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入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保护意识。
2、观察实验活动中培养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特点。
2、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自种类的主要特征。
3、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
●教学难点
1、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怎样引导学生简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青蛙和龟的视频,教师问:
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自主探究
一、播放蝌蚪和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片段的视频:
要求:
1、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说出他们之间的变化。
2、为什么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对吗?
二、探究“青蛙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活的”?播放相关视频
1、外部形态的适应:鼓膜、鼻孔、前肢、后肢
2、内部结构的适应:肺、皮肤辅助呼吸
三、探究爬行动物蜥蜴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颈、四肢、皮肤、肺、受精场所、卵……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成果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成体生活环境、呼吸方式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呼吸、产卵。
[质疑深化
1、两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害虫天敌
2、爬行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食用、入药
[检测提升
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
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展示。
1、有一动物体表覆盖有鳞片,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2.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了保护扬子鳄,国家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下面有关叙述中,与扬子鳄相符的是( )
A.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卵很小,储存的养分很少
B.母鳄承担孵卵直到幼体孵出,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身体表面覆盖着较大的角质鳞片,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3.在爬行动物中,蜥蜴、扬子鳄等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呼吸( )
A.内鳃和外鳃 B.肺 C.气管、鳃和皮肤 D.鳃和肺
4.2013年是蛇年,下列关于蛇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蛇主要用鳃呼吸 B.蛇是恒温动物 C.蛇是体内受精 D.蛇是无脊椎动物
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7、列关于两栖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类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
B.两栖类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C.蛙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
D.两栖类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8、青蛙是田园卫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下列有关青蛙的叙中,错误的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C.雌雄异体,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 D.幼体与成体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9、下列动物中,用两个器官进行呼吸的是( )
A.蛇 B.鲫鱼 C.青蛙 D.鲸
10、在我国北方,每年1O月以后到第二年3月之前,青蛙呼吸的情况是( )
A.完全靠肺呼吸 B.主要靠肺呼吸 C.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D.靠肺和皮肤呼吸
11.两栖动物中的青蛙、蟾蜍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称为蝌蚪,蝌蚪要经
过 成为成体,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
12、爬行类由于具有较发达的 ,生殖不需要 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13、两栖动物是从 开始向 过渡的类群.其繁殖和幼体发育阶段必须在 中进行。
14、蚱蜢和螟蛾是稻田里的害虫,它俩在一起琢磨着如何对付小青蛙.蚱蜢说:“青蛙蹦得高,跳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说:“青蛙的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了啦,还是想法子躲起来好.”正说着,只见一只小青蛙蹿过去,蚱蜢叫声“快溜”,张开翅膀就飞,螟蛾却伏下不动.聪明的同学,请你猜猜看,青蛙首先捉住了哪个害虫?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2、适应生活的特点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1)外部形态特点 (2)内部结构特点
2、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较简单,教学完成后,发现利用表格来对标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说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更为有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准备
教学幻灯片(PPT或Keynote)、相关教学视频、iPad及相关APP(Frog Dissection)、网络环境、如有条件可准备牛蛙。
五、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有哪些特征?
鱼类的特征与它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最主要的特征围绕着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和游泳。可见动物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复习,回答:
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温故知新,引导对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的思考。
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可引导进一步讨论,或进行追问鳄属于什么类群?
讲解:所谓特征,意思就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并看看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思考问题,进行回答:
通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表示迷惑,并认为鳄也是两栖动物。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区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本知识。引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导对“特征”的关注,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
(一)两栖动物
1.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1)自主学习
模式A 阅读教材、观察图片;
模式B 阅读教材结合观察牛蛙、触摸牛蛙;
模式C 利用iPad的APP (frog dissection)中的frog lifecycle部分。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表达:
①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
②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③触摸蛙有什么感觉。(如果有牛蛙作为观察材料)
④除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能简单介绍吗?(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2)小组讨论交流:
①蝌蚪:外形、游泳姿态、呼吸方式都与鱼类相似。
青蛙:外形与蝌蚪区别很大,在陆地上善于跳跃,也可在水中划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②青蛙皮肤裸露,体色与环境相近。
③蛙的皮肤湿润、黏滑。
④其他的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大鲵。
此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布置网络查询检索任务,进行交流。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分次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青蛙和蝌蚪的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2.两栖动物的特征
(1)在学生表述时追问:
关于蝌蚪从何处来、关于成体皮肤辅助呼吸。
(2)引导得出结论:两栖动物幼体的发育无法脱离水环境,成体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是由水中向陆地过渡的动物类型的特点。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
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图片及视频,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视频或图片中未呈现的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两栖类是食物链中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2)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危险,也破坏环境。
(3)保护两栖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爬行动物
提问:我们了解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那么龟、鳄这些也能在水中游动的动物为什么属于爬行动物呢?
演示:海龟、鳄产卵和孵化的照片。对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环境。
提问:更多的爬行动物在陆地环境中生存,有的甚至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蜥蜴的特征。
1.蜥蜴的特征
(1)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
①蜥蜴与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方式、生殖发育方式、生活环境)
②爬行类的常见动物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属于爬行动物?海龟和鳄都把卵产在陆地上,并且在陆地上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体很小但与成体很相似。
(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蜥蜴与青蛙的差异。
(2)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①青蛙: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卵无卵壳,蝌蚪游泳,用鳃呼吸;成体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大。
蜥蜴:在陆地上产卵,卵有卵壳,生殖和发育不依赖水环境,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不大,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试着用蜥蜴的某些特点衡量鳄、龟、蛇的分类。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2.爬行动物的特征
由蜥蜴、龟、鳄、蛇的共同特点总结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尝试说出:
以蛇为例,毒蛇咬伤、捕食虫鼠、蛇毒入药……
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认识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动物的特征与它们功能紧密相关,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它们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加以保护。
布置两个思考题:
1.树蛙可以远离池塘这样的水环境,它们如何繁殖后代呢?
2.某些蛇直接产下小蛇,它们是胎生的吗?进行“问卷星”在线问卷反馈。总结归纳,回扣目标。思维不封顶,生物中往往有例外。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