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中考】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一:河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扫描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二: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
答:(1) (2) 1
(3) (4)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
的主要内容。(4分)
答: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
第 二 部 分
(6—21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
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
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
2
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
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 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
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
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答: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
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
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
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
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
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
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
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
学素质的紧迫性。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
3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
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
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
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
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
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
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
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答: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
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4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
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
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5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三: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洋思中学2015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漫步海池河边,沿着花岗石铺就的台阶,shè级而上,登上海光楼极目远眺,安
xiá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B.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C.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⑥每题2分) ① ,白露未晞。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③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④ ,膏之沃者其光晔。
⑤《岳阳楼记》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⑥《关雎》中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出的感叹是:
, 。
5.名著阅读(8分)
(1)《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在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第五章讲述了利立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古兵戎相见的故事。请结合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2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8页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
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3分)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和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
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一片近海浅滩上。
B.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
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法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
历。
D.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发现,王国中最重要的职位通过比赛跳绳舞来决定(跳得最高而
又不掉落下来,就得到最高职位);在王国里,一直存在着两个对立派别——高跟派和低
跟派,为了区别,两派所穿鞋子鞋跟有高低之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校刊是同学们展示才华、比试实力的大舞台。现请你协助编辑一期以“气象物候”为
主题的校报。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完成以下任务。
(1)【栏目设置】请你为本期校报设置两个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
过6个字)(2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小试牛刀】为配合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校刊为了增强同学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意识,校刊以“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为上联,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写出一个
下联。(2分)
上联:关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 。
(3)【学海撷趣】校刊上摘录了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里的一段话,请结合所学
地理知识,探究其中蕴含的物候规律。(2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
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
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8页
浣 溪 沙 山 行
(宋)晏殊 (宋)叶茵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青山不识我姓字,
夕阳西下几时回? 我亦不识青山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飞来白鸟似相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我对山三两声。
7(1)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这从“ ”一词可以看出。(2分)
(2)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文言语段《刘南垣公规劝》,完成8-11题。(14分)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①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②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
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
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
见饮馔③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④责人。 【注释】①直指使:官名,唐以后朝廷特派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称使。②开谕:启发,使
明白。③馔:食用,吃。④盘飨:盘中的食物,引申为饮食。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①俟其来( ) ②比食至( ) ..
③罗列盈前( ) ④时使然耳(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A.以啮人,无御之者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而吾以捕蛇独存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可见饮馔原无精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8页
11. 你觉得刘南垣公规劝的高明之处表现在哪里?直指使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分)
(三)阅读《烽火台的诉说》一文,完成12-14题。(13分)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
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
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
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
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
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
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
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衷。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
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
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
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
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
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
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
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
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
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
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
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
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
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
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8页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
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
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
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1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3分)
13.作者在第④小节说明过程中讲述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请分析其作用。(3分)
14.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4分)
⑴悄悄告诉: ⑵据《汉书》记载:
15.第⑥段和第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3分)
(四)阅读《读书莫忘做笔记》,完成16—18题。(9分)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
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
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
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
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
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
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
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
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
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
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
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
《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
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
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8页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四:2015年河北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纯手工录入精细校对)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5题 22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2)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
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è)的状况。
答:(1) (2)
(3)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
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
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部分
(6—21题 48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注: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 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
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五: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è)的状况。( )
【答案】 (1) × (2) × (3) √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答案】(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该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删去“们”)(4)删去“此致敬礼”。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案】(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2)示例:这到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愿。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答案】 6.(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B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市中 市:
(3)而己有饥色 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案】 8.④ 9.A
10.(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地样子
11.归鉞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
12.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后母不好。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六: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纯word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
答:(1) (2) 1
(3) (4)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
的主要内容。(4分)
答: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
第 二 部 分
(6—21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
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
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
2
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
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 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
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
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答: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
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
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
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
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
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
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
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
学素质的紧迫性。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
3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
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
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
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
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
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
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
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答: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
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4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
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
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5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七:河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纯word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 。”
[来源:Z+xx+k.Com]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1)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 (2) × (3) √
3.C
4. (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该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删去“们”)
(4)删去“此致敬礼”。
5. (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
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内容要围绕“儿童拜年”“春联” “福”三个关键点说明。
(2)示例:这到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冬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
愿。
6. (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 B
8.④
9. A
10.(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地样子
11.归鉞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
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
12.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
后母不好。
13.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八:河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 。”
[来源:Z+xx+k.Com]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1)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1) × (2) × (3) √
3.C
4. (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该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删去“们”)
(4)删去“此致敬礼”。
5. (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
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内容要围绕“儿童拜年”“春联” “福”三个关键点说明。
(2)示例:这到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冬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
愿。
6. (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 B
8.④
9. A
10.(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地样子
11.归鉞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
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九: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文档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
(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
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
)
(2)
(3)
(4)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
1
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答: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答:
第 二 部 分
(6—21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
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
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
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 2
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 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
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
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答: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
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
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
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
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
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
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
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
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
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
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
3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
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
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
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
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
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答: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
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
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4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
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
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5
岳阳楼记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篇十:河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扫描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 , 。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
所说:“ ,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 ) .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 ) .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â)的状况。( ) .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
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5、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
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共
6分)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2分)
第二 部 分(6—21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
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①归鉞: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 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C. 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 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
(2)鉞贩盐市中 市: .
(3)而己有饥色 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9分)
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生活品质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
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场风波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无独有偶, 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凸显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据中国科普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应超过10%,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1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有哪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5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已,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6、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人名);文段中“这
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2分)
17、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一毛钱。”“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8、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20、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21、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于都后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上一篇:范文: 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
下一篇:2014河南中考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