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讥造句

| 六年级 |

【www.guakaob.com--六年级】

25、鹬蚌相争
反唇相讥造句(一)
【反唇相讥造句】

合肥市重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六、七单元月考卷
反唇相讥造句(二)

合肥市重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六、七单元月考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ái huái xióng māo yù zhào sōng xiè qīng miè

( ) ( ) ( ) ( ) ( )

fēi xiáng sǒng lì jiàn bié ào mì chéng kěn

( ) ( ) ( ) ( ) ( )

二、选词填空。(4分)

堪 勘 饥 讥

( )查路线 不( )设想 ( )不择食 ( )寒交迫

狼狈不( ) 实地( )察 ( )笑挖苦 反唇相(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出整个词语的意思。(8分)【反唇相讥造句】

相( )相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新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 )万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肠( )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倒顺词,并模仿上面的句子用一组倒顺词造句。(4分)

1.面对现实,我们只有努力奋进,将来才有可能( )我们远大的理想。

2.只有保证道路通畅,我们的车辆才能( )无阻。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0分)

1、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活书。

2、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_____。不能则学,_________________;读书全在自用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______________。初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_; 重读好书,________________。处处留心____________,三人同行_________。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___________而生发的感想,是____代诗人_______ 教育儿子子聿的,这从题目的“______”字里可以看出来。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有关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诗人______在《观书有感》中表达自己读书感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学与问》是一篇___________的文章,课文围

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论点,列举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5分)

4、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化。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最能揭示人物精神或概括人物生平事迹的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巴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钱学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林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詹天佑。

七、 口语交际(3分)

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呢?为什么这一类的书这么吸引你呢?请你举例说明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理解(24分)

(一)《学与问》(片段)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勤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的低很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试着把它换成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2分)

2、照样子,写词语。(4分)

花开花落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沈括读古诗时产生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开了疑惑。沈括的经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请用“______”画出来。(2分)

5、从沈括的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14分)

【反唇相讥造句】

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 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此后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划去。(4分)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3分)

(1)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 )

【反唇相讥造句】

(2)形容不断积累。 ( )

(3)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 ( )

3、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从短文中找出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2分)

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九、 习作。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请你围绕“以书为友”这个主题,写一写你的读书故事。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不少于400字。

第六、七单元月考卷答案

1、(10分)

徘徊 熊猫 预兆 松懈 轻蔑

飞翔 耸立 鉴别 奥秘 诚恳

2、勘查路线 不堪设想

狼狈不堪 实地勘察

饥不择食 饥寒交迫

讥笑挖苦 反唇相讥

3、(8分)

辅 ---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异 ---指事物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 物、新气象。

息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荡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4、 实现 畅通 (4分)

造句:我们去奶牛养殖场,我亲自挤起了牛奶,有趣极了。

五、(10分)1、自己的眼睛去读大自然

2、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知则问 老师不过引路人

3、记忆 如获良友 如逢故知 皆学问 有我师

六、1、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 宋 陆游 示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鲁迅说: 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三) 2014、6
反唇相讥造句(三)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三) 2014、6

春天里我们努力播种,辛勤耕耘,自然会有秋天里的麦浪滚滚、硕果累累。孩子努力吧!

【基础知识】(共40分)

一、把文字工整、美观地抄写下来。(4分)

【反唇相讥造句】

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二、读拼音(10分)

p

ī

l

ì

写词语。

piāmiǎo【反唇相讥造句】

qiū yǐn wǔ rǔ zēnɡ hèn

( ) ( ) ( ) ( ) ( ) chénɡ qīnɡ qī dài línɡ lónɡ yóu nì niē zào ( ) ( ) ( ) ( ) ( ) 三、区别形近字组词。(10分)

蓑( ) 摹( ) 瓣( ) 搏( ) 竞( ) 衰( ) 募( ) 辨( ) 膊( ) 竟( ) 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4分)

1、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2、街上的行人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3、原指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4、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笑、讽刺对方。 ( ) 五、补充词语,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

①( )头( )气 ②没( )打( ) ③ 淮南为( )淮北为( ) ④ 大( )无( ) ⑤( )疾( )医 ⑥( )有成( )

请仿照成语①写一个含有人的身体部位的成语( );仿照②写一个表示人物神态的成语( );仿照③写一个八字成语( );依次写出④⑤⑥这几个成语所对应的历史人物( )( )( )。 【积累运用】(共24分)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缩写句子)

2.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李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变为间接引语)

3、气象小组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修改病句)

4.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为陈述句)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天上的街市》的作者 ,原名 。他的代表作有 、 。

2.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是( )家经典之一。孔子名 ,字 ,

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其中 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温习的一句是 ;而 一句又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要向有德行,有长处的人学习。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从王勃的 , 。我们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感;从王安石的 , 。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叶绍翁的 ,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明白了美好的事物是挡不住的道理;从苏轼的 , 。我们更懂得

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填诗句) 【阅读理解】 (共11分)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 大声喊道 行了 有什么好想的 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炫耀--( ) 贡献--( )

2.“骄傲”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骄傲”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请用“骄傲”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2分) 3.给第二段划线句加标点。(2分)

4.文章已按"||"分好的段落,概括第二段的段意。(1分)

5.用"——"画出能表示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6.用" ﹏﹏ "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1分)

7.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在( )里打"√"(1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 ) (2)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

(3)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 ) 【快乐习作】(25分)

题目: 以“一件令人 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高兴、难过、气愤、鼓舞、感动、深思等词,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400字。

再认真检查一遍吧!多一份细心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呀!

2014、6

一、把文字工整、美观地抄写下来。(略)

二、读拼音写词语。 霹雳 飘渺或缥缈 蚯蚓 侮辱 憎恨 澄清 期待 玲珑 油腻 捏造 三、区别形近字组词。(略)

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挥汗成雨 2、摩肩接踵3、不可思议4、反唇相讥 五、补充词语,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垂头丧气②没精打采③淮南为橘淮北为枳④大公无私⑤讳疾忌医⑥胸有成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42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