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粤教版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粤教版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1)

  教学

  方法

  设计1.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自然界中的现象再现到学生的眼前,特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2.为了实现能力目标,便于让老师捕捉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真实想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课堂

  组织

  设计1.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把学生分成 5 人一组展开活动。

  2.在“对某一性状变异的深入探究”的学生活动中,每小组的 5 人自由选择分工。

  基础知识解决措施设计

  生物变异的概念通过学生活动“找特征、找差异”,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归纳: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对先天性和后天性近视进行分析或对先天性卷发和人工卷发进行分析

  生物变异的类型让学生活动找出列举特征中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能力培养解决措施设计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制定实验探究方案时,对于大、小花生的短轴长度的测量方法,可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探讨。

  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录入到课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

  情感培养解决措施设计

  对生物学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人类所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2.一组色彩纷呈的玫瑰花图片。

  3.一句结束语: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的变异。

  粤教版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2)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难点:针对育种实例,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4.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探究的实验”,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尤为侧重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通过“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大小品种的花生各l 000 g,随机分装,30 粒1袋 。

  2.多媒体课件。

  3.测量用具 ( 量角器、 直尺、三角饭 ) 每组两套。

  4.红、蓝两种颜色的笔 ( 描点连线 )。

  5.学生活动记录用表。

  粤教版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3)

  第

  一

  屏1.特征——性状2.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相对性状3.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现象叫做生物的变异。1.介绍游戏要求:在教师的头部找出6处明显的特征,1组找l处,不准重复。

  2.根据学生列举的性状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玩一玩找特征?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找老师的特征。第二步,找老师和另外一名同学的同一部位有差异的特征。观察能力

  第

  二

  屏生物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教师:导致老师和同学的头发卷曲的原因相同吗?

  学生分析老师的人工卷发和学生生来就有的卷发的形成原因。

  观察、分析能力。

  第

  二

  屏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请学生判断以上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哪些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并请分析可遗传和不可遗传的原因。

  学生根据板书列举的特征分小组讨论回答。

  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

  三

  屏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要求:找出图片中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玩一玩 找差异?

  学生观察四幅图片并作出描述。

  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 知识点过渡

  同学们,既然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如此的普遍。你对某一性状的变异做过较深刻的探究吗 ? 如果没有,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来探究某一性状的变异。

  第

  四

  、

  五

  屏

  1.因为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3.因为环境的变化会 影响生物性状的表 现。1.屏显“晓刚和同学们在奶 奶家吃花生的场景”的图片。

  2.每小组各分发两个品种的 花生,并请同学们运用刚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科学解释图中人物的语句。1.阅读图片的标注文字。

  2.小组讨论回答。再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知识点过渡 在这幅图的插话中,其中一框有个问句,请同学们读出来!

  第

  六

  屏

  1.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

  2.作出假设:大花生和小花生的依据是果实的平均值,大花生的果实平均值大。1.回答这个问题的内容即是假设的内容。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多个答案,每个答案都是假设。根据生活经验选择最有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

  2.教师举例:针对“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的问句,我可以这样回答:个大的花生就是大花生,个小的花生就是小花生。你们说这样的答案是最有可能的假设吗?学生:摆在桌上的大品种的花生中就有小个的花生,小品种的花生中就有大个的花生,事实说明你的假设不成立。善于用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 知识点过渡 老师:针对“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的问句,张明已经作出了假设,为了证明他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学生:做实验。

  第

  七

  屏3.制定计划

  (1) 明确分工屏显分工情况选择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角色积极参与的态度

  第

  八

  屏

  (2) 小组学会讨论确定实验探究方案①这个调查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 ?

  ②调查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

  ③调查时,应该测量果实的长轴还是短轴,怎样记录 ?

  ④设计适当的测量方法,你们小组的测量方法是?

  ⑤最后你明确该调查的操作步骤是 ?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方案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3522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