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比的认识教案备课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两朋友现在没来,但是老师带来了他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照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自己的看法。
师:观察这些图片,谁想告诉老师些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生1:这些照片有大有小。
师:对。现在我告诉大家,图片A是照片的原版。其余四张哪几张与A比较像呢?
生2:照片B。它是把A缩小了
生3:照片D.它是把A扩大了。
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
生4:C变胖了,E变瘦了。
师:为什么它们很像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比(板书课题)
二、探究问题:
1、研究长与宽的关系,引出比
课件出示:师:将这五张图放在方格纸上,大家一起来研究A、B、D这三张图为什么相似,同学们猜想一下图形相似到底跟长方形的哪些因素有关?
师:各小组拿出学习卡1,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发现写在学习卡上,并派代表到黑板前分享你的发现。
呈现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一组:A的长和B的长有什么关系?A的宽和B的宽有什么关系?
二组:A的长和D的长有什么关系?A的宽和D的宽有什么关系?
三组:A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B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D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师:三个长方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你们能不能验证C和D为什么和A、B、D不像。(学生各抒己见)
师:能不能再画出与图形A相似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能画多少个?怎么也画不完,能画无数个。(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师:像刚才A的长是宽的1.5倍,我们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6:4,图形B长是宽的1.5倍,我们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呢?图形D呢?
二、建立模型:
1、比的意义:
在解决以上问题时,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两个数相除,我们又用什么来表示呢?像6÷4=6:4, 8÷12=8:12等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揭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认识比号
你知道比的符号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史料: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比号。
3、比中各部分的名称:
(1)比中的各部分叫什么呢?(学生自学课本,认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2)结合板书,认识各比的各部分并求出各比的比值。
三、运用感悟,深化理解:
师:现在同学们对比是不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是和比密切相关的,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比?(生自由交流并说明含义)其实,身体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比
课件出示:
1、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2、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速度=( )÷( ) 单价=( )÷( ) 工作效率=( )÷( )
2、除不尽的用分数表示。
3÷4=( ) 5÷9=( ) 10.2÷21=( ) 5÷13=( )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2008年9月25这天,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七号”顺利升空,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又一盛事。看这是宇航员杨利伟手舞国旗在太空行走的照片。
出示课件:(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这面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
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汇报:这里的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
练习:用手表示白球和红球,说出它们的个数比。说出班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
(2)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课件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①题目中有哪几个量?求什么?怎样求?
②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
(3)讨论思考题:
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生: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师: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比的意义,用波浪线画出来,齐读两遍。
2、阅读自学 (出示第六张幻灯片)
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比的读法和写法。
②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3、自学汇报
①比的一般形式
如:15比10 记作:15 :10
②比的分数形式
如:15比10 记作:15 :10 仍读作15比10
③比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④怎样求比值?
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⑤练习求比的比值。 (出示第七张幻灯片)
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拓展应用 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人的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大约为13∶1。
先自读,后同桌互读,理解内在含义。
总 结 请同学们想想着节课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来解决。w
作业布置 做一做1、2题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同类量的比: 不同类量的比:
长于宽的比 15 :10 路程与时间的比 100:2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5 : 10 = 15 ÷ 10 =
前项 比号 后项 前项 除号 后项 比值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 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难点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
12÷4=3 (12÷2)÷(4÷2)=3
12÷4=3 (12×2)÷(4×2)=3
合作探究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大胆猜想。
比的基本性质
1、类比猜测: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也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想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如果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猜测比的性质是什么?
2、验证猜测的性质能否成立: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研究。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3、 小组派代表说明验证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正式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
4、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师:你认为比的基本性质里哪些词语很重要?为什么“0除外?”
观察讨论:你们是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的?
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⑴课件出示例1(1):“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见右图)。这两面联合
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⑵生读题,然后写出一大一小两面旗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
15:10 180:120
师问:这两个比,数据大小悬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这两个比,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如何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整数比呢?生自己尝试化简。
⑶观察这两个比的结果,两面旗的长宽不同,化简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交流,体会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从中进一步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
⑷课件出示例1(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0.75:2 16 :29
师:如何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
生:讨论交流,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尝试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6、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拓展应用 1、看谁的眼睛看得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题)
(1)4:15=(4×3):(15÷3)=12:5……(×)
(2) 13 :12 =( 13 ×6):( 12 ×6)=2:3……(√)
(3)10:15=(10÷5):(15÷3)……………(×)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作业布置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23 :67 (3)1.25:2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
15:10 180:120
=(15÷5):(10÷5) =3: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