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后悔

| 韩语 |

【www.guakaob.com--韩语】

表示后悔篇一
《韩语表示后悔的语法》

本资料由沪江韩语编辑ciel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表示后悔的韩语语法总结

语法限定

动词和形容词

·句子的终结词尾常为“(으)ㄹ것이다,(으)ㄹ걸,(으)ㄹ텐데요”等

았/었/였던들았/었/였더라면

接在谓词和“이다”动词后面

·后面的分句使用“ㄹ것이다,ㄹ걸,ㄹ텐데요”等。表示后悔。

·如果以前不那样做的话,可能会出现好的结果,后悔没有出现好的结果。

(으)ㄹ걸(그랬다)

与谓词及“이다”动词搭配使用。·“(으)ㄹ것그랬어요”的缩略形式。

·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说话人是行动的主体。表示后悔、惋惜,句末用降调。

大意

表示回想过去没能实现的事实,对此感到后悔和惋惜。前一分句对过去的既成事实作相反的设想,即现实本不是如此,但设想它是如此,以此推断后一分句的结果会怎样。

例句

1.점수가1점만더많았던들떨어지지는않았을텐데.

要是分数再多一份的话,我就不会落榜了。

1.일찍떠났더라면어둡기전에도착할텐데.要是早点出发的话,在天黑之前就能到达。

2.우산을가지고나왔더라면비를안맞을텐데그랬어요.

要是带着伞出来的话,就不会淋雨了。

1.사진찍을때활짝웃고찍을걸.着照就好了。

要是照相的时候笑

2.95년도에내가고3만이니었던들나도미국에갈수있었을거예요.话,我也可以去美国了。

要是95年我不是高三的

2.이번시험을열심히준비할걸그랬어요.要是好好准备就好了。

这次考试

区别

“았/었/였던들”与“았/었/였더라면”的区别

“았/었/였던들”只能在对过去没能实现的事实表示后悔的情况下使用。

“았/었/였더라면”既可以用来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实后悔,也可以用来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实庆幸时使用。

补充深化:

1.与“ㄹ걸그랬다”的区别:

“ㄹ걸그랬다”是对前面内容的反复,表示“如果过去不那样做的话,结果会是这样的”,或“如果过去那样做了,结果也就不是这样的了”。2.对过去的事实表示庆幸。

·认为过去的行为是对的,并想象如果没有那样做的情形。

·后面的分句常使用“ㄹ것이다,ㄹ뻔했다”等形式。例:수영을안했더라면굉장히뚱뚱해졌을거예요.要是不游泳的话,就会变得很胖。친구가도와주지않았더라면고생할뻔했다.是朋友不帮忙的话,就差点受苦了。

补充深化:1.表示推测时

·主语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二人称;·表示推测时,句末用升调。例:나는내일좀바쁠걸.

我明天可能有点忙。

社长可能在开会。

사징님은지금회의중일걸.

2.表示后悔、惋惜时,如果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终结词尾“(으)ㄹ걸(그랬어요)”;如果句子的主语为第二人称,终结词尾用“지그랬어요?”;主语为第二人称时,除了让听者为犯下的错误后悔,还有责备听者的意思。

表示后悔篇二
《关于后悔的名言》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由于软弱才能做的事情,倘若在做了之后还感到懊悔,那便是更加软弱。---------雪莱

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托·富勒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法国谚语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要成功就要周详考虑谋定而后动,一旦决定即雷厉风行一干到底,害怕失败就什么都别干。

ItisOKtofaid(失败是可以的)

在努力耕耘的过程中,不必在乎别人的冷眼或喝彩,而只要自己尽力而为。英王尔德切莫垂头丧气即便你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英罗兰

付出了,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可值得后悔的,记住,你认真过,你也努力过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不需要太多的遗憾和抱怨。

每个人都有一些曾经的过往,在那些曾经的日子里,我们难免会有做错的事,丢掉的人等等,每每想起心中都会有一种无限的悔恨,而对那些过往的后悔只是一种对现在生活的浪费,因为过去的已经无法从来,我们要学会在曾经的那些过错中的经验,而不是无声的悔恨!

表示后悔篇三
《心理学关于后悔的研究》

表示后悔篇四
《关于后悔值计算法的案例说明》

关于后悔值计算法的案例说明

某企业准备投资一个新项目,拟定要比较分析的备选方案有三个,分别是A、B、C三种不同的项目,预计将来可能出现的经营形势有好、一般、差三种情况,现无法把握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但可预测出计划期内各方案的利润总额(见附表)。请用大中取小法进行决策方案的选择。

附表 计划期利润表 单位:万元

答案:

后悔值为120-80=40。 在经营一般的情况下,A的利润最高,说明选A不会后悔,即后悔值为0;若选B,后悔值为80-60=20;若选C,后悔值为80-50=30。

在经营状况差的情况下,只有选择C才不会后悔,否则,若选A,后悔值为40-30=10;若选B,后悔值为40-(-10)=50。

第二步,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方案A在三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为30,0,10,其中,30最大。

方案B在三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为0,20,50,其中,50最大。

方案C在三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为40,30,0,其中,40最大。

第三步,确定决策方案。

三个最大后悔值30,40,50中,30最小,所对应的方案是A,因此,选择位置A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复习课件案例分析

复习的视频里面《集权和分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应该是来自第七章组织,P219开始。

五、案例分析题(共40分)

比特丽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联合公司,总部设在芝加哥,下属有450个分公司,经营着9千多种产品,其中许多产品-如克拉克棒糖,乔氏中国食品等,都是名牌产品。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90多亿美元。

多年来,比特丽公司都采用购买其他公司来发展自己的积极进取战略,因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公司的传统做法是:每当购买一家公司或厂家以后,一般都保持其原来的产品,使其成为联合公司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对下属各分公司都采用分权的形式。允许新购买的分公司或工厂保持其原来的生产管理结构,这些都不受联合公司的限制和约束。由于实行了这种战略,公司变成由许多没有统一目标,彼此又没有什么联系的分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

1976年,负责这个发展战略的董事长退休以后,德姆被任命为董事长。

新董事长德姆的意图是要使公司朝着他新制定的方向发展。根据他新制定的战略,德姆卖掉了下属56个分公司,但同时又买下了西北饮料工业公司。

据德姆的说法,公司除了面临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外,还面临着另外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下属各分公司都面临着向社会介绍并推销新产品的问题,为了刺激各分公司的工作,德姆决定采用奖金制,对下属干得出色的分公司经理每年奖励1万美元。但是,对于这些收入远远超过l万元的分公司经理人员来说,1万元奖金恐怕起不了多大的刺激作用。另一个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在维持原来的分权制度下,应如何提高对增派参谋人员必要性的认识,应如何发挥直线与参谋人员的作用问题。德姆决定要给下属每个部门增派参谋人员,以更好地帮助各个小组开展工作。但是,有些管理人员则认为只增派参谋人员是不够的,有的人则认为,没有必要增派参谋人员,可以采用单一联络人联系几个单位的方法,即集权管理的方法。

公司专门设有一个财务部门,但是这个财务部门根本就无法控制这么多分公司的财务活动,因此造成联合公司总部甚至无法了解并掌握下属部门支付支票的情况等等。

问题:

1.比特丽公司在分权方面的做法有无不当之处,应如何改进?

2.你对德姆的激励方法有何看法?

3.参谋人员有何作用?如何协调直线和参谋人员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共40分)

1.答:比特丽公司在分权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方式,该公司迅速扩大了规模,在此背景下,将权力下放,具有一定灵活性,可以满足下属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能够发挥下属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累计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是,存在的一个显问题是在现有的分权模式下,总部对分公司无法有效控制,进而无法实现企业的目标。仅派几个参谋人员是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有必要将一定范围内的资金、人事方面的权力收回总部。(10分)

2.答:该公司的激励方法存在问题。采取简单的金钱激励对于高收入的经理人员来说,显然是无济于事的。激励应该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做。具体

到该公司,可以给这些经理人员一定的工作挑战或者其他职位晋升,同时可以考虑实行利润分享计划,进一步将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10分)

3.答:参谋权力是顾问性、服务性、咨询性、建议性的,旨在协助直线权力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减轻直线人员的负担。具有参谋权力的管理人员可以给直线管理人员提供专门的技术顾问或服务,充当助手。参谋的需要是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为了减轻直线人员的负担而设置的。

直线人员掌握的是命令和指挥的职权,而参谋人员则是协助和顾问的职权。参谋的职责是建议而不是指挥,他们的建议只有被直线人员采纳后作出决定并通过命令链向下发布指示时才有效。可见,直线权力和参谋权力的关系是“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

确立“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还由于必须毫无例外地贯彻命令统一性原则。参谋的权力,从根源上来说应由直线人员来行使的,只是由于直线人员无法顾及组织中所有的事情而起用了参谋人员。只有确立“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才能确保既可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又维护了命令统一性原则。(20分)

表示后悔篇五
《关于后悔的作文》

关于后悔的作文最近,我们班流行换笔,我当然不会错过啦!太棒了!我免费得到了一支非常好看的笔,上面印着一只天使兔的图案。我还在想入非非时,郑书琪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手上还拿了一支笔。她该不会是想和我换笔吧!我心想。"陈思可,我用这支苹果笔跟你换天使兔的笔,好不好呀?"郑书琪问。我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那……那好吧!""太好了!我爱死你了!"郑书琪蹦蹦跳跳地走了。"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一本正经走进了教室。咦?这种气派……不对呀!该不会……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快坐好!今天我们进行第七单元测试!"天哪!这回完了,我没有复习呀,怎么办?怎么办?试卷发了下来,我从铅笔盒中拿出了刚刚得到的苹果笔。"哦——"我大叫一声,同时心里想:这回完了!我、我怎么叫出了声儿呢?老师走了过来,严厉地说:"你在干嘛?一惊一乍的!想吓死人啊!""没……没什么,只是我的东西掉了!"我的脸一阵青一阵白。"那好!以后可不要这样了!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老师说。"知、知道了!"我回答了老师。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幸亏老师没有追问,不然……这支苹果笔未免也太离谱了点了吧!怎么可以掉"皮",真是后悔死了!(好戏还在后面!)终于下课了,我没有用苹果笔,因为我写了一个字后,发现这颜色不对劲,老师要求是用黑色,可是那支笔写出来是灰色的。真是后悔和郑书琪换笔,我决定再也不和她换了!唉——天下没有后悔药啊!唉——真后悔!真讨厌!我这次可吃亏了呀!

表示后悔篇六
《人最后悔的是什么?》

表示后悔篇七
《人生后悔的20件事(中英文)》

人生最后悔的20件事(中英文对照)

Regrets: One in 20 people think they should have married an ex-partner and 16 per cent feel they wasted years with the wrong partner.

遗憾:20个人中有一个会认为他们应该跟前任恋人结婚,而16%的人觉得他们在错误的恋人身上浪费了时间。

Wish you had seen more of the world, exercised more or worked harder at school? You‘re far from alone.

是不是希望你能更多看看世界,以前应该多锻炼,在学校的时候应该更努力呢?不止你一个人这样想。

It seems most of us carry around a few regrets – and we spend more than two hours a week dwelling on them.

似乎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后悔的事——而且每周我们会花2小时以上后悔。

A study has found that we typically have six things we would love to change, with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remorse being not having travelled enough. 一项研究表明,我们通常都想改变6件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后悔没有足够的旅行。

More than half of those surveyed admitted wishing they had made a different life choice at some point, such as having a different career, living somewhere else or marrying someone different.

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承认,希望自己在某些时刻做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比如不一样的职业、住在其他地方,或者跟一个不一样的人结婚。

A fifth of women regretted wasting time with the wrong partner, compared to 10 per cent of men.

20%的女人后悔跟错误的恋人一起浪费了时间,而男人中有10%这么想。

But a quarter of the 2,000 participants said they did not believe it was possible to live a life without regrets, perhaps explaining why, on average, we spend 19 minutes per day – or more than two hours a week – thinking about things we could have done differently.

2000位调查参与者中,有25%的人表示他们相信人生不可能没有后悔,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平均每天会花19分钟(或者说一周花超过2小时)去考虑那些我们不那样做的事情。

TOP 20 GREATEST LIFETIME REGRETS

人生最后悔的20件事

1. Not travelling more and seeing more of the world

没有更多的旅行,更多看看这个世界

2. Not keeping in touch with more friends from the past

没有和更多以前的朋友联系

3. Taking too little exercise

锻炼太少

4. Not saving enough money

没有存足够的钱

5. Taking up smoking

抽太多烟

6. Not working harder at school

在学校时不够用功

7. Choice of career

职业选择

8. Wasting years with the wrong partner

浪费时间在错误的人身上

9. Eating unhealthily

吃得不健康

10. Not asking grandparents more about their lives before they died

在爷爷奶奶生前没有更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11. Not learning t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properly

没有很好地学习一门外语

12.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没有花足够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

13. Not telling a relative who‘s now dead that I loved them

没有在过世的亲人生前告诉他们我爱他们

14. Drinking too much alcohol

喝太多酒

15. Not undertaking a once in a lifetime challenge

没有接受人生一次的大挑战

16. Not learning to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properly

没有很好地学习一门乐器

17. Falling out with a friend and not patching things up

跟朋友闹翻了但没有补救

18. Choosing the wrong subjects at school or university

在学校或大学选错了专业

19. Not standing up to a bully

没有勇敢面对恶霸

20. Not taking a gap year

没有用空档年去休整(英国学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前的1年休整期)

More than a third of us blame a lack of cash for preventing us from fulfilling our dreams, while 25 per cent think loved ones held us back. But 32 per cent admitted that the blame lay with their own lack of courag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根据英国心脏基金会的研究,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抱怨没钱阻止了自己实现梦想,而25%的人认为爱人妨碍了发展。但32%的人承认自己缺乏勇气才是主要原因。

Dr Gayle Brewer, senior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School of Psychology, said: ‗There seems to be a certain air of resignation amongst us that living out our dreams may simply not be possible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盖尔·布鲁尔是中央兰开夏大学心理系高级讲师,他表示:―我们似乎都妥协了,认为我们无法实现梦想的原因有很多。‖

But perhaps in an effort to ensure we have fewer regrets to dwell on in future, the survey also revealed that we have a rather ambitious ‗to do‘ list – with winning the lottery our number one goal.

或许是为了让我们未来少一些后悔作出一些努力,调查同样发现人们还有一张有雄心的待办清单——其中中彩票排在第一位。

TOP 10 ITEMS ON 'TO DO' LIST

待办清单上前10件要做的事

1. Win the Lottery

中奖

2. Travel the world

环游世界

3. See the Northern Lights

看北极光

4. Experience a once-in-a lifetime challenge

体验一次人生的大挑战

5. See world famous landmarks such as the Taj Mahal or the Egyptian Pyramids

参观世界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如泰姬陵、埃及金字塔

6. Swim with dolphins or sharks

和海豚或者鲨鱼一起游泳

7. Live and work abroad

在国外工作和生活

8. Build your own house

自己盖房子

9. Go on an African Safari

非洲之旅

10. Start up a dream business and run it 开始一个梦想的事业,并开始实行

表示后悔篇八
《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

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

比利时有一家杂志,曾经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做了一项调查,题目是:你一生中做过哪些后悔的事情?结果大约有70%的老人都表示,自己做后悔因为当年年少无知而不知努力,以致如今事业无成。 也许,你正处于20多岁的花样年华,认为时间多的是,明天再开始努力也不晚。当时间的车轮吱吱呀呀年过20岁那一年的岁月,你为自己终于不再是十几岁的少年兴奋不已,你为自己终于可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而开心。

快乐的时光重来都是转瞬即逝,然后,你发现自己几乎是飞奔着迈向30岁。再然后,你发现心中的遗憾就相机存在幼年时代的布娃娃和木头手枪上的尘土,越来越厚。你开始后悔,如果能够早一点认识到一些事,早一点明白一些道理,早一点去努力,那么生活就不会留下这么多的遗憾。

当你后悔20几岁没有一个好的人生规划,而耽误自己的一生时,你后悔因20几岁时只顾玩了、轻浮处世,而导致自己庸碌一生,当你后悔没有做好规划,而使得自己的后半生早落魄中度过,当你后悔曾经赌气任性,而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一切都已经悔之晚矣。因为人生没有后悔药,曾经犯下的错误,只能给你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命运的黑板也没有板擦,美个屁安顿都会深刻在你的记忆之中,任何东西都无法消磨取代。

随着年龄一天天的积累,多数人都会说,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多么羡慕,《大话西游》里的自尊宝为了白晶晶来找春十三娘,却遭到晶晶误会,白晶晶绝望自杀。为了看到真相,自尊宝用月光宝盒是时光倒流却倒流回500年前......可是,生活不是电影,更没有那种神奇的月光宝盒。

所以今天,在我们拥有着昭华的20几岁的光景里,要早一点意识到年轻的我们不可一味地在生活的舞台上装扮耍酷,因为这并不是生活的真貌,生活得真貌就是现实的残酷。

要早明白一点,即便是一分钱也不是想一下就能赚到,20几岁必是游戏完了的大好时光,而是奋斗的最佳时机;

要早一点清楚,你想要的东西不会想下雪和下雨一样落到你的头上,你想要什么,必须也只能靠自己争取去努力。

早一点完成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学生时代的你有什么说什么是纯真,而成年人的世界里绝对没有童言无忌,你必须淘汰自己过于天真的处事方法:

早一点意识到,没有计划就是计划失败,早点为自己做个规划,你才能收获美满的人生:

早一点觉醒,就会少走一些弯路:早点明白就能少付出一点代价。

表示后悔篇九
《我们为什么总是感觉到后悔——经济学角度的解释》

我们为什么总是感觉到后悔,如何才能不后悔?——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生活的常见现象

看了一个小朋友的日志,是对自己的2011年进行盘点,其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于当初一些选择的惋惜,或者更严重一些的说法是后悔(不知道这个小朋友看了我的日志,会不会认同我的这个说法)。我当时就在他的日志后面给出了评论,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但是一天过去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总是感觉对自己的解释还有些不满意,并且意犹未尽。于是想在自己的空间中,发布这个日志再做具体的分析。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让人后悔的事情,后悔当初的种种,但是却无法改变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改变已然的现实。俗话说的好,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卖后悔药的。那我们为什么总是会对一些选择感觉到后悔呢?如何才能让我们不后悔呢?我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思考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我个人以为,后悔这种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解释的,所以特地在这里跟大家做个探讨,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我在之前的日志中有一篇写到,人生就是不断选择。举个例子,对于每一件事情而言你都有两种选择:做与不做。当然在做的方面还会有很多选择,就是如何做。既然有了选择就要有比较,所以说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比较,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尽管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这是客观存在的,你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其实后悔的前提是人们进行了选择,而又对自己的选择感到不满意。而要进行选择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如:你有两个选择,甲或者乙,如过你选择

甲,那么你的成本收益分析就是,甲是你的收益,乙是你选择甲的成本,反之亦然(生活中的选择要复杂得多,这里只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而进行抽象的提取)。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你对一样物品或者事情的渴望程度,也就是说,物对于你的价值就是你的心理偏好程度,在经济学中叫边际心理效应,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样物品给你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或者也可以说是每失去一个单位某样物品给你带来得心理失落程度。那么如果我们在甲和乙之间进行选择,起决定作用的是你对甲和乙的边际心理效应差值,也就是说是得到甲让你更加满足,还是得到乙让你心理更加满足。当然,进行选择的前提是我们对各种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比如说,甲是你选择就业,乙是你选择继续深造,客观良好的假设前提是,你对你就业后的情况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的,同时也对你选择继续深造后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这样你进行比较,甲和乙你更偏好哪一个,当然就是你的选择了。这时的选择不可谓不理性,那么你还会不会后悔呢,答案是:会!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边际心理效应的此增彼减。你选择甲,而不是乙,虽然你的信息是非常充分的,对之后的预计也是科学准确的,但是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就是对于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有更加强烈的渴望,而对于当前拥有的就不那么珍惜(当然是在还没有要失去的时候)。当甲和乙都是没有得到,也就是说你没有选择,两样东西都还不是你的的时候,比较你的边际心理效应,你可能比较偏向于甲,但是一旦你进行了选择,你选择了甲,你的心理偏好就会发生改变,因为甲已经是你的了,而乙也已经确定不是你的了,你对甲的心理偏好就会有所下降,而对于乙的心理

偏好就会不断增加(我想这种情况而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对甲的偏好值从大于到了小于对于乙的偏好值时,后悔感就产生了。 第二,选择时由于掌握信息不充分而对于结果的预计出现偏差,也会出现后悔。之前我们说了,理想的选择是建立在信息的通畅和选择主体在选择时对信息掌握的充分性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对于各种结果有着科学而准确的预测。但是这是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信息完全通畅的。如还是在甲乙之间进行选择。我们换个例子,甲和乙是两个女孩,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你的伴侣,当然前提是两个女孩都非常喜欢你,愿意嫁给你。这样两个女孩为了你争取更多你的心理偏好值,肯定是不断地在你面前呈现出你所喜欢的一面,而对于其他你可能不喜欢的方面进行极力的掩饰。那么信息就不可能完全畅通了,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完全了解甲和乙两个人。但是你还是要做出选择,你的选择就是,在甲和乙表现在你面前的那一面中,选择你更加偏好的那一个。然后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生活在一起就难免要把更加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就后悔了:天啊,真想不到,甲是这样一个人,早知道我当初就选择乙了啊!

以上分析是导致人们后悔的主要因素,当然让人们感觉到后悔,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通常一件事让我们感觉到后悔都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有时也很难分清。那我们是不是注定一辈子都后悔呢,有没有让我们选择后不再感到后悔的方法呢?当然有。说白了,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看问题。

我们做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擦亮眼睛,充分收集各方面信息,力求科学合理的作出判断。其次,我们在选择前进行比较的时候要进行心理满足程度的比较,也就是得到甲或者乙对你的心理满足程度进行比较,选择那个能令你更加满足的一个。而当已经选择了以后,再对两者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要再比较拥有一个单位的甲或者乙给你的心理满足感,而是去比较你失去一个单位的甲或者乙给你带了的心理失落感,这样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不那么让你后悔了。如果这样还是不行,你就让自己再回到之前选择的时候(当然是思想方面,而不是现实中)。还让自己在当时拥有的信息的情况下,再选择一次,如果你发现还是坚持你现在选择,那就没有必要后悔了,如果你发现,你会改变你选择,那你就从现在开始,进行新的选择,是这样继续下去,还是改变你现在的状态(当然,是在假设你不知道你因为当时的选择而造成的你现在的状态的前提下,可能多数人还是会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那我们还为什么要后悔呢? 说到底后悔就是一种心态,是主观的感受,可以有意识的去调节,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让自己过得更多快乐和幸福,所以不要让无谓的烦恼总是出来影响我们自己的心情。

表示后悔篇十
《后悔情绪研究》

后悔情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人们提出了诸多的批评,批评的关注点之一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忽视了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决策行为也违反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卡尼曼(l979)对此举出了大量证据,并提出前景理论加以解释,该理论已然具有了丰富的情绪色彩,贝尔(1983)及卢姆和Sugden (1982;1987),在Savage(1951)关于决策的最小化最大后悔原则基础上,提山了后梅理论和失望理论,视决策过程为后悔或失望的回避过程。此后,后悔成为决策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情绪。

1 后悔的三种定义:

Sugden【1】认为后悔是将事件的真实结果和可能发生的一个比真实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相比较并伴随痛苦情绪的过程。

Landman【2】将后悔定义为个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 对过去采取或未采取某一行动而导致的消极结果产生的自责 懊恼 悔恨等心理的一种情绪状态。

Zeelenberg【3】认为当个体认知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它的行为 行为的结果会更好时 后悔情绪就会产生了

从后悔的定义可知,后悔的产生来源于结果“是什么”与“本应该是什么”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过程被称为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是指个体对过去事件加以心理否定并构建出一种假设可能的思维活动(Kahnemanetal,1986),表现为“如果„„那么”或者“要是„„就好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伴随着愉悦或后悔的情绪体验。

2 有关后悔的理论:

2.1 Kahneman 的标准理论

Kahneman 的标准理论中做—不做后悔认为,面对同样的损失, 由做引起的后悔程度比不做引起的后悔程度更强烈【4】。 这一发现开创了心理学对后悔研究的先河,并且成为了这一领域所发现的最主要规律。 Kahneman 的做—不做后悔,根据有无行为发生将后悔分为两类:做的后悔(regret of action),即对已发生的行为的后悔;不做的后悔(regret of inaction),即对未发生的行为的后悔。

2.2 后悔的时间性模型

Gilovich 和 Medevc 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后悔的时间性模型, 认为短期后悔和长期后悔遵循着不同的规律,短期后悔支持“做与不做规律”,而长期后悔则与这一规律相悖。他们认为,这种时间性差异的原因是“做”和“不做”引起的后悔强度都随时间而降低,

但“不做”的后悔强度降低速度由于一系列的心理机制的阻止而减慢,最后使得“不做”的后悔强度超过了 “做”【5】。 Gilovich 等人的研究采用电话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2.3后悔一致性模型

国内学者张结海提出了较为客观的划分后悔的标准【6】,并引入“状态改变—状态继续”(change of state-tatus que)的概念,以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所谓状态改变是指个体在原点离开了“原始状态”转入“现实状态”之后产生了后悔。其后悔的假设状态和原始状态是同一状态。状态继续是指个体在原点继续“原始状态”之后产生了后悔。其后悔的假设状态是与原始状态不同的另一状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张结海提出了后悔的一致性模型, 认为短期和长期后悔之间的这种差异也许并不存在, 两者会表现出一致性,即长期后悔和短期后悔同样服从“状态改变—状态继续”【7】。 “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是对后悔下的一个操作性的定义, 他是用状态改变和状态继续间的相关状态的关系进行分类的客观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将后悔放在一个背景下考查的,即原始状态下,相对于“做—不做”的孤立(“不做”是标准)考查更客观了。

2.4 Loomes等(1982)在批判预期效用理论、解释卡尼曼指出的决策现象基础上,提出不同于前景理论的后悔理论【8】。后悔理论具有两个基本假设:人们会体验到后悔和高兴的情绪;不确定条件下,人们试图预期这些情绪并将其考虑在内。任何选项均具有无选择效用函数C(choiceless unility function),用于表示选项带给个体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2.5决策理由理论

Zeelenberg(2000)【9】吸收早期后悔理论的观念,将预期后悔整合入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一般预期效用=预期效用±后悔±失望。其中预期效用为传统的预期效用,等于概率x价值。同时,Connolly和Zeelenberg(2002)【10】由理论(decision justification theory)面对决策结果,个体反省导致该结果的决策过程是否具有理由,如果决策被部分证明或者完全证明没有任何理由,个体将感到后悔,后悔强度依赖于实际结果的严重性程度。DJT(decision justification theory)认为决策过程中的后悔包含两个核心成分:个体对先前决策结果的比较评价:做出不利决策时个体的自责。后悔的体验来自个体既后悔实际结果比预期结果差,也检讨自身决策未被证明具有正确性。这两个成分并非一定同时出现。

2.6主观预期后悔理论。

Mellers等人(1997)【11】提出了类似于失望理论的情感判定理论(Decision Affect Theory),但与失望理论关注选择不同,情感判定理论关心决策后的情绪。Mellers指出人们对结果的愉悦受结果效应、情感判定理论主要用于说明个体对选顶结果的预期情绪,在其基础上,

Me1lers(l999)【12】提出了主观预期愉悦理论(Subjeetive Expeeted Pleasure Theory)。该理论主要用于说明个体在面对决策过程中的选择。该理论预测人们将按照最大化预期愉悦的原则进行选择.根据主观预期愉悦理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将追求愉悦情绪的最大化,权衡两个选项的主观预期愉悦值后的决策。

2.7反馈条件的后悔理论。

在形成预期后悔的过程中,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体无法预知另一选项的可能结果,那么后悔就无从产生.Humhrey(2004)【13】针对早期后悔理论中缺乏对反馈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反馈条件的后悔理论,反馈条件后悔理论认为决策还依赖于两个因素:是否反馈先前行动的结果;凡修正效用与高兴相对应)或与 (修正效用与后悔相对应)是否其有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在行动x的结果完全反馈现有的状态下,得到x与失去Y形成的修正预期效用m(x、y)。第二个元素是在行动x的结果没有完全反馈现有的状态条件下,到x与失去Y形成的修正预期效用“(x、y)。Humphrey提出m(x、y)与(x、y)之间可能具有的三种关系对于后悔的影响.

3 后悔的研究范式及其测量

3.1后悔的研究范式包含故事法、自我报告法和实验法。

故事法一般先呈现采用某种决策及其结果的脚本,要求被试假设自己是脚本中的主人公,体验或评定主人公的情绪反应,或者通过该脚本诱发被试的情绪,测量该情绪对被试决策的影响。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张结海用改编故事的方法对逆时思维后悔心理进行了论证,并用状态改变与状态继续替代做与不做对标准理论和时间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而提出后悔一致性模型【6】。

自我报告法是被试按主试要求回忆自身生活中经历的真实后悔事件,并报告其相应的想法和感觉以及随后决策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动.故事法和自我报告法的缺点在于所诱发的后悔情绪与真实情境存在一定的差异。

实验法则是模拟真实决策情境,要求被试做出决策并根据其决策给予相应成绩或报酬,测量其情绪反应和决策变化.该方法与真实决策情境所诱发的后悔具有相似性。后悔神经机制的研究一般均采用实验方法。龙岩师专的姜燕琴曾参考的后悔心理问卷,编制了一份成人后悔心理问卷,并做了相应的研究除此外,中科院的赖志刚等做一些关于后悔倾向的研究。

3.2目前范式是基于Mellers(1999)【12】范式基础上发展的运气轮博弈任务.此外,Zeelenberg(1997)【14】认为最后通牌博弈与后悔亦有密切关系。下面简述两个实验范式:

3.2.1运气轮博弈

在屏幕上呈现两个轮子,告知被试可以从这两个轮子中选择其中一个,所选择轮子的结果即为被试所获得的金额。每个轮子由两个不同颜色的部分构成,如黑色和灰色。颜色部分的大小表明结果的概率。颜色部分的面积越大,获得相应金额的概率越大.每个概率对应一定的金额值,如金额+50,-50,+200,-200。被试按键选择其中之一。轮子的指向箭在等待期间开始旋转,随后停留在其中某个位t,被试通过指向箭所在位置得知选择选项与拒绝选项的结果,从而对自己的决策产生愉悦或者后悔情绪.

3.2.1最后通牌博弈

实验随机指派甲、乙两个被试一个为出价者(如甲),另一个为接受者(如乙)。主试每轮给两个被试一定数量的金额,如10元。游戏的规则如下:出价者甲有权决定出多少金额给接受者乙,乙有权决定接受还是拒绝所提供的金额。如果乙接受甲所提供的金额(如3元),那么乙保留所接受的金额(3元),甲拥有余下的金额(7元);如果乙拒绝所提供的金额(如1元),那么双方均没有获得金额.新近研究从接受者角度探讨决策过程的公平感,而Zeelenber(1997)认为从出价者角度来看,该范式与后悔有着密切关系。在出价者得知接受者的最小可接受出价时,出价者存在两种类型的后悔。当出价金额高于最小可接受价时,对自己出价过多感到后悔。相反,当出价金额少于最小可接受价而遭到接受者拒绝时,对自己出价过少感到后悔。在前一种情况下,出价者可能在随后决策中减低出价标准,而后一种情况则相反,出价者将在随后决策中提升出价标准。目前鲜少研究运用此范式从出价者角度展开后悔的研究。对于后悔的侧量,多数研究使用情绪自我评定的方法.目前亦有部分研究采用生理指标作为后悔的测量指标,如皮电等。

4 后悔对决策的影响

4..1风险厌恶、风险寻求和后悔厌恶

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性强于同等量的金额获得,存在损失厌恶。风险厌恶的心理机制来自损失厌恶。风险厌恶是指个体选择相对安全的选项而非风险选项。后梅理论认为预期后悔将使人们在下次决策时倾向于选择安全的选项,这种观点获得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

Larrik等(1995)【15】在谈判任务背最下,首次指出预期后悔会提高决策的风险行为.决策引发风险寻求。在许多研究中获得了证实。如Gehring(2002)【16】等研究指出更大损失引发了人们在随后决策中的风险寻求行为。Chua(2006)【17】研究表明后悔导致更大的风险寻求行为.Camile【18】等(2004)的研究却发现正常被试在实验开始的阶段,后悔体验引发了风险寻求行为,但却在实验的结束阶段引发风险规避行为。可见,后悔对随后决策行为是风

险寻求或者风险规进,仍然没有统一的观点。

Zeelenberg等(1996;1997;1999;2004)认为预期后悔对随后决策的影响在于人们具有后悔厌恶的倾向,个体将选择那些可以最小化后悔的选项,这些选项可能是风险规避行为,也可能是风险寻求行为.哪些选项可以最小化后悔来自于反馈信息.Zeelenberg等(1996)指出后悔理论的中心在于选择选项和拒绝选项之间结果的比较,如果个体无从得知拒绝选项的结果,那么无法进行比较,后悔就无从产生,因而反馈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结果证实了后悔厌恶假设,表明在风险反馈条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选项,表现出风险寻求:在安全反馈条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安全选项,表现出风险厌恶.Zeelenberg等(1997;2004)在最后通牌博弈、真实彩票决策中均发现了后悔厌恶的存在。Hoelz【19】等(2005)指出在连续决策的背景下,当被试可知拒绝风险选项的反馈结果,减少了风险寻求行为。

4..2决策转移

Zeelenberg等(1999)首次关注后悔在决策转移中的作用。Tsiros【20】等(2000)要求被试回答关于后悔与重新购买等问题,发现后悔与人们改变选择倾向之间具有密切关联。Zeelenberg等(2004)的研究对此加以进一步的证实,研究中要求被试回忆个体经历过的不满意的消费务事件,让被试回答当在遇到同样事件时的个人感觉和行为反应,那些意识到有更好选项的后悔消费者,倾向于不再选择原有的服务者。Chua(2006)【17】证实了后悔导致更大的选择转移行为。后悔的选择转移并不一定对决策者带来有利的影响,Ratner【21】等(2005)研究指出后悔会对决策产生不利影响,促使个体集于原选择的不利结果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导致个体放弃更可能取得成功的机会.

4..3无行动惯性

无行动惯性(Inaction inertia)指放弃具有吸引力机会(最初无行动)将减少随后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例如在学生错过购买打四折鞋子(大差异)或打八折鞋子(小差异)的机会后,在面对打九折鞋子的机会,购买的可能性在大差异情况下要低于小差异。研究认为后悔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5 后悔的生理机制

就后悔的生理机制,具体而言,学者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每个选项的预期来自以往经验信息的更新,因而选项可以引发情绪体验;第二阶段是选择行动导致随后奖励或惩罚的来临,而奖励与惩罚同情绪具有密切关系;第三阶段是决策结果可以引起强烈情绪,表现出预期奖励或惩罚的体验表现出相同的特征【22】。

5.1选项的评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16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