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文艺空间说说篇一
《正能量文艺范简短说说大全:爱有时很矛盾》
文艺空间说说篇二
《富有哲理的文艺说说:回想一切有你的记忆》
文艺空间说说篇三
《文艺概论》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认识特征
(一)基本概念
1.再现论、 2.摹仿说
(二)综述题
1. 谈谈对于文艺再现本质的历史认识。[2008]
2.怎样从与表现论的比较中认识文学艺术的再现本质?
3.对再现论文学艺术观应如何评价?
第二章 文学艺术的情感特征
(一)基本概念
1.表现论、 2.“音调感与节奏感”、
3.文艺的象征本质、 4.白日梦理论、
5.原始意象
(二)综述题
1.说说中西文艺理论关于文学艺术表现特征的认识。
2.怎样理解文学艺术的表现本质?[2010]
3.如何评价表现论文学艺术观?
4.如何理解文艺的象征本质?[2009]
5.如何理解象征论对于文学艺术现代性特征的揭示?
6.试比较再现论、表现论与象征论三种文学艺术观?
第三章 文学艺术的抽象特征
(一)基本概念
1.形式论、 2.艺术形式、 3.整齐、
4.均衡、 5.比例、 6.节奏、
7.多样统一
(二)综述题
1.谈谈现代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
2.说说艺术形式的审美分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本质观
(一)基本概念
1.反映论文学艺术观、
2.主体论文学艺术观、
3.审美创造的符号形态
(二)综述题
1.如何解理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符号的艺术?
3.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的符号形态?
4. 论述文学艺术反映与科学反映的不同。[2010]
第二编 文艺作品论
第五章 文艺作品的类型与样式
(一)基本概念
1.造型艺术、 2.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3.绘画的艺术特征[2010]、 4.音乐的艺术特征、
5.舞蹈的艺术特征、 6.话剧的艺术特征[2008]
7.蒙太奇、 8.诗歌、
9.散文、 10.小说、
11.戏剧文学[2010]、 12.悲剧[2009]、
13.电影文学、 14.电视文学 15.表演艺术[2008]
(二)综述题
1.与话剧相比,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有哪些特殊性?[2009]
2.试析电影的节奏。
3.电视和电影的差别有哪些?
4.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特点?
5.试分析说明戏剧文学所表现的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
6.电视文学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第六章 文艺作品的构成
(一)基本概念
1.人物、 2.情节[2009]、 3.环境、
4.时距、次序和频率、 5.叙述视角[2010]、
6.显在叙述者与隐在叙述者、 7.抒情角色、
8.“有意味的形式”、 9.语言的阻拒性、
10典型、 11.意境、
12.作品的意蕴层面[2009] 13.叙事[2008]
(二)综述题
1.举例说明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区别。
2.试说明真实的读者与隐含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说明抒情与宣泄的关系。
4.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2008]
5.文学形象与一般艺术形象有何异同?
6.作品中讲述的历史故事是否就是作品的历史意蕴?为什么?
第三编 文艺创作论
第七章 文艺创作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
1.精神生产[2008]、 2.物质生产、
3.文艺创作的主体、 4.文艺创作的客体
(二)综述题
1.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之后,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0世纪的精神生产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3.如何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客体?[2009]
第八章 文艺创作的过程
(一)基本概念
1.创作理念、 2.艺术修养、
3.艺术发现[2010]、 4.创作冲动[2009]、
5.灵感[2010]、 6.直觉、
7.想象、 8.形象思维
(二)综述题
1.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主要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文艺创作主体的生活体验为什么应该是丰富、独特而深刻的?
3.艺术修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如何提高艺术修养?
5.常见的创作动机主要有哪几种?[2008]
6.艺术构思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艺术构思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方式?
8.艺术构思与符号表现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矛盾?
9.结合实例,论述文艺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具有哪些特征?[2008]
10.情感对于文艺创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11.应该如何处理文艺创作与情感的关系?
12.理智在文艺创作中有什么作用?
13.简述意识、无意识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14.与科研思维相比,艺术思维具有哪些特征?[2009][2010]
第九章 文艺创作的原则
(一)基本概念
1.创作原则、 2.写实、 3.写意
(二)综述题
1.谈谈你对克莱夫•贝尔所谓“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与评价。
2.在文艺创作中,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如何正确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2010]
第十章 文艺创作的风格和流派
(一)基本概念
1.风格[2008]、 2.创作个性[2009]、
3.艺术流派[2010]、 4.文艺思潮
(二)综述题
1.简述创作个性与风格的关系。[2010]
2.举例说明艺术流派的命名通常有哪些方式?
3.艺术流派对文艺创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4.简述文艺思潮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第四编 文艺接受论
第十一章 文艺接受概说
(一)基本概念
1.美的规律、 2.内在尺度、
3.艺术家的任务、 4.艺术的四要素、
5.接受美学、 6.完形心理学、
7.异质同构、 8.文艺接受的二重性、
9.文化工业、 10审美文化性
(二)综述题
1.如何理解文艺作为审美地掌握世界的方式与科学掌握世界方式的不同?
2.为什么说文艺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
3.文艺能否以丑为表现对象?为什么?
4.为什么说文艺接受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合作的再创造活动?
5.文艺接受活动的意义何在?[2008]
6.如何理解文艺生产与文艺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十二章 文艺接受主体
(一)基本概念
1.审美、 2.同化、 3.顺化、
4.感知、 5.情操、 6.想象、
7.理解、 8.形式感、
9.形象思维、 10.直觉
(二)综述题
1.动物世界是否存在审美现象?为什么?
2.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何在?
3.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何在?[2009]
4.想象在文艺接受中的作用何在?
5.文艺接受活动是否存在理解?为什么?
第十三章 文艺接受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期待视野、 2.隐含读者[2008][2009]、
3.召唤结构[2010]、 4.前理解、
5.惯例论、 6.共鸣[2008]、
7.净化、 8.领悟、
9.延留、 10文艺接受心境
(二)综述题
1.期待视野的形成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因素?
2.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能否完全还原到作者心中的预想状态?
3.文艺作品的异变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4.如何理解文艺接受中出现的“正解”与“误解”现象?
5.“惯例化”经验一般具有哪些作用?
6.你认为文艺接受过程的高潮阶段哪一项最为重要?为什么?
7.“净化”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四章 文艺接受价值
(一)基本概念
1.传播[2009]、 2.审美教育、
3.情感反应模式、 4.文艺鉴赏、
5.文艺接受的再创造、 6.文艺鉴赏的差异性、
7. 艺鉴赏的一致性、 8.伦理批评、
9.社会历史批评、 10审美批评、
11.心理批评、 12.语言批评、
13.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 14.文艺批评的艺术标准
(二)综述题
1.传播的文化功能何在?
2.如何理解“美学和历史的观点”?
3.文艺批评的原则有哪些?
4.如何理解文艺批评的标准?
三、历年试卷分析
《文艺概论》自开考以来,题型基本稳定,题量、分值略有调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007年4月起调整为第二大题,且由原先每小题可有多个空调整为每小题只有一个空,题量因此相应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1分,共30分),2007年4月起变为(每小题1分,共28分),减少了2题、2分,并调整为第一大题。2009年4月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单项选择题中让出了5个小题作了“多项选择题”,增加了难度,而分值没有变化。2010年4月的试卷又恢复为与2008年4月一样。
(三)名词解释:2006年前为(每小题4分,共20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3分,共18分),题量增加1题,总分值减少2分。
(四)简答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6分,共18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6分,共24分),题量增加1题,小题分不变,总分增加6分。
(五)论述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11分,共22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10分,共20分),题量不变,总分减少2分。
(六)以下两个情况虽不多见,但也应适当注意:
1.2008年试卷“名词解释题”中有两个小题“表演艺术、叙事”(共6分)在《自学辅导》书的“自学辅导”部分没有体现,但在“《文艺概论》大纲”部分有体现。
2.2010年试卷的论述题第一题“论述文学艺术反映与科学反映的不同”(10分),超出了大纲。题目出自课本第88至89页。
总结:
1.就大趋势来看,总题量增加了,由以前的44题或者45题,变为现在的50题,试卷的难度相应地也略有增大。
2.如果说2007年起的题量、分值调整是某种信号的话,那么2009年在选择题上的微调是不是某种信号呢?请辅导老师们适度关注。
3.考卷中偶或出现极少题目超大纲现象。
4.从近三年的试卷考题统计来看,试卷与试卷间也存在少量的内容重复考现象。(具体见“二、教学重难点及主要知识点”部分每道题后的已考年份标注。注:仅统计了大分值题目,即“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四、辅导建议及备考思路
(一)选择题与填空题题量、分值占到38题(即整张试卷的76%)、38分(38%),说明基础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这需要学员们花一定的功夫去细读课本、牢记基础知识点,抱那种光靠背诵一本薄薄的《文艺概论〈自学辅导〉》就能通过考试
文艺空间说说篇四
《文艺范说说:旁人也许能看见你的疤》
文艺空间说说篇五
《说说大本营》
内容概览
一、发展历程
栏目简介
基本概况
影响力:《快乐大本营》由何炅、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搭档主持 。 《快乐大本营》栏目开办以来以新鲜的题材,多样的形式,清新的风格,新奇的内容,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引领观众走向一个崭新的视听空间。 家族形成:
李湘和李兵是快乐大本营的1997年开播时的首批主持人。李湘和海玻担负了八个月的“快乐”主持。
1998年,海玻离开,何炅加入。
1999年李维嘉加入。
2004年李湘离开
2000年谢娜以叶子的身份加入
快乐家族是2006年选出的新一代主持团体,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号称“湖南第一主持天团”、“收视第一天团”。
2006年“闪亮新主播”中由于有杜海涛、吴昕加入,所以组成“快乐家族”,快乐家族不仅在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表演,而且在大本营舞台以外的地方一起合作。 例如广告,电影,专辑,出书
快乐家族一起为动画片《虹猫蓝兔火凤凰》,《快乐奔跑》和《熊猫总动员》《美食总动员》配过音,演过电视剧《美女不坏》,出过专辑《快乐你懂的》,拍了电影《嘻游记》
《快乐大本营》历年的主要活动
《快乐大本营》开播15年来,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推出的一系列好玩又好看的活动不仅达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更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整个综艺节目的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对《快乐大本营》节目13年来推出的一些大型活动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1.1997年7月11日《快乐大本营》正式启动。
2.1998年推出“快乐小精灵”环节:“快乐小精灵”童言无忌,小朋友机灵可爱的特征用真人秀的形式搬上荧屏。“快乐小精灵”带来的快乐旋风迅速风靡全国。
3.1999年联手各地电视台推出走进全国各地的节目:如联合凤凰卫视举办“两地情一家亲”晚会,其他还有“走进青海” “走进新疆”“湘豫情”等。
4.2000年推出益智版块IQ无限“百万大奖”。
5.2001~2002年,推出“太阳计划”活动和快乐行动。
6.2003年推出爱的速递环节。
7.2004年推出了“你最红”系列活动之“夺宝你最红”、“运动你最红”、“冒险你最红”。
8.2005年推出了和路雪快乐心相通、主持人PK、闪亮新主播的选拔等。
9.2006年推出了全民娱乐的全新节目。
10.2007年推出了快乐指标投票、快乐人物评选、十年记事、快乐笑脸征集四大活动。
快乐荣誉
1998年荣获当年星光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05年《快乐大本营》被《新周刊》评为15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 2007星光大典年度最受欢迎综艺节目奖。
13届亚洲电视节颁奖典礼之2008 年度亚洲电视节最佳综艺节目大奖。
2009谷歌热榜之最热综艺节目搜索排行榜首。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2009年度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现已发一张专辑,成为金牌电视。成为全综艺节目首次发专辑的节目。
获首届大学生电视节最受瞩目娱乐节目奖(是本次大学生电视节上省级台中唯一获奖的节目!)
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文艺)栏目暨大型特别节目推荐表彰中荣获优秀栏目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
快乐家族一起为动画片《虹猫蓝兔火凤凰》和《熊猫总动员》配过音,演过电视剧《美女不坏》,出过专辑《快乐你懂的》,拍了电影《嘻游记》
快本现在的定位就是跟着主持人走,由主持人掌控全局,基本上就是五个主持在那朴侃嘉宾。
二、节目运作模式
栏目特点分析
与国内其他一些综艺节目相比,《快乐大本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地特点。
首先,游戏在节目中占很大比重。《快乐大本营》一直以来都倡导“全民娱乐”的理念,游戏作为节目的重要一环贯穿节目的始终。
在《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通过一个个富有创意、轻松欢快的游戏带来了一场充满着快乐气息的荧屏盛宴。
既有搞笑不断的“快乐传真”、惊险刺激的“火线冲击”等形式新颖、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游戏环节;
也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快乐小精灵”、“开心一刻”等老少皆宜、内容丰富多彩的外拍片; 同时还有挑战智慧的“IQ无限”、积极向上的“太阳计划”和帮助观众实现心愿的“快乐行动”等观众互动性、参与感强的节目板块。
其次,搞笑色彩浓厚。除了个别板块,整个节目都非常注重搞笑,并且将搞笑作为节目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节目结合几位主持人何炅、谢娜、杜海涛等善于搞笑的特点,给予其充分的发挥空间,并在音效、画面、灯光、道具等要素的配置上给以配合,力图创造出轻松幽默的节目氛围。
再次,节目手段丰富多彩。既有嘉宾的歌舞展示,又有普通观众或草根团体、组合现场绝活表演。在保证节目板块大体固定的前提下,经常注入新的内容,不断带给电视观众新的惊喜。
最后,表演成分较重。每期的开场舞都会有主持人的参与,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嘉宾主持人以及现场观众经常要参与到游戏、歌舞表演中。这种不同角色之间的融合与互换使得整个节目的游戏色彩更加浓厚。
节目分析
节目宗旨:这档完全本土制造的综艺先锋--娱乐天下,以其清新、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在中国电视娱乐版图迅速卡位,其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十几年来已融为中国青少年文化的一部分,并为湖南卫视打造成中国第一电视娱乐品牌定下基调。
成功分析
《快乐大本营》的“快乐旋风”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视领域刮了15年之久,其成功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精准的受众定位。
《快乐大本营》自创立之日起就将栏目定位为一档主要面向青少年和女性观众的游戏娱乐节目。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有关调查,目前《快乐大本营》栏目的年轻观众数量众多,24岁以下的观众比例为36%,同时辐射各个群体,45岁以上观众比例也超过28%。女性观众比例在频道节目中居第一位,达60%
节目主打游戏牌,同时融入青春、梦想、奋斗等精神,通过一种幽默搞笑的形式呈献给电视观众一道丰富的娱乐大餐。在《快乐大本营》发展的15年时间里,随然许多主持人都已经更换,节目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节目的定位却始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就确保了节目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相对宽松的体制环境
娱乐节目拥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一档娱乐节目要想在竞争中长久立足,必须有宽松的成长空间和不断创新的机制及节目制作理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就决定着湖南电视台的发展。而相对欠发达的湖南经济严重制约了湖南电视台的发展,所以当大部分电视台还在思考如何吸引受众,做好节目的时候,湖南电视台迅速转向娱乐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通过内部竞争,面向全国市场开拓发展空间,使“娱乐”成为湖南电视的标志,同时给予《快乐大本营》最大的成长空间,培养传播观念开放,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湖南电视台及《快乐大本营》的勇辟新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成为别人争相学习的榜样,让湖南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超前了一步,让全中国知道了湖南电视,知道了《快乐大本营》。
(三)自成一派,另辟蹊径
《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都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娱乐化精神,何炅、谢娜等都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娱乐功能,往往让自己作为表演者,通过即兴表演为受众提供娱乐,比如经常讲搞笑的话,做夸张的动作,这些看似无厘头却能引得受众在现场和电视机前开怀大笑。那种完全放开自我,将娱乐浸入灵魂的娱乐化精神,让他们尽情用娱乐来表现生活、表现自己,让受众在娱乐中得到放松,让自己成为传播快乐的天使。
年轻人具有求新求变的性格,主持人会以他们的服饰、语言等形象传播以及游戏的设计让受众了解到时尚前沿和先进的文化。
(四)主持人的全能发挥
何炅,中国知名节目主持人 “栀子花开”
谢娜,主持人、演员、歌手、配音、制片人、导演电影作品有《大电影2》《四大金钗》《大玩家》等,音乐专辑有《菠萝菠萝蜜》《蓝色巧克力》
李维嘉,作品有《快乐你懂的》《百科全说》《称心如意》
杜海涛在《倔强萝卜》《快乐奔跑》《嘻游记》《神奇侠侣》 中都有不俗表现
吴昕,主持人、演员、歌手 专辑《快乐你懂的》,为动画《熊猫总动员》等配音
(五)栏目借助湖南卫视台拥有着独享的嘉宾资源。
最近几年,湖南卫视通过一系列成功的选秀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年艺人。作为卫视台的王牌栏目,《快乐大本营》也就拥有了这些青年艺人的独享优势,在明星效应的助推作用下,节目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收视奇迹。
(六)注重对节目的包装和宣传,通过品牌效应来获得高收视率。 可以说是《快乐大本营》捧红了何炅、谢娜等名主持,同时这些名主持也作为节目的品牌扩大了整个节目的影响力,在湖南卫视整体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的催化作用下,《快乐大本营》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强档的综艺节目。刘德华、黎明、周杰伦、费翔、杨紫琼、章子怡、5566,飞轮海朴树、李宇春、张杰等国际知名的火红艺人
(七)通过多种手段培育栏目的受众群。
创建《快乐大本营》粉丝团,建立开放的博客群和相应论坛,组织各种互动项目,《快乐大本营》在不长的时间里通过网络等手段迅速培育起了一支忠实的观众群,这成为了带动节目整体收视率上升的中坚力量。
《快乐大本营》历经15年的风霜雪雨依然收视长虹,这与他实行了全新的管理机制——栏目制片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息息相关。另外,《快乐大本营》还有一支精干的制作团队。在《快乐大本营》,聚集了湖南电视乃至中国电视最优秀的制片人、节目编导、主持人、技术制作人员等,他们构成了一个精干务实、团结协作的制作团队。
(八)四大途径:
从娱乐观众到快乐“全民”更加明确定位;
从明星依赖到大众娱乐的内容转变;
从吸引观众夺取收视到修炼品质的格调品位提升;
从锤炼节目到打造优势传播平台的品牌提升。
《快乐大本营》的不足之处
《快乐大本营》历经15年的风霜雪雨依然收视长虹,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再好的节目也有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快乐大本营》也不例外,例如主持人过度展现和随性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抢占嘉宾风头,节目的内涵有待提高,新生力量对节目的融入还是有待加强,节目内容的安排不是很紧凑等,我个人最为不高兴的是节目之间的广告时间太长了,如果可以再缩短一些就好
结语
成长成熟:
第一,定位越来越清晰,湖南卫视的娱乐性和口号“快乐中国;
第二,紧跟观众需求的变化,运用营销手段的方式越来越成熟;明星资源+参与互动+炒作+… 第三,心态越来越成熟,如果说刚开始湖南卫视只是个有冲劲的小伙子,那么现在就是依然充满激情的中年人。
通过此案例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立足点要高,你的境界决定了你的高度,盆子多大决定了你能装多少水; 第二,心态的成熟有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有底线,但也不能局限自己;
第三,先发制人,狂奔到底;绝对的拷贝相对的创新
从1997年令全国观众刮目相看的“快乐旋风”推出到目前全国综艺节目在荧屏上遍地开花、异彩纷呈,15年来,《快乐大本营》不仅是中国电视界综艺娱乐节目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且已经成为中国亿万观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乐大本营》是非常成功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它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拥有了强大的收视群体,同时也占有了很强大的网络地盘。在这一场场丰盛的视觉盛宴中,我们看到的是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快乐生活的精神,在每周六的晚上我们忘不了那个关键句: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
文艺空间说说篇六
《文艺小清新的说说:一只风筝,一生永远只为一根线冒险》
文艺空间说说篇七
《所谓的钢笔文艺之路说说用过的几款钢笔》
所谓的钢笔文艺之路:说说用过的几款钢笔
误入smzdm也有几个月了,之前一直处于只看不注册的阶段,难得放假了,来注册一下,分享一些自己手头的东西。(看看能不能挣点积分,早日换个礼品啥的)
思来想去,之前玩的比较深的就是钢笔这一项了,在这里和大家稍微分享下自己的经验,也对于大家之后入钢笔这个大坑,提供些帮助吧
(注:以下的分组全是自己瞎分的,只是为了让不同的读者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价格区间。任何一类产品的价格区间都是无法合理分清的,毕竟每个人的消费水准不一样。如果您真想说,5000块的笔对您才是入门,那么,请私信我,我们做个朋友吧!! )
1.初窥门径(300元以下)
事实上,这个价格区间内的入门笔,是成交量最大的一个区间,商品良莠不齐,很多奸商也喜欢通过混淆概念来炒高价格。
看本区间前请先弄一些概念:
铱金笔和金
笔的区别。铱金笔是不
锈钢片顶着个铱粒,金笔是金合金片顶着个铱
粒。
所以二者的成本是不一样的,相应的,手感也是不同的。国外的金笔大多不在这个区间内,一般都是千元往上。但是这个价格区间内,国产金笔还是可以拿下来的。一般而言,铱金笔没有金笔的笔尖使用寿命高,书写手感也会差一些。
对于入门者来说,这个区间会经常涉及到,在此我也尽量把自己知道的这个区间的值得一玩的笔介绍一下。
首先是国产类:
这个价格区间内,基本可以囊括了8成以上的国产钢笔,除了个别有限量或特殊材质的产品,都是可以买下来的。
如果是大量书写,不妨试试
这个笔的特点就是便宜,品控也还可以,大概6元左右一只(别太迷信网购,小市场里顶多8块也能下来了)。淘宝上的卖家喜欢炒诸如“10%出好品,1%出极品”这类话我觉得基本都是扯淡,无非是骗大家一次多买点的噱头。强烈建议大家去周围的小商场,或者那种什么都有的市场里,自己挑用着舒服的买。我曾经去市场里从一盒里挑过自己想用的,大概1盒10支,有3-4支都是比较好写的,但是个别还是会有一些诸如笔尖歪或者其他的瑕疵。网购的话,可以和卖家提前协商好了,有明显瑕疵的笔也不能直接卖咱们对吧~
国产金笔
这款笔从50年代就开始生产了,仿制的美国派克51.笔尖是14K金,虽然和616样子很像,但是质量和手感,包括品控都远远好过616。价格大概从120-两三百不等,基本年份越新的,越便宜。没办法,现在的质量确实不如以前。其实我接触到的信息里,大部分近年产的英雄100质量上也没有过多问题,所谓“爆杆”更多是人为拆卸的后果了。另外现在英雄的售后也是还存在着的,都是可以寄过去维修的。
日本三大钢笔厂之一百乐的入门级钢笔,价格大概是50-60元。优点是笔尖普遍偏细,可以使用上墨器,上水比国产的方便一些,国产以上两款,还处于用挤压上墨阶段,比较麻烦(但实际装墨量还是国产的更多一些)。笔尖粗细可选,日系笔普遍偏细,F尖大概相当于0.38-0.4左右,M在0.5 B大家就就别考虑了,初玩没必要碰的粗细(注:欧洲的笔普遍偏粗,f大概就能到0.5了)。属于日本的616吧,就是入门笔,质量还是过的去的。 and A
这两个笔应该是说的比较有底气的了。safari是自己买的第一根钢笔(之前也有爷爷给的老英雄100),陪我度过了整个高三的大量书写过程。
safari 和alstar 除了外形其实没有区别,笔尖,上墨器都是一样的,只是alstar的外表比较金属化。价格大概是120起,alstar贵一些大概两百多,个别稀有颜色的safari能炒到300,甚至700.。
品控没得说,德国产的东西,哪怕是616级的入门笔,都是没问题的。外形是这个区间里最时尚的,笔握也有正姿效果,笔尖粗细可选,自带上墨器。不过随着大量在中国走红,感觉质量还是不如以前了,新给女友买的粉红色的笔能明显感觉到模具没原来那么细致了,但这都是小细节。笔尖的选择比较拼人品,欧系笔的ef尖是最细的,但是品控也是最不好的,一般而言,如果想图省事,买个F尖的就可以了,不会比EF粗太多,但是绝对不会有问题。EF有时候也挺粗的,即使细,也是一个固定的角度细,其他角度写着有时候手感比较不好,而且有些商家EF尖还加价。当然也不是说EF不好,相比而言,笔尖用着舒服的几率略小于F尖,有时候需要拼人品。另外字的粗细和纸也有关系,别光怪笔尖,换点克数高的纸有时候就解决了。。。
略知一二(300-1000元)这个价格可以上一些好玩的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