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时候

| 艺术高考 |

【www.guakaob.com--艺术高考】

颠沛流离时候篇一
《颠沛流离》

颠沛流离(二)

他愿意在你一个人的时候听你分享你的快乐或者不幸的遭遇,即便隔着万里,也能感觉到像是在面对面地促膝谈心。如果有人在你最难过最美好最容易被辜负的时光里陪你走过那么一段,陪伴在你的身旁,那么无论将来那个人变成了什么样子,他还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你都没有办法把这个人割舍下,即便最后分开甚至陌生,也会对他心存感激。因为太多时候,交谈是一种莫大的温暖和美好。你知道梦想这种东西太过于冷暖自知,太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只是在钢索上孤单地前行着,所以才更加明白一句鼓励是多么重要,才更加明白那些愿意陪着你一起做梦的人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仔细看看身边的人,有的放弃希望也被希望放弃,有的却异常坚定地向着梦想走着。年轻的我们,总是被很多莫名的情绪干扰着,莫名的孤单和烦恼,可是却也没那么容易安定下来,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地离开家,所以我们决定去追寻自己想要的。虽然常常会觉得青春很苦逼爱情总没结果,可是这都是没有办法的。谁脱下衣服没几个伤疤,谁的过去没几个伤痕,又有谁的青春是安定的。有的时候你需要真正的颠沛流离,那会让你觉得生活的不易和艰辛,那不是一种自暴自弃,而是一种逐渐成长而得到的心平气和。你需要被伤害被拒绝,才能变得更坚强更珍惜现在所得到的一切。你需要去远方,只带上自己,更多时候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拍了几张照片,买了多少纪念品,而在于你经历多少疯狂的瞬间,是不是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和那个能够分享你喜悦和难过的人。所以伤害也不见得是天大的坏事,重点在于你是不是能够在跌到之后重新站起来。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在于你跌倒了多少次,而在于你站起来重新来过多少生活没有那么多原因,也许几年后你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的改变来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等到那时候,其实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实现不实现它都那样了,因为你已经找到最好的自己了。就算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疯狂世界,就算最后我也只一个一事无成的我,我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知道自己努力过,更何况,我真的有感觉到,有这么多人跟我在一起为了各自的梦想力着。那天看玛丽与马克思,看到最后一段对白,毫无意外地被感动了:“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同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我把你们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把你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放进相片里。我把你给我的曾经,往最深的永远延续。我把你们的话变成最动人的音符,陪着我去旅行。生命也许是一场苦难,只是一起品尝苦难的人却甜的让我心甘情愿地苦下去。我现在的寂寞难过都会过去的,迟早,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个结局。

愿有人陪你一起颠沛流离,一起走到出头的那天,走到你一生发一次光的那天。

颠沛流离时候篇二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会忘记出发的原因。有的时候我觉得生活糟糕地难以继续,却又不得不佩服人们的忍耐力,无论今天多么痛苦难熬,明天都会如约而至。所谓的信念就是,无论今天我多么彷徨迷茫,最终,我都要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愿有人陪你一起颠沛流离,一起走到出头天的那天,走到你一生那一次发光的那天。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会忘记出发的原因。有的时候我觉得生活糟糕地难以继续,却又不得不佩服人们的忍耐力,无论今天多么痛苦难熬,明天都会如约而至。所谓的信念就是,无论今天我多么彷徨迷茫,最终,我都要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愿有人陪你一起颠沛流离,一起走到出头天的那天,走到你一生那一次发光的那天。

有的时候你需要真正的颠沛流离,那会让你觉得生活的不易和艰辛,那不是一种自暴自弃,而是一种逐渐成长而得到的心平气和。你需要被伤害被拒绝,才能变得更坚强更珍惜现在所得到的一切。你需要去远方,只带上自己,更多时候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拍了几张照片,买了多少纪念品,而在于你经历多少疯狂的瞬间,是不是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和那个你能够分享你喜悦和难过的人。

所以伤害也不见得是天大的坏事,重点在于你是不是能够在跌到之后重新站起来。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不在于你跌倒了多少次,而在于你站起来重新来过多少次。

生活没有那么多原因,也许几年后你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的改变来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等到那时候,其实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实现不实现它都那样了,因为你已经找到最好的自己了。就算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疯狂世界,就算最后我也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我,我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知道自己努力过,更何况,我真的有感觉到,有这么多人跟我在一起为了各自的梦想努力着。

那天看玛丽与马克思,看到最后一段对白,毫无意外地被感动了:“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把你们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把你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放进相片里。我把你给我的曾经,往最深的永远延续。我把你们的话变成最动人的音符,陪着我去旅行。生命也许是一场苦难,只是一起品尝苦难的人却甜的让我心甘情愿地苦下去。我现在的苦逼、寂寞难过都会过去的,迟早,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个结局。

愿有人陪你一起颠沛流离,一起走到出头天的那天,走到你一生那一次发光的那天。

颠沛流离时候篇三
《愿有人陪我颠沛流离》

我喜欢在夜空下行走

我喜欢在阳光下行走

我习惯凌晨三点睡觉

我习惯早上六点起床

我希望

我希望

可以遇见一个未来

可以遇见一个未来

它,如黑夜一样深邃

它,如天空一样纯白

如梦一场

愿我能陪你

愿我能陪你

颠沛流离

颠沛流离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我觉得人生的脆弱和坚强

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 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有时 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莫泊桑

但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头

送给那些和我一样 会时常迷茫的朋友们 最近我在尝试着人生中第一次辞职

从头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有的朋友说

离开是好事

因为 你已经有勇气去尝试改变

最终 总会追逐到你想要的那种生活

但同时也只有自己知道

要放弃已经习惯了两年的生活

和那么可爱的一群人

是多么不舍得一件事情

江南说:

没有人愿意被关在笼子里

问题是给你一片漫无边际的天空

你是不是真的敢要

也许

我也只是从一个笼子里

跳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

但我想

至少我也已经开始拥有追逐自由的勇气

两年前的我

在不一样的城市

背着不一样的书包

留着不一样的发型

走着不一样的路

想着不一样的事情

有着不一样的心思

爱着不一样的人

谁说 改变需要十年呢

曾经很惧怕孤独

一个人的时候

会莫名的烦躁不安

无所事事度过一整天

什么也做不了

后来

有一个人对我说

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

孤独 是你的必修课

如果不能沉下心来

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

因为 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孤独 能让你更坚强

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有一个朋友喜欢

每天喝一点酒

看一部电影

然后准时睡觉

住在旁边的英国人

神出鬼没

有的时候 早上才睡

有的时候 天刚黑就睡了

隔壁楼的一个男生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跑步

往往那个时候

我才刚打算睡

最近

迷上一个人到处走

算不上旅行

只是周围的城市走一走

倒也不会花上太多时间准备

提起包 就走了

我不会带上相机

只是有兴致了

拿出手机拍一拍

音乐 倒是我走到哪里

都不能丢的东西

只有音乐

能让看似漫长的等待

变成曼妙的旅程

似乎自己跟整个世界都没有关系

只想当一片没有名字的云

徜徉在没有名字的风景里

我想

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然后 沉溺其中 无法自拔

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都没有去书店

觉得那种

每个星期读一本书

对于我来讲

是太遥远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

我陪朋友去书店

他是一个买书就不会停的人

我也就跟着买了几本

回到家里

看微博 看人人

又觉得心里空牢牢的

索性就拿起书来看

也就是那一天

我才发现

其实每个星期看一本书 没那么难

那天 我一下子把书看完

才觉得 这样的生活是充实的

要么读书

要么旅行

灵魂和身体

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我告诉自己

现实容不得你拖延

拖延只会让我变得更焦虑而已

所以 刚开始的时候

我规定自己提早半小时上床

看上几十页书

很快就变成习惯了

有的时候

我不得不感叹

如果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话

那么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

当和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整个世界都会来协助你

就是这种感觉

一个骑过川藏线的朋友说

只要出发 就能到达

你不出发 就哪里也去不了

如果你不能沉下心来

就什么也做不到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

去做就是了

一本书买了不看

只是几张纸

公开课下了不看

也只是一堆数据

不去看就没有任何意义

反而徒增焦虑

行动力 才是最关键的

你也许也是这样

当你渴望找个人交谈的时候

你们却没有谈什么

于是发现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

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 你也会马上后悔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

真正能够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

没有人能免得了孤独

与其逃避它 不如面对它

孤独并不是一件那么糟糕的事情

与嘈杂相比 一个人生活 倒显得自得的多 倒也可以变成一种享受

或许至少需要那么一段时间

几年 或几个月

一个人生活

不然怎么能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是你的一部分

你听音乐时

坐地铁时

一个人走在马路上时

它就会流淌出来

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似乎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 我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如意的世界

当乌云密布 我们就摇曳

但阳光终有一天会到来

等阳光照到你的时候

记得开出自己的花就行

那个你与生俱来的梦想

有的时候 梦想很远

有的时候 梦想很近

但它总会实现的

我想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

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

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

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

即便世界与我为敌

只要心还透明

就能折射希望

其实 虽然说了这么多 有关一个人的生活

但终究每个人身边都还是有那么几个不离不弃的朋友 即使是很久没见

也不会感到那么一点生疏

他愿意在你一个人的时候

听你分享你的快乐或不幸的遭遇

即便隔着万里

也能感觉到是面对面的促膝谈心

如果有人

在你最难过最美好最容易被辜负的时光里 陪你走过那么一段

陪伴在你的身旁

颠沛流离时候篇四
《年轻时免不了一场颠沛流离》

写给梦想——年轻时免不了一场颠沛流亡【豆瓣】 来源: 徐思賢的日志

文 / 李维恩

在UIC的生活很新鲜,总在不自觉地碰见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说着深深浅浅的话。

但最开心的其实还是面对电脑的时候,因为我等的人在网上,能和我说话。疲倦和睡意都一扫而光,在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我们谈话。任何事都谈,没有任何界限。

这是我能体会到的最广大的宽容和自由。我们是恋人,是朋友,是最苛刻和最怜悯的人。在交谈中,情感和经历都联成一片。不是端端正正对着无声无息电脑,而感觉是促膝并肩地交谈。

有时候,交谈,是一种很大的慰藉和温暖。

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愿意认真听你说的话,肯与你分享那些幸运或不幸的遭遇。

这时才觉得,距离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有一天我很有感慨地告诉她,我觉得漂泊异地的人都挺不容易的。

她觉得这是一句玩笑话,没有当真。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要不停地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去,从一个国家奔波到另一个国家?

没有人强迫你去大城市,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离开中国,没有人强迫你做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

你之所以留在一个压力巨大、生存沉重、无比奋力也几乎泯然众生的地域里,只是因为你愿意。

因为你接受了这个地方的规则,那些严酷得近乎伦理的规则。

因为你青春正盛,觉得你很大,家乡已经容不下你,必须到一个大的世界里去硬碰硬。

因为你不要安稳,要兴奋。

因为你不要舒服,要剧烈。

因为你要一个像万花筒一样,永远神奇莫测,每一次都不一样的世界。

故乡,其实此时已经是一个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

因为,你的心已经变了。

每次回到家里,初三天,紧绷的神经仍旧紧绷,要一周左右,才完全散淡下来,彻底放空自己。十天半个月,你觉得舒服无比。而半个月之后,你开始觉得无聊。

是的,不好意思,父母相伴,但是你仍旧觉得无聊。

你开始想念大城市的烟尘车声人际纷争,那起码是一个鲜活的世界。不要不承认,就像食肉动物,无法再食草一样。每一个出走的人,都以为自己随时可以回家。而这正是人生的悲剧:其实,家,在你转身离开的那个瞬间,已经永远无法抵达。

而更大的悲剧,我想在于,我们的父母其实无法进入我们将来有能力构造的世界。

这座盛大的城市,对他们来说,未必比得上门口有条杨柳拂面的小河。

以及,我们将来的孩子们,那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的后代,他们更加无从想象,那么一个遥远的小城---哪怕在我们无比怀念的口吻里,仍旧是他们越来越美好却不真实的伊甸园。

我们遥望着下游日益孱弱的父母,我们奋力挽着同在上游的同辈。

是的,我们可以安慰自己,如果没有我们前赴后继的滋养,不会有这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得不到答案的安慰。

所以我感慨漂泊者大多可怜,却无以言说。

你看,那群大马哈鱼为什么而游? 我想,是因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渴望。

3 世界就是这样,年轻时免不了一场颠沛流亡。

在年轻的时候 ,我们总会有被世界离弃的感觉。孤独、寂寞,或是其他莫名的情绪充斥着,无药可救般让人消极的感觉,懵懵懂懂的对未来、对生活甚至对世界感到模糊 。

仔细看看你身边的人,有的人坚定着信念朝梦想前进,有的则不断试探着迷茫的前进。还有一部分人则一直停留在那里忘却生活也被生活忘却。

其实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转动过去。秒针,分针,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无数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终汇聚成时间的长河。变成我们所生活的庞大的时代。

而我,和我们,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部分。

我们永远在崇拜那些闪闪发亮的人,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柢一样的存在。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曾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尽管如此,年轻的我们为什么总能一次次找到令自己信仰的东西、令自己信仰的?为什么即便有再多的抱怨,也很难直接地放弃一个理想,放弃一个人?

伤害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天大坏事,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勇气在承受过后依然坚强的走下去。生活就像一场战争,只有经历遍体鳞伤却依然活着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强者。有人品尝到了最后的喜怒哀乐,有人成为了冰冷的墓碑。

所有人,所有辛苦忍耐,想要的也不过只是,不再形单影只、不再奔走他乡、不再无所依傍、不再苦于思量。

或许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曾经的人生时,也无法得到什么整齐划一的答案。

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最深爱的人也必定和你不一样。

而我们所选择的人生也必定不同,它是关于一季青春,一场生死,一段宿命,一个时代,一个信仰。

我唯一幸运的是,在年轻时能有人在精神上陪自己一起颠沛流亡。

这就足够了。

有时候阳光很好,

有时候阳光很暗,

可这就是生活。

有的梦想很小,

有的梦想很大。

但它总能带你走到更远的地方。

有时梦想很近,

有时梦想很远,

可总有一天,梦想会成真。

颠沛流离时候篇五
《七、颠沛流离》

[百家讲坛讲稿]李清照(七)《颠沛流离》

(七)颠沛流离

画外音:

在上期节目当中,康震老师讲到,宋高宗建炎三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129年,赵明诚因失职而被罢官,他带着负疚的心情和李清照一道离开了这个使他屈辱的地方,准备到江西过隐居的生活,谁知,刚到安徽池阳的赵明诚却突然接到宋高宗赵构的诏书,任命他为湖州知州,建炎三年六月,赵明诚离开李清照,赶往建康觐见宋高宗,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是生与死的离别,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李清照孤身一人,飘落于世间。望着赵明诚遗留下来的金石文物,李清照该如何处置?安葬了丈夫赵明诚之后,李清照该走向何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为您继续讲述李清照在动荡岁月里的一点跌宕起伏的生活。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七集——《颠沛流离》。

康震:

上一集我们说赵明诚由于积劳成疾在建康去世了,他这一去世不要紧,把李清照就一个人丢在了纷乱的战火当中,这一年是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李清照四十六岁。那么现在有两个很严酷的现实就摆在了李清照的面前:第一个,就是她现在孤身一人,生活上依靠谁,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关系到她自身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赵明诚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下了一大笔的文物遗产。我们都知道他们夫妻两个集数十年的时间收藏了大批量的文物,那么这批文物现在的数量是多少呢?大概是两万多件古籍图书,还有两千多卷的碑刻金石的拓本和摹本,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这批文物究竟应该怎么样保护,尤其是不能让它落到金国人手里,更不能让它再毁于战火。这就对于李清照来讲是两个很重大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文物,因为当时李清照是住在建康城,而这个时候的建康已经非常地不安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建炎三年的七月份开始,金国的名将金兀术,他率大兵由北而南,他就攻下了建康城。早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宋高宗就已经离开了建康,朝着东南沿海一带逃亡了。所以建康城在赵明诚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危在旦夕,对于李清照来讲她个人的安危和文物的安危实际上都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问题是怎么办呢?靠她一个人肯定不行,这时候李清照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赵明诚的妹夫。这人的姓名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只要记住他担任的官职就可以,他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这个人现在在哪儿呢?在洪州,也就是现在江西省的南昌市。他在洪州护卫逃到洪州的隆佑皇太后,这隆佑皇太后是谁呀?是宋哲宗的皇后,宋高宗的伯母。那么她为什么想到了这个妹夫呢?因为在李清照看来,远离建康城的洪州那是比建康要安全得多,也更远离战火。所以她当时做了个决定,就委托赵明诚原来的两位下属把这两万多卷图书古籍,两千多卷的金石碑刻的拓本护送到洪州,交给这个妹夫。她觉得这个文物虽然很宝贵、很多,数量很大,但是一个国防部的副部长,手里有兵权,手下有部队,难道还不能保全这些文物吗?

她这个打算其实很不错,但是我们说,如果说当初赵明诚把这批宝贵的文物从山东的淄州转运来建康,我们都还记得,是把文物从虎口中夺出来的,这次李清照把这文物送到洪州,就等于把这文物又送到虎口里边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当时的金国攻打南宋,它是分兵好几路的,不光是金兀术这一路沿着东南沿海追击宋高宗,这是主力部队。还有一支部队从哪儿打呢?就是沿着湖北向南,这支部队的将军听说隆佑皇太后逃到了洪州,他攻下了湖北的黄州,又攻下了湖北的大冶,然后进兵直逼洪州,就要来活捉这太后,那你说这洪州还能待吗?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洪州就被攻陷了,在此之前,这位妹夫部长早就护送着这个太后离开了洪州向南逃,逃到哪儿呢?黔州,已经快到了现在广东省的北部了,都逃到那么南了。在这种情况下,命都难保了,这部长还有心思、有那精力、有那功夫来保护你这两万多卷、两千多卷吗?这不可能。所以这部分文物数量这么大,这么珍贵,就全部毁于洪州的战火当中。

画外音:

在山河破碎、黎民涂炭的岁月里,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留下的金石文物在战乱中孤身一人,四处逃离。随着金兵大举压境,洪州失陷,李清照运往洪州的文物顷刻间在战火中化为乌有。文物的散失对于李清照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这正是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么,文物的命运尚且如此,李清照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呢?

康震:

李清照当时送出文物的时候,那文物她还想着比较安全。但是也应该为自己早作打算,我们说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宋高宗就已经跑了,李清照往哪儿跑啊?跟着谁跑比较安全?跟大家说,战乱时代,怎么躲避战乱,怎么逃避战乱,怎么求取安全之地,这真是个学问。李清照这个人比较有政治眼光,也比较有政治头脑,她比较冷静,她没有匆匆忙忙地躲到深山老林去,她也没有找一个什么偏僻的乡村躲起来,没有那样做,她把眼睛盯住谁了?盯住宋高宗了。也就是说她的打算是要跟随着宋高宗的这支中央政府朝廷的逃难队伍一起逃难,这是她当时做的一个决定。

这我们就觉得有点奇怪了,刚才我们说了金兀术率领主力部队连克数城,打下了建康,接着往南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第一大目的就是活捉宋高宗,把宋高宗要是再活捉了,那这南宋朝廷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是玩命地、拚命地、日夜兼程地在追,那一位是日夜兼程地在逃,你想,李清照既然是要躲避战乱的,那她怎么还紧贴着、紧跟着这队伍逃呢?那不是自寻死路吗?这就觉得很奇怪。

我们现在想起来,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汇集起来做一个综合判断,大体有以下这么两个因素:第一是跟李清照的弟弟有关。我们知道李清照还有一个亲弟弟,叫李迒,李迒现在做什么官呢?他是朝廷里边敕令局的删定官,这是个什么官职啊?就是负责把历朝历代的皇帝的诏书、皇帝的圣旨、皇帝下的一些重要的文告进行对比,进行删改,进行修改,再结合本朝皇帝的文告、诏书、诏命啊进行编纂,把它们编纂起来,编纂成一部书,或者编纂成什么呢?有便于皇帝进行翻阅的一种文书,他做这个工作。这个官并不大,八品,但是我们发现没有,这个官的内容非常厉害,他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一种官之一。所以李迒在宋高宗逃亡的时候,他虽然官不大,但他始终跟随在宋高宗的身边。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没有什么亲人,她又不能跟着人家赵明诚的哥哥在一起逃亡,她只能依靠这个弟弟,这个弟弟正好又在朝廷里边担任很关键的职务,与其在乡间,在深山老林里头东躲西藏,没有安全感,那还不如跟上她的弟弟,我觉得这个是李清照首要的、直接的一个考虑。

再一个,还是跟文物有关,我们知道,在青州和洪州这两次文物浩劫之后,李清照手里剩下的文物就不多了,她当时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写道,说我剩下这些文物,还有一些是

“岿然独存”的,就是说牢牢地,还被我保存的有哪几种文物呢?现在算起来是四种文物。第一种,就是少量的、小篇幅的拓本和摹本,从一些石碑上、石刻上拓下来的摹本,还有刻本。还有一类是什么呢,是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以及南唐时期一些著名文学家的诗文集的手抄本。第三类呀,还有几十轴从汉代到唐代的石刻的副本。最后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很要命的,十几件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有那大的鼎,还有小的鼎。所以这个文物,死死地带在身边,再也不敢交给别人了。

画外音:

李清照在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剧痛的同时,她也不得不加入到逃亡的人流当中。然而,正当李清照怀着对于金兵残暴攻击的担忧和恐惧,带着“岿然独存”的那些文物,追随宋高宗逃窜的方向奔波时,一个令她更加恐惧、痛心的消息传来,这个消息在她丧夫之痛未宁的心灵之上,又撒上了一把盐,令她的精神面临着崩溃,那么这个消息是什么呢?面对李清照的逃难之旅,我们不可理解的是,李清照为什么要拿着这些珍贵之宝,去追随行踪莫定的宋高宗呢?

康震:

这里边呀就有一段玄机大家不太了解,就是干嘛李清照就非得拿着这么多珍贵的文物,非得跟上这一趟危险的逃难之旅,路上的颠沛流离咱还放在一边不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这个时候啊,朝廷上下突然地冒出来一种传闻,传言哪,什么传言哪,说赵明诚生前将一把珍贵的玉壶献给了金国人。这个罪名比较大,我们知道赵明诚生前是犯过一些错误的,他临危之际弃城而逃,但是我们说弃城而逃,说重了就是渎职罪,玩忽职守罪,你把玉制的宝贵壶上缴给金人,献给金人,这就不是渎职罪,这是什么呢,这是卖国罪。特别是在当时,金国和南宋正处在非常严酷的战争状态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正是金国人压着南宋的军队在打,特别是在追着皇帝的时候,这种言论对于赵明诚和李清照,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等于两口子收集了半天文物,最后摇身一变,她丈夫变成卖国贼了,那你想,这样一盆子脏水要泼到身上来,那谁也受不了。

大家就要问了,康老师你说了半天,他到底献还是没献,献了多少啊?就是卖国卖到什么程度,这事真的还是假的?李清照该怎么处理这个事?你想想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得处理多少乱七八糟的事儿。

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李清照对这个事的前因后果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交代。怎么回事啊?大家还记得,当初赵明诚在建康城重病的时候,快要去世了,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张飞卿,是个学士。这张飞卿说是来探望赵明诚的,来探望的时候,随身就带了一把所谓的玉壶,用玉雕刻成的壶,让赵明诚给他鉴别鉴别。我们知道赵明诚名气太大了,他应该是宋代数一数二的文物收藏家和鉴定家,鉴别完了之后,张飞卿学士就带着这把玉壶就走了,再也没有联系。

李清照特别指出,那根本不是玉制的,而是石头制的,至于当时赵明诚跟这位张飞卿怎么说的咱不知道,但李清照后来补记说,这不是玉制的,实际上是一把石壶,用什么做的呢,有一种石头叫珉,这种石头特别像玉,但只是像玉,它还是石头的。那换句话说,即便张飞卿拿着这把假玉壶献给了金国人,那也第一,不是赵明诚献的,所有权也不归这个赵明诚。但是现在这个传言传来传去传成什么了,第一,这壶肯定是赵明诚的。第二,这是一把真正的玉壶,而且你赵明诚收藏的玉壶,那能是低档次的玉壶吗?第三,就是说这玉壶,是赵明诚献给(金人)的。所以这样一来啊,就让李清照非常地惶恐。她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怎么描写她的心情呢,她说啊:

“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金石录后序》

这非常矛盾,就是我吓死了,我觉得太恐怖了,因为这个罪名太大了,可是我又不敢去

辩白。以她的个性,这个事必须要以一种非常智慧的方式来解决,什么方式,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不是说我献了一把玉壶给金国人吗?就说我们是叛国之罪、卖国之贼吗?好,我一不做二不休,我扳不倒葫芦撒不了油,我把我们家(文物)全部都给你献上去,我全部都交给朝廷,我看看你还说我什么?如果你说我献了一把玉壶就是叛国之贼,那我把我们家所有的文物全部都上交,就这四大类,应该说是镇国之宝了,我全交上去,那我算什么,我算不算是精忠报国之人呢?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么多年跟随在自己身边,那是说献就能献的吗?当然从理智上你得这么做,但是在感情上,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非得跟着这趟艰难的逃难之旅往下走的原因。

可是我们知道,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对于一个正在逃命和逃亡的朝廷来讲,还顾得上这些吗?给大家说一个简要的逃亡路线图,就能看出宋高宗当年之狼狈。从建康出发到镇江,现在的江苏镇江,从镇江又到越州,就是现在的绍兴,从越州又赶到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从宁波上了舟山岛,这已经入海了,所以这叫“亡命天涯”,是一点都不错的。到了舟山岛上的昌国,乘船又到了台州,从台州的章安镇入海,走海路,一路又逃到了温州,整个你看,从建康画了个大圈。这一路上逃过来,我现在用这么很短的几秒钟时间就把它说完了,要说得简单点就是,他从建康直接逃到了温州,哪那么简单呢,是吧?虽然说李清照要跟着她的弟弟一起走,但绝对没有那么容易。你想,她一个快五十岁的女性,不但身边要带着很多的家用的物件,特别是还有这么大一堆文物,又得照顾自己,又得照顾文物,虽然说她的弟弟也能照顾她,但她弟弟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家人哪,她弟弟是不是还要上班啊,因为她弟弟毕竟这一路上主要的工作不是照顾他姐姐,应该说是主要照顾谁呀,宋高宗啊。你看这儿,一会儿是走海路,海路走完了转陆路,陡路又走不通了,又走海路,整个成了海军陆战队了。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讲,是很艰难的,尤其在古代的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赶上宋高宗的队伍,把衣物,把被褥全都扔了,不要了,只有一样东西是跳到大海里也不会放手的,就是这些文物。所以我们说,跟随宋高宗逃难的队伍,她的足迹可以说基本上涉及到了苏南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区,这一路逃亡下来,可真是非常地艰辛,太不容易了。 画外音:

一年多的逃亡生活,使李清照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慨叹独自一人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在那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一个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这个亡国丧夫、心力交瘁的李清照身上,是何等的残忍。不管怎么说,李清照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建炎四年四月将她和赵明诚爱情婚姻生活见证的文物进献给了朝廷。那么,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时期,这些文物,是否就得到安全了呢?经过一年多的逃离生活之后,李清照还能够写出那些优美的词句来吗? 康震:

时局总算是慢慢地平稳下来,赶紧就把家里头这些文物,刚才说的绝大多数的文物,连同一封为自己辩白的书信,委托人寄到了剡州,也就是现在浙江省的嵊县。可能在剡州这个地方,有朝廷专门负责接收文物的官员。总而言之吧,不管是寄到明州了,还是寄到剡州了,这批文物总算是交出手了,交给朝廷了。她觉得用这样一个实际的行动,也多多少少可以表明,可以表白我和赵明诚是清白的,我们是忠于朝廷的,而且对李清照自己来说,这么大批量的文物交到政府的文物部门手里头,总比老放在自己身边,那还是要放心得多。你要这么想一想,这心理上就平静很多了。这不是放心了吗,这回李清照又错了,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不是她自己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去犯的。

这个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文物寄到了剡州,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剡州的地方爆发了叛军的暴乱,官军在平叛的过程当中,文物就没影了,找不着了。后来才听说啊,被一个姓李的将军,悉数纳入囊中。但是纳入囊中以后,是什么结果呢?不知道。为什么呢?李清照后来打听到了,姓李的将军不久也死了,文物就随着李将军的死,就再也不知道下落了。

就是你想想,这事是挺没道理的一个事,就最开始在青州吧,那就是自己在家里边没有及时地把它运往建康,焚于战火,这没什么好说的。你说吸取了教训吧,就运到洪州去,这妹夫国防部副部长在那儿呢,也不成。那就怎么办呢,那就交给朝廷吧,交给朝廷了还不成。所以我们说在一个战乱的国度当中,你要想踏踏实实地放张桌子,桌子上面想踏踏实实地放上一张纸,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上去好像是李清照自已在这儿挺忙的,成天在家里琢磨怎么能够把她和赵明诚这点文物保藏好,可她没想到,整个国家的局势和局面是混乱的。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李清照再次沉痛地写道: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就是那“岿然”的十份里头,现在已经五到六份没了,就是一半儿已经没有了。

那么我们说,整个这么长的一段时期里头,在她逃亡的生涯当中,颠沛流离的过程当中,李清照不但身心上受到巨大的损害,而且接二连三地丢失了很多文物。我们刚才说了,这些文物就是她和赵明诚生命的见证。这一时期李清照的心境非常地不平静,在她的词里边有突出的反映。她说: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清平乐》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非常喜欢梅花的,她写了很多咏梅的词和诗。那么在李清照的笔下,这个梅花永远是非常地娇艳,非常地有青春的气息,梅花斗雪嘛,而且非常地饱满。你看她写这个梅花说:“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每年下大雪的时候,我都要跟我们家赵明诚去饮酒赏梅。梅花开放了,看着这梅花心都醉了,这时候我们家明诚折下一枝梅花,插在了我的云鬓之间,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醉了,我们家明诚看我都看醉了,梅花也醉了,还是说这场大雪让我们都醉了呢?这说不清楚。因为美好的爱情、美好的感情从来都是糊里糊涂,谁也说不清楚的。但是有一点能说清楚,那就是太完美了,太美好了。

所以这个梅花啊,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那是她和赵明诚美好生活的一段回忆,是他们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可是现在呢,没有了。孤单的我摘下了一朵梅花,却再也没有勇气把它插到我的云鬓里边,只有用自己的手在无意识的时候,轻轻地搓动这个梅花的花瓣,看它在风中慢慢地飘落,飘落到我的衣襟上,就好象我的眼泪飘落到我的衣襟上一样,多么地想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可是美好的时光一去,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康震:

所以我们说这首词,它非常集中地把李清照当时那样一种很绝望的、很孤立无援的、就象那一朵曾经很美好、很娇艳的梅花一样,却不知道要飘零到哪里的这样一种心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李清照是个高手,写词的高手。这伟大作家跟不伟大作家、杰出作家和不杰出作家有个很大的区别:小作家写梅花就只写自己,大作家写梅花,不但写了梅花,写了自己,还写了国家。你看这个梅花,你看在海风当中摇曳的梅花,不就像是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吗?

所以我们说古典的这个诗词啊,你在读它的时候,不但要品它的味儿,而且还要会它的意。像李清照这样一个遭到了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像她这样一个跟随宋高宗一起逃难的一个女性,像她这样一个从来都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强烈关注度的一个作家来说,她写的一首词里边,不自觉地就会渗透着她对这个国家,对时局的一种感觉。

她不一定真的在词里边就写,我今天觉得对国家命运我非常忧伤,我非常忧虑,不会这样写。这就好比说,盐到了水里,你喝的时候很咸,但你不会说,你一边喝,一边还看见那个盐在水里,那不会。所以这个意进到诗里边,而有了味儿,就好象盐到了水里,只品其很咸,却不见盐的踪迹。这就是李清照她写词就有这样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颠沛流离时候篇六
《{昨日书}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我喜欢在夜空下行走

我喜欢在阳光下行走

我习惯凌晨三点睡觉

我习惯早上六点起床

我希望可以遇见一个未来

它,如黑夜一样深邃

它,如天空一样纯白

如梦一场

愿有人陪你 颠沛流离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我觉得人生的脆弱和坚强

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 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有时 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莫泊桑

但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头

送给那些和我一样 会时常迷茫的朋友们

最近我在尝试着人生中第一次辞职

从头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有的朋友说

离开是好事

因为 你已经有勇气去尝试改变

最终 总会追逐到你想要的那种生活

但同时也只有自己知道

要放弃已经习惯了两年的生活

和那么可爱的一群人

是多么不舍得一件事情

江南说:

没有人愿意被关在笼子里

问题是给你一片漫无边际的天空

你是否真的敢要

也许

我只是从一个笼子里

跳到另一个笼子里而已

但我想

至少我已经开始拥有追逐自由的勇气

两年前

我在不一样的城市

背着不一样的书包

留着不一样的发型

走着不一样的路

想着不一样的事情

有着不一样的心思

爱着不一样的人

谁说 改变需要十年呢 .......

曾经很惧怕孤独

一个人的时候

会莫名的烦躁不安

无所事事度过一整天

什么也做不了

后来

有一个人对我说

如果你想去实现梦想

孤独 是你的必修课

如果不能沉下心来

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

因为 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孤独 能让你更坚强

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有一个朋友喜欢

每天喝一点酒

看一部电影

然后准时睡觉

住在我旁边的英国人

神出鬼没

有的时候 早上才睡

有的时候 天刚黑就睡了

隔壁楼的一个男生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跑步

往往那个时候

我才刚打算睡

最近

迷上一个人到处走

算不上旅行

只是周围的城市走一走

倒也不会花上太多时间准备

提起包 就走了

我不会带上相机

只是有兴致了

拿出手机拍一拍

音乐 倒是我走到哪里

都不能丢的东西

只有音乐

能让看似漫长的等待

变成曼妙的旅程

似乎自己给整个世界都没有关系

只想当一片没有名字的云

徜徉在没有名字的风景里

我想

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然后 沉浸其中 无法自拔

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都没有去书店

觉得那种

每个星期读一本书

对于我来讲

是太遥远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

我陪朋友去书店

他是一个买书就不会停的人

我也就跟着买了几本

回到家里

看微博 看人人

又觉得心里空寥寥的

索性就拿起书来看

也就是那一天

我才发现

其实每个星期看一本书 没那么难

那天 我一下子把书看完

才觉得 这样的生活是充实的

要么读书

要么旅行

灵魂和身体

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我告诉自己

现实容不得你拖延

拖延只会让我变得更焦虑而已

所以 刚开始的时候

我规定自己提早半小时上床

看上几十页书

很快就变成习惯了

有的时候

我不得不感叹

如果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话

那么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

当和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整个世界都会来协助你

就是这种感觉

一个去过川藏线的朋友说

只要出发 就能到达

你不出发 就那里也去不了

如果你不能沉下心来

就什么也做不到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

去做就是了

一本书买了不看

只是几张纸

公开课下了不看

也只是一堆数据

不去看就没有任何意义

反而徒增焦虑

行动力才是最关键的

你也许也是这样

当你想找个人交谈的时候

你们却没有谈什么

于是发现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 你也会马上后悔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一静

真正能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

没有人能免得了孤独

与其逃避它

不如面对它

孤独

并不是件那么糟糕的事情

与嘈杂相比

一个人倒显得自在的多

倒也可以变成一种享受

或许

至少需要那么一段时间

几年或几个月

一个人生活

不然怎能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是你的一部分

你听音乐时

坐地铁时

它 就会流淌出来

让我觉得这个世界

似乎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

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

不那么如意的世界

当乌云密布

我们就摇曳

但阳光总有一天会到来

当阳光照到你的时候

记得开出自己的花就行了

那个你与生俱来的梦想

有时候梦想很远

有时候梦想很近

但它总会实现的

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

就是平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

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

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

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

即使世界与我为敌

只要心还透明

就能折射希望

虽然说了这么多关于一个人的生活

但终究每个人身边还是有那么几个不离不弃的朋友 即使很久没见也不会感到一点生疏

TA愿意在你一个人的时候分享你的快乐或者不幸遭遇 那么即便现在是一个人

即便我们隔着万里

也能感觉到我们像面对面的促膝谈心

如果有人在你最难过最美好最容易被辜负的时光里 陪你走过那么一段

陪伴在你的身旁

那么无论将来那个人变成什么样子

他还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

你都没有办法把这个人割舍下

即便最后分开甚至陌生

也会对他心存感激

因为太多的时候

交谈是一种莫大的温暖和美好

你知道梦想这种东西太过于冷暖自知

太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只是在钢索上孤单的前行 所以才更加明白一句鼓励是多么重要

才更加明白那些愿意陪着你一起做梦的人是多么 难能可贵

仔细看看身边的人

颠沛流离时候篇七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颠沛流离时候篇八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第一次看卢思浩的书,是他的那本《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彼时,我刚大学毕业,和同学顶着烈日忙于找工作。起初是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态度诚恳踏实,就一定会找到工作。然而,事实上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我和同学屡次碰壁,屡次被用人单位各种拒绝。每当我俩颓丧着脸走出招聘公司后,我都会和同学吐槽一句,他妈的,这不就是一个看脸吃饭的社会吗,我靠。

在连续一段时间找工作面试总失败后,我和同学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甚至有一回走出一家公司门口时,女同学直接扔掉高跟鞋骂骂咧咧的说道,总有一天我要这些狗日的生活跪在老娘的脚下。后来的后来,她回了老家,在家人的人情关系安排下进了某事业单位工作。而我,则处于整日在家写文待业的状态。

直到去书店买书时,看见了卢思浩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心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当时我在心中想着,是啊,只要肯努力,哪有看不见的明天呢?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这也是我和作者第一次纸上结缘。读了这本书后,不仅带我走出低谷期,也让我后期写作的方向有了转变,因为我有足够理由坦然诚恳的面对自己经历过的孤独且疼痛的往事。 与卢思浩第一本书相遇后,我开始关注他,借着他自身那股正能量的气息给自己加油助威,告诉自己,要积极生活,才能把温暖给那个陪我们颠沛流离的人。我知道我不是那个最好最有才华的人,但是作者曾经给了我一段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的这股力量让我重新规划自己,在写作上为自己创造机会,努力明媚的活着。

而今,读到作者写的这本《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愈加笃定了我内心对生活的相信,对爱情的相信。这是我单身的第四个年头,但我从来没有荒废生活,没有埋怨一个人生活里的磕磕绊绊,反而,我在一个人生活里努力明媚的活着,蓄势待发,为了等到那个赏心悦目的人出现后,才有资本一起,细水长流。

是的,其实当我们还能在爱并且来得及的时候,我们都会遇见那个配自己颠沛流离的人。也如这本书里目录所写的这句话: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

我看书一般习惯先看目录,但翻开前面的时候看见书上这样一句话:“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然后遇到一个不需要取悦的人。”看完后,我就想着,是啊,只有先让自己变得喜欢自己,才有资格去更好地喜欢别人。

在这本书中,关于友情,作者说“好好珍惜身边每一个人,一如珍惜自己一样”,在我看来,友情是不喧嚣,不浮夸,不卖弄,而是在红尘里潇潇洒洒的且行且珍惜;关于梦想,很喜欢作者说的这一句话:“有时候你必须硬着头皮朝你坚持的东西走下去。”;关于爱,他说“遇见总有意义,哪怕只是告别。”

这本《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里的部分文章之前在网上都阅读过,如今装订成册捧在手中再一次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

作者从生活方面入手,写苦逼,写迷茫,写烦躁,写自控力,也许你会觉得,这不是所有心灵鸡汤书的套路吗,一篇故事一个道理,但是,借网上看见的一句话来说便是“没有人永远和鸡汤,但永远有人喝鸡汤。”或者,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世界上还有人和你一样在迷茫中前进、在尴尬中寻找方向。”最近网上流行“负能量”段子,其实想想,这些“负能量”从某一方面也是暗示人穷要努力。

在我看来,励志书是有一定作用的,至于作用的效果,则看自己的行动力。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口号式”的励志都能起到最用,阅读这一类书籍还是得去粗取精。

是的,即便你努力了会失败,但是你学会了内心强大。

愿你的梦想有一天开花结果,愿有人陪你相忘于江湖。

颠沛流离时候篇九
《颠沛流离(一)》

颠沛流离(一)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但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头,送给那些和我一样会时常迷茫的朋友们。最近我在尝试着人生中第一次改变,重头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有的朋友说,是好事,因为你已经开始有勇气去尝试改变,最终总会追逐到你想要的那种生活。但同时也只有自己知道,要放弃已经习惯了两年的生活,和那么可爱的一群人,是多么不舍的一件事情两年前的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爱着不一样的人。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曾经很惧怕孤独,一个人的时候会莫名地烦躁不安,无所事事地度过一整天,什么也做不了。后来,有一个人对我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最近迷上一个人到处走,算不上旅行只是周围的城市走一遭,倒也不会花上太多时间准备,提起包就走了。我不会带上相机只是有兴致了拿出手机拍一拍,音乐倒是我走到哪里都不能丢的东西,只有音乐,能让看似漫长的等待变成曼妙的旅程,似乎自己跟整个世界都没有关系,只想当一片没有名字的云,徜徉在不知道名字的风景里。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然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去书店,觉得那种“每个星期读一本书”对于我来讲是太遥远的东西。直到有一天我陪朋友去书店,他是一个买书就不会停的人,我也就跟着买了几本。回到家里看微博人人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索性就拿起书来看,也是在那一天我才发现,其实每个星期看一本书没那么难,那天我一下子把书看完,才觉得这样子的生活是充实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告诉自己现实容不得你拖延,拖延只会让我变得更焦虑而已,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规定自己每天提早上床半小时,看上几十页书,很快就变成习惯了。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如果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当你真的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来协助你,就是这种感觉。一本书买了不看只是几张纸,公开课下了不看也只是一堆数据,不去看就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徒增焦虑,行动力才是最关键的。你也许也是这样,当你渴望找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们却没有谈什么.于是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真正能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没有人能免得了孤独,与其逃避它不如面对它。孤独并不是一件那么糟糕的事情,与嘈杂相比,一个人生活倒显得自得地多,倒也可以变成一种享受。或许至少需要那么一段时间,几年或几个月,一个人生活,不然怎么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是你的一部分,你听音乐时,坐地铁时,一个人走在马路上时,它就会流淌出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似乎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我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如意的世界,当乌云密布我们就摇曳,但阳光总有一天会到来,等阳光照到你的时候,记得开出自己的花就行了,那个你与生俱来的梦想。有的时候梦想很远,有的时候梦想很近,但它总会实现的。

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

颠沛流离时候篇十
《读《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有感》

“书香鹤煤”征文

——读《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有感

不忘初心

鹤煤三矿 王雷

“书香鹤煤”征文

读《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有感

4月份,在矿工会开展的“书香鹤煤”倡导下,我认真拜读了作者卢思浩写作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这本书,这是第一次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一本书,因为有太多的笔记要记,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作者特意对我说的,因为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个懂我的朋友聊天……所以,用的时间还真的是有点长。

每个人的一生都极为平凡而又短暂,会经历充满欢笑的日子,也会遇到困境和挫折。我们不该为了那些而忽略了身边美好的风景,未来的路上鲜花开得灿烂,更不要忘了当初坚持的理由。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有人这样评价卢思浩,他用歌替生活下佐料,用细密为感觉打点滴,用行走为青春撰写孤独史。不经意间拿起这本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起初只是因为这个动人的书名。关于友情、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关于爱,他用全部的人生体验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正处在迷茫中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他自己的方式”,你只是看到了他人表面上的辉煌和成功,却没发现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些事情似乎看起来没有意义,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途,就应该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执着的走下去。

卢思浩说,不惧怕黑夜,是因为心里有光。而梦想就是光,是心中不灭的一盏明灯,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最深处。它不会被生活的琐碎磨灭,却会同年岁的增长而熠熠生辉。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的心中早已没有梦想,更不敢为梦想奋力一搏。对于人生的起伏,我们无从判断它的得与失,只有当梦想与现实之间发生激烈的碰撞,我们才知道关于人生,梦想对于我们的意义。“愿我们没能实现的梦想,在最无助难过的时候开出最灿烂的花来”。即使未能如愿,我们都是梦想的勇士,一路走来,在追寻梦想的途中跌跌撞撞,终会领悟到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它们都像是花朵丰富了来时的路途。

拖延症早已成为社会流行病,人们习惯被时间打败,诸多借口变成了拖延和懒惰的理由。“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下一秒你的未来”,卢思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的文字总是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震撼你的

心灵,进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我知道,不管自己定下多大的目标,最重要的仍是不断前行,脚踏实地的努力。偶尔的挫败感或许让你的心狠狠的疼一下,之后,再勇敢的走下去。时过境迁,刻骨铭心的终归不是那些充满快乐的日子,而是脚踏实地追梦的旅程,不对现实妥协,不丧失希望,不卑不亢。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把梦想照亮,那些梦也不再是梦。

愿有人陪我颠沛流离,庆幸身边还有亲人、朋友陪我走过无数个艰难日子。我始终会怀着美好的憧憬,规划未来的梦想蓝图,朝着自己的目标,无惧无畏,奋勇前行。正如卢思浩所说,生活不过是把往事成诗,把回忆下酒。别回头,怀抱着一颗初心,大口喝完回忆这杯酒,甭管当初跌得多痛,继续往前走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