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迷人的火塘》选自《欢乐的村寨》单元中,而此单元又是以歌颂祖国各地各民族美好的生活为前提。因此这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五年级下册音乐迷人的火塘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XXX XX”,运用优美抒情的情绪,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在感受、体验、时间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情,了解切分音的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说说你都知道那些民族。(鼓励学生)
2、播放几个少数民族的喜庆的场景。(傣族的泼水节、彝族、侗族的篝火晚会,)
3、介绍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会上,升起篝火围在火塘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族人民的风俗。
4、节奏游戏,板书课题
(1)、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XXX XX XXX XX|。
(2)、师生互动
(3)、把歌名填入节奏:XXX XX
迷人的 火塘
(4)欣赏歌曲《迷人的火塘》。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本首歌曲中的切分音:XXX XX. XX X。
2、再次欣赏歌曲《迷人的火塘》。
3、运用切分音区分学习 1 3 3 1 2 1 2 2 1 6。
迷 人 的 火 塘 迷人的 火塘
4运用切分音学唱第四乐句。
5、知道学习第一、二乐句,并能唱流畅。
6、以中速、抒情优美的演唱歌曲。
三、小结。
1、再次欣赏《迷人的火塘》,并表演。
2、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和收获。
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还很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激情很高,但在唱切分音部分时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多加练习,多接触切分音的歌曲,并多加指导。
在师生互动环节时,大家表现得就更活泼,也调动了我的激情,我觉得我在音乐教学时还要再学习,再努力。
教学内容: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材分析:歌曲《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前乐段的两个乐句旋律平稳,缓缓下行,4个小节最后都是切分音,并构成了级进式下行音调(3-4-1-6),表现了抒情,幽静的意境。第二乐段是复调性质的二部合唱(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音音乐,)前乐段旋律上扬,仿佛是火苗越烧越旺,欢乐的情绪也随之高涨,后乐句的句幅作了扩充,并连续运用了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富有动感,气氛更为热烈;句末出现了第一乐段的音调,但落音由“6”变化为“1”,形成了羽调式与宫调式不同调式的色彩对比。最后以舒展的尾声“啊”使侗家的欢乐歌声飘向夜空,久久回荡。
教学目标:1.用优美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初步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
2.学习 “XXX, X X. ” 切分节奏,以更好的表现侗族的音乐风格。
3、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
教学难点:歌曲合唱部分的均衡,和谐。
教学准备:课件、音响等。
教学过程:
一、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二、导入:出示图片,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魅力的侗族村寨,走一走,课前,老师已经请你们去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谈一谈。有谁了解侗族的风俗习惯呢?
三、说侗族的风土人情(边说边出示图片)
老师:侗族风景、侗族乐器、侗族民俗、侗族三大宝
侗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冬天的时候,人们为了取暖,夜晚一家人围在火塘旁边歌唱舞蹈,是侗族人最幸福的时光。接下来,给你们听一首侗族的歌曲,仔细听。
四、感受歌曲
1.听录音范唱。设问:1.歌曲唱出了侗家儿童怎样的心情?
2、再次聆听
歌曲按演唱形式可以分哪几部分?(齐唱和合唱两部分)
五、学唱歌曲
1学唱独唱部分
1、听录音范唱独唱部分 设问:歌曲中侗族的人们除了在火塘边篝火,还在干什么?
师:每当冬天到了傍晚的时候,侗族的人们聚集在火塘的四周,边弹琵琶,边唱歌,那样的场面,让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3、再次聆听,每一小节的最后尾声,节奏有什么特点?(听后师范唱一下旋律)附点节奏讲解切分节奏 这种节奏的特点就是侗族的音乐特点。
4、听老师在琴上弹奏,师生接龙,学生唱切分节奏的音。声音听起来给人怎样的感觉?(连贯,优美)
5、再次师生接龙。(反一反)
6、全班学唱齐唱部分旋律。
7、加入歌词流畅地唱好
注意:声音连贯,优美
2学唱合唱部分
1、聆听合唱部分?
引:你们的歌声真好听,那这时候火苗越烧越旺,他们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呢?(声音、力度)
2、再次聆听(听老师分别唱两个声部)
这种合唱歌曲和平时学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解释复调音乐: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音音乐。
这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听完之后,师可以唱一下前两句旋律)
3、师生节奏接龙
4.学唱第二部分旋律
(1)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学各自的声部。
A:一、二组高声。
跟琴轻声唱合唱部分的高声部的歌词
跟琴再次演唱,找出哪句唱不整齐。
解决难点:迷人的火塘,迷人的火塘(节奏相同,音高不同)
根据已录好的伴奏,全曲学唱。
B:三、四组低声
生自学旋律,跟琴师生接龙唱低声部的旋律。师: 生:
三四组齐唱旋律
加入歌词唱
根据已录好的伴奏,唱全曲。
(2)两个声部合成。提醒二声部的学生注意空两拍进入。合成时两声部之间要相互倾听。
5、歌曲分析
A:以中速、优美抒情的演唱歌曲。
B:按歌曲情绪分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抒情,幽静的意境,第二部分富有动感,气氛更为热烈。
最后以舒展的尾声“啊”2侗家的欢乐歌声飘向夜空,久久回荡。
6、完成有感情的演唱
7、欣赏侗族大歌《侗族蝉歌》
侗族大歌已经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侗族的一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8、表演歌曲
让学生通过选择打击乐和情景表演,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到欢乐的侗家村寨畅游,我国有那么多少数民族,课后请大家收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歌舞及我们本地区的歌舞,下节音乐课向同学展示。可以一人表演,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表演。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英语开学第一课教案
下一篇:五年级下册音乐七色光之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