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疮百孔造句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千疮百孔造句 篇一:《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四字词语积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外四字词语积累

班级: 姓名: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已大声朗读( )遍,家长签字: 张冠李戴 戴罪立功 不共戴天 花枝招展 招兵买马 千疮百孔 鸦雀无声 门可罗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闻鸡起舞 翩翩起舞 眉飞色舞 张牙舞爪 招蜂引蝶 粗枝大叶 粗茶淡饭 财大气粗 畏首畏尾 无孔不入 铜墙铁壁 ①以上四字词语中,我喜欢的四字词语是: ②以上四字词语中,我理解的四字词语是:

例:鸦雀无声 连麻雀和乌鸦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③我能在以上四字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 ④除以上四字词语外,我还积累到以下的四字词语:

2.金色的草地 已大声朗读( )遍,家长签字: 奇装异服 不懂装懂 装疯卖傻 不假思索 虚情假意 朝三暮四 一朝一夕 四脚朝天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明察暗访 了如指掌 易如反掌 孤掌难鸣 掌上明珠 自讨没趣 耍嘴皮子 以假乱真 假戏真做 热火朝天 一朝一夕 ①以上四字词语中,我喜欢的四字词语是:

②以上四字词语中,我理解的四字词语是: ③我能在以上四字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 ④除以上四字词语外,我还积累到以下的四字词语:

3.爬天都峰 已大声朗读( )遍,家长签字: 吃里爬外 登峰造极 顶天立地 灭顶之灾 冒名顶替 如饥似渴 归心似箭 似曾相识 如花似玉 光阴似箭 白发苍苍 人仰马翻 仰面朝天 奋不顾身 奋笔疾书 孤军奋战 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 自告奋勇 有勇无谋 安居乐业 ①以上四字词语中,我喜欢的四字词语是: ②以上四字词语中,我理解的四字词语是: ③我能在以上四字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 ④除以上四字词语外,我还积累到以下的四字词语:

千疮百孔造句 篇二:《高考易错成语500例(填空答案版)》

高考易错成语500例

1、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2、 哀鸿遍野 :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3、 爱屋及乌 :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 安步当车 :安,安详,不慌不忙;步,步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5、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6、 安身立命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7、 安土重迁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不轻率。

8、 安之若素 :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9、 按部就班 :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0、 按图索骥 :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1、 暗度陈仓 :指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

12、 黯然神伤 :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3、 嗷嗷待哺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14、 八竿(杆)子打不着 :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

15、 八字没一撇 :写“八”字,连一撇还没写出来。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16、 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17、 白云苍狗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18、 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 :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但尚需继续努力。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9、 百孔千疮或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

20、 百身莫(或“何”)赎 :百身,意为死一百次;赎,抵。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21、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22、 百足之虫 , 死而不僵 :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23、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24、 坂上走丸 :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25、 抱残守缺 :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

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26、 厝火积薪或“积薪厝火”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27、 抱薪救火 :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28、 暴虎冯河 :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含贬义。

29、 暴戾恣睢 :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30、 暴殄天物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1、 杯弓蛇影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32、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

33、 倍道兼行 :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疾行。

34、 毕其功于一役 :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35、 闭门不纳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36、 闭门造车 :原来是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现在用以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7、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的东西却是最珍贵的。

38、 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39、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40、 鞭长莫及 :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41、 便宜行事 :便宜,方便,适宜。指可斟酌形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42、 彪炳千秋 :彪炳,照耀。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43、 表里山河 :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44、 别出机杼 :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45、 别具慧眼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46、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47、 冰山一角 :冰山大部分沉在水里,露出水面的不过是一小部分。比喻只看到事物暴露在外的一小部分。

48、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49、 兵来将挡(或“敌”), 水来土掩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50、 不卑不亢 :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51、 不逞之徒 :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指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

52、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3、 不揣冒昧 :自谦之词,谓不自量,鲁莽无知;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54、 不孚众望 :孚,使人信服。指不能使众人信服。

55、 不负众望 :负,辜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

56、 不敢越雷池一步 :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7、 不即不离 :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58、 不经之谈 :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59、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60、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61、 不刊之论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刊,消除,删改。

62、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喻,使明白。

63、 不落窠臼 :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窠臼,指老套子,旧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64、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65、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66、 不情之请 :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67、 不容置喙 :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68、 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69、 不速之客 :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70、 不瘟不火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不指性格)

71、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黑白,不管是非曲直。(千疮百孔造句)

72、 不肖子孙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73、 不修边幅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74、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75、 不厌其详 :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76、 不一而足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77、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然,对,正确。

78、 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表示抱轻视的态度。

79、 不明就里 :就里,内部情况。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80、 不知所以 :所以,实在的情由。指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81、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82、 不足挂齿 :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83、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84、 步人后尘 :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85、 参差不齐 :参差,高低、长短、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不一致,有差别。(不用于时间等。)

86、 蚕食鲸吞 :蚕食,像蚕吃桑叶那样一口一口吃掉;鲸吞:像鲸鱼吞下食物那样一口吞下。比喻逐步侵占或一举并吞。(蚕、鲸,名词作状语)

87、 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力;经营,谋划安排。①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②形容苦心谋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88、 沧海横流 :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海水泛滥,到处乱流。比喻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不稳。(作谓语;形容天下大乱。)

89、 沧海桑田 :桑田,种桑树的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也说桑田沧海。

90、 沧海一粟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比喻极其微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

91、 沧海遗珠 :遗珠,遗失的珍珠;遗失珍珠。大海中被采珠人遗漏的珍珠。比喻埋没杰出人才、珍贵事物或被埋没的杰出人才、珍贵事物。(千疮百孔造句)

92、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菅,野草。把人命视作草芥。指当权者滥杀无辜。

93、 侧目而视 :侧目,斜着眼睛。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94、 插科打诨 :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指戏曲、曲艺表演中演员插进一些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也泛指插入引人发笑的动作和话语。

95、 差强人意 :差,尚,稍微。强,振奋。①还能振奋人的意志;②大致上还能够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96、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折桂,攀折(月宫中)桂花,指人考中进士。比喻科举应试得中。

97、 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当,当作。用放声歌咏来代替哭泣。指用诗歌或文章来抒发心中的悲哀或愤怒。

98、 尝鼎一脔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作谓语;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99、 陈言务去 :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100、 晨钟暮鼓 :暮,傍晚。①佛寺里清晨撞钟,晚上击鼓,用以报时,也作“暮鼓晨钟”;②指时间推移,也作“暮鼓晨钟”;③比喻可以使人警觉的言语。(作定语、状语) 101、 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惊讶或受窘的样子。

102、 诚惶诚恐 :诚,实在。惶、恐,害怕。原指封建官员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103、 城门失火 , 殃及池鱼 :殃,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而遭受灾祸或损失。

104、 城下之盟 :盟,盟约。指敌国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盟约。后泛指被迫签订的带有屈辱性的条约。

105、 魑魅魍魉 :泛指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也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106、 充耳不闻 :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①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话;②也形容对某些事漠不关心。

107、 抽薪止沸 :薪,柴草。沸,沸腾。抽去锅下的柴草,让锅里的开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或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异于“扬汤止沸”,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108、 出类拔萃 :出,超出;类,同类;拔,高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人。(注意“萃”的写法)

109、 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料想不到。在别人料想不到时行动,也指出

乎人的意料。

110、 出奇制胜 :奇,奇兵或奇计;制胜,取胜。出奇兵或奇计取得胜利。(作谓语时,不带宾语。)

111、 出人头地 :指高人一等,超过一般人。(注意“头”的写法)

112、 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化境,即最高境界。形容技艺极其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听得出神”为误用。)

113、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露出水面的荷花。比喻诗文写得清新不俗,也比喻女子长得美丽动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114、 出言不逊 :逊,谦恭。说出话来不谦恭有礼。形容态度傲慢。

115、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指刚出来做事或刚步入社会。(注意“茅”的写法。) 116、 础润知雨 :础,立柱下的石头。看到柱子的基石湿润了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117、 处心积虑 :处,存;积,聚集。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筹划。(含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118、 怵目惊心 :眼中所见而害怕,为心里所感而惊恐。 怵:恐惧、害怕。和触目惊心通用

119、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接触到的。目光所接触到的都是。形容非常多。(可作谓语,但不带宾语)

120、 触目惊心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

121、 川流不息 :川,河流。息,停止。河水一直流着,不停止。比喻事物连续不断,永不停止。多指来往的行人、车辆、船只多。也比喻时光永不止息地流动。(注意“川”的写法。)

122、 穿凿附会 :穿凿,勉强进行解释。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生硬地联系在一起。指在论证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123、 穿针引线 :比喻从中拉拢、撮合,使发生联系。

124、 吹毛求疵 :求,寻找;疵,斑点,指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125、 垂手而得 :垂手,下垂双手,即不动手做什么。形容毫不费力气就能得到。 126、 春风化雨 :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及适时的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诲。

127、 春华秋实 :春天开的花朵,秋天结的果实。比喻文采或高尚的品德节操。 128、 春兰秋菊 :比喻各有特色或专长。

129、 春秋笔法 :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130、 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存。比喻关系极为密切。(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131、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争论时言辞非常尖刻犀利。(注意“剑”的写法。)

132、 唇亡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比喻利害紧密相关。(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133、 蠢蠢欲动 :蠢蠢:虫子爬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缓慢行动。也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进行活动。

134、 词(或“辞”)不达意 :达,表达。说话或写文章时,使用的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注意“词”的写法。)

135、 从长计议 :多用些时间来商量、考虑。指对事情慎重处理、不急于作决定。(注意

千疮百孔造句 篇三:《2015-2016学年度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根据情境写词语。

1.有一个 huánɡ dì 特别爱穿新衣,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给他织出神奇的衣服。(千疮百孔造句)

2.lǐ mào 应以真诚为基石,不能虚情假意。

3.犯cuò wù 不要紧,但是以后要改正。

4.yǔ zhòu 像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有时像梭子,有时像光带,有时像铁饼,真是太有意思了!

二、你能给黑体字选择正确读音吗?

cān shēn yīnɡ yìnɡ ké qiào zānɡ zànɡ

1.大家都来参加这个盛大的聚会,晚餐更是丰盛:海参( )、龙虾、螃蟹„„真是应( )有尽有。

2.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 )。

3.他真聪明,使了个金蝉脱壳( )就脱身了。而我使劲儿敲着自己的脑壳( )也没想出任何办法。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卡通明星们来到农贸市场,发现下面一些农副产品的名称中出现了4个不规范用字。请画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豆付 葡萄 马止苋 芋头 罗卜 西红柿 东瓜

(千疮百孔造句)

2.成语大联欢。

(千疮百孔造句)

3.趣解成语。

最长的一天—( ) 最远的地方—( ) 最大的手—( )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跳动得更加剧烈了。 ..

(2)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

2.夏天的雨是浪漫美丽的,你能默写一首带有“雨”字的诗句吗?

3.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降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写下来。

(1)你喜欢这张DVD。 你把这盘DVD拿去吧。

(2)爸爸会开汽车。 爸爸会修汽车。

五、语文实践活动。

班里要设立一个“图书角”,要求每天同学捐出一本课外书,并制作一张“图书卡”。

六、生活你我他。

回首二十世纪,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由于环境污染,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回想起长江的

洪涝灾害、频繁的台风、黄河断流、大海的赤潮,还有北京的沙尘暴等。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大自然在报复人类,地球在哭泣。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让我们都来关心环保。

1.短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请用“ ”画出来。

2.面对哭泣的地球,人们发出了怎样的疑问?请你写在下面。(千疮百孔造句)

七、课文拓展秀。

1.本册书中,我知道 和 被列为世界遗产,你还知道哪些世界遗产?

2.“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看图,回答问题。

这是 ,是 发明的,样子像个 。邻居小弟弟对这个东西很好奇,你能给他具体介绍一下吗?

八、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是五彩的河,童年趣事是七色的路,童年趣事是闪亮的桥,童年趣事是美妙的世界。

在几年前的一个暑假,下午阿姨从热闹的菜市场买回许多蛋,圆溜溜的,非常可爱。我想:那么可爱,怎么能煮着吃呢?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海底捞月”,再加个“金鸡独立”,从阿姨手里夺过一整袋鸡蛋。阿姨奇怪地问:“你……想干什么?”

我回答道:“我要孵蛋。这么可爱的蛋,孵出后的小鸡一定更可爱,我才舍不得吃这些鸡蛋呢!” “啊?你准备怎么孵啊?”阿姨问。

我说:“人都能生孩子了,怎么孵不了蛋呢?反正我至少要孵一只!”阿姨被我说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立即从袋子里拿出一个蛋,心想:孵蛋需要温度,棉被不是暖烘烘的吗?我毫不犹豫地把蛋放进被子里。

过了半天,我走进卧室,“咦?蛋怎么不见了?”只看见蛋黄铺在草席上。我疑惑不解,慌忙跑去找妈妈。我把这件事的经过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傻孩子,你瞧你盖了多少层被子!一层,两层,三层……”“原来是压破了!”妈妈说:“傻孩子,我们人是孵不出蛋的!”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孵蛋了!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犹豫:

疑惑不解:

2.你认为蛋放在被子里能孵出小鸡吗?为什么?

3.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九、我手写童年。

千疮百孔造句 篇四:《饱经风霜造句 》

1、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2、他们饱经风霜,挫折不断,坚强的意志,包裹着他们弱小的身体,他们时刻告诉自己,不能倒下!

3、历史选择了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千疮百孔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

4、有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会饱经风霜地爱上回忆。于是,一瞬间,诸多情感便一起涌来,或失落,5、两位老人都已经饱经风霜,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但不变的是两位老人之间永恒的亲情。饱经风霜造句

6、以前路旁只有几棵饱经风霜的大树,而今一排排如沐春风的小树现已站在路旁,嫩绿的树叶迎风招展。

7、百年来,我的祖国饱经风霜历尽风雨。

8、还有一位老人,沧桑岁月拿走了她的花容月貌,我能清楚地看见在她憔悴的脸上有一道又一道饱经风霜的皱纹,她面色黝黑、眼睛深陷,那一条条皱纹就好像是用刀在黧黑而粗糙的石块上刻出来似的。

9、外婆老了,年过七十,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人了,耳朵有点儿背,老人做不了什么事,只能靠天天起早卖油炸粑挣小钱,饱经风霜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10、梧桐是坚强的,从不肯向风霜雨雪低头,即便自己柔弱的身躯已饱经风霜。

11、在我的心目中妈妈永远都是那麽坚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永远都挂着那种自信、坚强的微笑。饱经风霜造句

12、也许是由于岁月的逝去,她的双手,又前些年的纤纤玉手,逐渐转变成饱经风霜的双手。

13、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滚下,淋了一地。阿公累得气喘吁吁。

14、一壶茶,一张报纸,一张竹编靠椅,和一副饱经风霜的老花镜,这些都是外公的好朋友。

15、铺开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想像在一座历经五千年海水冲刷的小岛上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孤零零的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当年的风起云涌,化作了今天的海枯石烂。

16、一大早,外婆就招呼我喝她亲手做的豆浆,我和邻居家的伙伴一起排排坐,享受着豆浆那淡淡的馨香,透过升腾、蔓延的热气,我看到了外婆那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和那饱经风霜的脸,( 爱情)喝着一直甜到我心眼儿里的豆浆,我似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17、正是那一刻,我看见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微笑,他们一脸的慈祥,在这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展开一丛笑,从前额到眼睛,再到嘴角,逐步展开。

18、他细心查看了一下,仿佛是一位老师给学生改作业一样认真,我仔细打掠了一个老伯,两条粗眉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头上有一条条小沟似的皱纹,显得出饱经风霜。

19、如今,但我再拿起笔,面对的是一位步入中年得让人敬爱的父亲,稀落的头发里夹杂着几丝银发,一幅微笑时时挂在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

20、她一身工作服,一张苍老的脸饱经风霜,但人却显得很精神,勤劳的双手不停地挥舞着扫把,一阵寒风吹来,刚刚扫在一起的灰尘又调皮似的散开了。

21、那双手粗糙无比;那双手饱经风霜;那双手大而有力;那双手充满诚心。 他——就是卖糖葫芦的老爷爷。

22、她虽然任穿着往日的衣服,却无比干净、整齐,眼角早已刻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但头发梳地特别整齐,额前长长的头发,宛如初春细嫩的柳枝,柔软,飘逸。

23、一个坚信真理而又饱经风霜的爱幻想的女人。

24、在那条拥挤不堪的街道上,一个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头发乱蓬蓬油腻的中年女子向人群凄喊到:“可怜可怜我的孩儿呀!施舍施舍我们吧!可怜可怜……”

25、我伸手捉住了其中一片落叶,那干枯的叶脉如此分明,这叶片多像老人饱经风霜的手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359767.html

    上一篇:厌学的方方面面

    下一篇:害人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