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心语

| 好家长 |

【www.guakaob.com--好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一
《写给家长的心语已发》

写给家长的心语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学习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 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 ▲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

▲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

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 教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二
《合格家长的十条心语》

班主任汇报

亲爱的同学们:

转眼我们相处已有一年多,在和你们一起已经走过的日子里,虽然有风有雨,有成功有失败,有哀怨有庆幸,但因为有你们与我相依相伴,因为我们互相快乐着彼此的快乐,痛苦着彼此的痛苦,因而我们的生活就有了百般回味,万般的精彩。

也许,在你们的成绩下降时,我曾向你们发脾气;在你们学习心不在焉时,我也为你们着急;在你们莽撞犯错时,我也为你们生气;在你们幼稚得不懂老师的心时,我曾为你们伤心„„

然而,你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足以让我高兴许久许久,哪怕只有一点点,一点点,你们每一个甜甜的微笑、每一次会心的注视、每一个成功的眼神、每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每一声真心的问候,„„都让我难忘,让我感动!

笑也好,哭也好;喜也罢,悲也罢,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明天太阳还会升起,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已经迎来一个更加光辉灿烂、更加充满希望、更具有挑战性的、崭新的2012,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任何挑战,向着你们人生的顶峰努力攀登,你们一定能交出完美的人生答卷,让每一个关心你的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亲爱的家长,今天我想谈谈合格家长的十条心语:

1、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途中的阳光,把您的爱永远地、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无论任何时候,都让他感受到您的爱。但爱不等于娇惯,娇惯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2、孩子是一个人。只要是人,他就有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权力,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愿望和要求,将他作为一个有自己权力的平等成员来对待。

3、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把一颗心全用在孩子身上。其不知这并非是培养孩子“成龙成凤”的前提,而恰恰是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者,到头来必将贻误锻炼的大好时光,悔之终生。

4、“棍棒下面出孝子”是陈旧错误观念,父母应该重新确立教育孩子的理念。请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您的棍棒之下有瓦特,您的冷眼里有牛顿,您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别让这些瓦特、牛顿、爱迪生从您的棍棒下打走。

5、孩子不是橡皮泥,随父母的意愿被捏成各种形状。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判断力。您若在他现有的资质基础上,引导他朝某一个方向前进,而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强制孩子,结果将会令您大失所望。

6、分数是反映孩子在某一时段、某一门功课、某一次考试中的卷面得分,并非是孩子的全部。家长不要过分看重一次分数的高低,不要以分数的高低用金钱来奖罚孩子。看孩子的学习主要看孩子的努力程度,关键是要看孩子的能力的提高。

7、教师是给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是孩子心目中的师者、长者。家长应模范尊重老师,有话好好对老师说,有事多和老师沟通,不要在老师面前出言不逊,时不时动粗、撒野;不要

给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布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8、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时时处处、一言一行都要给孩子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学校的作息时间、各种规章制度(尤其门卫制度)都是为孩子快乐学习、安全生活、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家长理应自觉维护,尊重它,支持它,不要漠视它,诋毁它,更不应冲击漫骂,切知:一言一行显修养,一举一动见美德。

9、校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洁净圣地。家长进校园要文明出行,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不要伸手断枝摘花,随脚践踏草坪花带,也不要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应保持校园洁净靓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优美环境。

10、孩子早晚会离开您的呵护去独自面对社会,如果您现在过度保护、处处代劳,那孩子的生存能力从何而来,以后他又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境地?家长们,放开手吧,让孩子自己往前走!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三
《家长心语》

家长心语

虽然孩子在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我们都能看到她各方面的进步,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欣慰。——李彦萱家长

郭俊杰回来已经知道主动去预习课文了。而且在校期间,他一直夸学校的饭菜好吃!谢谢老师们。——郭俊杰家长

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整整一个学年了,谢谢老师们的关心和呵护,在这里我们家长表示感谢。

——王梓函家长

当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接他回家时,我看见他满脸都是笑容,课堂上活跃的表现,我就知道他已经非常适应这里的小学生活,从他的话语间也流露出他很喜欢这所学校。感谢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亲切,让我们的孩子能自信、活泼、开朗、快乐成长每一天!——李昱谊家长

在老师的帮助下,李亚宁进步明显,希望老师多关注他,并严格要求他。谢谢!——李亚宁家长

这周宝贝回来给我们唱英语歌,边唱边跳,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宝贝对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特别喜欢!谢谢你们!——刘棋萱家长

刘晢敏小朋友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哦,现在回家会跟爸爸妈妈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学了哪些内容也会读给我们听了,老师辛苦了,谢谢! ——刘晢敏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四
《家长心语》

孩子考完了,要奖吗

对于孩子的考试,现在我们能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是“如果你考到什么分数,我就给你买„而电子产品基本是现在孩子的首选。旅游也是普遍家庭的选择,反正只要孩子达到家长心中的分数。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就会毫不犹豫的兑现承诺。这就是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奖励经济”。

是不是要无原则的奖励呢?

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给奖赏”,另一组只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三个星期后,前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兴趣明显降低了。而后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

奖赏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的危险。

奖励该奖些什么呢?

对于给孩子的奖励完全可以,但是要用心,千万不可今天定的目标,明天就奖。

迟一步的奖励,更容易有惊喜

在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向香港小朋友学作文》里,香港嘉诺撒圣书院中学一年级的萧娴,写了一篇作文《连环礼物》,讲的是她希望得到一部触屏手机的故事。

她跟爸爸提了要求,爸爸是个的士司机,收入可能也一般,她也一直不敢提太过分的要求。有一年圣诞节,她看到同学们收到各种电子产品礼物,也很希望自己得到一部触屏手机。她鼓起勇气跟爸爸提了,爸爸有些犹豫,还是答应了。

可是圣诞当天,孩子拆开礼物却发现,礼物不是触摸手机,而是一支画笔。爸爸跟她说,触屏手机十分昂贵,你现在也用不着那么多功能的手机,你画画技术那么好,如果你勤加练习,发展个人兴趣,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孩子起先不理解,很无奈也很失望,但还是用爸爸送的画笔,画出了一幅幅作品。

终于有一天,她的一幅作品获奖了。到了颁奖日,爸爸又送给女儿一份礼物,是触屏手机。这也是爸爸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结果,多么温暖的故事,多么激励人心的礼物。

奖励努力的过程,更讨巧

许多家长本身就觉得假期中要一家人去某个地方游玩。而正好在孩子们大考的时候,就顺便给孩子定了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也不会太严苛,孩子只要认真对待,就可以欢快地享受这个丰盛的假期。这么一来,孩子压力不大,考前会很有动力,考完了呢,又很有成就感。

孩子最渴望被认可,而不是物质奖励

“用物质激发孩子的动力,是比较简单、偷懒的办法。”浙师大教务处处长李伟健教授,对期末家长的突发物质奖励,不以为然。 有这么一个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跟着爸妈的调动,转学到美国上学。去了美国以后,他的书包越来越轻,爸爸一看这情况,感到很担心,“孩子太轻松了吧?”

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孩子就来找他,“爸爸,我想写篇论文,研究饺子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爸爸听了吓一跳,很意外也很惊喜。接下去几个月,爸爸带着儿子到各类图书馆找资料,儿子一点点整理写成论文,最后,这个四年级的孩子,写了整整七页,关于中国的饺子文化,他的学习热情就是这么释放的。“这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的。”

“外在的、物质的鼓励,会让孩子对物质越来越期待。但人的物质欲望是无穷尽的,到后来,家长会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且总是被物质来刺激成就感的孩子,特别容易放弃,因为他如果感到自己做不到,大不了只是一个电脑或者一个手机没有了,他暂时不要了。但这个环节在他的成长过程来讲,是不利的。”

研究人员说,人们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认可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物质。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五
《家长心语1》

家长心语

------教育孩子也是一门课程

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我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后,懂得了许多教育孩子的知识,其实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家长就会轻松了,其实还真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下面就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家庭的教育要重于学校教育。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能光由学校老师去承担,而重要的我认为要由我们父母共同承担队孩子的教育,我们绝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我们夫妇二人教育一个孩子,总比学校的一个老师同时教育几十个孩子要轻松的多;同时我们家长也要注重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尽管我认为家庭教育要比学校教育重要,但我们家庭教育也离不开老师的教育,老师有老师的教育方法,我们家长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老师是关键,但家长更重要。

2、要多鼓励和表扬自己的孩子,少一些打骂、斥责。多欣赏自己孩子,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与众不同的快乐,看到孩子的快乐成长,做家长的也肯定是快乐的;鼓励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耐心引导孩子,是我们家长注重孩子的点滴变化;以实际行动支持孩子,是要求孩子学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不要轻易对孩子打骂、斥责、发火,我们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它会使得家庭教育很被动,因为,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3、注重交流,要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家庭教育要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他(她)了解自己同学的优点,来比比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问孩子别的同学都有什么优点?孩子很快就会说出一大堆,什么字写得好啦,什么课堂上不做小动作啦,什么吃饭不挑食啦等等。于是我就问我的孩子:“这些优点你都有吗?”“有的有,有的没有”“那好,你自己没有的以后要向别的同学学习,你们都是一样大的孩子,人家能做到的,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的”。所以,注重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能找到克服孩子缺点的方法。

怎样教育好孩子我只谈这几点,当然,它远不只这几点,其实教育孩子也是

一门课程,这从《不输在家庭教育》这本书里就可以知道一切。《不输在家庭教育》这本书真好,它给予我们年轻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供了许多教育方法,我对这本书真爱不释手了。

三(1)班家长 陈影春

2015.1.6

家长心语

----谈谈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

随着2014年盛夏酷暑的结束,我的孩子已经步入三年级的课堂了,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起来,一天比一天成熟,我的内心真是感到无比的喜悦。但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只能说我是个失败的母亲:孩子打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孩子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太大了,在孩子的眼里,我这个母亲好像就是一位外人,不管我说什么话,孩子都敢和我顶,有时我想,我悔不该当初生下这个孩子。孩子不愿上学,放学后迟迟不愿回家,也不想与我交流,只有想伸手要钱的时候才与我说话。为此,我也经常向孩子的班主任陶老师咨询请教,在陶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认识,我的教育孩子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陶老师也建议我多去看看《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在闲暇的时间里,我认真地翻看了这本书,你还别说,它真让我对如何教育好孩子茅塞顿开了,特别是在隔代教育的这个章节里,我获益匪浅。

认识一:要与孩子多交流。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不仅要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精神层面。现在的孩子成熟得都比较早,作为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他(她)的想法,懂得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由于我们夫妇都是上班族,有很多时间不能陪伴孩子,所以,我感到我们对孩子的了解是比较少的 ,与孩子的交流自然也不多,这给了我的孩子无形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由于疏于沟通交流,难免会产生任性、撒谎、不听话等问题。

认识二:培养自觉性。由于孩子受爷爷奶奶的娇惯形成了一定的懒惰性,做什么事情都懒懒散散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根治孩子的懒惰,我是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上开始的。首先,我让孩子每天起床后,要自己把床铺整理好,进而是要求孩子整理房间,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我重点要求孩子整理书桌上的书本与学习工具,再接着就是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好好整理自己的书包,不使书包里杂乱无章,我用鼓励性的做法慢慢要求孩子做到了以上几点,真让我感到很欣慰。所以我经常会对孩子说:“我的儿子真棒”,也许就是这句话,我的孩子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往大了很多。是啊,要多给予孩子赞赏,不吝啬自己的夸。

好了,我就简单谈着两点认识,还有很多想法,我就不再介绍了。总的来说,我要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对我的启迪,感谢学校,感谢所有老师多我的孩子的培养与教育。 三(1)班家长 李庆红 2015.1.6

家长对孩子的心语篇六
《家长心语》

家长心语

李老师: 那天在家,突然接到您的来访,让我很是惊讶。现在像您这种认真负责的老师真的不多了。那天我们交流了很多,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那么不正确。是您让我知道,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孩子对事情的认可,让您操心了。

孩子对世界得最初认识是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对她刻骨铭心。

那天和她闲聊,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妈你知道吗?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写作业去’。”也是,在我眼里似乎只有成绩,总是担心孩子成绩会落后,保持不了名列前茅。很多孩子的人生就是因为父母得一句话而改变的,我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

儿童是犯错误最多的时期,犯错误往往处于好奇或无知,有些时候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孩子一旦犯错误,一时情急,我就会横加指责。一番严厉的话语,无疑是一场暴风雨打击她幼小而又脆弱的心灵。我应该以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错误。相信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

孩子学习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但是她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回到家里也知道替我分担点家务,李老师,这都是您的耐心教育让她有了这样的进步,谢谢您的培养。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了能够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绩而骄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25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