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篇一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科技苑]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

  [科技苑]一立方米养出80公斤鱼 20160413 

  本期节目内容:介绍了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平均一吨水,怎么能养出80公斤鱼?有了循环水,内地怎么也能养海鱼?高密度养殖,肉质为什么还有嚼劲?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秘密,《科技苑》为您讲述一立方米有了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养出80公斤鱼。 (《科技苑》 20160413 一立方米养出80公斤鱼)

      

  

  

  

    平均一吨水,怎么能养出80公斤鱼?有了循环水,内地怎么也能养海鱼?高密度养殖,肉质为什么还有嚼劲?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的秘密,《科技苑》为您讲述。

  

篇二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冷水鱼养殖,循环水养大鲮鲆

  循环水养殖大鲮鲆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要想养好鱼,就得有符合鱼生长的优质水源。可在山东青岛的一些大鲮鲆养殖户,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巨大问题,这个问题还不是水源好坏的问题,而是可能会面临无水可用的境地。

  说起来,大鲮鲆就是海水鱼,可我国沿海地带的大鲮鲆的养殖户们,如今却在为养殖池里的水担心了,担心有一天鱼池里的新水换不进来。没了水,大鲮鲆也再也养不下去。

  张和森:大菱鲆养殖规模已经很大,当时这种地下水源呢这个紧缺已经有,已经显现出来了。

  张和森,从1992年我国开始引进欧洲的大鳞鲆,就成为了第一批大鲮鲆养殖户,到现在已经十多个年头了。他也见证了大鳞鲆养殖整个历程。

  大鳞鲆也叫多宝鱼,因为肉质细腻,口感好,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不过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

  可养殖户再多,养大菱鲆也不可能会把海水用完啊?

  养殖户刘东晓:唯一没有想到的这个水,因为大家在印象当中在海边怎么会没有水啊,但是大家都错了,因为我们所用的水并不是普通的海水,而是经济沙丛过滤从40米50米以下取的水。

  大鲮鲆是深海冷水鱼,对水源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在深海中一旦发现身边的环境不好,就会游到更好的海水领域里。因此最早将大鲮鲆引进中国的雷霁霖院士,特别地强调了大菱鲆的水源问题。

  雷霁霖院士:到底选择是海里头的水还是河里头的水还是地下水。这是水源的问题。而我们选择的是地下水,而且是地下海水。

  地下海水指的是沿海地带大约30米地层以下的地下水,经过化验,它的水质和海水的水质基本是一样的,可明明大海就在旁边,为什么不直接用海里的水呢,那不是更充足、更容易获得吗?

  雷霁霖院士:这个地下水的资源,你拿起来就能用,因为它经过地层的过滤,很多比较粗的颗粒它都过滤掉了,甚至很多地下水是没什么微生物、细菌的。那避免了人为从海里抽水的过滤,还要经过处理这一整套的非常复杂的东西,而且这些工序投资也很大。

  要想养活大菱鲆,关键需要有一个清洁的海水水源。地下海水清洁度高,可以满足大菱鲆对水源的要求,直接抽出来就不用再经过处理。而且地下海水的温度稳定,一年四季上下也就是两三度,常年维持在15到20摄氏度,这和大鲮鲆的最佳生活温度15到18摄氏度非常接近,又省去了大量的温度调节费用。于是大菱鲆的养殖场都开始在海边打井。

  张和森:在一些养殖密集区,井,原来在养殖棚的周边就可以打井,水就够用。那随着水越来越少,打井的位置越来越远,有的会超过一公里,这样取水费用就越来越高。

  养殖池里的大菱鲆,由于养殖密度高,池水很容易被污染,一般用过6、7个小时就得全部排掉。于是养殖户采用了流水养殖法,就是要不断地从海边打井抽取地下水。这样一边抽一边排,不仅加重了对海水的污染,更是对地下海水的严重消耗。原来打出来一口井可以抽上好几年;如今不到一年功夫,水就抽不出来了。

  养殖户刘东晓:后期就是应该说是投巨资到海里面打井,我们现在有的井就是延伸到海里面几公里深,一眼井多的要花六七万七八万,少的也要花3—4万一眼井。但往往就是说我们花了几万块钱,五六万三四万打一眼井,它没有用。就没有水,

  发现周边已经没水可用了,无奈之下只能花大钱到远处去打水了。取水得位置越远,花费就越高。即便这样,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即使地层上就是茫茫大海,地层中的海水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大鲮鲆养殖业的膨胀式发展,伸向地层下的管子越来越多,无水可用的境地很快就显现了,这使张和森这些大鲮鲆养殖户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

  如果让他放弃这个产业,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资不算,仅仅从情感上也是接受不了的。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源问题,成了张和森这些大菱鲆养殖户的最大问题。

  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那能说放弃就放弃呢。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后,张和森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之所以说这个设想非常大胆,是因为它将会彻底改变目前大鲮鲆养殖、乃至整个水产养殖的模式。

  他的设想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把用过的海水还原成符合大鲮鲆再利用的条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创造循环水养殖的新模式。为此,他专门跑到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找到了首次把大鲮鲆引进我国的雷霁霖院士。当他说出这一想法后,立刻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雷霁霖院士: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同样能源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了地下水了,我们要搞工厂养鱼,那我们必须借用其他能源电能,或者是燃煤,获得能量。

  但是不论用什么能源都是要耗费的,耗费很大,都是要投资很大,设备也很庞大,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这个地下水的再循环利用。

  张和森的想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如果想法能实现了,这将彻底改变原来的流水养殖模式,可用过的脏水到底能不能还原成大菱鲆需要的清洁水呢?张和森还不知道。

  那么让大菱鲆用了6、7个小时后的一池水到底脏成了什么样,为何就不能再用了呢?

  从这排出的污水来看,我们能想到的,水里除了有大菱鲆排泄的粪便,还有就是吸引海鸥来觅食的残留饵料。那除此之外呢?

  雷霁霖院士:这个是因为高密度养殖,一个池子里每立方水里鱼的数量,鱼的数量大,所以它竞争这个氧气,消耗这个氧气的就多。这样就必须经常的给它补充氧气,否则的话它就将窒息死亡。

  一般养殖户进行工厂化养鱼,养殖密度都高,能达到每立方水里三十多公斤,这相比于在海里生活的大鲮鲆来说,这一池水很快就能被自己弄脏了。

  除了氧气不够以外,而像鱼的排泄物,身体的分泌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东西,这水里到底还需要去除什么添加什么,如何才能达到再利用的标准,都需要张和森一层层地探究,一步步地解决。

  首先是残留的饵料和大鲮鲆排泄的粪便,这些东西是看得见的脏东西。饵料和粪便残留在水里,会不断的分解,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氧,结果就是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增加后续处理的负担。

  因此,循环利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这些粪便和饵料。

  张和森:残饵和粪便呢,是通过一个我们一台叫微滤机的设备,它是滚筒过滤,把蚕饵和粪便过滤在滚筒的滤网上,然后通过反冲把蚕饵和粪便通过排污口排走,通过这台设备完成过滤。

  微滤机是循环系统的第一环节,首先把水中的残留物过滤掉。因为过滤的装置细微,只要看得见的残留物都能滤掉,这是循环水系统的第一大环节。

  可是,还有一些饵料和粪便因为在水中时间长了,已经溶解在水体里。这些东西同样会消耗掉水中的氧气,降低含氧量。而且溶解的粪便和饵料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增加大鲮鲆的染病率,损害它的健康成长。

  张和森:这个就是泡沫分离器,通过微滤机的水会进入它下部的容器。这个容器里会排进大量的细泡。通过不断的搅拌,这些细泡会把水中的溶解物粘带在它的表面,然后从泡沫分离器的出口把它排走。

  张和森通过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彻底去掉看得见的和一些看不见的脏东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些东西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头号障碍。之后他立即就用处理过的水试着养了一池大鲮鲆。可没过多久,问题又出现了。

  用去除了残饵和粪便的水虽然看起来比较干净,但刚养了两天,养鱼的工人就发现有几只大鲮鲆老呆在水底不动弹,也不吃饵料,好像是生病的样子。

  

  第一次试养,就遭受到失败,这让张和森非常苦恼。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水里肯定还有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都没有去除掉的有害物质,而且是肉眼很难看见的物质,那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通过向专家进行咨询,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还是出在了大鲮鲆的排泄物上。鱼儿会排泄出氨和氮,由于养殖密度大,氨氮含量会很大,大量的氨和氮是完全溶解在水里,是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都无法去除的。

  记者:如果去除不掉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

  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马爱军:去除不掉的话再循环利用的时候会影响它的成活率、死亡率。

  记者:它为什么会影响成活率和死亡率呢?

  马爱军老师:因为氨氮高了会中毒的,这是引起一个中毒的反应。

  氨氮含量高了会直接导致大鲮鲆中毒死亡,可这些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细物质,是无法用微滤机和泡沫分离器去除,那该怎么办呢?张和森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张和森:这个是用生物过滤器来处理的,它是应用的生物膜法

  记者:那就是生物过滤具体是怎么样把它处理?

  张和森:在生物过滤器里面,我们填充载体,载体的表面,生长生物膜、生物膜里面有各种细菌,其中我们会引入硝化细菌,

  这就是微生物过滤的载体,里面是以硝化细菌为主的多种微生物细菌,

  简单地说,这些硝化细菌会吃掉水中的氨和氮这些有害物质。吃掉氨之后,会转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对鱼基本是无毒的。而吃掉的氮,会作为细菌本身的生命物质而存在,对水体和鱼都没有危害了。这样,通过硝化细菌的这层过滤,就进一步实现了池水的清洁处理。

  记者:大姐你们这是干吗呢?

  化验员张玉怀:我们测氨氮,就是通过生物过滤前和生物过滤后的氨氮对比。

  记者:那就是说那个是生物过滤前那个是后呢?

  化验员张玉怀:这个是生物过滤前的,这个是生物过滤后的。

  记者:那它两个含氮、含氨的那个量的对比是怎么测算的呢?

  化验员张玉怀:那是通过一个仪器,通过一种仪器测量出他们通过生物过滤前和生物过滤后氨氮量的对比。

  这就是测量氨氮含量的仪器,我们来看,这是生物过滤前的氨氮含量,显示是0,796,通过一定的生物处理后是0.301.一般来说,氨氮含量低1毫克每升就是安全的了。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水中的氨氮含量会明显降低,对大鲮鲆的毒害作用也会随之减弱。

  硝化细菌进一步净化了水体,可里面还有一种气体不容忽视,就是二氧化碳。经过高密度的饲养,鱼池里面的氧气已经很少,大鲮鲆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同时鱼的排泄物也在增加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同样容易会造成大鲮鲆窒息而死,所以还要进行脱气,就是去除二氧化碳。

  张和森:脱气装置我们把它叫做脱气塔,水从上面流过气从下面吹上来,再气水交换的这个环节,这个水中的二氧化碳就会进入空气当中,直接带走。

  简单的说,循环水系统就是一个加减法的过程。首先要去除水里的粪便、残饵、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氨氮,这是减法。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加法了,就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为没有充足的氧,鱼儿就没法生活。

  其实在脱气去除二氧化碳的环节,冲入水中的空气本身就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由于是高密度养殖大鲮鲆,所以对含氧量的要求会很高,要达到6毫克/升以上。因此,张和森的水池里一般都有很多这样的临时供氧器。通过这些设备,及时满足大鲮鲆对氧气的需求。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程,用过的水总算还原到大鲮鲆的再养殖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简单的实验和字板,再梳理一下整个处理的过程。

  第一步就是用物理过滤的方式把悬浮在水体中残饵和粪便去除。

  第二步,就是用泡沫浮选的原理,把已经溶解在水中的残饵、粪便以及其它的有机物,粘带在泡沫上一起排走。

  第三步,是用生物过滤的方法,利用硝化细菌去除有毒的氨和氮。

  第四步,用脱气的方式去除有毒的二氧化碳。

  第五步,利用临时供氧设备,把水体的含氧量提高到鱼儿需要的含量。

  张和森:从大菱鲆养殖池排出的水经过过滤—泡沫分离、生物过滤、脱气除二氧化碳、增氧、(调温)这样的水水质条件已经完全达到了大菱鲆养殖条件的要求,我们重新回到养殖池,实现了循环利用的这样的目标。

  抽出来的一池水,可以不停地循环利用下去,改变了原来不断抽取和排出的流水养殖方式,不仅极大地节省了地下水资源,也大大降低了抽水的人力和财力,养殖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大菱鲆养殖和循化水处理的环节,会损耗掉一小部分水,大概占整个用水量的8%左右。因此在循环利用的同时,也需要抽取这小部分海水作为补充,保证整体养殖用水的需求。

  经过这左一层又一层的处理,这水质总算符合大鲮鲆的再养殖需要了。但最后还有一个环节需要注意,那就是水温。以往的养殖水一般都是靠烧煤来控制温度的,不仅耗费大,而且增加了空气污染,但张和森的养殖场里,

  前面说过,大鲮鲆属于冷水性鱼类,对温度非常敏感,耐受温度范围为3~23℃,最佳养殖水温为15~18℃,温度过低和过高,不但会影响它的生长速度,还可能会造成死亡。

  一般的养殖水都控制在16度左右。

  虽然地下水的温度在15和20度之间,符合大鲮鲆的养殖要求,但到了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这就需要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来维持水体的温度,同时也就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而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池水的温度会高出16度,有的甚至超出20度,为了节省降温成本,养殖户很少配置降温设备,因此就会影响大鲮鲆的生长速度和身体健康,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种低效率的养殖状况。

  但如今,张和森却引进了一种利用海水调温的海水热泵,俗称海水空调。这海水空调不仅解决了夏天的降温难题,更是大大降低冬天的燃媒消耗。

  青岛某空调公司总经理韩军:它是通过海水,由水泵抽到换水器里面来,通过热泵原理,从这个海水当中吸取热量。在另一端在另一个换水器把热量放出来,再供到养殖池里面去,这就是制热过程。制冷过程也反过来,养殖水过来以后呢,通过热泵把热量给吸出来送到海里面去。一个能量的交换过程。

  简单的说,海水空调和家用空调的不同就是利用的介质不同,前者是海水,后者是空气。如果是家用空调,在夏天的时候,会把空气里的热量吸出去,把冷气排放到室内来降温;而冬天的时候把空气中的热量抽出来,把热气排放到室内来升温。

  但海水空调的效率要远比家用空调高很多。就拿青岛地区来说,冬天的海水温度在7摄氏度左右,而气温经常在零度以下,水温比气温高很多,就更利于吸取热量帮助养殖水达到16摄氏度的目标;反之,夏天的时候,海水的温度在24度左右,气温则在34度左右,水温比气温低,就有利于释放养殖水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韩军:那么它的效率会非常高。那么在加上咱们的热泵技术,比家用空调的话,它会提高大约高,因为是养殖行业会高50%左右。比烟煤效率的话,要高60%到70%。

  仅仅是这套海水空调,就能大大降低燃煤量,如果算上整个的循环系统,节省的能源就更大了。

  张和森:目前我们这套系统里面没有使用燃煤。

  记者:原来就是说在使用这个设备之前你们每年大概需要用多少吨煤?

  张和森:几百吨煤,差不多会接近,满负荷的时候会接近五百吨。

  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降低了煤炭能源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对海水和空气的污染。这套系统,可真是为节能减排做了很大贡献,我们真诚的希望这个系统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篇三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

大型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

由于传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刚好是一种新兴行业,因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提高收益,而且自动化运作更是让更从不懂养殖的人都可以成功养殖,所以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广州中航适应市场需求,设计了一套适合室内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也适合从没接触过养殖而想转型投资水产养殖业的系统。 位于广东北部地区,一家原本经营服装行业的工厂,也是由于竞争激烈,所以转型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刚开始订购了一套小型号的系统, 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跟偿试,已经成功出鱼,在今年更是扩大的规模,一次性订购十套的循环水系统。从一个从没接触过养殖到可以大规模养殖,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效率。

本公司每套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的配置有:蛋白质分离器、臭氧一体机、残余臭氧去除器、脱气杀菌综合处理器、浮床生物过滤器、全自动滚筒微滤机、6个锥形养殖鱼池。

篇四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亩产值两万三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亩产值两万三

出处:当代水产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6-03-24 17:46:00

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现有水产养殖面积4000余亩,由于近年来,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及水产品病害等问题的影响,养殖产量与效益很不稳定,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特地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该模式是传统的池塘养鱼与流水养鱼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建造养殖槽(流水池)和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使原有的静态池塘通过空气推水设备使池塘形成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养鱼。

主要养殖品种高密度“圈养”在始终处于流水状态的养殖槽内,槽内利用水流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存饲料冲到养殖槽的尾部,并通过安装在养殖槽尾部的排泄物收集池收集起来。外围宽阔的池塘水体(外塘)作为水质净化区,适宜于养殖净水性鱼类(如鲢、鳙),还可种植水生植物,把水中的氮、磷吸收,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可以及时清除漂浮物和固体物,真正实现养殖业的低碳高效。经过1年的试验,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 池塘建设

试验地点选择在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富阳市云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试验池面积35亩,在池塘的中间位置设置水槽3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隔离,并与池塘相通。水槽进水口设置纳米管流水式增氧系统,出水口设置移动式吸污区。(池塘设计见附图)

图:池塘循环水养殖示意图

1.1.2 池塘清整

2月将池水抽干,清除池底杂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开始建设好池塘循环水养殖设备。

1.1.3 渔机配套

在水槽式流水养殖鱼区内,配备2.2kW的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3kW底增氧设备1套,设置3kw的吸污系统1套,配备8kV自起式发电机1台。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的综合配套设置,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上下与水平交换流动,

循环利用,以及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1.2 种苗放养

5月30日,在1号水槽内放养 5cm长的 优鲈1号2万尾,6月7日在3号水槽内放养4cm长的太阳鱼5.5万尾,6月30日,在2号水槽内放养15cm长的七星鲈0.5万尾。在水槽外放养20cm长的花鲢400尾,20cm长的白鲢800尾。

1.3饲养管理

在池塘内全程投喂通威海水鱼饲料。每天2~4次,并要求以每次10min以内吃完为宜,具体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

1.3.2 日常管理

1.3.2.1 水质管理

池塘水位保持在1.5m左右,。每隔30d左右用一次复合碘进行水体消毒。养殖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cm。

1.3.2.2 池塘增氧

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 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动,前期开动1套,中后期则开动2~3套,投喂饵料时开启底增氧,确保饵料在水槽中间,避免鱼与水槽壁的摩擦,保证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1.3.2.3 水槽吸污

每天早上进行吸污一次,一般每次吸污约5min。具体视吸出来污水状况而定。

1.3.2.4 巡塘

做到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的情况,则减少投饲量,及时交潜开动增氧机械,严防缺氧浮头。【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1.3.2.3 出售

10月开始,游客在水槽内开始垂钓, 到12月将鱼类分品种分养到其它池塘中进行暂养与销售。

2、试验结果

2.1养殖产量

试验共捕获鱼18,735kg,按35亩的池塘计算,折合平均亩产535kg。其中总产优鲈1号5,760kg,七星鲈2,500kg,太阳鱼6,875kg,花鲢1,600kg,白鲢2,000 kg;总产鱼1,8735kg。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经济效益

2.2.1 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槽建设成本

养殖槽3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池底浇筑钢筋混泥土底板长28m,宽18m,厚0.3m等,基础工程建设成本27.8万元;配备发电机、吸污设备、底增氧设备、气提式循环推水设备等渔业机械,渔业机械购置成本10.4万元。两项合计总成本38.2万元,初步估算基础工程和渔业机械可使用6年,平均每年成本为6.37万元。具体情况详见表2。

2.2.2 养殖成本

养殖成本主要由塘租、苗种、饲料、电费、工资、药费、其它等构成,共计 33.225万元,

折合亩成本为 9,492元。在各项成本支出中,饲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为64.1%。具体养殖成本支出情况详见表3。

2.2.3 养殖收益

试验塘实现总产值 81.05万元,折合平均亩产值 23,157元,实现总利润41.445万元,折合平均亩利润11,841元,具体情况详见表4。

3、讨论与小结

(1)在池塘中设置流水式水槽,并在水槽内开展高密度流水养鱼,在池塘中开展花白鲢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可以解决养殖生物间的食性和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水体养水,小水体养鱼,达到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产量、提

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池塘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2)这种循环水虾鱼高效养殖模式,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养殖池塘水体可以实施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减少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

二是可以实现池塘进行工程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是流水式水槽末端设置吸污系统,能有效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和污染问题。而且收集的鱼类排泄物,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就能变成高效有机肥,用于蔬菜、瓜果、苗木的种植。

(3)这种流水式养鱼水槽,选择的养殖品种十分重要。2015年我们选择了优鲈1号、七星鲈、太阳鱼三个品种。七星鲈、太阳鱼二个品种生长快,增重率高,适合于流水式水槽中养殖,但优鲈1号由于饵料等因素生长速度较慢。

篇五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养鱼大棚循环水综合利用试验

龙源期刊网 .cn

养鱼大棚循环水综合利用试验

作者:赵全军 王卫民 孙鹏飞 包家国

来源:《河北渔业》2015年第02期

海阳市现有养鱼大棚500余个,大部分从事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海水鱼类养殖,养殖用水为地下海水,模式主要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流水养殖,生产过程中养鱼大棚每天可产生20万t左右的养殖废水。目前,大部分养殖废水被直接排放到自然海区,不仅对自然海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是极大的浪费。与自然海水相比,大棚养鱼废水具有水温变化幅度小、污染较轻,水中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等特点。我们对养鱼循环水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养殖技术

1.1养殖品种

1.1.1蜾赢蜚为端足目、钩虾亚目、蜾赢蜚科的一属。躯体筒形,背腹平扁,腹部体节愈合或分离,眼小或无,位于突出的侧叶上。腮足小。步足具长刚毛;第五步足特别长。尾节厚,常不裂开。该属包括50余种,为世界广泛分布。中囯常见的蜾赢蜚有异角蜾赢蜚,栖于海洋的潮间带、潮下带、河口半咸水或淡水中。绝大多数种栖息于泥或沙中,有管保护,或者附着于海藻等物体上。底栖种穴居的管道常呈U字形。成熟的雌体胸部育卵囊抱卵数枚。主要以悬浮的有机碎屑和硅藻为食。常为底栖大型动物的优良基础饵料,有些种可以作为鱼虾养殖的生物性饵料。

1.1.2日本对虾日本对虾是一种生活周期短、生长迅速的甲壳类动物。日本对虾喜欢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具有强潜沙特性,其深度在沙面3 cm以下。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有较广温度适应性。适温范围25~30 ℃,但在8~10 ℃停止摄食,5 ℃以下死亡;高于32 ℃生活不正常。日本对虾以摄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动物。人工养殖时,日本对虾的饲料最好是小型低值双壳类,如蓝蛤、寻氏肌蛤等。

1.2池塘选址

本课题实施地点选择在海阳市龙山街道养鱼大棚外,试验池塘2个,养殖面积为1.067 hm2。该处池塘底质多为沙底,有进排水系统,进水使用养鱼排出的地下水(水温12~22 ℃,盐度25‰),海水理化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NY5052_2001)》要求。

1.3池塘整修

篇六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河北渔业)>2013年第3期(总第231期)

doi:1

o增殖与养殖

0.3969/j.issn.1004—6755.2013.03.01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任华,蓝泽桥,彭卓群,徐元宽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湖北宜都443300)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每一种鱼类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具有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节地省水、对环境污染小、可实现高密度健康养殖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今后水产业的发展方向D-2]。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养殖密度高,饵料投喂量大,在养殖过程中,因饵料残留,养殖鱼类排泄物的积累,造成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鱼类疾病频发,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如何加强水质的调控和管理已成为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针对影响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中水质变坏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水质调控的对策。

1.2循环水水质好坏的鉴别

水色是水体中浮游生物数量、种类的综合反应,是辨别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水质鉴别的简易方法是用肉眼观察水色,科学检测方法是取水样送化验室检测分析。简易检测水质好坏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肉眼观察水色:好的水色为淡绿或淡黄色,当水质变坏时,水色呈现为暗红色或白浊色。二是观察养殖池泡沫情况:循环水养殖一般采用水泵提水或气提装置提水,在提水机前观察养殖池泡沫情况,若泡沫发白且很快消失则为好水,若泡沫发暗或带有颜色堆积在一起,长时间不消失则说明水质开始变坏。三是用手触摸水体:如果感觉水体变得滑滑的有粘液感,说明水质变坏。四是观察鱼的活动情况:若发现鱼游动不正常,活动无力,漂浮水面或聚集水底,说明可能是溶氧偏低或

1影响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质的各项指标

1.1循环水水质理化指标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质净化是依靠水处理池中微生物、有益菌和水生植物来消耗水体中有害菌达到净化的目的。要做好车间水质管理,必须了解影响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以便通过试验检测手段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循环水养殖中必须掌握的理化指标有: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悬浮物、硫化物等。其正常指标为:溶解氧大于6mg/L以上、pH值

7.0~8.5、氨氮小于0.5mg/L、亚硝酸盐含量

氨氮等有害物质超标引起水质变坏。

2影响循环水水质变坏的原因

2.1养殖密度过高

工厂化养殖模式比起其他养殖模式建设成本高得多,在养殖生产中养殖密度也高许多。密度过大对养殖鱼类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会加大鱼类的自身抑制作用,影响鱼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和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3],同时也极易污染其生活环境,引起养殖池内水质变坏,水体中孳生积累大量的病毒、细菌、浮游生物等微生物,造成养殖系统中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害频发。

小于0.1mg/L、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得超过10mg/L、硫化物小于1mg/L。

2.2投喂管理监管不严格

工厂化养殖密度高,饵料投喂量大,饵料质

作者简介:任华(1978--).男.副总经理、T程师,主要从事鲟鱼人1二繁殖、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Em:412585208(蛰,qq.corn通讯作者:蓝泽桥(1951一)。男.董事长、高级T程师,主要从事鲟鱼_丁I厂化养殖与_丁.程设计研究。Email:txyy99(西vip.corn

一35—

万方数据

《河北渔业32013年第3期(总第231期)量、利用效率和饵料的使用方法对鲟鱼生长雨1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Seymouy等(1991)认为,每养殖1t鱼,将会产生9kg磷、j2kg氮和

500

kg生化耗氧量(BOD)。Gowen等(1987r)也

认为,在12个月的养殖期内,每养殖50t鱼将会

产19.4t有机碳、2.2t有机氮和4.0t可溶性含

复化合物,富营养化水体有机碳含量升高至原来的4~5倍n一。就现有的资料分析表明,仅有25%~35%的饵料物质通过鱼体而被利用,65%~75%左右的饵料物质留存于水域环境中.磷残饵和排泄物在水体中分解并消耗溶解氧,分解的产物主要是氨氮,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的增加,水体中孳生积累大量的病毒、细菌、浮游生物等微生物,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鲟鱼健康。

2.3

水处理系统过小或生物滤料选择不当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核心是水处理技术,水处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理中的滤料主要为生物膜充当载体作用,生物膜附着生长在滤料表面.微生物利用养殖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氨氮等污染物,作为细胞本身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和细胞合成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有毒物质,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水处理池面积过小或生物滤料选择不当,会影响水处理的效果,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不能得到很好的分解净化,造成养殖池氨氮升高,水质恶化。2.4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不当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可人为控制运行的水处理系统。在长期养殖期问,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若不及时处理,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出现鱼病爆发,导致养殖鱼类死亡。人工湿地栽培的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取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氮态氮中的氮元素,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净化水质。湿地中植物选择不当或养殖量过少.会严重影响水质净化的效果。循环水养殖系统应选择根系发达、不落叶、一年四季常青的菖蒲类植物,能有效地吸取水中有害物质。根系减少或落叶类水草,不但达不到净化效果,反而叶片腐烂落入水中还污染水质。一36—

万方数据

o增殖与养殖

3循环水水质调控的措施

3.1

合理放养密度,优化饵料营养组成及投喂

方式

合理的放养密度能充分发挥利用水体的潜力,促进养殖鱼类健康、快速生长。由于大多数水产养殖废物来源于饵料,要降低由此而产生的废物应注意饵料营养成分和投喂方式。饵料利用率的高低直接与饵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配比息息相关n一。饵料中添加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通过选择饵料中所含的能量值与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比,可以减少饵料中氮的排泄,减少有害物质留存于水域环境中对水质造成污染。工厂化养殖饵料应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根据摄食鱼类习性科学投喂,减少残饵和散

饵的数量,提高饵料利用率。3.2提高水体溶氧

溶氧是影响水产动物摄食量及食物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溶氧充足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鱼活动能力加强.抗病能力强、新陈代谢旺盛,消化率高、饵料利用率高,减少饵料对水质造成的污染。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以改善鱼类栖息的生活环境,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的含量,改善水质。

3.3利用物理、生物方法净化水质

3.3.1

利用固液分离器设备过滤固液分离器

是水产养殖系统中用来进行固、液分离的主要手段。它利用水体中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的特点,以一定孔径的筛网截留颗粒物质.达到去除悬浮固体颗粒物的目的,从而减少水体悬浮物的污染。还可以采用微滤机或弧形筛等去除小粒径悬浮物,其去除率可以达到80%r6:。如Ridha等用塑料生物过滤介质对简易罗非鱼循环养殖系统废水过滤取得了很好的净化效果。

3.3.2

利用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是近

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之一,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水体中鼓泡.使水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体的表面,在水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和水体分开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泡沫分离技术在循环性

《河北渔业))2013年第3期(总第231期)

工厂化养殖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3.3.3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在工厂化水处

理系统中滤料表面栽培水生植物或蔬菜.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吸收利用、富集、吸附和固定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盐、重金属等,将富营养水体中的元素转化为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同时,植物能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和根系传输氧气,为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代谢活动提供条件。钱名全f7:等(2006)研究了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应用于工厂化双循环水养鲟模式的组建,6个月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鱼池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3.3.4

利用水生动物净化水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有大量的颗粒物质、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以及摇蚊幼虫等,造成养殖水体恶化,寄生虫鱼病、细菌性鱼病增多。养殖水体中少量套养鲤鱼、花鲢等杂食性鱼类,能有效摄食虫卵、幼虫,残饵、粪便和有机碎屑等。Jones等(2002)利用牡蛎净化养殖废水,结果表明:细菌数量,总颗粒物浓度、总氮和总磷分别仅为对照组的35%、29%、66%和56%。

3.3.5利用微生物净化水质

微生物能将养殖

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目的。定期向养殖池中泼洒芽孢杆菌、硝化细菌能有效分解养殖池中残饵、粪便等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含量,从而改善水质环境,增强养殖鱼类的抗病力,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3.3.6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废水

随着水产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工厂化、规范化迅速发展,在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导致水质氨、磷的含量增加,水质恶化,最终造成养殖鱼类生长缓慢,病害加重,死亡率升高。利用人工湿地的方式来处理养殖废水,具有很高的净化能力和实用价值。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独特的滤料(或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生态系统。它是结合物理过滤、化学吸附共沉淀、植物过滤及微生物作用等方法,去除养殖废水中氨、磷等营养元素,还能去除

万方数据

O增殖与养殖

一定的BOD、COD和SS。何玉明[8j等(2006)用30种观赏水草构建生态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工厂化鲟鱼养殖,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具有理想的水处理效果。

4讨论

循环水水质调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养殖过程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做好水质管理,了解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养殖实际操作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检测结果,对水质出现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传统养殖水质调控方法是换水补充新水,往往会因补充新水从外界水源中带进污染物、病原及携带病原的生物,而且频繁的水体交换容易导致环境要素的剧烈变化,使养殖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循环水养殖采用物理、生物的生态水质调控办法,不与外界水体交换,限制了病原的侵人,水质环境稳定,具有防病、环保、高效等优点。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合理放养密度,加强养殖管理与监控,选择营养均衡的优质饵料,提

高养殖水体溶氧量,进行科学投喂,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能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污染,达到养殖水质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参考文献:【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1]刘鹰.欧洲循环水养殖技术综述I-j].渔业现代化,2006(6):

47—49

[2]王志敏。于学权.工厂化内循环海水鱼类养殖水净化技术

[J3.渔业现代化,2006(4):14—16

[-33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3—441-43苗淑彦,王际英,张利民,等.水产动物残饵及粪便对养殖水

环境的影响EJ]饵料研究,2009.(2):64—67

E53吴志宏,孙福新.聂爱宏,等.工厂化养鱼中提高饵料利用率

的关键技术[J].科学养鱼.2011(2):65—66

E63李倩,胡延尖,王雨辰,等.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研究现状及进

展EJ].中国水产,20ll(7):43-45

[-73钱名全,蓝泽桥,胡超,等._T厂化双循环水养鲟模式的研究

EJ3.渔业现代化,2006(6):1—4

[-83何玉明,王维善,周凤建,等.生态型循环水处理系统在T厂

化养鱼中的应用研究EJ].渔业现代化,2006(5):

(收稿日期:2013一Ol—lO)

篇七 自建循环水养殖视频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

同济医学院 张述林

⑴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目前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国际上25个国家申请了35项专利。循环水养殖淡水鱼技术已经成熟,利用它养殖海水鱼的技术在美国已有工程专利。生物技术的循环水养殖是美国21世纪水产养殖的主要技术。传统养殖尽管成本低,但已不能满足人类对水产品的持续需求,目前水产品捕捞大大超过自然资源持续产量,而且传统养殖技术需要大面积土地和水,无法避免由于工业、鱼等水产品排泄物直接排入自然引起的环境污染。在今天土地和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无污染的节省资源养殖技术成为渔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更实际的是,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水产品进口贸易逆差仅次于石油,排在第二位。目前的水产品利润有限,一但循环养殖技术有所突破,其推广后所获得的利润将是巨大的。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下,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的特点。国外一般称为循环水养殖。

欧洲水产养殖业的分布,从挪威寒冷的海湾一直延伸到太阳笼罩的希腊群岛,养殖种类具有多样性。目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的种类约100余种,包括年产730 323吨的大西洋鲑鱼以及年产少于1吨的海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欧洲2003年的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 203 851 吨,产值51.4亿美元,从全球水平看,不到世界总产量的5%,但有几种养殖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像大西洋鲑鱼、贝类、真鲷和欧洲鲈鱼等。

欧洲水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水产商品饲料的开发和以封闭循环水、网箱养殖等为代表的高新养殖模式的生产应用。在欧洲,高密度封闭循环水养殖被列入一个新型的、发展迅速的、技术复杂的行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与生物工程,引用前沿技术,最高单产可达100 kg/m3,封闭循环水养殖已普及到虾、贝、藻、软体动物的养殖。

当前,绝大多数养殖企业的苗种孵化和商品鱼育成均采用循环水工艺。有越来越多的海水和淡水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欧洲各地得以成功实践。在丹麦,大约有超过10%的鲑鱼养殖企业正积极把流水养殖改造为循环水养殖,以达到减少用水量和利用过滤地下水减少病害的目的;在法国,所有的大菱鲆苗种孵化和商品鱼养殖均在封闭循环水养殖车间进行,鲑鱼的封闭循环水养殖也开始进行生产实践;西班牙的Aquacria Arousa大菱鲆养殖厂,每年投放苗种400 000尾,年产商品鱼500吨,养成车间面积1 885m2,单位水体产量达到265

kg/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洲的封闭循环水养殖面积约30万m2,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⑵ 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应用。欧洲鲈鱼的苗种数量稳定增长得益于循环水养殖的应用,在约十年的时间里,欧洲鲈鱼的苗种从年产1百万尾增长到年产1500万尾,增长了15倍,而同期苗种的价格下降了60%以上。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能耗降低,传统鱼苗培育加热成本占苗种整个成本的50%以上,且流水养殖系统的水质波动较大,水环境质量难以控制,而封闭循环水系统不仅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水环境,而且在循环系统中热量损失很小,因而可大大节约能耗。二是饵料配方和喂养技术的稳步改善,封闭循环水技术的生产应用。在欧洲,鱼类苗种的孵化、幼苗培育和商品鱼养成多在不同的循环水系统中进行,表1-2给出了鱼类育苗、养成和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

从表1可以看出,幼体和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的主要水处理单元是基本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苗种培育用网过滤代替了砂滤设备,以避免使用砂滤设备时所造成的废弃颗粒物降解和细菌附着在砂粒表面;苗种培育使用过饱和溶解氧以满足高密度育苗的需求;苗种培育使用CO2去除装置以有效地除去鱼类呼吸所产生的CO2;苗种培育通过添加NaOH使pH始终保持在7左右。

目前在欧洲进行的有关涉及循环水养殖的研究内容包括:精准投喂的喂饲系统、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游泳和摄食行为、通过饲料配方的改善以减少废物排放、紫外线和O3联合消毒、光周期对鱼类摄食行为的影响、鱼类养殖环境的优化、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对水处理系统效能的影响、换水量和循环水率的优化、养殖水体中的酸碱平衡、养殖设施的优化设计、鱼类的福利(welfare)等。

表1 幼体和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水处理系统

鱼类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系统

苗种培育参数:最终平均体重10-15g,最初放养密度10kg/m3,最终放养密度50-80kg/m3,育成时间1-6个月,补充水量>100%的养殖水体积/天,每个循环均进行冲洗。

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特点:网过滤,紫外线消毒,生物过滤,加热制冷,CO2去除,pH调节与增氧。

表2 地中海地区的封闭循环水鱼类养成系统

图1 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的封闭循环水系统

1、养养殖池 2、自动排污装置 3、残饵粪便收集器 4、机械过滤器 5、蓄水池 6、水泵 7、紫外线消毒器 8、热交换器 9、生物过滤器 10、CO2去除装置 11、高位水池 12、液态氧投加装置 13、自动投饵机 14、新鲜海水过滤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5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