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音乐《红蜻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课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 。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师生用歌声问好!
二、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 (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
1、学生聆听,联想。
2、学生谈谈歌曲表现的意境。展开联想。
3、老师点评。
4、老师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三、 歌曲教学
1、初听《红蜻蜓》歌曲 。
2、生谈谈对音乐的感受。
3、有感情地读歌词 。(齐读歌词师钢琴伴奏)
4、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学生跟歌曲张口默唱。
(2)用听唱法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学生通过唱找出哪里换气更合适)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体验,找到换气的地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3)跟琴唱第二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学生根据旋律的高低唱出强弱变化呢)
(4)自学第三段 。(学生跟琴唱)
(5)齐唱全曲。
四、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学生尝试用稍快的唱速度演唱,感受歌曲情绪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速度、情绪的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境,这正好比学生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会因个人喜好和经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音乐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现正是应证了音乐的多元化。]
五、二声部合唱
1、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
2、学唱二声部:
用“lu”跟琴哼唱二声部
3、合作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交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六、表现歌曲:
1、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2、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再次演唱歌曲。
七、小结。
八、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下课)
执教刘红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红蜻蜓》
2、 表现歌曲《红蜻蜓》
教学目的
一、学习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二、复习渐强、渐弱记号,了解他们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并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
三、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四、用竖笛吹奏《红蜻蜓》旋律,丰富竖笛练习曲的积累;
教学重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着音乐进教室
2、竖笛演奏《新疆民歌》、
3、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谈话:每个人都有童年,或是幸福的、或是快乐的、或是难忘的、或是忧伤的……,或许一首歌就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譬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演唱,学生接唱
2、发声练习:
3 6 .6 54 3 2 3. 5 61 2 0 12 3 5 6 1 7653 6
3、过渡语:童年是多彩的,有这样一首歌曲,不知它会让给你想起怎样的童年趣事。
三、歌曲教学
1感受歌曲。
A初步感受歌曲,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设问:歌曲是什么情绪的?这样优美抒情的旋律回忆起什么趣事?(捉蜻蜓、采桑果)
B、揭示课题:《红蜻蜓》
C、作品分析:这是一首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儿童合唱歌曲,歌曲是描写少年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后来大人们也喜欢唱,又成了他们回忆美好童年的歌曲。旋律优美深情,简短的三段歌词,却将童年美好的情景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再听一遍。(翻书)
D、复听歌曲,教师演唱。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
2、学唱歌曲
A、分声部哼唱旋律,边唱边挥拍。(先低声再高声)
B、朗读歌词,注意字正腔圆
C、填唱歌词,分声部进行。(教师在范唱低声部歌词,学生填唱,难句教唱等)
3、处理歌曲
A、激发情绪,大屏显示图片,展示歌曲意境;播放动画演唱的《红蜻蜓》
B、训练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加上力度练习;
C、声部的训练,要求:旋律线条基本清楚,声音基本和谐统一;
D、竖笛演奏练习《红蜻蜓》,注意旋律流畅,音色同一;
4、表现歌曲
A、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先齐唱,在合唱。
B、竖笛演奏歌曲《红蜻蜓》。注意音色的和谐美。
四、教师总结:晚霞中的红蜻蜓,引起了对童年时令人神往的生活回忆,优美的旋律刻画出儿童天真无暇的美好心灵。
上一篇:走进大自然美术教案 推荐
下一篇:湖南文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