要养成好习惯:圈画重点词句、段落,学会思考问题。

  4、你了解毛泽东有多少呢?

  PPT显示毛泽东生平事迹简介

  5、回顾历史,走近1925。写作背景介绍

  6、再抽同学来读词,读出你对于这首词的理解。

  注意:字音、节奏、重读、感情

  7、试着品读这些词语: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8、熟读背诵上阕

  四、 作业

  1、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文学常识

  2、背诵上阕,并品味关键词语。

  3、熟读下阕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抽查学生巩固文学常识和上阕背诵情况。

  2、品位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独立、寒秋、看、红、碧、尽染、碧透、怅、问等。

  二、学习品味上阕

  导入:诗歌——语言之母,语言的钻石。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体。(美学大师朱光潜)

  1、赏析上阕:

  (1)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成份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这三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2)“看”字统领了下文诗词的哪几句?也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彻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2、上阕写景有什么特色?

  (1)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

  (2)通过那些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湘江秋色图”。

  A、“争”——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

  B、“击”——刻画了鹰的矫健。

  C、“翔”——形象地描绘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自由自在的神态。

  3、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作者面对寒秋时节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深思而感慨的心绪。)

  怅——词人深思感慨,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提问。这是由“看”而产生的“问”。

  这一问,能看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三、学习品味下阕

  板书:

  上阕:“看”——湘江秋景图——“问”

  下阕:“忆”——回忆什么? “忆”中最有激情的是哪个词?

  1、抽读下阕

  2、学生自读下阕,注意品味重点词语。

  携 侣 峥嵘 稠 粪土 遏等

  (1)携、侣——点明人物关系的亲密友好

  (2)峥嵘、稠——表明时代的政治环境和艰难时世,反衬出英雄人物的奋发有为。

  (3)粪土——表达出年轻的诗人们对军阀官僚和统治势力的蔑视。

  3、内容理解

  (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恰”字,统领后面7句,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

  答:问当年的诗人同学们,也可以是问现在的年轻革命者们

  写尽豪情壮志,展现意气风发。

  补充材料:PPT显示

  “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3)概括下阕诗意

  一幅“少年学子图”

  追忆往事,突出了当年年轻的诗人与同学以身许国的抱负和意气风发的神情。

  下阕,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来主宰大地的重任。

  板书小结诗词;

  情景交融

  上阕——写景为主 生动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下阕——抒情为主 回忆往昔生活,突出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

  PPT显示本词的主旨: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四、 意象品味

  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如果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也就广博,宏伟或雄峻。

  1、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或者是借助客观景物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

  2、找出上阕中的意象,以之为例进行分析意象。

  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

  这些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情境中被关照,被表现才是“意象”。

  3、诗人所抒发的志向是?

  写出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4、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者的立意所决定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也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立“意”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的“象”,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

  (2)杜甫《登稿》,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选的“象”自然是“哀猿”、“落木”了。

  (3)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选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五、 布置作业

  1、 课后背诵全诗。

  2、 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要点。

  3、 课后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优秀沁园春长沙教案

  通过沁园春长沙教案教材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单元的设计教学,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悟解读诗歌,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悟性和能力。

  学情分析:在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中高一的学生在必修一学习了《静女》、《氓》、《离骚》、《短歌行》等诗,对一些基本的手法,如比喻、拟人、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都有所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读诗的方法,但是未能很好地读懂诗词而词又是刚接触的一个新的内容,学生对主旨的把握就更加有难度了前一阶段,我们已向同学们介绍了词的相关基本文学知识,并且了解了读词的方法,即从诗人、诗题、注释、诗文四个方面着手鉴赏诗歌,在鉴赏诗文时特别要注意划分“起——承——转——合”四个层次,连贯地来理解诗的主旨本课主要是检测同学们对读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诗歌主旨的把握程度另外在前一阶段的诗词朗诵中,发现学生们一般不会投入情感去朗诵,这对诗歌的理解又是另一个障碍本课希望通过各种朗读形式来培养一定的朗读能力,以朗读促理解。本沁园春长沙教案的教学课型为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沁园春长沙教案学会划分诗歌的层次,再通过沁园春长沙赏析来层层深入地理解诗歌

  2、能力目标——学会欣赏诗歌的画面美、通过朗诵沁园春长沙原文来培养朗诵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毛泽东的那种以国家为己任的伟人气概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

  2、朗读法:通过配乐朗读、情景朗读来助理解

  课时安排

  1.这一份沁园春长沙教案的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人论世:你们了解毛泽东主席吗?)

  师作补充引入: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一生中,大量阅读古典诗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毛泽东在打仗时是‘用兵真如神’,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则是‘用字真如神’”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二、整体理解

  1、配乐朗读,划分本诗“起——承——转——合”四个层次

  引导提示:

  起:“独立寒秋”到“橘子洲头”(提示:由独立寒秋统领全文,引出下文说看到的寒秋之景)

  承:“看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竟自由”(提示:承接上文,描绘独立寒秋所看到的景象)

  转:怅寥廓到粪土当年万户侯(提示:由景入情,转入到情感的抒发)

  合:曾记否到最后(提示:小结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

  2、扣景理解“起”与“承”两部分

  1)起:“独立”二字统领全文,作者立在寒秋中,这让我们想起不少诗篇关于“秋”的名句,如:

  天净沙·秋思(凄苦愁楚)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

  2)承:这首诗同样是写在寒秋中的那种悲情吗?请结合“承”的部分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画面包含三个步骤:布局、勾勒与染色)

  从多角度观察描绘出一幅充满着力量,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

  ——小组讨论:找代表发言

  【提示】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动静结合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提示:“承”的部分,通过从多角度观察描写了群山、层林、碧江、船只、雄鹰、游鱼,描绘出一幅充满着力量,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

  ——小结:沁园春·长沙(豁达向上)

  三、探究作者情感与诗歌主旨

  ▲扣情探究“转”与“合”两部分

  1、转:前文描绘了一幅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秋色图便让作者由景深发出情,由今转入昔,一个“怅”字生发出一个疑问“谁主沉浮”,究竟“谁主沉浮”呢?《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他们是作者心目中的人选吗?请分析

  ——提示:应该是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的“同学少年”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这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2、合:最后一句“曾记否”言有尽,而意无穷地作了总结,这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气概?(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

  ——提示:“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勇当中流砥柱,敢于阻挡一切困难去革命的豪情壮志

  3、结合艺术手法总结全词主旨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词是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提示:全词寄情于景,通过描写一幅充满着力量,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秋色图——湘江秋色图,而号召那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去主沉浮,表现出作者与同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伟大气概,以及对革命的信心

  四、情景朗诵,巩固全文

  1、欣赏关于毛泽东的一些图片,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范

  2、请结合自己对诗歌理解和画面,配乐朗读,模仿毛泽东当时独立寒秋的情景请在座的同学作评委,评出最有风采的小毛泽东(要求:神态自然,从容,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五、作业

  1、背诵全词

  2、收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一类的毛泽东主席所写的词,选定一首结合读诗词的方法再作分析,概括出该词的主旨

  六、板书设计

  起: 立

  革命的豪情与信心

  从多角度观察描绘出一幅充满着力量,豁达向上、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

  动静结合

  承: 看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转:怅、忆

  合: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1888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