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的诗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景色的诗篇一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景色的诗篇二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

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描写山水诗词名句(建议适当记忆一部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景色的诗篇三
《描写景物的古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认识的字】

闻 景 苔

【诗中名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译文】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

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

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认识的字】

眠 晓 啼

【诗中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认识的字】

闲 静 涧

【诗中名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在我空闲的时候来到山里,正好碰上桂花凋落的时候。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而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认识的字】

新 照 清

【诗中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认识的字】

鸠 斧 锄 巢

【诗中名句】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景色的诗篇四
《美景诗句》

美景诗句

饮茶,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朱熹《茶坂》:“携籯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

雪落凡尘终不见,水涤蒹葭总无痕.若问今秋人何在,但见翠竹香茗闻.

春风吹来天气暖,夜雨染成澜水碧。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水静莲香,惠风和畅;云遮薄月,清露如霜。

锦瑟韶光,华灯幢幢;荼靡开至,青苔满墙。

彼岸灯火,心之所向;渔舟晚唱,烟雨彷徨。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暇。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星光欲没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

雪落凡尘终不见,水涤蒹葭总无痕.若问今秋人何在,但见翠竹香茗闻.

春风吹来天气暖,夜雨染成澜水碧。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水静莲香,惠风和畅;云遮薄月,清露如霜。

锦瑟韶光,华灯幢幢;荼靡开至,青苔满墙。

彼岸灯火,心之所向;渔舟晚唱,烟雨彷徨。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暇。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星光欲没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燕子来时新舍,花落后清明。

池上壁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景色的诗篇五
《风景名胜的诗》

1.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山村水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5.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6.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00《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景色的诗篇六
《描写风景的古诗》

描写风景的古诗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景色的诗篇七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的诗句》

一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的诗句:

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 叶绍翁《游园不值》)

随风潜入夜人,润物细无声。 (唐代 杜溥 《春夜喜雨》)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 成语:

秋: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露似弓 (唐代 白居易《暮江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 杜牧 《山行》)

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代 王安石《 梅花》) ①人物不怕牺牲,英勇不屈: 奋不顾身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②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③历史故事: 手不释卷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车水马龙 三顾茅庐 ④含有比喻: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代 高适 《别董大》)

二 诗句采用比喻修辞手法: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露似弓。(唐代 白居易《暮江吟》)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 贺知章《咏柳》 )

三 诗句采用夸张修辞手法:

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代 李白《夜宿山寺》)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 李白《望庐山瀑布》)

四 与友情有关的诗句: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 李白《赠汪伦》)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 高适《别董大》)

五 赞颂母爱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 孟郊《游子吟》)

六 思念家乡的诗句: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代 王安石《泊船瓜洲》)

七 描写风雨雪露冰的诗词:

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代 王安石《泊船瓜洲》)

雨:随风潜入夜人,润物细无声。 (唐代 杜甫 《春夜喜雨》)

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 柳宗元《江雪》)

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露似弓。(唐代 白居易《暮江吟》)

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胆小如鼠 水平如镜 骨瘦如柴 守口如瓶 视死如归 军令如山 口若悬河 挥金如土 ⑤含有夸张: 倾盆大雨 震耳欲聋 天崩地裂 惊天动地 翻天覆地 ⑥人物品质: 大公无私 平易近人 坚贞不屈 舍己救人 ⑦人物神态: 神采奕奕 垂头丧气 得意洋洋 兴高采烈 ⑧形容数目多: 不计其数 成千上万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不可计数 ⑨含有数字: 十拿九稳 三心二意 一心一意 一穷二白 一清二白 千军万马 ⑩含有动物: 狐假虎威 龙潭虎穴 鹤立鸡群 狼吞虎咽 九牛二虎 ⑾含有两组近义: 花言巧语 甜言蜜语 调兵遣将 崇山峻岭 ⑿含有两组反义: 深入浅出 喜新厌旧 出生入死 前因后果 扬长避短 ⒀含有一组近义一组反义: 左顾右盼 左思右想 谈天说地 欢天喜地 左邻右舍 ⒁AABC式: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斤斤计较 熠熠生辉 ⒂ABCC式: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兴致勃勃 衣冠楚楚 得意洋洋 生机勃勃 小心翼翼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⒃表示绿的成语: 一碧千里 (表示绿的范围) 万古长青( 表示绿的时间) 翠色欲流(表示绿的动态)

九 词语搭配:

⑪ 严明的(纪律) 严肃的(态度) 严峻的(考验) 严厉的(批评)

严格的(要求) 严正的(立场) 严整的(阵容) 严密的(组织)

严重的(后果)

⑫ 改善(生活) 改进(技术) 改变(方法) 改良(土壤)

改正(错误) 改革(体制) 改造(思想) 十二 拼音。 1 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ing yuan 2 汉语拼音有四个声调: ⑬ 指挥(战斗) 指导(工作) 指出(缺点) 指明(方向)

指点(迷津)

⑭ 发生(变化) 发布(消息) 发挥(作用) 发扬(成绩)

发掘(人才) 发现(问题) 发明(电灯) 发表(意见)

发展(经济) 发动(群众) 发起(进攻)

⑮ 增加(人数) 增添(光彩) 增强(体质) 增长(见识)

增进(友谊) 增设(部门)

⑯ 维护(权益)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守护(家园)

维持(秩序)

十 按一定顺序排列词语:

1 元旦 妇女节 植树节 劳动节 青年节 儿童节 建党节

教师节 国庆节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 除夕

3 审题 定中心 选材 列提纲 起草 修改 定稿 抄写 誊写

4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太阳 地球 月亮 星星

十一 词语:

1 表示看但不含“看”字的词。

⑪恭敬地看(瞻仰) ⑫粗略地看(浏览) ⑬向远处看(眺望)

⑭向高处看(仰望) ⑮向低处看(俯视) ⑯专心地看(凝视)

⑰仔细地看(端详) ⑱向四周看(环视) ⑲快速地看(扫视)

2 表示看的字。

盯 瞪 瞅 瞥 望 瞟 瞧 观 见 视

3 含有用手拿意思的字。

提 取 握 抓 擎 执

一声:阴平 二声:阳平 三声:上声 四声:去声 3 韵母 “Ü”声母“j q x y ”拼合成音节时,“Ü”上得两点应省略。 4 隔音符号“’”的使用方法。 当音节是单独用a o e 开头并且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时,为防止音节的混淆就要用上隔音符号。 如:piǎo(瞟) pí’ǎo(皮袄) jie (界) jī’e (饥饿) 5 轻声读法。 ⑪名词的词尾(后辍) 如:桌子. 孩子. 锄头. 花儿. 石头. ⑫语气词 建军节 如:来吧. 好吗. 什么事呀. ⑬叠字动词 如:说说. 写写. 看看. 听听. ⑭叠字名词 如:哥哥. 爸爸. 妈妈. 姐姐. ⑮叠字形容词 如:好端端. 亮晶晶. 静悄悄. 好好.学习 ⑯方位词 如:床上. 地下. 山后. 水边. ⑰其它情况 如:“的 地 得 着 了 过 ”等助词一般都读轻声。 十三 字 汉字的书写规则:1 从上到小 2 从左到右 3 从外到内 4 先横后竖 5 先撇后捺 6先中间后两边 7先里头后封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