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供大家参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主备人 钱传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
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
投影课本“读一读”:
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重新开始。那么,文帝景帝又采取哪些措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板书)1.文景之治的措施
(板书)2.文景之治的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7页第一段内容,学生归纳文景之治措施实施后,汉朝社会状况的转变。
教师投影课本“读一读”:
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来,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福。 ——《盐铁论》
教师先请学生讨论尝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补充:文帝、景帝年间,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百姓纯朴,全力务农,官吏廉洁,清慎自爱。国库充实,人口众多,家家富裕。
小结:让学生归纳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哪些教训,制作秦汉措施比较表,如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特别着重对比文帝修建陵墓和秦始皇建骊山陵,更好的体会为何“秦亡汉兴”。
文景之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所有的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经济基础,正是有了汉初的修养生息政策,是汉朝经济的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有了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实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板书设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建立
二.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的措施
2.“文景之治”的成就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知识点2 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 “文景之治”
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西汉的建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知识点2 休养生息政策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 B.播种
C.收割 D.耕地
知识点3 “文景之治”
5.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03 能力提升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期间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至少举出3点)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04 直击中考
12.(鞍山中考)“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参考答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管理
1.刘邦 长安 2.轻徭薄赋 休养生息 农业 3.汉文帝 汉景帝 三十税一 以德化民 勤俭治国 文景之治
基础过关
1.A 2.C 3.C 4.B 5.B 6.B 7.A
能力提升
8.A 9.D 10.(1)秦朝的暴政;休养生息的政策。(2)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3)西汉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非常繁荣。汉高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田赋定为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11.(1)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2)秦朝因为实行暴政而亡国;汉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直击中考
12.C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师帮扶结对
下一篇:让家更美好教案 让家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