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 六年级 |

【www.guakaob.com--六年级】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一)
第 7 课 献给老师的花束

第 7 课 献给老师的花束

第 7 课 第二课时

第 8 课 爷爷芦笛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二)
献给老师的花束

《献给老师的花束》说课材料

余治平

说教材:

《献给老师的花束》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表达师生情谊的诗歌。整首诗围绕“爱”,既写出了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又写出了学生对教师的敬爱,赞扬了人间至真至纯的师生情谊。课文共有4个小节,每个小节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师生情。

这首诗的第1小节概括地赞颂了老师献身教育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第2小节用具体的事例再现了教师关爱、教育学生的情景;第3小节写学生向老师献“勿忘我”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敬爱之情;第4小节写老师高尚的品质给学生的人生带来的启迪。 说学生:

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提前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背诵,学生比较感兴趣,毕竟教师节刚过,而且9月10日那天,学生们不仅给老师们送上了花束,而且也表达了对教师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见学生们对老师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这也是我选择这篇课文的原因之一。 说教法:

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诗歌情感炽烈,意境深邃,加之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脚突出,很适合朗读,因此我打算用读的方式来教这篇课文。一共分2课时来上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扫清文字障碍,找准情感主线。第二课时精读品味,感受师生情深,课内我将安排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大声读、分组读、男女生轮流读,表演读等。在读中品味师生之爱,在读中感受师生之情,在读中体会诗歌的写作特点。我将要上的就是第2课时内容。

其次是采用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加强语言训练,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本诗意境优美,表达有特点,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例如在教学第2小节时,三个“记得”可让学生用自已的话描述诗中的情境,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用“记得”开头写话。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蕴涵的浓浓师生情。

3、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用“记得”开头写几句话。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抓住情感主线。

2、以读为主,结合讲、思、想、议一起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感受师生情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读思议想,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难点:

练习用“记得”开头说话写话。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品读第1节:

让学生自由读第1节,你从哪些句子、词语中能读出老师对工作的热爱。

抓住文中的几对反义词休会思想感情:

欢聚——离别 忧愁——喜悦 青丝——白发

接下问学生:老师希望什么?对什么“痴情”?从而理解“无怨”一词的深刻含义。

最后让学生带着崇敬之情读这一节。

三、教学第2节:

1、默读这一节,看看作者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交流,概括出三件事

3、指名读第一件事,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指名说一说

四、学习第3节:

师启发:作为学生遇到了那么好的老师,我们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呢?

引导学生思考:“勿忘我”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学生为什么要送“勿忘我”?让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节思考讨论。

再问:学生给老师送花为什么要“轻轻地放”“默默地放”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五、品读第4节:

男女生轮流读本节,让学生找一找当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回想起老师的什么?

品读“仿佛仍然站在我们的背后”一句。

问:这是不是一个比喻句?那作者为什么说老师站在背后注视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呢?

作者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结合前3节想一想?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第4节。

六、总结全文

作者写这首诗献给老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献给老师的花束》教学设计

余治平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表达师生情谊的诗歌。全诗以“爱”作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围绕“爱”既写出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又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敬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3、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4、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用“记得”开头写几句话。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现在还留在你的脑海的是文中的哪幅情景?

3、学生交流,初步做到整体把握文本的大体内容。

4、说说诗歌中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二、自由朗读第一节,看看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能读出教师对工作的爱。指名朗读自己找出的句子。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句,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细细地品,看看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老师对工作的一种怎样的爱?把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三、学习课文2—— 4节。

1、教学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看看作者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学生讨论,交流。

A、老师背“我们”过河;

B、入队时,老师投给“我”无声的目光;

C、老师表白自己的心声。

(3)指名朗读叙述第一件事的诗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再读,想象这句蕴涵的情景。

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神态、动作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

把老师“小心翼翼摸索过河”“背得满头大汗”“直喘粗气”等情境想象出来。

思考:老师“无声的目光”传递的是什么?(祝贺,肯定,期盼„„) 全班齐读这几行诗,读出从老师的目光中体会到的这份含义深刻的爱。

2、教学第三节

(1)学生齐读第三节联系题目想想:献给老师的花束是什么花?

(2)“勿忘我”又是一种怎样的花呢?指名读相关诗句,概括其特点:(生存不择地点,不讲环境„„)

(3)那么多美丽的鲜花,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这朴素无华的小花送给老师呢?(A、与老师的形象相似;B、“我”不会忘记师恩。)

(4)作者是怎样献上这束花的?指名读相关诗句,相机理解“轻轻地”、“默默地”(饱含着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重;表达对老师的感谢、爱戴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心愿。)

(5)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3、教学第四节。

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A、“想起„„,想起„„,想起„„”“想起”说明了什么?“蓝色的衣装”联想到什么?三个“想起”勾画了一副怎样的教师形象?为什么说是“人生的作业”?老师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教我们做人,通过朗读,引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

B、“仍然站在„„,注视„„,鼓励„„”离开老师多年,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感觉?

(老师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磨灭的,即使离开了老师,但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指引着“我”,让“我”在今后的生命历程中,知道怎样“书写”)联系全文想想,最后一个省略号有怎样的蕴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默默无闻,不求索取,把自己的毕生献给社会、献给人民。)

四、读、想、说、写:

(1)献给老师的是什么花?给老师献上这种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课文的结尾写道:“生命的历程啊,应该怎样书写„„”你觉得生命的历程应该怎样书写?联系课文内容说说。

板书设计:

7 献给老师的花束

关爱

老师 学生

敬爱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三)
7、献给老师的花束

7、献给老师的花束

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4、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5、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用“记得”开头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至真至纯的情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诗句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作者表达的师生情。 教学准备:诗歌朗诵录音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具体流程:

一、 激趣导入,调动情感。

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爱的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二、 初读质疑,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第七课,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初探作者写作目的。 三、 研读释疑,体验情感。

学习第一节,感受老师对工作的热爱。

1.同学们,刚才大家初读了全诗,深深感受到全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节,看看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能读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

2.学生自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边勾画重点语句,并在关键词语下做记号,写批注。 3.指名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将体会到的感情出来。 学习第二节,具体感受浓浓的师爱。

1.自读第二节,看看诗中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概括出三件事。

3.指名朗读第一件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交流想象,激发情感,练习朗读。

5.读第二件事,说说“无声的语言”传递怎样的千言万语。 6.读第三件事,体会老师说的话,并指导朗读。 学习三四节,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

1.自由读三四节,勾画体现学生热爱老师的语句并作批注。

2.重点交流学生为什么送老师“勿忘我”?联系课文说说老师和勿忘我有哪些相似之处?再次体会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四)
7、献给老师的花束

7、献给老师的花束

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4、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5、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用“记得”开头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至真至纯的情意。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诗句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作者表达的师生情。 教学准备:诗歌朗诵录音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具体流程:

一、 激趣导入,调动情感。

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爱的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二、 初读质疑,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初读第七课,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初探作者写作目的。 三、 研读释疑,体验情感。

学习第一节,感受老师对工作的热爱。

1.同学们,刚才大家初读了全诗,深深感受到全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节,看看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能读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

2.学生自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边勾画重点语句,并在关键词语下做记号,写批注。 3.指名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将体会到的感情出来。 学习第二节,具体感受浓浓的师爱。

1.自读第二节,看看诗中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概括出三件事。

3.指名朗读第一件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交流想象,激发情感,练习朗读。

5.读第二件事,说说“无声的语言”传递怎样的千言万语。 6.读第三件事,体会老师说的话,并指导朗读。 学习三四节,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

1.自由读三四节,勾画体现学生热爱老师的语句并作批注。

2.重点交流学生为什么送老师“勿忘我”?联系课文说说老师和勿忘我有哪些相似之处?再次体会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五)
献给老师的花束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怨、蒲、涨、喃、勿、凋、簇”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5、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抓准情感主线。

2、以读为主,结合讲,思,想,议一起理解内容。【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感受师生情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你为什么喜欢他(她)?你又是怎样表达你的喜欢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的情况。

(1)听写字词。

【献给老师的花束课文】

无怨、蒲公英、涨水、喃喃自语、勿忘我、凋谢、一簇簇

(2)组内批改,交流反馈,师指导书写。

B生组织批改,A生指导观察,C、D生练习发言。

①“簇”是平舌音,“凋”不要读成“tiáo”

②“勿忘我”的“勿”和“匆匆”的“匆”区分开。

③注意“凋”的偏旁;“怨”字上面的右半边的写法。

(3)生练字本上练习书写“蒲”“簇”。

(4)齐读词语。

2.默读课文,现在还留在你的脑海的是文中的哪幅情景?

3.学生交流,初步做到整体把握文本的大体内容。

4.说说诗歌中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顺学指导直奔重点

1.同学们,刚才大家初读了诗歌,深深地感受到了全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请大家再次走进诗中,进一步感受这至真至纯的爱。

2.自由朗读第一节,看看你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中能读出教师对工作的爱。 明确:看来这一小节每句话都蕴涵了教师对工作的“爱”。

3.指名朗读自己找出的句子。

4.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句,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细细地品,看看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老师对工作的一种怎样的爱?把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5.学生默读批注。

6.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1)重点品读第1句。谈谈抓住了哪些字句,又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交流:

a.作者把师生在一起称做“欢聚”,把师生分开说成“离别”,你从“欢聚”与“离别”中感受到了什么?(“欢聚”说明师生在一起很融洽、很快乐;“离别”说明师生分开心情很惆怅,很不舍。无论“欢聚”还是“离别”都表达了师生情谊深厚。)

b.从“多少欢聚”“多少离别”中又体会出了什么?

(说明老师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c.师:是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总与学生在一起,他的生命就是在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中延续,他的人生价值也是在培育学生中体现。这样的生命充满了——(引出第二句)

(2)谁接着读第二句,看看你抓住了哪些字,读出了老师的一种怎样的爱? (老师为何“忧愁”?为何“喜悦”?让学生抓住“无怨”体会出老师工作虽辛苦,但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3)小结,指导朗读。

师:是啊,老师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虽然工作是那么辛苦,可是他们都坚守着这样的信念: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第一二句。

(4)同学们,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老师对工作的“无怨“呢?请结合下面的诗句谈一谈。

“日日夜夜”: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心扑在工作上。

“风里雨里”:老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兢兢业业地工作。

“痴情”:老师对什么“痴情”?(无论工作多艰辛,教师都不会改变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青丝”变成“白发”:老师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5)凭着对教育的挚爱,老师将自己的毕生都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学生,虽然“青丝”变成“白发”,但却为“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而自豪,你知道“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的寓意吗?

(6)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起人们对老师的哪些比喻?你觉得这些比喻恰当吗? (园丁、蜡烛、母亲„„)

课堂小结

1.带着对老师的崇敬,用心朗读这一节。

2.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课后习题

1、 听写词语。(考察对生字的掌握)

2、 读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抓关键词体

会情感)

例:多少欢聚,多少离别,汇集在您的生命的长河。

我从“欢聚”“离别”体会到 。

3、仿写:(积累与拓展)

记得蒲公英和七里香/开满夏日山谷的时节/您背我们/一一涉过涨水的小河。 记

得 / / / 。

板书

献给老师的花束

背过河目光传递 批改作业

————————————

老师 爱 学生 ————————————

献 勿忘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52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