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一)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习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1、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2、单位变换:

(l)25厘米=_____微米;

(2)52毫米=_____米;

(3)900秒=_____分;

(4)0.4时=_____秒;

(5)400分米= 米

(6)100厘米= 米

3、图中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厘米,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333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4、如图放置的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是1.76厘米,它与木块的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值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这是________避免的。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毫米,25.2毫米,27.5毫米、25.3毫米、25.5毫米,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2.5×10;(2)0.052;(3)15;(4)1440;(5)0.4;(6)1×10 ;

3、1,4.4;

4、错误,可以; 5-4

5、27.5毫米;25.3毫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二)
201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

2、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米和裳和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形成具体概念;体积的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会正确合作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

4、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不同,知道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的方法。

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质的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感悟测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测量,体会必须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2、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了解认识。【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体积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通过长度的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道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使用测量工具选择正确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误差,能大致估测物体长度和体积。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自主阅读图2-1,图2-2,图2-3,图2-4,了解物质的几何尺度大小是否相同? 阅读并思考图2-5表示的是什么意义?

思考: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m,最小尺度是10m。这句话对吗?

1 27-15333

任务二:长度的测量

自学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长度,用什么符号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是怎样预算的?

3、估测黑板的长度、宽度,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厚度记录下来。

4、说出你所见过的测量工具,思考并说明测操场的长度用刻度尺?测书本的宽度有什么刻度尺?为什么?

5、结合图2-7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动手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与自己估测的数值进行比较。

任务三:体积的测量

自学P4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如何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

反思:关于测量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二)自我检测

1、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1)一个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10 。

(2)一支铅笔长约1.8 。

(3)一瓶550ml矿泉水的体积是 cm。

2、一本书,去除书皮有500页,厚度为2.3cm,那么一张纸厚度为 cm。

3、要给窗户配玻璃,选用下列哪种工具合适?

A、分度值为1c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C、量程为20cm的毫米刻度尺 D、量程为20m的厘米刻度尺

4、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D、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记录单位 32 2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优秀教学设计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刻度尺使用时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长度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

3、通过长度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招生考试网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

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用错误尝试法使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厚木尺测量一下仪器盒的长度,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出这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说明原因。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1、观察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

*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

*刻度尺的量程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法: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若零刻线模糊不清呢?)

看法: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计值

记法: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

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注意以下几点:不估读;多估读;不带单位。

一人演示,全班观察,共同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得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讨论

得到以下结论即可;

从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开始测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试卷】

提出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及细节

进行实验

提出实验内容:

1、测物理书的宽

2、测硬币直径

3、测圆柱体周长

4、测金属丝直径

5、《地理图册》P35页上成都到重庆的公路长

6、物理书上的一页纸的厚度

组织讨论:

如何测量更准确

如何记录数据

3、绘制表格,标出单位

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给予指导

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收集物理课本的宽并记录。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

1、介绍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

测量工具不准确;

测量方法不完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尽量选择精确度高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5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