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 四年级 |

【www.guakaob.com--四年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一)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试题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

3张、

5张和

4张,乙给甲( )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考查目的:掌握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几个不同数据的平均数。

答案:1。

解析:结合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据3、4、5的含义,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 )棵;第( )组和第( )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 )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考查目的:充分利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答案:8;一,四;三。

解析:可以采用“看图,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平均数。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 )月,支出最少的是( )月;

(2)5个月一共收入( )元;

(3)( )月余额最多,( )月和( )月余额同样多。

考查目的:体会复式条形统计的特征和优点。

答案:(1)2,3;(2)19900;(3)3,4,5。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二)
数学人教版新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习题10

统计

1.某商场1999年第二季度商品销售情况统计图

(1)第二季度平均每月销售(125)万元。 (2)六月比五月少销售(16.7)%。 [答案] (2)125 (3)16.7

2.育红小学2004年植树情况统计图如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根据上图解答下面的问题:

(1)植树最多与最少的年级相差多少棵 (2)全校一共植树多少棵?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1)哪个月降水量最多,哪个月最少? (2)哪相邻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变化最大?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 4.中国人的骄傲。 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获金牌数量统计图

(1)中国获得的奥运金牌数整体上是上升还是下降? (2)第28届奥运会金牌数量是第24届的几倍?

(3)哪两届奥运会金牌数量变化较大? (4)你还想到了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三)
2015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

1.看图填空。

如图,甲、乙、丙三人各集邮票3张、5张和4张,乙给甲( )张时,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考查目的:掌握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几个不同数据的平均数。

答案:1。

解析:结合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据3、4、5的含义,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2.观察统计图,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 )棵;第( )组和第( )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棵数少;第( )组植树棵树与平均棵数持平。

考查目的:充分利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答案:8;一,四;三。

解析:可以采用“看图,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平均数。

3.看图回答问题。

(1)收入最多的是( )月,支出最少的是( )月;

(2)5个月一共收入( )元;

(3)( )月余额最多,( )月和( )月余额同样多。 考查目的:体会复式条形统计的特征和优点。

答案:(1)2,3;(2)19900;(3)3,4,5。

解析:结合生活中的收入与支出问题,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读图,获取正确的数据信息,不要把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弄错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1)数码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 )月的销售量最少;

(2)( )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考查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由图可知,数码相机4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相机4月的销售量最少;且4月两种相机销售量差距最大。

答案:(1)4,4;(2)4。

解析:根据图中1月份的信息和统计表的信息,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 )台;

(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 )台;

(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 )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考查目的:结合电视机销售情况,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1)7;(2)253;(3)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

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5091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