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的课件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理解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讲述已知的官渡之战历史,纠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带来的历史认知上的错误,概括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的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的课件(1)

  三国鼎立

  案例说 明

  对应教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两子目,旨在使学生按照时序学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以突破教学重点,即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的过 程。在此 基础上, 为解决教学难点作好准备,使学生通过对三国鼎立历史的学习,认识到三国属于局部统一,鼎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边 疆开发和民 族交融,为 新的统一规模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衰亡

  教师讲述:介绍“历史人物”——曹操及其宏图大志。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曹操的困惑——如何才能号令群雄,扩大影响力”,引 出曹操治理地方、壮大实力的策略,即之后官渡之战取胜的客观原因。

  学生回顾所学,理解分裂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思考“曹操的困惑——如何才能号令 群雄,扩大影响力”。

  设计意图:交代本课的第一条线索——“曹操奋斗史”,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跟随曹操“ 亲历”历史,以实现统一为最终目标。增加课程的情节性、趣味性,为官渡之战的讲述做好铺垫。

  2.官渡之战

  教师讲述 :对比袁绍、曹操的思想认识和性格特点,以图表展示双方的实力悬殊;引导学生简述官渡之战的过程,纠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带给学生在历史 认知上的错误。启发学生概括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学生看材料,理解曹操以少胜多的原 因,讲述已知的官渡之战历史,纠正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带来的历史认知上的错误,概括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略 讲官 渡之战,主要让学生感受 曹操势力扩大的过程及趋势。

  二、三国鼎立

  1. 赤壁之战

  教师讲述: 以曹操下一步的奋斗计划为开端,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即赤壁之战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拓展史料,启发学生从史料中分析曹军的弱点,即曹操之后战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讲述赤壁之战的过程,并利用幻灯片动画来演示具体情节,纠正学生对赤壁之战的错误认识(如诸葛亮指挥、草船 借箭等);分小 组合作,探究“赤壁之战对当时中国的割据局面有什么影响”,即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北方大局已定,曹操 为实现统一,下一步该怎么做?认识到三方势力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点,知道赤壁之战的背景。

  阅读史料,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过程,分析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以史论史,论从史出,认识到三国鼎立的历史趋势。

  2.三国鼎立

  师:介绍三国的政权建立和局部发展的状况。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三国政权能够对峙并存?带着问题,学习三国在政治、经济、边疆开发等方面的举措,主要讲授诸葛亮治蜀、孙权开发江南。

  学生思考三国政权能够对峙并存的原因,了解三国在局部发展方面的措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国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地方发展和民族交融,为西 晋的 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联系前面所学,理解三国表面上是分裂割据,实际上是局部统一,稳定发展的历史状况,使学生全面了解三国的历史特征,为其辩证评价三国时 期做好准备。

  三、小结过渡

  教师引用何兹全的一段话作小结:“这个时期在大量的消极现象掩盖下,存 在着积极的因素,国家的分裂为新的统一规模准备了条件,民族间的斗争为新的民族关系的协调准备了条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的课件(2)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历史的传统,《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司马迁与《史记》”这一课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理解《史记》的史学、文学价值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史记》突出了秦汉文化“进取”的特点,是大一统国家文化高度繁荣的具体表现之一。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 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教师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这位史学家是在 怎样的背景下阐发这一感慨的呢?(也可问学生:有谁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说者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表这一感慨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今天的内容。

  设 计意图:学生小学时曾学习过司马迁,日常生活中可能也多少接触过司马迁的历史。如果能知道这是司马迁的名言,可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引发学 生兴趣。如果学生对这句话全然不知,也可引起学生的震撼,使 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读《史记》 识“史公”

  教师出示“司马迁”画像和“《史记》书影”图片。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谁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他(她)讲一讲,教师针对讲解的情况对预设内容进行调整;若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 按预设方案往下进行。)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教师提问:什么是纪传体 通史呢?

  教师介绍《史记》:《史记》全书130篇, 52万多字。包括: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在130篇中,有112篇是写人物的。可见,《史记》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历史学上,把这种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以为人物写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纂体例称为“纪传体”。“纪传体”是司马迁的首创。在内容方面,《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历史学上把这种连贯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初步了解“纪传体通史”这个概念,同时对《史记》 有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

  教师提问:那么,《史记》是怎样记述历史的呢?

  学生阅读 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思考问题2:教材叙述了什么事情?说明了司马迁的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第一段,司 马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说明司马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精神。

  第二段,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说明司马迁具有独到的史学思想和不媚权贵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教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将思考分为两步:“教材叙述了什么事情?说明了司马迁的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及锻炼学生归纳、概括和表达等能力。

  教师讲述: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儿《史记》的史 学成就。

  学生思考、归纳、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学生归纳的同时,演示课件。 )

  司马迁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 、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所以,有学者说:“《史记》是第一部以‘人’为主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上补六经之遗,下开百史之法。”《史记》全面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 珍贵 史料,深刻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变化。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写道:“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归纳、概括和表达等能力。

  教师讲述:《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请学生简单讲述“负荆请罪”的故事,如若学生不知,则教师简单叙述。之后出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段原文: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huān,古通“欢”),为刎颈之交。

  ——(西汉)司马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生体会原文的特点,也可让学生说说。

  教师出示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师 生总结出《史记》的叙事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史记》的叙事特点, 理解鲁迅的评价。

  教师提问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成伟大的《史记》?同时出示“司 马迁小传”的材料。

  司马迁小传

  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西汉人。生活在 汉武帝时期。他生于史官世家,爱好文史。

  司马迁简历:

  10岁开始学习经史。勤奋好学,善于思考。

  20岁时,外出游历,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访问古迹,收集传说。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司 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书,也有机会伴随汉武帝左右。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开始动手编写《史记》。

  编写《史记》期间,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酷刑,但忍辱负重,以极大毅力续写《史记》。

  大约在他55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编 写工作。

  司马迁名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归纳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主客观因素,感受司马迁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

  3.小结过渡

  教师讲述:两汉 时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出现了新的内容,即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的课件(3)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本课的重点。造 纸术的发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选择此课 目,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明就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体会科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甲骨文图片和竹木简图片,提问:这些书写材料有何不足?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改进书写材料的必要性。

  教师讲述: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除了龟甲、兽骨、竹木简外,还有丝帛,青铜器上也出现了文字。但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这些书写材料或是太笨重,或是价钱太贵,不适合大量使用,不利于 文化传播,有的也不利于长期保 存。

  1.造纸术 的发明

  教师讲述:中国是一个以丝织技术著称于世的国家。在生产蚕丝的过程中,工匠们在漂絮时发现有一些残絮遗留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片,可以用于书写。这个过程叫做“积漂絮成絮片”。人们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后来,人们改用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同样的操作过程,制造出最早的纸。

  教师出示“西汉早期麻纸”并简单解释:这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残片。提出问题2:这个残片是不是 纸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曾进行了一场持久的争论。今天,我们以一个小小科学家的身份,辨析这张残片到底是不是纸?

  教师提问:什么是纸呢?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纸的构成和特点

  第一,植物纤维;第二 ,纤维经过分散、提纯,再交织组合;第三,表面平整;第四,具有实用性;第五,有一定的物理强度。

  材料二:生产的过程

  包括“纤维——机械切碎——化学 提纯——打浆——纸浆——湿纸——干燥”等程序,其中“打浆” 是使纸具有实用性和物理强度的关键。

  材料三:天水放马滩残片

  1986年出土,最大残长8厘米。鉴定年代为公元前176—前141年。残片表面平整、较光滑、结构较紧密;有细纤维渣 ,其原料为麻;比较脆。上面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地图。

  学生思考、判断、回答。

  师生一 起推出结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

  材料四:灞桥残片。

  1957年在陕西西安灞桥砖瓦厂工地清理时发现。鉴定年代为公元前140—前87年。1964—1988年,中外10家机构的20多位科研人员对灞桥残片进行了十多次检验。研究表明,灞桥残片的纤维长度仅1厘米~2厘米;纤维的排列紊乱无序,表明事先经过舂捣、打浆及抄造工序。

  学生思考、判断、回答。

  师生一起推出结论:西汉中期的纸。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考古资料,以科学理性的思 维来分析判断,并得出西汉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的结 论。出示两份资料,体现历史学“孤证不立”的原则。

  2.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

  教师出示材料并带领学生解读。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 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教师提问:蔡伦的贡献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对东汉的“蔡侯纸”和西汉的纸进行对比,并推出结论。

  (1)原料

  西汉纸:麻

  “蔡侯纸”: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

  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扩大了原料的,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

  (2)实用性

  出示放马滩纸和东汉纸实物进行对比。(图 略)

  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提高了纸的质量,更便于书写好保存。

  (3)教师出示“汉代造纸流程示意图”,并指出其作用:使造纸工艺定型并推广。

  教师讲解:正是有了上述的改进,使纸的产量、质量提高了,更便于使用了。所以,到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了。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设问: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假如没有了纸,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不便?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到,造纸术的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蔡伦发挥了重要作用;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得到了推广和使用,这对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的改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人们纪念蔡伦,他是受之无愧的。

  3.造纸术发明与传播的意义

  教师出示“著名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缺点部分可由学生分析得出)

  地 区 材 料 缺 点

  古埃及 植物纸草 易发脆断裂,难保存

  古希腊 羊 皮 太昂贵

  古巴比伦 泥板 笨重 、 难保存

  古印度 树皮、树叶 难保存

  设计意图:体会各文明古国书写材料的缺点,为理解造纸术发明与传播的意义打基础。

  教师出示“造纸术传播”图。(略)

  学生读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渐学会识读历史地图,提炼有效信息。

  教师提问:造纸术发明与传播的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①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 的传播。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都不理想,或坚硬,或笨重,或价格昂贵,不利于文化的传播。②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③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

  正像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所说:“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Michael H. Hart)在其《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苏世军、周宇译,3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中,把蔡伦排到了第七位。同时,书中还论述道:“欧洲人在蔡伦以后一千年才开始造纸,而且其中的唯一原因是当时他们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就造纸而论,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甚至在看到中国造的纸以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才能造出纸来。显然发明一种造纸技术是相当难的,它决不会出现在发达程度一般的国家里,而且需要有天赋的个人做出杰出的贡献。”

  教师讲述:秦汉时期,我国不仅有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而且古代传统的农学、医学、天文、数学四大学科体系基本形成。进入下一个课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8038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