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 公共卫生硕士 |

【www.guakaob.com--公共卫生硕士】

公共卫生篇一
《公共卫生服务》

乡村医生调查之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责机制的短板

本刊记者 刘丹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今年5月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颁布。文件中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比2009年版增加了重点人群检查项目,增加了服务内容,并提高了服务频次。

“公共卫生服务太假了,外行都能看出是假的。”

今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健康体检完整版》,揭露安徽怀远县层层截留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经费,村卫生室未拿到足额经费,于是就制造虚假的居民健康档案来完成指标任务。2月,卫生部对安徽省怀远县“虚假健康档案事件”进行了通报。怀远

县万福镇有4.6万居民,共建立健康档案11214份,其中有1680份填写不规范或属于虚假档案。

权威媒体的介入,使健康档案造假的现象浮出水面,同时也暴漏了当下监督问责体系的短板。这种造假是否只存在于安徽省怀远县?它泛滥到了什么程度?据记者了解,虚假档案事件存在于全国多个省市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许多地区建立健康档案时为了凑人数,常年在外打工和上学的都要建档案、做表格,事实上根本没有来查体。

只是,建造虚假档案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地区是为获取补助“主动”造假,有的地区却是“奉命”造假。

黑龙江一名村医告诉记者:“健康档案主要分三块,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我们自己比较清楚村里人的健康状况,在刚开始建立健康档案时是实事求是地采集数据,但是上级政府部门不采用,而是给出一个比例,让我们按照比例填表。比如全村913人,实际高血压病人只有40到50人,按照给出的比例必须报92人,糖尿病人我村只有6、7人,但按照要求必须报13人,名额不满就必须用假名字填报。”

不仅人名造假,人数、档案内容也造假;不仅村医造假,乡镇医院以及地方政府部门也造假;不仅健康档案造假,健康教育、健康查体、回访也造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许多乡村成了造假泛滥的走过场。

济南某村卫生室医生王铮告诉记者:“我们乡镇是卫生院组织查体的,65岁以上老人基本上不查,只是简单询问,建立档案。只给以前健康档案上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村民量一下血压或者个别抽血化验,以及抽几个患者简单做下心电图。现在医院是尽量不再做新的患者档案,因为会增加工作量。糖尿病查出来的很少,几乎没有,我们怀疑是化验结果不准确。再说,老百姓对查体反应也不大。所以查体基本上很马虎。”

黑龙江李医生对记者说:“我们这里都是当地医院派新毕业生下来查体,查完了的结果与没查没什么区别。而且查体没有秩序,有时顺序号都是错的,还有时候一次过去5个人查体,都没有排号,出来5张结果你说是谁的?老百姓回来就是骂查体糊弄人。”

“公共卫生服务太假了,外行也能看出是假的。”山东东营市某村卫生室程明对记者说。“竖一块公示牌,就是健康教育,贴上宣传纸照相留存,就是完整健康教育。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压、重症精神病、糖尿病人随访也是造假,因为村医没有时间随访。”

今年5月份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在各项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这11项庞杂繁琐的工程,在农村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每个地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分工都不同,记者了解到,在大部分地区,村医承担了繁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动量很大,大约10天一次开会布置任务,每项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个人。东营的村医程明告诉记者:“忙不过来,只能编造。”

程明算了一笔账:“以我们1300人的村子为例,按保守数字我村有高血压患者200名,65以上老年人200名,精神病人8名,这408人,每人每年随访4次,每人次1小时,总共1632小时,一年365天,不休息的话,一个村医需要每天4.5个小时做随访工作;全村人每年查一次体,每人从查体,到记录,到录入电脑,最少40分钟,1300人就是866小时,平均每天2.5个小时;居民档案的更新,一个村医一天平均诊察30人,不算诊察时间,光录入信息,一个人5分钟,30个人就是1.5小时。这些时间加起来就是8.5个小时了,其他还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要是加起来时间更多,还有看病时间吗?不造假让村医怎么办?”

据了解,大部分村医还是靠门诊收入维持生存,因为公共卫生补助的不到位,村医对公共卫生工作也不是很积极。

“今年补助的1500元刚到手,前天缴了1000元,昨天缴了500元,没了„„”

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15元提高至25元。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中表示:“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补助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因此公共卫生补助各地区政策不同,有根据项目下发的,有集中下发的,有根据任务完成量下发的,有根据村医学历资历下发的。许多村医对25元的数字并没有概念。根据记者向全国多个省市村医的了解,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在许多地区都严重不足。

黑龙江市某村卫生室李医生对记者详述了所得补助:“公共卫生补助儿童疫苗接种的管理通知工作,一年300元。黑龙江的健康档案补助有的县给3元,有的给5元,我们这里给1元。2011年,我所在卫生室发放健康档案补助913元,妇幼补助200元,其他公共卫生补助300元,30岁以上妇女的两癌筛查,说是有50元补助,但一直没有发,同时镇卫生院下来检查时还要负责招待。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人均2元,我们这里一共32人,给了64元,还是几个月以后发下来的,但是我们得雇车把老年人送到卫生院,雇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出补助。一年的补助全部加起来不足1600元。”

根据记者了解,安徽某村卫生室2008年、2009年每年补助

1200元,两年应领补助2400元,但是实际才领到1200元,2010

公共卫生篇二
《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

顾名思义,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1.温思络定义

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温思络(Charles-Ed—wardA~Winslow)早在1920年就描述了什么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比较综合具体的定义,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52年为世界卫生组织接受,一直沿用至今。温思络将公共卫生定义为: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温思络定义内涵非常丰富。 “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和“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3个关键词以画龙点睛的手笔点出了公共卫生的本质和使命。温思络定义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包括了公共卫生的早期目标(控制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以及当前越来越重要的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和社区卫生等工作。该定义明确指出社会环境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公共卫生的目的是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健康长寿的人权。

2.维寇定义

40多年前,英国实业家维寇(GeoffreyVick-ers)在担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主席期间,从疾病和科学与社会价值观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公共卫生。他认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都是在某些状况从“当然存在”转变为“不可容忍”酌时候发生的。因此,公共卫生的历史同样也是不断地重新定义“不能接受的”的记录。

维寇定义强调了科学和社会价值观之间微妙的、动态的关系。社会对各种健康问题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作出不同反应取决于这些问题是否超越当时社会的容忍程度。当健康问题从社会“可容忍状态”转变为“不能接受的”状态,社会就会采取集体行动,作出公共卫生反应。这个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2004年全球对已存在多年的禽流感亚洲流行作出不寻常公共卫生反应。2003年的SARS危机使全世界都看到公共卫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认识到预防重大传染病必须小题大做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已经使对重大传染病的忽视成为一种社会不能接受的态度。禽流感可能导致人流感大暴发的科学事实和社会价值观 EpiMan Forum 的转变是全球防控禽流感公共卫生行动的重要原因。

3.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

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1nstituteofMedi—cine,IOM)在其里程碑式的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提出公共卫生的定义。美国医学研究所报告把公共卫生的使命归纳为“通过保障人人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该定义强调各种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明确公共卫生领域的无所不包,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关系。该定义的前提是确保每个成员的健康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所在。这就意味着改善他人的健康环境和健康状况是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这种“人人为我健康,我为人人健康”的主张正是公共卫生的核心价值。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中所反映的另外一个公共卫生核心价值是“保障”。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环境。这就意味着要持续不懈地促进和保护每个人在健康和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利益。有一句非洲格言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的付出。”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在增大。哪里是人们健康成长发展的村庄?公共卫生的作用就像是能为我们全体服务的一个村庄。无论是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年,还是生活在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老人,无论是住在北京的白领经理,还是住在芝加哥的蓝领工人,公共卫生应该是保障每个人远离疾病、伤害和残疾的铜墙铁壁。

美国医学研究所报告还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确定了公共卫生的3个核心功能:评价(As-sessment)、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和保障(Assurance)。从某种意义来说,公共卫生的三大核心功能与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功能相类似。如果将人群或社区看成一个人,评价就类似于诊断,保障就类似于治疗。政策研究制订则是介于评价和保障之间的一个中间步骤,类似于诊断之后的治疗计划研究制订过程。这三大核心功能全面地明确了公共卫生该做什么。

4.吴仪定义

2003年7月28日,中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公共卫生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民众和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实施监督检查,维护公共卫生秩序;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流行;教育民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促进人民健康服务。 EpiMan Wiki

吴仪定义针对SARS危机后中国各界对公共卫生认识不清的局面,明确地提出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事业,强调公共卫生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吴仪定义的内涵和温思络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吴仪定义首次提出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有限责任概念,界定了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五大责任,并强调确定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必须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出发。吴仪定义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4.《中国公共卫生》定义,2009——曾光和黄建始提出的最新定义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预防保健与必要的医疗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公共卫生的简介

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能够公平、效率、合理地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公共卫生。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国外,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 而在我国,农村的部分行政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尤其是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的政府职责更是含混不清。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以利于各自履行其职责是当务之急。

我国公共卫生的内涵及领域 对此至今尚无统一认识和明确定义。尽管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现“公共卫生”的字眼,但是对其内涵的认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国应有相应的权威机构(或授权研究机构)来界定公共卫生的内涵和范围。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集中指导,分级管理。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制定公共卫生任务和健康目标的职责;省级政府负责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发现省内的主要卫生问题,为中央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指导地方政府的具体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公共卫生任务,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卫生保健需要。公共卫生资金也应实行分级筹措。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

主要应为三个方面,即中央、省和地方。其中中央政府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省级政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地方政府则负担部分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维持经费等。

哪些卫生服务应该纳入公共卫生范畴

实际上,就医学领域的分类而言,“公共卫生”一词的内涵还是比较清楚的:针对社区或者社会的医疗措施,它有别于在医院进行的,针对个人的医疗措施。比如: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各种流行病学手段等等,当然并不是完全针对传染病而言的。 当经济学家(包括卫生经济学家在内)提到“公共卫生”一词时,他们并不完全是在指“公共卫生”的医学内涵,而是在说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应当由政府来支出的健康服务或者手段。

公共卫生工作的最佳模式应该是: 政府行为+科学技术+社会动员

公共卫生的3个核心功能:评价(As—sessment)、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和保障(Assurance)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

公共卫生篇三
《公共卫生_教案[1]》

主题三 公共卫生

1、提前发放“公共卫生安全常识”小卡片,熟记“公共卫生安全常识”。

2、打印图片组A、图片组B、图片组C,漫画;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提到“公共卫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孩子们纷纷发言,肯定有学生谈到“传染病”。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组A、图片组B

让学生从感观上体会公共卫生。

二、交流讨论

(一)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

1、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让学生列举所了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教师列举我国近几年所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 近十几年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比较典型的例子有:1987年广西都安假酒甲醇中毒,中毒1641人,死亡33人,双目失明12人:1994年广西柳州假酒甲醇中毒,中毒29人,死亡10人,双目失明3人:1998年广西荔浦县某酒店400人聚餐,349人中毒:1998年震惊全国的山西朔州假酒中毒事件导致296人中毒,27人死亡:1998年桂林霍乱流行:1999年广西灵山、博白、浦北等县乙脑大流行:1999年青海省发生一例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为此耗资1亿元人民币。尤其是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袭击我国,疫情波及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6个县(区),累计报告SARS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非典”疫情还波及4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报告SARS病例8439例,死亡812人,这些事件给民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如今,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高科技化发展和全球人口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的社会和生存环境更为复杂,传统的疾病预防控制的地域及空间发生了变化,发生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率明显增加,处理的难度及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加大。仅从病原体之一的病毒看,在迄今发现的4000多种病毒中,有100多种可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新的病原不断被发现。近20年世界上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其中半数左右已经在我国出现,所以我们切实要加强公共卫生教育,了解公共卫生常识。

(二)、 讲授公共卫生知识

1、公共场所有什么特点?

(1)人员集中,流动性大。(2)设备和物品容易污染。(3)容易传播疾病。(4)不宜监督管理。

2、公共场所包括哪些部分?

公共场所范围广泛。基本分为七类:(1)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等;(2)浴池、理发店、美容厅;(3)影剧院、舞厅、游艺厅;(4)体育场、游泳馆、公园;(5)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6)商店、书店;(7)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

3、公共场所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

(1)病毒性肝炎。(2)细菌性痢疾。(3)伤寒。(4)流行性感冒。(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肺结核。(7)皮肤霉菌病等。

4、公共场所有哪些基本卫生要求?

公共场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即(1)要有良好的微小气候;(2)良好的环境;(3)清洁的用具;(4)从业人员要具有卫生知识和基本素质,如主要传染病的防治常识等;

(5)必须防止传播疾病。

5、公共场所有哪些有害气体?

一是一氧化碳。二是二氧化碳。三是其他有害气体。如理发店、美容店中可在空气中测出一定氨。

6、公共场所有哪几种消毒方法?

一是物理消毒法。二是化学法。三是生物消毒法。即利用一些生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7、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什么具体要求?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建设和精神面貌的代表,要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思想好,服务目的明确,其次要着装整洁,勤洗勤换,定期消毒,三是文明大方,四是工作时间不吸烟、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五是要经过健康检查,做到持证上岗。

8、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有哪些方面?

一般有三个方面:(1)一是定期检查。即监督人员按周、月到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建意见;(2)二

是不定期检查。就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检查,或根据群众举报会同新闻单位进行现场考察暴光。(3)三是专题调查。

9、哪些属于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有下列证据之一者可确定违法。(一)出现事故并经监督机构核实,取得证据;(二)有违法证据,如化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报告;(三)取得视听证据或当事人陈述证据的。当事人应在调查材料上签字,如拒绝签字,应注明不签字理由,并记录在场人员、时间、地点,调查材料仍具法律效力。

10、违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都有哪些处罚?

(1)警告并限期改正;(2)停业整顿;(3)吊销卫生许可证。经济处罚参照《条例》规定执行。

(三)、督促学生养成讲究公共卫生的习惯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在公共场所必须讲究公共卫生,如果不讲究公共卫生就容易得病,如果不讲究公共卫生就很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而且,违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行为还会受到处罚。

三、情景观摩

现在我们观看几幅漫画您能指出他们的不对之处吗?

2、让学生讨论平时有哪些行为是与讲究公共卫生相违背的。

公共卫生篇四
《什么是公共卫生》

一、什么是公共卫生?(4个定义)

1. 温思络(Winslow)定义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The science and art of preventing disease, prolong life and promoting health and efficiency through organized community effort.

2.维冦( Vickers )定义

当健康问题从社会“可容忍状态”转变为“不能接受的”状态,社会就采取集体行动,做出公共卫生反应,重新定义公共卫生。 Successive re-defining of unacceptable.

3.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通过保障人人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

强调各种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明确公共卫生领域的无所不包,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关系。

4.吴仪副总理定义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提供医疗服务,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 共同努力。

二、公共卫生的核心功能? (评价、保障、 政策制定) • 1公共卫生评价Assessment

– 通过系统地监测、评估、调查来提供健康信息

• 2公共卫生保障Assurance

– 通过评价和协调来保障人人享有健康

• 3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

– 通过制定卫生政策动员全民参与公共卫生

三、公共卫生十大任务

1. 监测社区卫生状况,确定社区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 诊断和调查社区公共卫生问题和公共卫生危险因素

3. 将公共卫生问题公布于众并教育社区居民使其具备认识社区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4. 动员和建立社区联盟来认识和解决社区公共卫生问题

5. 制定相应卫生政策和计划来支持个人和社区开展卫生活动

6. 执行卫生法规保障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7. 指导居民接受所必需的卫生服务, 在缺乏需要的服务时,通过

各种方式确保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8. 确保公共卫生和医护队伍的质量和能力

9. 评价针对个人和群体的卫生服务的效果、享有率和质量

10 .开展公共卫生研究,探索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

四、公共卫生愿景、宗旨

愿景 Healthy people in healthy community 宗旨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 Prevent disease, injury, and disability

五、 公共卫生特征

1基于社会公平

Basis in social justice philosophy

2政治决策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3动态扩展的需求

Dynamic ever-expanding agenda

4与政府的密切关系

its linkage with government

5科学性

Grounding in the sciences

6强调预防策略

Its emphasis on preventive strategies 7多学科和学科交叉

It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methods

公共卫生篇五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

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三、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

(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

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臵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2)播放音像资料

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设臵健康教育宣传栏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臵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臵,宣传栏中心位臵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

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五)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

(七)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

公共卫生篇六
《11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十一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栏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及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为其建立电子档案。

2、健康教育 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放印刷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3、预防接种 为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在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开展钩体疫苗、炭疽疫苗、出血热疫苗接种,做好异常反应的报告、调查、诊断、处理。

4、0~6岁儿童健康 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健康问题处理及时到位。

5、孕产妇健康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要及时规范。

6、老年人健康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7、规范高血压患者健康 ①筛查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为其测量血;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分类干预; 健康体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每年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再为其随访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干预,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

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内容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服务内容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公共卫生篇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

附件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2011年5月

目 录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1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22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26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31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42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52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55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60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65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72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75

前 言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15元提高至25元。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卫生部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服务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在各项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规范》中针对个体服务的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考核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

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鉴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变化和财政承受能力提高等因素不断调整,卫生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三、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公共卫生篇八
《公共卫生100问》

、概述

1、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

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答: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如何确定的?

答: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选择和确定优先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4、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平均化吗?

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理解为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居民在可以需要获取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机会是均等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很多内容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如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因此,均等化并不是平均化。

5、谁能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答: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①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

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③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6、谁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7、居民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

8、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是多少?

答:2011年,各级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人均25元,全国经费补助总额达到325亿元。人均补助标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于扩大服务覆盖人群以及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今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助及其项目内容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适时进行调整。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居民有什么好处?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3亿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10、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答: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记录着居民疾病家族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其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怀孕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11、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答: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危险因素,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健康档案还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到那时,居民无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到大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健康信息,减少重复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医务人员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13、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在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咨询,或接受群体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医务人员还会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建档工作。

14、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个人基本情况。(2)健康体检记录。(3)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4)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住院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5、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答:一是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包括:(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2)药物过敏史、有害元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史。(3)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二是询问居民当前健康状况,包括:(1)有无不适症状。(2)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3)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4)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5)预防接种情况。(6)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16、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等检查。(2)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检查。(3)皮肤、心脏、肺、腹部等一般体格检查。

17、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会被其他人得知吗?

答:不会。在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保护居民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等个人隐私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原则。在档案建立和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相关记录,都要求装进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求保护好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18、什么是健康档案信息卡?有什么用处?

答:健康档案信息卡是交由居民本人保管的个人健康信息卡片。其内容包括:居民个人主要基本信息、健康档案编码、患有的重要疾病、过敏史以及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还有所属基层医疗机构的责任医生、护士及联系电话等。它主要用于居民在复诊、转诊或接受健康管理时方便医护人员调取健康档案。同时,特殊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健康档案信息卡,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便于周围群众或救治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时与其家属和责任医护人员区的取得联系。实行计算机系统化管理的地区,使用身份证就可以进行身份识别,调取个人健康档案信息。

三、健康教育服务

19、什么是健康教育服务?

答: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20、健康教育服务对居民的健康生活有什么好处?

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居民了解影响健康的行为,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知识;让居民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自觉地采纳并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1、健康教育服务的对象是谁?

答:是辖区内所有居民,包括户籍和非户籍的居民。

22、健康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

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3、“中国公民健康素质66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方面内容:(1)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34条),如: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 吸烟等。(3)基本技能(7条),如: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遇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等。

24、生活行为方式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是帮助居民:(1)正确认识和纠正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等。(2)为居民设计个性化的合理膳食结构。(3)针对居民个人制定科学有效的有氧运动计划。(4)消除精神紧张,进行健康心理疏导。(5)对老、幼、孕、残等特殊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居家或出行时的安全防范措施等教育。

25、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主要有哪些?

答:基层医务人员根据辖区居民重点疾病的发生、分布和流行等特点进行健康教育。(1)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常见慢性病,从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运动疗法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2)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肿瘤进行自我关注、参加普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等方面的健康教育。(3)对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等常见传染病主要从认识和防止疾病传播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得居民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达到对于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26、怎样享受健康教育服务?

答:地点: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处以及社区、街道、乡村、家庭等。方式:(1)获取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观看健康教育知识的录像或光盘。(3)阅读健康教育宣传蓝。(4)参加健康咨询活动。(5)收听或参加健康知识讲座。(6)在向基层医务人员就诊时,可获得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讲解。

四、预防接种服务

27、什么是预防接种?

答: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能力,得到对这种疾病的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等。

公共卫生篇九
《基本公共卫生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填空题: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 )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 健康体检 )、(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 更新 )、( 补充 )相应记录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 )与( 引导 )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 个人隐私 )

6、体重指数=( 体重kg )/( 身高 )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 健康教育折页 )、( 健康教育处方 )和( 健康手册 )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 可操作性 )和( 可实施性 )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 文字 )、( 图片 )、( 影音文件 )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 总结)( 评价 )。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 科学性 )( 时效性 )。

11、新生儿出院( 一周 )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 产后访视 )。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在( 乡镇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 3—7 )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 新生儿访视 )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 妇联 )( 计生 )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 1 )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0—6 )岁儿童和( 其他重点人群 )。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18、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 消毒 )和( 无害化处理 )。

1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2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门诊就诊 )、( 电话追踪 )和( 家庭访视 )等方式。

21、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 25)克,食盐量是(4-6)克.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23、某居民的腰围是2尺4寸,可换算成( 80)厘米

24、我们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性服务过程。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 C )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 C )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3、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 C )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4 C、5

4、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 C )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 C)种。

A、12 B、5 C、9

6、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 C )次健康宣传栏的内容。

A、8 B、4 C、 6

7、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 C )学时。

A、10 B、5 C、8

8、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 C )相结合。

A、随访 B、就诊 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

9、孕产妇在孕( C )周前由孕妇居住地方镇卫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A、10 B、6 C、12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 )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11、预约60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C )。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12、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要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C )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13、接种机构至少(C )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检查和整理。

A、1年 B、3个月 C、半年

14、《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C )

A、1年 B、2年 C、3年

15、非甲类管理的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C )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A、2h B、1h C、24h

16、对辖区内( C)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 B、50岁 C、35岁

17、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C )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2次 B、3次 C、1次

18、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C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 B、3 C、2

19、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 C )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A、2 次 B、3次 C、1次

20、重性精神疾病是指(C )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21、长期在农村居住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是否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A)

A、是 B、否

22、成年人正常血压值(高压/低压)范围是( B)

A、130/90毫米汞柱 B、120/80毫米汞柱

C、110/80毫米汞柱

2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实行属地管理服务(B )

A、是 B、否

三、简答题: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九项服务?

答:(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2) 健康教育服务

(3)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4)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5)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 预防接种服务

(7)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

(8)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哪几个人群?

答: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3、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两种形式建立?

答:(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4、新生儿满28天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什么内容?

答:重点观察询问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5、某居民到村卫生室首诊测血压值为140/90毫米汞柱,请问对此居民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6、社区高血压居民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其转诊至上级医院?

答:(1)出现高血压危象。(2)出现严重的并发症。(3)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

7、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哪几个类型?

答: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

8、实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筛查高血压患者,以便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管理。

9、老年人健康服务要求是什么?

(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4)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0、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A、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B、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C、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11、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服务要求有哪些?

答:(1)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2)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4)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5)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12、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体检内容有哪些?

答: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

四、论述题

1、居民李某今年3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11年2月27日上午初次到某村卫生室就诊,村医赵某为其量体温,没有测血压,村医赵某的做法是否正确?村医赵某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不正确。村医赵某应当为李某测量血压并记录。

2、离休干部张某今年66岁,离休后回老家某村居住已有1年且准备长期在此居住生活,村医李某没有为离休干部张某建立健康档案,也没有为其提供其他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李某的做法对吗?村医李某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不正确。村医李某应当为离休干部张某建立健康档案,并按照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要求对离休干部张某进行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8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