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一)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听力部分

一.Listen and circle.(

Toby有好多字母朋友,听一听他在喊哪个朋友的名字,把它们

圈出来吧!)

1.

2.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3.

4. 5. 6.

二. Listen and number.(听录音,给Toby新买的文具编号。)

三.Listen and tick or cross:(听一听,Toby在做什么?判断你所听到句子的正误,与图片一致的在括号里打“√”,不一致的打“×”。)

( ) ( ) ( )

( ) ( ) ( )

四.Listen and tick. (听听Toby在生日派对上都吃了哪些食物,请在相应的图片上打

“√”。)

笔试部分

一. Read and choose. (Toby的作业本上写了很多单词,请选出拼写正确的单词,将其编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 ) A.chiar B.chair C. chrai

2.( ) A. table B. taleb C.tebla

3.( ) A. piazz B. pizza C. pazzi

4.( ) A. era B. rae C. ear【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5.( ) A. ornaeg B. orange C. roagen

二.Read and fill. (Toby从树上摘了好多的桃子,你能帮它算算,每个空篮子里要装几个桃吗?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三. Read and match. (让我们一起帮Toby把下面的图片和句子用线连起来吧。)

Open the door.

Close the window.

Put the pen in your pencil case.

Draw a frog.

See you tomorrow.

Colour the butterfly

四. Read and write.(老师正在对Toby提问,你能帮他回答吗?请选择合适的单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 What colour is your schoolbag? It’s ……………..(A. pink, B. a pen) 2. What’s your name? I am ………… (A. Toby, B. train) 3. What’s this? It’s a…………( A. red, B. desk)

4. What’s the number? It’s ………….. (A. a car, B. six ) 5. How many chairs? …… (A. green, B. ten)

6. What letter is this ? It’s the letter ………… (A. D, B. one)

五. Read and colour. (Toby把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阅读短文,帮他涂上颜色吧!) This is our classroom. The floor is brown. The door is red and green. The board is black. The windows are blue. The desks are yellow and the chairs are orange. I like it very much. Do you like it?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听力部分

一.Listen and circle.(Toby有好多字母朋友,听一听他在喊哪个朋友的名字,把它们圈出来吧!)(1*6)

1.a 2.f 3.w 4.s 5.c 6. I

答案:1.a 2.f 3.w 4.s 5.c 6. I

二.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给Toby新买的文具编号。)(2*5) 1. pen 2. book 3. schoolbag 4. pencil case 5.pencil 答案:5 4 1

3 2

三.Listen and tick or cross:(听一听,Toby在做什么?判断你所听到句子的正误,与图片一致的在括号里打“√”,不一致的打“×”。)(2*6) 1. Cut the plane out. 2. Draw a plane. 3. Open the door.. 4. Stand nose to nose. 5. Take off your cap. 6. You are thirty.

答案:1.√ 2.√ 3.× 4.× 5.√ 6.×

四.Listen and tick. (听听Toby在生日派对上都吃了哪些食物,请在相应的图片上打。)(3*4)

1. --Have an apple,Toby. -- Thank you. Yummy.

2. -- Have some bananas, Toby. --No, thanks. I want some chocolates. 3. -- Can I have an ice cream? -- Of course, here you are. 4. --Can I have some juice? -- Yes, have some. 答案: 苹果、巧克力、冰淇淋、橙汁

笔试部分

一.Read and choose. (Toby的作业本上写了很多单词,请选出拼写正确的单词,将其编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2*5) 1.B 2.A 3.B 4.C 5.B

二.Read and fill. (Toby从树上摘了好多的桃子,你能帮它算算,每个空篮子里要装几个桃吗?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2*6)

two, one, five six, nine, zero

三.Read and match. (让我们一起帮Toby把下面的图片和句子用线连起来吧。)(2*6)

四. Read and write.(老师正在对Toby提问,你能帮他回答吗?请选择合适的单词序号填在横线上。)(2*6)

1.A 2.A 3.B 4.B 5.B 6. A

五. Read and colour. (Toby把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阅读短文,帮他涂上颜色吧!)(2*7)

地板:棕色 门:红色和绿色 黑板:黑色 窗子:蓝色 桌子:黄色 椅子:橘红色

“√”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二)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图引学”策略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春燕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浏览次数:

小: 小 中 大 40 字体大

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 蒋春燕

【内容摘要】“读图引学”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是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和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读图引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提出了策

略实施的几个关注点,以期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读图引学 教学案例 策略实施方法 实施关注点

一、引 言

全国英语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刘兆义老师在阅读专题讲座中提出:“一个人只要具备三种能力,即阅读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就能对未来应付自如。”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刘老师又指出,小学英语的阅读内容不仅包含文本本身,教材所配备和涉及到的相应图片,也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教育部,2012)在二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指出,“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文本图片,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以真正提高

其阅读综合能力。

据此,笔者认为,“读图引学”应成为一线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更多地将目光定格在“阅读文本”本身,而往往忽视了“图片”这一重要的阅读资源;不是对教材自带的文本插图视而不见,就是未能深入研究阅读内容,挖掘和创新合适的图片辅以教学,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也成为阻碍学

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绊脚石。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从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和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读图引学”策略,以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并提出了实施这一策略应特别关注的几点,以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读图引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1.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

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丰富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并提供了教材内容的背景(韩寄云 郄利芹:2013.10)。小学英语PEP教材中,每一篇阅读文本几乎都配有与主题相吻合、与阅读材料相关联的主情景图和文本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有的映射着文本内容,有的铺设着语言脉络。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聚焦有效的阅读过程,通过“读图”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想象力与综合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读图预测,为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提供的线索,让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转引自韩寄云, 郄利芹:2013.10)。通

过“阅读前”的读图活动,获取关键信息,为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案例链接1】

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某教师执教新教材四年级下册U2 What time is it?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堂课的教材内容是有关时间的四段对话性阅读文本。在进入文本之前,教师先通过课件出示部分教材插图(如图1),请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学生粗略地观察后,很快就回答出了这两个问题;紧接着,教师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在学生多种可能性猜测之后,教师圈出图片中Amy的手表,在及时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给出了“They are talking about ‘time’”、“They are talking about ‘What time is

it?’”等精彩的预测,从而为文本的引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口。

【案例链接2】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U3 Weather Part B Read and write是一篇明信片体裁的阅读文本,主要内容是描述悉尼和北京的天气与活动。我校一青年教师在执教该课进入文本之前,先出示了课文插图(如图 2),指着整张明信片告诉学生,“John’s dad is writing a card to John.”在学生了解了文本出现的背景后,教师提问:“Where is John’s dad?”and“Where is John?”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图片右上角的“袋鼠”邮票,再结合已有的书信经验,很快得出结论“John’s dad is in Australia.”然后带着“Where is John?”这个问题,学生饶有兴致地进入文本,仔细听课文录音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很显然,教师通过读图,引导学生预测内容,为语篇的第一次整体输入解决了难点,使学生对文本的接受更

加顺利。

(2)读图分析,为阅读理解扫清障碍

插图是一种隐性信息,是对文字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吴剑玉,2013)。PEP教材的文本插图一般都与阅读内容紧密联系,有些甚至很好地展示了文本的框架,理清了文本的脉络,教师可以把这些插图作为“阅读中”环节分析阅读重点、解决阅读

难点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为阅读理解扫清障碍。

【案例链接3】

在一次市教研活动中,徐丹老师执教了新教材四上年级U4 My Home Part B Read and write(如图3)。在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充分关注教材自带的文本插图,分别设计了listen and tick\read and match\look and answer\read and judge等一系列阅读理解活动(见图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且有选择性的“读图”活动,分析文本信息,完成词图匹配、句图匹配以及语言拓展应用等不同的阅读任务。在阅读环节的推进中,学生

逐步扫清了文本的语言障碍,对语篇的理解也渐渐清晰与深入。【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3)读图转述,为信息输出搭建支架

《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指出:“通过铺设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搭建语言‘脚手架’,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框架,达成语言运用。”在阅读教学的应用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通过“读图”内化和提取关键信息,为文本内容

的转述搭建支架,从而实现语言输出的目的。

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读写课中,发现教材提供的很多图片不但色彩鲜艳,画面清晰,而且不少图片直接体现了文本的重要信息。笔者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将其作为语言

表达的坚固支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本转述,均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案例链接4】

Unit 2 My Days of the Week第六课时是一篇对话性的阅读文本,讲述的是Zoom和Aunt 之间互相问答周六活动的过程。教材所配插图(如图5)形象地表现了对话

人物Zoom和Aunt谈话的场景;同时,Zoom脑海中呈现的三件事情play computer games/watch TV/do homework正是对话文本的重要信息。在“阅读后”的巩固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利用插图表演对话。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很快梳理出文本内容,主动

搭建起语言支架,成功开展了集中性的信息输出活动。

【案例链接5】

Unit 5 My new room第六课时是一篇叙述性的阅读文本,以rabbit的口吻描述了他们公寓房的情况。在“阅读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所配插图(如图6),以Rabbit’s New Room为话题来复述文本内容。由于图片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开口表达的积极性;同时,图片形象地展示了小兔子房间中“家具”的制

作材料、摆设位置与外形特点,为学生的信息输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支架,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显得轻松、自如,文本的转述清晰而流畅,收到了较好的语言运用效果。

(4)读图延伸,为文本拓展穿针引线

《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属于相同主题且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或讨论活动,或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阅读图片不但生动地体现了文本的内容,不少还带有“弦外之音”,读取这些图片背后的隐含信息可以为“阅读后”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语言活动的延伸穿针引线,从而实现语言的

合理输出与应用。

【案例链接6】

笔者曾执教五上年级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Read and write。在完成了文本的导入、理解、朗读等教学环节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第二张图片(见图7 左),

师生通过如下对话引出语言应用活动。

T: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Can Zoom

water the flowers well?

Ss: No!

T: Actually, Zoom can’t do it well! Then Mother Goat has a son “Little Goat”. He is in Willow School. He can water the flowers very well. When he knows that Mother

Goat is ill, he writes a letter to Mother Goat.

至此,笔者通过读图联想,自然地引出“Little Goat”这一角色,进入了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之后,笔者以“小山羊的来信”这一形式出示语篇拓展文本,安排学生开展集体听录音、小组合作阅读信件、完成文后判断练习等阅读延伸活动,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文

本的转化与语言的拓展。

2.巧妙运用创新图片,强化扎实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材料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实践活动,包含了信息的识别、理解、转换和应用等复杂的过程。(昝淑华,2011)完整的阅读教学,不管是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在出示文本的前后,教师都要设计与开展扎实、多样的阅读训练活动,以强化学生对语言

的输入和输出,培养实用的阅读技巧。

很多时候,教材插图满足不了此类阅读训练的需要。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巧妙地进行补图、组图或配图,运用创新图片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整合信息、关注话题、

提炼主线,从而有效达成扎实阅读训练的目的。

(1)按需补图,整合信息

《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材提供的图片,有时出于篇幅多少的限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应出文本的内容;有时由于版面设计的统一,无法很好地体现阅读语篇的不同文体形式。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巧妙而合理地利用已有图片,适当补充相应的文字、图片或文体标

识来辅助教学,以更好地整合语言信息,为阅读训练服务。

【案例链接7】

在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中,杭州学军小学韩砚老师执教了新教材四上年级Unit 6 Meet my family Part B Read and write,在让学生开展第一遍阅读时,韩老师围绕主题,设计了两个问题“How many„ ?”和“What are their jobs?”学生通过粗读短文,很快得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5 people”,在个别学生回答追问“Who are they?”之后,韩老师没有很快地跳转到第二问题,而是出示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片,添加了相应的人物称呼文字(见图8),让学生一起看图说一说John’s family。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逐步完善了如下的描述“There are 5 people in John’s family. John’s father, mother, uncle, aunt and John. John’s father is „ . John’s mother is „ . John’s uncle is„ . John’s aunt is „ . And John is „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为插图补上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滚动有关family members的语言知识,对整合后的语言信息进行恰当的表达,从而对主题语篇的连贯输出开展了有效的强化训练。

【案例链接8】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小学的岑振祥老师在执教PEP教材六上年级Unit4 I have a pen pal Part A Let’s read时,截取了教材中Liu Yun的头像图片,将其设为QQ好友,补充了人物的个人资料信息(见图9),形象地引出文本的主要人物角色,并指向本节阅读课的话题“pen pal”。接着,教师表述“Today, Liu Yun is very happy, because she gets many pictures from her pen pal Alice.”在出示第一封电子邮件时,教师巧妙地为抽象的文本内容补上了形象的电子邮件网络书写界面(见图10),并通过“打印机”的方式逐句呈现文本,不但引导学生有效关注了教材的文本内容,而且更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电子邮件的规范书写格式,整合了文体与文本的双重信息,训练了学生完整阅读与正确理解“英语电子邮件”这一特殊文体的能力,也为阅读课后的语言规范输出埋下了伏笔。

(2)灵活组图,关注话题

郑文老师曾经说过,“英语教学中语言结构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偏离话题。”“语篇教学要围绕话题展开,话题在一堂课的设计中应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可见,关注话题在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三)
英语学习方法2013

1、英语特级教师谈英语学习方法

2、新概念英语学习方法答疑

3、全国雅思最高分钟琬婷的英语学习方法

4、二语习得英语学习法

英语特级教师谈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刘兆义

背单词禁忌:千万别死背拼写

【三年级英语上册刘兆义】

千万别死背单词的拼写,那样跟死背电话号码没有差别,谁也背不下成千上万的电话号码,同样谁也背不下成千上万个由26个字母组成的电话号码(即英语)。

英语是拼音文字,记住英语单词的最正确方法、也是最简单方法、最可靠方法就是记住单词的发音。其他的方法都不是根本方法,记住的单词都会被忘记。

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1.尽量多地听录音。这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学习方法。听得越多,语感就越好,发音就越好。反复听简单但有趣的短句,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发音(和小孩会模仿广告词一样)。小学生听觉非常敏锐,是辨音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初中生也不错,如果到高中都不训练辨音能力,大学以后亡羊补牢所花时间会加多倍。

2.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善于利用一天当中大量的、被忽略的、被浪费的三分钟、五分钟,比如洗脸、游戏、运动时,用来听英语。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一天将变成两天,甚至三天。

3.课前预习策略:

加强单词记忆的牢固性。教材每课单词量很不平衡,有的一课多达20-30个生词,如此多的生词单靠课堂45分钟根本解决不了。如果预习时读熟了,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4.课后复习策略:

(1)采用不看课本,逐句播放录音,在纸上或脑中进行默写的方式,来检查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背单词不要孤立的背,一定要融合到句子中去,和单词的用法同时掌握。每个模块都有一些不易记住的难词, 专门用一个小本子,把这些词总结在一起,配上例句,经常看看、读读,效果很好。

流利的英语不可能一蹴而就

1、发音的模仿是从精听模仿开始的

其实我们的母语学习就能很清楚的反映出这个规律。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或是美国人,他们的地道的发音,第一句话 “ 爸爸,妈妈 ” 又何尝不是反复的听了上千遍,又模仿了上千遍才变得这样地道的呢?

2、帮你真正纠正自己发音的永远是你自己

经常有同学找到老师要求老师帮助纠正发音,老师读过之后,同学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当时好像是懂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声,有时会有一两次发音对了,但是回去之后,发现感觉又回到了开始。其实靠听老师读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反复的听,复读机应该是我们练习发音最好的老师,发音往往比老师还要地道,当然最重要的是它永远都会非常热心,不知疲倦的重复的念给你听。

3、理解英语习得过程中的缄默期

第二语言习得告诉我们,要积累足够的输入,才会脱口而出。典型的是去美国、加拿大的中国儿童,通常在送幼儿园或学校半年到一年,突然有一天开口说出比较流利的英语,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听了至少350个小时的英语,阅读了20本绘画书了。可以期待孩子现在就模仿发音,朗读课本,但是对于流利表达,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有耐心,等孩子的输入积累到一定量以后,会自然发生。

4、尽可能直观感受发音的含义

直观感受发音的含义,运用得当,即使对于大龄学生,也可以取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超级学习效果。比如边做动作边听对应的动词,看着实物或图片听对应的名词,看着容易理解的绘本听音频(教材的趋势也是绘图越来越多),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发音的含义。直观感受最大的好处是发音和含义直接联系起来,不需要在脑子里面用汉语再翻译一遍,是英语思维培养的第一步,是流利表达的基础。

新概念英语学习方法答疑

一、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该从第一册学起,你说我完全不会吧,我也会点,你说我会吧,我又觉得自己还真不行!

拿出第一册录音,别看书,听一遍,看自己反应得过来吗?听到的话能不能不想中文就明白?让你说,你能随口说出来吗?如果不能,那就证明你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正好利用第一册来巩固基础。千万不要看着书听录音,这样你就会认为你哪里都明白,哪里都听得懂,但是一合上书,就会感到什么也听不懂了,心里就没有了底。

二、每天学多少合适?

刚开始,每天不要过多的记忆,有5-6句话足以,多了什么也记不住。科学的说法是一天记忆8句话,我们还是不要那么标准了,少点好。最好能把学到的组成简单的对话,这样一问一答自己都可以练习口语了。不要去考虑进度,不要去想:“唉呦,这得猴年马月我才能学会呀?”,当你对英语有了感觉后,速度是突飞猛进的。

三、辨音问题和词汇问题要分开

其实只要认真精听2个小时的内容,辨音就可以完全过关。很多人 不理解,毕竟2个小时的内容是有限的,单词量、句子量都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只听2个小时内容就能够过辨音关呢? 所谓听2个小时内容过辨音关,不是说听了这2个小时内容后,你听什么都听得懂了,而是指录音中的发音、语调、弱读、连音、省略等等,经过针对2个小时内容的精听训练(约需要听40-60小时),来培养你的语感,使你再去听其它的内容时,没有感觉上的障碍,剩下的无非就是单词不会了。

在辨音练习时,反复地听,听不清的,不要太勉强自己,做好记号,回头再听。在熟悉发音后跟着复述。复述时,尽量模仿接近,可以先复述难单词,然后复述词组,然后再复述整句。速度从慢到快。

不少学生在做辨音练习的时候,复述和录音的差异一直很大。因为他们是对着录音文字,用自己以往的发音方式朗读文字(不是模仿发音),辨音和发音当然原地踏步。

如果复述的不错,但是单词不知道意思,可以等辨音训练完成后查书,但这就不是辨音问题了,是单词问题。辨音问题和单词问题一定要分开。 认真学完新概念一,就应该达到这种辨音过关的境界了,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个时候即使遇到听不懂的句子,也能够准确发出没听懂的单词,根据发音查单词或者问老师,学英语就和学中文一样了,进步就会飞快了。

全国雅思最高分钟琬婷的英语学习方法

钟婉婷7岁学英语,12岁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五级,13岁雅思考了全国状元,三项满分,是雅思引进中国以来迄今为止的最高分! 钟琬婷的爸爸钟沛是广州一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妈妈吴玲是同一个单位的行政工作者。

1 父女对演童话剧

钟沛千方百计开动脑筋,去激发女儿学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的。

家里有十来个小玩偶,琬婷平时就爱玩。有一次钟沛看她玩得不亦乐乎,忽然灵机一动:“我们来模仿外国家庭玩游戏好不好?”琬婷很有兴趣:“怎么玩呢?”钟沛说:“假定这些小玩偶就是一家人,我们设计好一些故事,我们俩为他们配音,不过得用英语来对话。”琬婷高兴地答应了。钟沛就照《英语九百句》中的对话,一句一句地教给碗婷,让她背得滚瓜烂熟后,就用这些句子做台词。

那一段日子,父女俩天天在地板上抱着玩偶演戏,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台词,琬婷很快就把《英语九百句》第一册背得烂熟。

编者附注:目前的小学教材引入了大量的情景对话,都是对演训练的好题材。

2 复述训练 钟沛教琬婷学英语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关键最重要的方法是复述训练。从《英语九百句》第一册第三课开始,就由他用录音机放一句,然后琬婷一字不漏地、一字不差地复述一句;稍后,就由琬婷自己放音断句,然后复述。这种复述训练,开头是听一句复述一句,后来是听一段复述一段。通常,学生练听力时,往往是往录音机里放了磁带,然后漫无边际地听,这样很容易走神。所以,钟沛要求琬婷听一句复述一句,要能够复述出来,就得注意力十分集中。

琬婷成名后,很多人写信问她学英语的秘诀。琬婷在给一个初三姐姐回信时说:去买一套《美国之音特别节目听读》丛书,有录音带和课本;学的时候,先不要看书,先仔细地听录音带,然后将一篇文章从头到尾一句一句地复述;之后,再翻开书来看这篇文章。记住,复述前千万不要先看文章。

复述训练做了多少小时,父女俩谁也说不清,总之仅三四年时间,就买了100多盒磁带,用坏了几台复读机,每一台还都修过几次,直到最后实在无法再修。

二语习得英语学习法(循序渐进,快速进步)

二语习得理论及实践认为,按照二语习得的方法掌握外语,把外语当做条件反射培养而不是语言知识学习,经过400个小时训练,美国人就能够熟练运用德语,经过600个小时训练,亚洲人就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二语习得将语言学习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最关键,包括:

1. 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 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3. 增长期(Getting Serious)

一、在早期,以辨音和理解为主要目标,适合以单词为单位进行听力练习。最佳的练习方法是:做动作听动词,看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听名词,反复听。用2到3个月时间将词汇积累到300个。

1. 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2. 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还在沉默期内);

3. 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

4. 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推荐倾听者使用方式:单词循环复读 ,配合图片及动作。

二、在提高期,以辨音和理解为主要目标,但是以短句为单位进行听力练习。最佳的练习方法是做动作听短句(比如指着钥匙说This is a key),看绘本听短句 。可以跟读,不关注拼写。用2-3个月将词汇积累到1000个。

推荐倾听者使用方式:短句循环复读,配合带大量图片的初级教材或读物,难度相当于新概念1。新概念1插图不够直观,不是很适合做二语习得训练,青少年版更适合,另外国内引进的牛津、朗文、利兹等小学教材也比较适合做二语习得训练,简单的儿童歌谣也适合。

三、在增长期,已经具备基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辨音能力,开始以情节为单位进行听力练习。最佳练习方式是做动作讲故事,看绘本听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开始阅读绘本。和之前两个阶段不同,这个时候的阅读开始了对拼写的识别。由于这个阶段有了完整的情节,学习兴趣会非常高,每天学习时间也逐渐延长,练习难度逐渐加大。在增长期,学员会不自觉开口说英语,配合对话练习,自然脱口而出。

推荐倾听者使用方式:配合带大量图片的教材或者读物,难度相当于新概念2(因为图片过少而不适合做二语习得训练)。

1, 分句模仿,每句约三遍,(听一遍跟一遍,不是听一遍读三遍)不懂的也跟读,别着急查意思,要根据动作、图片来猜意思。

2,分句核对,对于没有把握的,看文字核对。为保持学习兴趣,要多猜少查。 3,带着感情分句跟读,同时想像着故事的情节,就像自己在讲故事一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5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