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 四年级 |

【www.guakaob.com--四年级】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一)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1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3、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程序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2《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案例

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是一所城郊小学,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

教学内容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

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后汇报: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师板书记录)

(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

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讨论活动)

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

名称 测量结果

用米作单位

(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称质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

2.猜体重。

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

生争先恐后的猜测)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

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并且敢于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测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喜悦,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理解深刻、记忆深刻。

1.3《比大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比大小。

2、教材简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郑强和李明参加演讲比赛,郑强得9.87分,李明得

9.90分,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得分高,然后给出张华得9.96,让学生排出名次,最后是道理解题,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与技能方面:

⑪通过活动,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⑫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⑬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意义。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⑪创设生动具体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示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二)
《比大小》说课稿2

《比大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高新二小的张海莲。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第三节《比大小》。

一、说教材。

本节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创设了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呈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先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高一些;然后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首先要看清楚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还是从小到大的排列;第3个问题“王平的成绩可能是多少”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大小的范围。学好本节知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计算以及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 、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本着这一理念,本课教学采用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对比发现、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一直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因为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是一种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因些根据教材内容,本节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比较、总结概括的方法,体现了“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预设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说说方法。

26和132 763和768

(设计意图:复习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做好铺垫。)

2、今天进行“教学能手”大赛,前两位选手的得分已分别是9.87分和9.90分,哪位选手的得分高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二)汇报交流,探究方法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探索,与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1)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

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归纳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过度:3号选手的得分是9.96分,你能将这三位选手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三)当堂测试,巩固知识。

1、三个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同桌合作,交流方法。

2、4号选手的表现比2号差一些,比1号好一些,4号选手可能得多少分呢?

3、完成课本第11页第7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情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快乐学习。

课后和爸爸妈妈亲子互动,玩玩猜价钱的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体验学习的快

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比大小

9.90>9.87

9.96>9.90>9.98

整数:比数位,相同时,从高位比起。

小数:先比较整数部分,相同时,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

总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三)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1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17——120。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3、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程序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2《测量活动》教学设计案例

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是一所城郊小学,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

教学内容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

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后汇报: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师板书记录)

(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讨论活动)

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

名称 测量结果

用米作单位

(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称质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

2.猜体重。

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

生争先恐后的猜测)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

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并且敢于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测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喜悦,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理解深刻、记忆深刻。

1.3《比大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比大小。

2、教材简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郑强和李明参加演讲比赛,郑强得9.87分,李明得

9.90分,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得分高,然后给出张华得9.96,让学生排出名次,最后是道理解题,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与技能方面:

⑪通过活动,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⑫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⑬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较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较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课程注重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历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意义。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⑪创设生动具体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和体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示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量体重》说课稿

《量体重》是义务教育阶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一课。本节知识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掌握了小数基本的加减法之后,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学好此内容,不仅为将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量体重”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计算,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教材还把“小数进位加法”的探索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与学法】

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最佳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

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情境:

0.24+0.1= 0.82-0.32= 1.5+2.3= 9.88-4.32=

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

1、问题情境

1.师:大家计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热闹啊!有位老爷爷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笑笑 38千克

淘气 45.2千克

丁丁 33.4千克2.

2、老爷爷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退位减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三、探索算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学生列出算式:45.2-33.4=11、8

2、师:请同学们们开动脑筋,把得数算出来。

3、学生独立探究算法。

4、全班交流:生1:我算出得数是11.8。

(师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我先算出452-334=118,那么45.2-33.4就等于11.8。

师:很好,不过这种算法的前提是小数的位数相同。

生2:我是把这道题想成钱来算的。我先从45.2元里面拿出33元„„

师:你能把生活经验用在这里解决算术问题真不错。

生3:我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算。

师:你的算法很特别,能不能上台来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3:(一边板书,一边讲)我把先45.2写在上面,33.4写在下面,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然后2减4不够减,找前一位借1,变成12-4=8,„„最后算出来的得数是11.8

师:谢谢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呢?

(列竖式)

师:那好,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环节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并且学会优化选择。)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课件出示问题及智慧爷爷说的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请2位学生板演。

3、引导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情境)

4、师:数学游乐园里还有个小朋友晶晶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5、.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不够减时怎么办?如果碰到整数怎么办?

6、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7、汇报交流。(强调智慧爷爷说的话)

8、师小结: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教师通过课件进行板书。)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生生互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和应用

1、 师:小朋友们都学好了本领,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游乐园的“有奖解答”活动,看谁获得的奖品最多?

2、P16第一题。

(课件出示)

(1)看谁算得最准确。

8.25 7.3 10

+ 1.55 -2.25 - 2.45

——— ——— ———

教师着重引导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小结: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第二题。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名称 单价/元

书包 65.8

文具盒 12.6

五、总 结 回 顾

1、师:我们今天的游园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愿意把今天的收获和老爷爷分享吗?

2、学生谈收获。

3、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今天学习的——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相信以后遇到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应该难不倒你们了。

(让学生分享收获,体现了 “反思”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深化认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六、布置作业

第17页“练一练”2、3、4小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说课稿(五)
《比大小》说课稿

《认识分数》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三课时“比大小”。

本课是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由于学生易受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负迁移影响,对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学习肯定要遇到一定困扰。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与改造,让学生直接面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现实背景中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掌握系统化思考问题的方法。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规律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本课时,我注重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参与,实践探究必备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撑握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活动重在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其在课堂中既有获取知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本科课堂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故事两方面入手:游戏对于孩子一直是感兴趣的话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在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对于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脱离书本这一载体设计了莫分数比大小这一游戏,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你想摸到几颗棋子?为什么?、动口说: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还有?比这个分数小的分数还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寻求规律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游戏中学会了方法,学生乐学,爱学掌握知识扎实有效。在学习分子是一的分数比较大小时我是以故事引入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

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乐学。具体地说就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探讨,逐步让学生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后用这一模型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问题。采用学生喜欢《西游记》为背景,创设分西瓜的情景,这天唐僧师徒4人走到一座山脚下,由于正是午时,天气闷热,八戒只化缘来一个西瓜,4个人,只有一个西瓜,怎么办好呢?唐僧建议平均分,每个人分到西瓜的1/4,八戒一听急了,自己辛苦找来的西瓜只得到1/4,说什么也不同意,吵着要1/8,可切开后,见到师父和师兄的1/4就大呼上当了,说师父、师兄欺负他?为什么八戒自己吵着要1/8,可见到切开的西瓜后,就后悔了呢?直嚷嚷师兄欺负他呢?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探知的欲望被激起,自然过渡操作体验,探索规律 探究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和同桌完成1/4和1/8的比较。练习1/2和1/4,1/8和1/6,你发现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比较这样的分数时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巩固练习我还是以游戏为主。“开火车”,由某一列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后面的同学说一个分子也是1,但要比它大(或比它小)

同样开动第二列火车,由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同学按这个同学的要求说一个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分母相同的分数。

“分苹果”纸卡出示一个分数,让学生说一个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一个比它小的分数。

让学生尝试比较3/5和3/4的大小,学生经历了发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主要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要灵活应用这一规律还不能做普遍的要求,这一练习的设计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了解一下,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可以超越教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4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