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日语等级考试 |

【www.guakaob.com--日语等级考试】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一
《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一、字词 1.选择正确的读音

依恋(liàn niàn) 哺育( pǔ bǔ ) 纯洁(chún shún) 收敛(liǎn niǎn) 湛蓝( zàn zhàn) 悄然无声(qiǎo qiāo) (1)冬天深褐(hè kè)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 (2)船两头都系(xìjì)着绳子。

(3)小山似的涌浪前赴后继、锲(qì qiè)而不舍地扑向堤(tí dī)岸。 (4)在洞里走了一转(zhuǎn zhuàn),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5)这股带着潮气的风„„只剩下凉爽和惬( xiè qiè)意。 2.听写词语,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荡涤 灌溉 逊色 洋溢 收敛 玫瑰 一盏 石凳 嬉笑 过滤 恬静 湛蓝 罗甸 杜鹃 油桐 臀部 石笋 磅礴 蜿蜒 哦 悄然无声 气势汹汹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呢喃细语 突兀森郁 玉屑银末 如痴如醉 蔚为壮观 崇山峻岭 赤朱丹彤 硕大无朋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等方面表达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 2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 ,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感染了作者,使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

3、最后那落日像_跳水员__那样,以一个轻快_、敏捷_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_水波不惊_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再见”。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湛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表现了海之蓝,白鸥飞翔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红灯笼”指 落日 ,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 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的欣赏落日之美,为之陶醉、惊叹、为止留恋的情感。

6、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7、《三亚落日》 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3、烟台的海

1、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海美;说它像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它像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这使我们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2、《烟台的海》是按照的顺序写得,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3、《烟台的海》 本文通过描写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对美1、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了,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运用了 心理 描写 3、《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叶圣陶 。课文按照 游览 的顺序依次写了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

→山下。 4、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 大 ,内洞的特点是黑、奇 、大,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 窄 。

5、《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 游记 ,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热爱。

6、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分窄,船很小,每次只能并排躺两个人。人一定要仰卧在船里,身子要紧贴着船身。千万别抬头看,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如果你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你挤压过来,你可以闭上眼睛。你躺好以后,说一声“行了”,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就在内洞里面拉绳子,船就会进到内洞。要出内洞时,在外洞的工作人员就在洞外拉绳子,船就出来。双龙洞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享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入洞方式吧,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

练习1

1、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 2、写拟人句

(1)小溪哗啦啦地流着。 (2)我喜欢写日记,每天晚上我都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3)白色的浪花涌向岸边。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以上成语都是描写什么的?你能完成以下练习吗?

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回大地、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满园春色 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满头大汗

描写秋天的成语: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春华秋实、金风送爽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二
《七年级上期古诗四首复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古诗四首阅读复习题

《钱塘湖春行》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解释:

云脚:指低垂的云。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二、翻译:在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远望湖面与岸齐平。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哪家新来的燕子衔春泥筑巢。

各种各样的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刚长出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的白沙堤。

三、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了早春西湖的明媚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赏 析

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说明诗人是在

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

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

都是春天的使者, “几处”和“谁家”表现出初春的春意渐显,“争”、“啄”勾

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把初春时的小精灵描

绘的机灵可爱。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各种各样的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刚长出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乱”字贬词褒用,极言花多花艳,“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

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而且还包含了游西湖者

众之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使人流

连忘返。

五、艺术手法: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六、考试题型:(答案见后面)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

语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

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的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哪些词语(或短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请摘录出这些词语或短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幅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练习:

1、 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以【 】 字统领全篇,先写【 】 景,然后写【 】景,借景

抒情,表现了诗人【 】。

3.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

其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

位杰出的 家。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

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8(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

的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

“__________” 写的是静景。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默写: ________

1、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

用。 (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

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

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

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3.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 )

14.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夜将尽未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5.《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次北固山下》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钱塘湖春行》1.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 2.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1)描绘了钱唐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答案要点:一要点出特点,二要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 4. 最爱。“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5. 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渐、浅草、才。 6. (钱塘湖畔,初春的太阳暖洋洋的。)只见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哪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观沧海》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观;远;近;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碣石山 4. 树木百草(1分) 秋风洪波(1分) 远;近; 5. 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

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6. 曹操 (1分)政治家(1分)

7. D 8.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1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 9. 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10. 答案:(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11. (1)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天净沙 秋思》

1、 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

分)(意近即可) 3、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一点1分,两点满分。意对即可。2分)4.示例: ①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 ② 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次北固山下》1、唐 王湾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客路 行舟 4、潮平两岸阔 5、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高挂着。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8、D 9、 D 10、A 11、D 12、D 13.青山、绿水. 14. 残夜将尽未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诗句在描述时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5.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16.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17. 答: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三
《走进大自然》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进大自然》,作者金本。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首先说说教材,《走进大自然》是一首儿童诗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7册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走进大自然》安排在教材的开头有其特殊的含义,《走进大自然》全诗描写了我们走进大自然获得的丰富体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启迪我们要深入大自然,这样才能得到来自大自然的丰富体验,懂得生活的多彩多姿。根据素质教育新思想,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进行教学。

[说目标]

根据本课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在初读诗歌和激发动机中——入情。让学生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一位朋友,托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听!接着播放大自然中一些声响的录音。并让学生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接着我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激发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第二环节在感受诗歌描写的情境中——动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寄寓情感的形象。我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美,用图画、音乐,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诗歌中描写大自然美好的景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的描绘了茂密的森林里,小鸟在枝头婉转歌唱;蝴蝶翩翩起舞,偶尔停留在五颜六色的花瓣上。展示了美丽的大自然。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追着野花,我们走进大自然。”“那么走进了大自然,同学们想做什么呢?”从而引入诗歌第二节的学习。

第三环节在品读诗歌的神韵中——移情。儿童在感受诗歌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品读。品读诗歌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诗歌语言不仅承载着人、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品读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层,产生移情。课件展示诗歌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接着我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瞧,同学们都想融进大自然里,去体验和感受它的美妙,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融进大自然的好办法呢?”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让画笔去访问每一片花瓣”——作为小画家,你想怎样去访问呢?引导学生想象会画些什么?“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你是怎么畅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的?通过图片再次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灿烂多彩。让学生小组讨论,指名说,评议感受。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大自然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强烈的热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第四环节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让学生用心去体验,感受,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到生活的灿烂。抒发他们对诗歌中大自然的情感。在反复品读欣赏后,大自然之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在随后的诗歌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

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资料,并教学生在课外体验大自然,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我的说课结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板书设计: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四
《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和句子》

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和句子

2008年05月31日 星期六 15:29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五
《六年制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六年制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 __„__„

__„一、书法展示台。比比谁的字写得工整、美观。(12分)

__„__„píng h?ng k? s?u xuán yá ju? bì huàng lia háo mài __„__„()

()()() _:_„shù fù cū cāo bào fēng zh?u yǔ zhǎn dīng ji? ti

ě名„装()()()()姓„二、照样子,根据多音字读音将词语归类。(5分)

„ _„例:①步行②银行③行情④通行证 ___„„行 xíng:①④ háng:②③ ___„

1、①曲折②作曲③弯曲④高歌一曲 ___„„曲 qū: qǔ: ____„2、①散文②分散③松散④散装

:_„订散 sǎn: sàn:

号学„„3、①相差②差不多③差遣④参差不齐⑤差劲⑥差别„差 chā: chà: chāi: cī: __„_„三、我会选。(3分)

___„„ 1、与“问、园、藤、歇”这组字的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____„A、围、南、淮、将 B、闻、固、藻、样 C、图、田、盘、亲 __„_„2、“训练动物

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这句话的破__:_线折号表示()

级„„A、意思的递进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续 D、意思的转折

班„„3、在“理屈”中的“屈”应选()种解释;在“坚强不屈”中“屈” _„应选()

种解释。

___„_„A、弯曲、使弯曲 B、屈服 C、理亏 D、委屈

___„„4、与“教师:学生”表示的关系相似的一组是()

___„A、观众:影院 B、民警:交通 C、医生:病人 D、徒弟:师傅 ___„„5、“奥、梁、

阅、矫、肺、鞭”按音序排列正确的是() _:_„A、鞭、肺、阅、梁、矫、奥 B、奥、

鞭、肺、矫、梁、阅校„学„C、奥、鞭、梁、肺、矫、阅

四、打开词语收藏夹。(10分) 1

五年级语文-1-

然自若然大怒然无味然失笑(2分) 2

一一一一(4分) 3

如生动听逼人不倦(4分)

五、日积月累。(6分)

1、宁为玉碎,2、 3、《暮江吟》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热爱与赞美之情

的诗句是“”六、按要求做练习。(12分)

1、加关联词:()大家共同努力,()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2、蓝色的天空飘着一块块红绸子

般的浮云。

缩句: 3、楼上飘下来的音乐

声很美妙。

改为感叹句: 4、小蚂蚁对蜘蛛说:“你把织网的本领教给我吧!”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①、各校都掀起了“比学赶帮”的风气。

②、两个前后学期相比,同学们成绩普遍提高了。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5分)

()从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里可以看出来;一只猫头鹰一年能捉五百多只田鼠,因此为人类

保护了一吨多粮食。

()它能够从空中直冲到田鼠身上,用尖利的爪子,一下子把田鼠从地上抓起来。

()人们赞美猫头鹰,因为它是捕鼠的能手,尽职的“英雄”。()其次,猫头鹰为保护粮食立下了大功。()首先,猫头鹰捉田鼠的技能十分高超。八、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5分)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

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代诗人在《》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五年级语文-2-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六
《古诗的默写与鉴赏》

古诗词默写专题

备考建议:

1.系统背诵,准确识记。

将六册书的古诗词梳理出(最好撕下来重新整理装订成《古诗词分册》),采用化整为零式的方法背记,充分利用时间坚持背诵巩固;而考前一个月主要背诵、默写每首诗词的重点句(一般是该诗的主旨句、抒情句、哲理句),及时纠正错误,以确保在正式考试时拿满分。

2.强化理解记忆,掌握默写技巧。

强化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对生僻难写字、关键词用红笔圈点出来,引起注意,每次要边读边写,重点突破。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同音字、异形字要加强区别记忆,强化训练,防止混淆。

3.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确保字迹清晰不失分。

古诗词鉴赏专题

备考建议:

一、了解考点

(一)收集近三年的中考试卷,了解考点,把握方向

(二)了解相对稳定的考点:

1、赏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赏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伤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世事变迁、人世沧桑。

(二)初读诗词,快速把握诗词的主题、感情

1.看背景

了解了作者一贯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词的主题有辅助作用。

2.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请看诗: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看物象

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思想。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不畏严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

莲:象征高洁的品质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有飘零之意

鸿雁:指书信,寄寓思念之情

小舟、轻舟:表达轻快、随意、自由之情

孤舟:表飘泊无依、孤独无依之感

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

(三)根据诗词题材,把握诗歌主题、感情

1、送别诗

表达离愁别绪,写得缠绵凄切,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送别诗可以表达一种劝勉鼓励之情的。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别诗也可以坦陈心志的告白

诗的语言特点:平实质朴、慷慨悲壮

2、怀古诗(咏史诗):表达世事变迁,人事沧桑之感;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或对当朝廷的劝谏和不满。

诗的语言特点:慷慨悲壮、朦胧隐晦、幽默讽刺

3、羁旅诗:表达思乡怀人和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的惆怅愁苦之情。

诗的语言特点:质朴自然、婉转沉郁

4、田园诗:寄情山水,远离世俗,表达一种闲适愉悦的心境,远离官场、超脱凡俗、归隐田园的心志和向往,也可以流露怀才不遇惆怅。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5、边塞诗: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对故园家乡的思念及有家难归的愁苦;壮志未酬的惆怅失意。

诗的语言特点:豪迈雄浑,充满激情

6、咏物诗: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豪迈、绚丽飘逸

7、写景诗: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或托物言志。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华丽。

8、宫(闺)怨诗:从女性角度,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一般写得缠绵哀怨,情真意切。

诗的语言特点:婉转缠绵、悲寂沉郁

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①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三)实战演练

例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技巧方法: 1、看关键语言,题目有“送”,判断这是一首送别诗。

2、看物象,诗的后两句自比冰壶,象征纯洁心灵和高风亮节。

3、小结:这首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纯洁心灵和高风亮节。

例2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技巧方法:1、看关键语言,诗中有“古、旧、荒、今”,可判断是怀古诗。

2、小结: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表达昔盛今衰,世

事变迁的沧桑之感。

例3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技巧方法:1、看关键语言,诗中有“移、愁”,表示离开、愁苦,是一首羁旅诗。

2、看物象,诗中有“月”,表示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小结:这是一首羁旅诗,表达作者漂泊在外的浓浓的思乡愁苦之情。

例4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技巧方法1.看关键语言,诗中有“山居、随意”,写出了诗人过着安静淳朴自由写意的隐居生活。

2.看物象,诗中有“松、竹、莲”象征孤直高洁的品质。

3、看背景,王维是一位朝廷命官,王右丞便是他了,他写了山居的好处,自然是对它的向往之

意。

4、小结: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表达了对安静淳朴自由写意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之情。

例5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技巧方法1.看关键语言,诗中有“从军行、百战、金甲”,判断是边塞战争诗;“遥望”表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破不还”既有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决心,含蓄地表达了有家难归的愁苦。

2、小结:通过描写守城生活的孤苦和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守城将士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决心,含蓄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及有家难归的愁苦。

(四)小试牛刀

说说下列诗词的思想感情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三、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一)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类: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情景关系类

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

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描写方法类: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细节描写、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抒情方式类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景情交融)

2、表现手法类

①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②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③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修辞手法类

①比喻(象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②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

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二)实战演练

例1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渺茫”运用双关修辞,一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二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例2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问:“海畔尖山似剑芒”中的“似剑芒”三字极富韵味,请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比喻修辞,把“尖山”比作“剑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的高耸陡峭,为下文“割愁肠”作铺垫,表达了诗人愁肠欲断的苦闷。

(三)小试牛刀

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下列诗词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篇七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2011-2012年度(下)中心学校

(六)年级(语文)学科 个人备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yuzhong/207135.html

    【有什么诗句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