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一)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 试题

命题:永嘉中学 缙云中学(审校) 审核:桐庐中学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C.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 D.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丁烯

2,3-二乙基丁烷 B.

3

CH32

2-甲基-3-

C.CH33 3-甲基-2-氯丁烷 D.

H3C3

CH3

CH3

1,3,4-三甲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8g苯酚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为0.6NA B.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A

C.标准状况下,11.2L 三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5.按下列路线制聚氯乙烯,未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C2H52=CH22C-CH222n

A.消去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加聚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比希基团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都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 C.洗气、蒸馏、萃取、分液、结晶等是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 D.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

为a,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

A. 4,5,3 B. 4,6,3 C. 2,4,5 D. 4,4,6 8.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

A.碘化钾溶液 B.银氨溶液 C.碘水 D.酚酞试剂

9.下图是一个氢核磁共振谱,请你观察图谱,分析其可能是下列物质中( )

A.CH3CH2CH2CH3 B.

CH3CH2CH2OH

CH3C.3

COOH

OH

10.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的是

①能与HCl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能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 ③能缩聚成两种高分子化合物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① ② B. ③ ⑥ C. ① ⑥ D. ④ ⑤

COONa

OCOCH3转变为

COONaOH的方法为( )

错误

11.将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共热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滴加过量的盐酸

12.2014年广东省发现登革热病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

松。泼尼松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分子式为C21H22O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水解等反应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能达到实验

14.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 )

A.

石油的蒸馏 B.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

乙醇、冰醋酸、浓硫酸、沸石

C2H5BrNaOHC2H5OH

KMnO4溶液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15.下列有关检验与鉴别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鉴别葡萄糖、甘油、乙醛、乙酸 B.用酸性高锰酸钾即可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

C.为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在水解液中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用溴水即可鉴别溴苯、苯、己烯与苯酚

16.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 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所给化合物中与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环丁烷的是( )

A.CH3CH2CH2CH2Br B.CH2BrCH2Br C.CH2Br2 D.CH2BrCH2CH2CH2Br 17.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可与2molNaOH完全反应

B.如果条件合适,B可能发生加聚反应,也可能发生缩聚反应 C.有机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不可有芳香族化合物存在 D.D 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最多有4种生成物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分馏得到了煤焦油,从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B.的一氯代物有3种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D

.木糖醇(

)和葡萄糖(

),互为同系物,均属

于糖类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某芳香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

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3种

B.当溶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形成晶体析出。不同的氨基酸出现这种情况的pH各不相同,利用这一差别,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分离某些氨基酸

3

C.有机硅聚醚 (

O

)可由单体

n

和HO

Si缩聚而成

3

D.等质量的甲醇、甲醛、二甲醚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依次递增

20.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

A~E有如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1.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 C.HBr D.H2 22.使1.0体积的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0体积的二

5

氧化碳和2.2体积的水蒸气(均在120℃、1.01×10

Pa条件下测定),则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

A.2:3 B.1:4 C.4:1 D.3: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23.(11分)烃类化合物A用某仪器可以测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现有以下实验仪器:

1

a.H核磁共振仪 b.质谱仪 c.红外光谱仪 d.元素分析仪 请你选择适当的仪器填空:

①测出相对分子质量 (填字母代号,下同)、

②测出官能团碳碳双键 、③测出几种类型的氢 .

(2)结合题给信息,可以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 ;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反应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的名称为 ; E2的结构简式是 ; ④、⑤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

24.(11分)丙烯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化工产品。如2,3-二氢呋喃

,顺丁烯二酸酐成流程图如下:

等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涂料行业的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其合

已知:CH3CH2Br + CH3CH2OHCH3CH2OCH2CH3 + H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 。D的结构简式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条件: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F→H的化学方程式: 。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二)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二年级化学学科 试题

命题:永嘉中学 缙云中学(审校) 审核:桐庐中学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C.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 D.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3-二乙基丁烷 B.

3

CH32

2-甲基-3-丁烯

C.CH33 3-甲基-2-氯丁烷 D.

H3C3

3CH3

1,3,4-三甲苯

高二化学7-1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比希基团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都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 C.洗气、蒸馏、萃取、分液、结晶等是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 D.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

10.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能与HCl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能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 ③能缩聚成两种高分子化合物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① ② B. ③ ⑥

C. ① ⑥ D. ④ ⑤

COONa

OCOCH3转变为

COONaOH的方法为( )

11.将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共热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滴加过量的盐酸

12.2014年广东省发现登革热病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泼尼松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1H22O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水解等反应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高二化学7-2

14.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A.石油的蒸馏 B.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

乙醇、冰醋酸、浓硫酸、沸石

C2H5BrNaOHC2H5OH

KMnO4溶液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15.下列有关检验与鉴别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鉴别葡萄糖、甘油、乙醛、乙酸 B.用酸性高锰酸钾即可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

C.为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在水解液中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用溴水即可鉴别溴苯、苯、己烯与苯酚

16.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

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下列所给化合物中与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环丁烷的是( )

A.CH3CH2CH2CH2Br B.CH2BrCH2Br C.CH2Br2 D.CH2BrCH2CH2CH2Br 17.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可与2molNaOH完全反应

B.如果条件合适,B可能发生加聚反应,也可能发生缩聚反应 C.有机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不可有芳香族化合物存在

D.D 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最多有4种生成物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分馏得到了煤焦油,从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高二化学7-3

B.的一氯代物有3种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D.木糖醇(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某芳香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分子结

构中只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3种

B.当溶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的形态存在时,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形成晶体析出。不同的氨基酸出现这种情况的pH各不相同,利用这一差别,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分离某些氨基酸

)和葡萄糖(

),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

3

C.有机硅聚醚 (

OO

)可由单体

n

和HO

OH

缩聚而成

3

D.等质量的甲醇、甲醛、二甲醚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依次递增

20.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1.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 C.HBr D.H2

22.使1.0体积的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0体积的二氧化碳和2.2体积的水蒸气(均在

120℃、1.01×105Pa条件下测定),则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

A.2:3 B.1:4 C.4:1 D.3:2

高二化学7-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23.(11分)烃类化合物A用某仪器可以测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现有以下实验仪器:

a.1H核磁共振仪 b.质谱仪 c.红外光谱仪 d.元素分析仪 请你选择适当的仪器填空:

①测出相对分子质量 ▲ (填字母代号,下同)、

②测出官能团碳碳双键 ▲ 、③测出几种类型的氢 ▲ .

(2)结合题给信息,可以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 ▲ ;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反应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C的名称为

E2的结构简式是 ▲ ; ④、⑤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 ▲ 。

24.(11分)丙烯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化工产品。如2,3-二氢呋喃顺丁烯二酸酐

等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涂料行业的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其合成流程图如下:

已知:CH3CH2Br + CH3CH2OHCH3CH2OCH2CH3 + H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 ▲ 。D的结构简式 ▲

高二化学7-5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三)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杭州地区重点中学联考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二年级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首命题:缙云中学 楼晓玲 联系电话:13857062324

次命题兼审校:萧山中学 柳莺 联系电话:18057153055

审核:××中学 ×× 联系电话:1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0分,每空2分)

(1) 关闭 ; (2)U形管右端稀硝酸接触胶塞 ;

+-+(3) 3Cu+8H+2NO3===3Cu2+2NO↑+4H2O

(4) 打开止水夹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气压入U形管中,若观察到D处气体变红棕色,则证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 ;

(5)NaOH溶液(写碳酸钠也给分)。

24、(12分,每空2分)

—(1) 2MnO4-+5H2C2O4+6H+=2Mn2++l0CO2↑+8H2O (写C2O42不给分)

(2) H2C2O4溶液浓度 ; 秒表 ;

(3) 30.0 (写30不给分) (5) 探究产物是否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6)C

25、(20分,每空2分)

(1)① < ②2.7×10-4 mol·(L·s)—1; 25.2<X<30.6 ; ③ = ④ 如图

(2)(a-2b )kJ·mol—1 ;K3 = K1/K2 2 ;

(3)350℃; 负载率3% ;

(4)Na2CO3+2NO2===NaNO3+NaNO2+CO2 ;

26、(14分,每空2分)

3(1)KP = p(H2O)p(CH3OH)/p(CO2) p(H2) ;

(2) B ;

(3)①不是; ②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相同时间内转化率较大。 (没指出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的也给2分,答平衡移动的不给分)

-+(4)①正; CO2+8e+8H=CH4+2H2O ; ② 硫酸 。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四)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44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C.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D.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A.

丁烯 2,3-二乙基丁烷 B.3CH32 2-甲基-3-

C.CH33 3-甲基-2-氯丁烷 D.H3C33CH31,3,4-三甲

苯【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第 1 页 共 9 页

A.消去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加聚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比希基团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范特霍夫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维认识都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

C.洗气、蒸馏、萃取、分液、结晶等是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见方法

D.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得到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

A. 4,5,3 B. 4,6,3 C. 2,4,5 D. 4,4,6

10.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

的是

①能与HCl发生反应生成盐 ②能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

③能缩聚成两种高分子化合物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① ② B. ③ ⑥ C. ① ⑥ D. ④ ⑤

COONa

OCOCH3转变为COONaOH的方法为(

) 错误11.将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共热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滴加过量的盐酸

12.2014年广东省发现登革热病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

松。泼尼松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分子式为C21H22O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水解等反应

第 2 页 共 9 页

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五)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改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博乐市高级中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

考试范围: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和第二章;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赵琴;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化学反应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各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进行商讨。为达成“同呼吸,共奋斗”全国各地为治理雾霾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机动车实行限行措施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

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

C.通过吸收空气中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推广“绿色自由”计划

D.将秸秆焚烧可得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焚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秸秆处理办法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酸碱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体系内的压强

C.反应物的性质 D.反应物的状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反应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活化分子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不自发的化学反应就不能进行

D.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7.在一个2L的容器内充入6.0mol某气态反应物,经过3s后,它的浓度变成1.2mol/L,在3s内用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1—1—1—1—1—1—1 A.0.6mol·L·s B.0.8mol·L·sC.0.4mol·L·s D.2.4mol·L·s

8.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3D(g)2E(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E的方向移动,最适宜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除去E。

A.①、③和⑥ B.②、③和⑥ C.①、④和⑥ D.②、③、⑤和⑥

9.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H2+I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降到0.06 mol/L需要20 s,那么由0.06 mol/L降到0.036 mol/L所需时间为

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

10.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mol/(L·min) B.v(B)=0.015 mol/(L·s)

C.v(C)=0.40 mol/(L·min) D.v(D)=0.45 mol/(L·min)

11.某温度下,反应SO2(g)+

应SO3(g)SO2(g) + 1 O2(g)2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1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2

2HI(g)。A.2500 B.100 C.0.02 D.0.001 1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H2(g)+I2(g)

分别投入上述容器,且始终保持原温度,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也为φ的是

A.2 mol HI(g) B.2 mol H2(g)和1 mol I2(g)

C.1 mol H2(g)和2 mol I2(g) D.1 mol I2(g)和2 mol HI(g)

13.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A(g)+B(g)

下列情况可以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A、B、C、D的浓度相等 B.A、B、C、D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 A、B、C、D的浓度不再变化 D.A消耗的速率与C消耗的速率相等

14.分别向2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B.△H1<△H2<△H3

C.△H1>△H2=△H3 D.△H1=△H2<△H3

15.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116.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 = CO(g)△H1 =-110.5 kJ• mol;

-1C(s)+O2(g) = CO2(g)△H2= -393.5 kJ• mol,则C(s)+CO2(g) = 2CO(g)的△H 为

-1-1-1-1A.+283.5 kJ• mol B.+172.5 kJ• mol C.-172.5 kJ• mol D.-504 kJ• mol

17.右图为可逆反应A(g)+2B(g)nC(g)(正反应放热)生成

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中考试2016】

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P2>P1,n<3B.P2>P1,n>3

C.P1>P2,n<3D.P1>P2,n>3

﹣1已知起始时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g),当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φ。下列四种情况 C(g)+D(g)

1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气)+2Y2(气)Z(气)的反应,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2mol/L、0.3m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A.c(Z)=0.45mol/L B.c(X2)=0.3mol/L c(Z)=0.1 mol/L

C.c(X2)=0.5mol/LD.c(Y2)=0.5mol/L

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 O2(g)=CO2(g); △H2=-393.5KJ/mol;2H2(g)+O2(g)=2H2O(g); △H2=-483.6KJ/mol, 现有0.2mol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固混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3 D、3:2

20.已知:4NH3 (g)+5O2 (g)4NO (g)+6H2O (g) ΔH=-1 025kJ/mol,若反应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22分)

-21.(7分)2SO2(g)+ O2(g) 2SO3(g) △H =- a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

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 kJ。请回答:

⑴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

⑵E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 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⑶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 mol SO3(g),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

22.(6分)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 和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

-生成0.8mol D ,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请填空:

(1)x=__________

(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C. 生成D的反应速率是生成B的反应速率的2倍

D. 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A,同时生成1molB

23.(9分)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6 mol B。

①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和B的浓度比是_______;A和B的转化率之比是_______。

② 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 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④ 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 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三、实验题(10分)

24.控制反应条件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使用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例如H2O2在MnO2作用下分解,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某研究小组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试剂:5%H2O2溶液,0.1mol/LFeCl3溶液,0.1mol/LCuSO4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5%H2O2溶液,分别滴加两滴0.1mol/LFeCl3溶液、0.1mol/LCuSO4溶液。

该小组的同学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较出Cu2+和Fe3+的催化效果。 问题与讨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合理,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并举一例生产、生活实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8分)

25.已知2SO2(g)+ O2(g)2SO3(g) △H<0,温度一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 mol SO2和1 molO2,2min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有1.2 mol SO3,放出热量118.2kJ,试计算:(要求写计算过程)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多少?

(3)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

(4)容器内反应前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

1-5 BDDCB 6-10 DAACB 11-15 CACBB 16-20 BDDAC

21.(7分)⑴反应物的总能量 198 ⑵无 降低

-⑶S(s)+ O2(g)=SO2(g) △H=-296 kJ·mol1 1185 kJ

22.(6分)x=1,升高,升高,40%,BC

23.(9分)(1) A(g)+3B(g)2C(g) (若写为“=”该题不得分) 放热

(2)① 1∶3 1∶1 ② 变小 ③ 逆向 ④ 逆向 小于

24.(10分)

-125.(8分)(1)2SO2(g)+ O2(g)2SO3(g) △H=-197 kJ·mol

(2)60%(3)0.56 (4)5: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2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