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一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它是采用安化境内雪峰山脉大中叶种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松柴明火干燥等五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琥珀色鲜亮,略带独特松香味的黑毛茶和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和。其中渥堆和松柴明火干燥是形成安化黑茶成品的两大核心工艺。其中明火干燥(七星灶烘培)是安化黑茶独特工艺之处。

安化黑茶独特的地理位置: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总面积4990.25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1.9%,是一个神秘的大山区。6亿前年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为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占整个地球含量的85%。

安化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7座,境内山脉绵延,群峰叠翠,森林茂密,云雾缭绕。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安化,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80毫米,四季分明,夏短秋来早,春长冬天短,无霜期长,寒冷期短,无工业污染,是世界公认的优质茶树生长的神秘纬度带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二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属黑茶类,因产自中国湖南益阳市安化县而得名。安化黑茶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成安化黑茶系列产品,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

成品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的松烟香;滋味醇和或微涩;耐冲泡。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三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属黑茶类,因产自中国湖南益阳市安化县而得名。

安化黑茶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成安化黑茶系列产品

成品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的松烟香;滋味醇和或微涩;耐冲泡。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四
《安化黑茶饮用方式》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产,最好的黑茶原料数高马二溪产茶叶,此外,益阳、桃江、宁乡、汉寿、沅江等县也生产一定数量。湖南黑茶是采割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安化黑茶

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湖南黑茶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烟香。黑毛茶经蒸压装篓后称天尖,蒸压成砖形的是黑砖、花砖或茯砖等,

黑茶的饮用更加讲究

黑茶(千两饼茶、颗粒茶、千两茶、茯砖茶)公道杯品茗杯白开水盖碗

取茶:千两饼、茯砖茶取茶方法:用黑茶刀顺着茶叶纹路,倾斜将整茶撬取下来即可。颗粒茶取茶方法:由于颗粒装的黑茶已经切取好,把黑茶从包装拿出即可。千两茶去查方法:用铁锹、铁锤等工具取茶,取千两茶时要小心,不要伤及手指

温杯,用开水温盖碗,使盖碗均匀受热

投茶,将1/3的黑茶倒入盖碗中

洗茶,向盖碗倒入开水(水量以漫过茶叶为好)然后快速倒水(使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第一道茶为“洗茶”不饮用

泡茶,重新向盖碗中倒开水至八分满(开水温度网95°左右)盖上盖泡上10秒

出汤,将泡好的黑茶茶汤用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倒完为止,保证汤色均匀

品香茗,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的倒入品茗杯中,先闻其味,观其色,后细细品味黑茶的香醇味

注意事项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五
《安化黑茶黑砖茶》

黑砖茶 名称由来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

黑砖茶历史

湖南省安化县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目前安化县思道茶业采用其洞市茶马古道高山野生茶园,制作了品质十分出众的黑砖茶,尤其是部分收藏版特级黑砖,采用纯手工木模压制工艺,经木屋藏茶楼稳定和转化,具有极高的品饮和收藏价值。为国内外爱茶之人和资深藏家所追逐

黑砖茶的创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体积庞大的里引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从而引起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叫地方政府这里解决这一问题。时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的彭先泽先生,经过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后,撰写了一篇题为《辟在安化不能压砖》一文,并见诸报端,引起政府和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1939年5月,彭受托至安化试压黑茶转,当时在安化的江南坪(现在江南镇)仿照湖北羊楼洞的压制方法,用木制压机压制样砖数片,送往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检验。6月接到复电:“样砖色味俱佳,唯砖身松弛,诸嘱压紧。”7月于湘潭订购铸制手摇螺旋压机六部,12月压机运回。1940年1月装制,3月正是开工压制,其产品据当时旅居江南坪的泾阳茶商称:“砖身紧致,色泽艳丽,香味醇厚,其品质在泾阳砖之上,并经重庆中国茶叶公司检验,电复堪合俄销,交由中国茶叶公司销售,自此,安化开始压制黑砖茶。

产品外形 传统黑茶砖每块重2公斤,呈长方砖块形,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为适应大众化的需求,安化厂家研制了多种不同的规格,制作工艺更为巧妙,使茶品极具人性化,加以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适于烹煮饮用,为黑茶里面的主流品种。

黑砖茶原料

黑砖茶的成份为80%的三级黑毛茶和15%的四级黑毛茶,以及5%的其他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8%。这些不同级别的毛茶进厂后,要进行筛分、风选、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合乎规格的半成品,做到形态均匀、质量纯净。半成品再经过蒸压、烘焙、包装等工序,制成黑砖茶。黑砖茶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多样。砖面端正,四角平整,模纹(商标字样)清晰。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

黑砖茶冲泡方法

①功夫泡饮法:取茶适量,按功夫茶泡饮方式冲泡饮用。

②杯泡法:用如意杯或紫砂壶,取适量茶先用沸水润茶,再浸泡1—2分钟后即可饮用。 ③传统煮饮法:取茶适量,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停火滤茶后,分而饮之。

④奶茶饮法:按传统煮饮法煮好茶汤后,将奶、茶汤按1:5的比例调制,然后加适量盐,即调成具有西域特色的奶茶,橙红的茶汤与白色的奶充分混合后呈现粉红色,十分漂亮,称之为“红粉佳人”。 ⑤冷饮法:按杯泡法或煮饮法滤好茶汤后,将茶汤放入冰箱或水井中冰镇后饮用,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

黑砖茶的功效 黑砖茶属于黑茶,黑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有效成分,中国西北民众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个茶指的就是黑茶。我们实地作过调查,牧民们反映,一天不喝黑茶肚子就胀,三天不喝黑茶人全身无力,就象病了一场一样。牧民们把煮过的茶渣给马吃,马也要精神得多。我们还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有些游牧民族放牧逐草而居,整个冬天根本没有蔬菜和水果,人体需要的植物性维生素完全取自于茶叶,一个冬天下来,人也健健康康,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黑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 另黑茶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清脂肪,减肥胖:黑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②清肠胃,助消化:黑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③清血管,降三高,黑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④清毒素,护肝肾 :黑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黑茶一般具有消食去腻、降脂减肥、降三高、解酒、暖胃、安神的功效,另外,还有补充膳食营养、抑制动脉硬化等的作用。

黑砖茶的贮藏

1: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极速氧化,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分,如日晒味,长时间不得消失。 2: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可适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可使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储存。

3: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而宜放置在开阔而通风的环境中。

思道黑砖茶

贡尖砖(750g)

重量:750g

年份:2011年

原料简介:天尖原料手工精制而成,出自洞市方溪传统优质黑茶产区,纯野生大叶,多为海拔800米以上原料。

工艺说明:此款贡尖为思道重要黑砖产品,采用木模纯手工精制而成,木屋风吹转化,松枝明火七星灶,愈陈愈香天下知

产品特点:口感霸道,大气狂野,茶过三巡,背脊发汗。经久耐泡,回味隽永。

高端定位,适宜爱好黑茶茶劲茶气客户的选择,宜细细品味,宜赠送贵客,宜收藏保值。是高端客户的不二选择。

蚩尤遗韵(500g)

重量:500g

年份:2011年

原料简介:洞市茶马古道木阳界高山一级荒山纯野生大叶黑毛茶,谷雨前采摘。

工艺说明:纯天然木制模具,纯手工压制。存放于洞市茶马古道古木屋藏茶楼自然陈化。

特点:野生劲道十足,大气狂野,茶味浓郁,松香味道高扬,茶体乌黑油亮,经久耐泡。茶叶条索粗壮肥厚,茶汁丰富,汤色橙黄明亮,通体透明。此款为珍藏级手筑黑砖,属于限量版特供品,产量稀少,强烈推荐资深藏家,茶客收藏饮用。

80年代原料02年压制巧克力黑砖(750g)

重量:750g

年份:2011年

原料简介:采用80年代的陈年米砖原料

工艺说明:采用巧克力的形状,米砖加工,口感更加细腻。

特点:巧克力形状易于定量,取茶方便,米砖形式口感更为细腻柔和,有明显的茶香和陈香味,口味香醇丝滑,汤色红浓透亮,汤色油亮。野生茶,嫩度高,浅发酵,具有极高的可收藏性。独特的兰香,适宜喜好茶香和茶劲的客户

90年代老砖(本地珍藏)

重量:2kg

年份:90年代末

原料简介:80年代陈年老原料90年代压制

工艺说明:本款产品,色泽乌润,汤色红亮如成年的拉斐尔,诱人的芬芳,齿颊留香的口感,润,滑,甘,醇。让人久久回味。口感香醇,陈香味十足,汤色红浓透亮,入口香甜,回味长久,叶底深黑,长年氧化明显,是资深藏家和爱好黑茶神韵陈香味顾客的首选。是安化黑茶陈年茶的上上品,也是赠送尊贵领导客户长辈的优质选择。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六
《安化黑茶的名人茶事》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1、日本对茶道的解释

日本人把茶道是位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几百年来,在日本致力于茶道研究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茶道下定义。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面对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如何给茶道下定义,可难为了日本学者。

2、我国学者对茶道的解释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

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左宗棠与清代湖南黑茶

清代后期茶马互市以及茶叶交易继续进行,茶叶的主要供给地是陕西、四川和南方的部分产茶地区,而负责茶叶运输的主要是西北、山西等地的商人。清代后期茶马互市中的甘商分为东西二柜,据左宗棠奏《变通办理甘肃茶务疏》载:“溯甘省茶商,旧设东西两柜。东柜之商,均籍山、陕,西柜则皆回民充商,而陕籍尤众”。

清代末期,运销西北地区的茶叶,除了陕西汉中茶叶外,南方茶叶(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以及四川的茶叶),尤其湖南黑茶,几乎占领市场。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陕甘回民起义的爆发,使西北茶叶贸易通道受阻,生意萧条,无人承领茶引,茶商拖欠课税。光绪元年(1875年),年事已高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同期整顿西北茶务,左宗棠实行四大措施。

一是豁免历年积欠,消除茶商顾虑。规定“豁免积欠课银,停止应征杂捐”见《甘肃新通志》卷22《建置志·茶法》。这一措施调动了茶商的积极性,许多商人改营茶叶。

二是另组新柜,恢复茶销规模。左宗棠整顿原有东西二柜,又组织了新的茶叶组织--南柜。据《清史稿》卷124《食货志五·茶法》载:左宗棠“遴选新商采运湖茶,是曰南柜”。南柜的茶商主要是湖南老乡,南柜在西北军政府的强有力的扶持下,经营业务和规模迅速发展,经营产品主要是湖南黑茶。 三是改引为票,严格税制。整顿茶务之前,西北地区的茶商一般靠“茶引”购买茶叶,当时规定1引80斤,茶商可不受数量限制,随意领取茶引,有的商人领取的茶引多达数十乃至百引。这样就使得茶引制相当混乱,既缺乏严格的管理,又易偷税漏税。左宗棠改“引”为“票”,“以票代引”。

四是鼓励茶商运销湖南黑茶,与外商竞争。针对外商在沿海各口岸购销茶叶的现象,左宗棠经过与湖南管理当局协商,对于持有陕甘茶票的茶商运茶过境时,只征收税金2成,其余8成由陕甘都督府补贴,在湖南应解甘肃的协饷内划抵。这一措施可谓一举两得,既激发了茶商经营湖南黑茶的积极性,又解决了甘肃协饷历年拖欠问题。

有关安化茶的各种茶歌、茶联

童谣

又出太阳又落雨,皇帝老子嫁满女。

公主公主你要嘛?太阳雨里长的茶。

天尖好,天尖香,皇母娘娘点嫁妆。

红木箱,檀木箱,喝到外孙当郡王。

云雾山,黑石村,烂石头里长黄金。

春天摘,夏天踩,骆驼背到天边去。

茶诗

《芙蓉江竹枝词》

陶澍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湖南坡茶》

晋商(清代茶商)

湖通四海遍地游,

南山松柏永千秋。

坡上名茶仙香味,

茶得丰年万古流。

左崇堂上书奏

国家按引收课,东南唯盐,西北唯茶。茶务虽课额甚微,不足与盐务相比,然以引课有无为官私之别,

与盐务无异也。道光年间,两江盐务废驰,先臣陶澍力排众义,于准北奏改盐票,鹾纲顿时,且有溢额;

曾国藩克复金陵,犹赖票盐为入款第一大宗,其明验也。盐票可改,茶可不可?……今拟仿盐之例,

以票代引。

1873年(同治末年)“改引为票,增设南柜。”

左崇堂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茶谚

采不尽的茶,剥不尽的麻。

安化山里不作田,三个月茶阳春吃一年。

吃饭靠天兜,用钱靠茶忽。

吃了谷雨茶,饿死郎中的爷。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相见恨晚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畅行天下数百年,经久不衰,秘诀就是它的品质有着极好的药效保健功能。现代人追求养生保健,渴望延缓衰老,而安化黑茶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茶中的多酚类、茶色素、茶皂素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和无机元素类,对人体都有极好的保健作用。而黑茶的主体性功能成分是多糖类化合物,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糖代谢,能防治糖尿病,抗衰老、抗癌变、抗血凝、血栓,降低血脂、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

黑茶蕴含的有益元素远远优于各地同类茶品,西欧诸国很多茶家则称赞黑茶是“益寿美颜的神茶”。近几年,日本专家还在茯砖茶中提炼出了一种比黄金还贵重的保健品,更使黑茶添了一层神秘和尊贵的色彩。

外省、外国客人绝大多数以前从未接触过黑茶,品饮后往往会说:安化黑茶比普洱茶好喝,在汤色、香醇、回甘、耐泡等诸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他们讲解黑茶的历史后,客人往往啧啧称奇,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博士说:“茶文化的精髓是和谐,黑茶历久弥香的特性是中国人和为贵的民族品格的完美体现,湖南大力发展黑茶确实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日本中国茶普及协会会长北岛勇说:“日本国民有‘喜新厌旧’的倾向,持续增长30年的中国茶市场出现了一时的停滞。日本下一波中国茶的消费热潮将以黑茶作为动力,我们很关注湖南的黑茶。” 美国茶叶协会、理事会和特色茶学会主席JosePhp·Simrany说:“作为美国人,我很荣幸能够品饮到这么神秘、这么奇妙的茶。我们正在学习品味独具特色的茶,而这神奇的茶全世界只有湖南有,美国人肯定喜欢。”这位典型的山姆大叔还表现出特有的激情,握紧拳头喊:“Let/"s make it happen(让我们去实现它)!”

左宗棠与安化黑茶

左宗棠在安化小淹居住8年,与陶澍又是亲家,熟知安化黑茶。

左宗棠原是一位私塾的教书先生。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二次赴京会试落第后,只好仍执教鞭。道光十六年,他25岁就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校长)。这年9月,陶澍到江西检阅军队,顺便取道萍乡经醴陵回安化省亲。醴陵知县得知两江总督陶澍要路过,特意准备了馆舍,还请主持渌江书院的左宗棠写了一幅对联,表示欢迎和敬仰。陶澍一到馆舍大门,就被那副鲜红醒目的对联吸引住,他停步一读,只见对联写道: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上联说的是道光皇帝去年(道光十五廿)12月召见陶澍,询问他家庭和他年轻时在安化故乡读书的情况,还特意给陶澍读书的印心石屋御书题赠“印心石屋”四字匾额的故事;下联借晋代陶渊明之曾祖

父陶侃曾督八州军事的典故,一方面对陶澍阅军归来,家乡子弟正以颂扬和敬仰的心情盼他荣归。

陶澍看了对联,大为赏识,就问知县这对联出自谁的手笔,知县告知为渌江书院主持左举人宗堂所作。陶澍既托知县请左宗棠一见。陶澍见了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谈吐不凡,视为奇才,他们谈至深夜……以后,遂定忘年之交。

道光19年(1839年6月2日),陶澍逝世后,左宗棠没有辜负陶澍之托,于次年从湘阴老家赴安化小淹陶澍府第来教陶澍之子陶桄的书,一连教了8年。陶桄16岁了,左宗棠又携他到长沙深造成才,并与左宗棠长女结秦晋之好,传为佳话。

左宗棠后来成为了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湖南统帅之一,督师甘肃。

明清时,安化黑茶运抵陕西泾阳压制成茯砖,再转运甘肃,新疆等地区,但在咸丰,同治年间,陕甘回民掀起抗清斗争,战乱10余年,致使经营黑茶官茶的陕、甘、晋商逃散,安化黑茶引茶运销几乎停顿,仅由私人少量运去。战事平定后,持引至湖南安化采购,运至兰州。每年运销量黑引茶低于咸丰以前3~3万担。

早年在安化小淹陶澍家教书,已身为陕甘总督的湖南籍人士左宗棠,对安化黑茶熟悉,甘肃又恰是引茶商采购湖南安化黑茶的中心,于是上书奏:

“国家按引收课,东南唯盐,西北唯茶。茶务虽课额甚微,不足与盐务相比,然以引课有无为官私之别,与盐务固无异也。道光年间,两江盐务废弛,先臣陶澍力排众议,于准北奏改盐票,鹾钢顿起,且有溢额;曾国藩克复金陵,犹赖票盐为入款第一大宗,其明验也。盐可改票,茶何不可?…今拟仿准盐之例,以票代引。”

以上书奏就是说,左宗棠看到茶引制,不改革不行了,援引老朋友,也是老家原有两江总督陶澍在官盐经营上发放盐票的办法,要在茶叶经营管理中也实行茶票制度,革除以往茶政之弊。朝廷准奏后,1870年(同治末年)“改引为票,增设南柜。”

当时茶票发放的具体办法:一是把茶商以前所欠的茶税全部免掉,而且不准再乱收其他杂费,二是不分省域定额,只要想经营者都可以领票,不论多少。凡是在陕西与甘肃两省经营的茶商,一律要在领票时把税上了。一时缺钱的,可以在当地找担保;三是还税按所得税缴纳,杂课按营业税缴纳。分俩种:内销的一引(票)缴纳白银一两,至多不超过二两;出口的茶叶,要加一倍缴纳。

左宗棠为了鼓励茶商运茶,与湖南巡抚协商,凡是领有陕甘茶课的茶商,运茶过境,只缴纳税额的20%,其余的80%由甘陕负责补贴。

左宗棠这一改革措施的实行,1873年试发放835张茶票,没想到竟被茶商一抢而空,1875年发票一案1462票,茶商领票后,直接到湖南安化等产地贩茶,从水路或陆路运到西安西北的泾阳压制成泾阳砖,包装成封,运到兰州销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左宗棠这一茶事制度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安化黑茶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黑茶边销和出口俄国的贸易问题,亦为以后边茶供销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安化黑茶前景喜人 专家力赞保健功效

近些年来,由于湖南省各级政府的支持,市场对于黑茶保健功效的认可,茶市掀起安化黑茶热。安化黑茶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祥和中国节申遗专供茶;走进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获得了各方面的肯定。

“一块石头,一朵金花”,安化黑茶的神秘功效来自于黑茶神秘的金花--冠突散囊菌,金花的神秘来自于一块神奇的石头--冰碛岩;安化黑茶,世界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七
《安化黑茶增值与贬值源于收藏方法》

安化黑茶增值与贬值源于收藏方法

2012年01月11日 21:44 大连日报

饮茶之人与藏茶之人,同为爱茶之人。相比饮茶之人,藏茶之人要更精细,也更主观,因为所泡之茶乃是自己藏出来的,成败完全在于己身,怨不得旁人。 对于安化黑茶来说,越陈品味越好,而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孤品更是贵过黄金。同时外形独特的茶品置于厅堂又具有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目前,收藏黑茶已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一种潮流。

增值收藏首要考虑的是茶品的历史意义,只有富于历史意义的茶品,增值的空间才会大。

(1)选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茶品,如20世纪40年代生产的黑茶砖、50年代的千两茶,天、贡、生尖茶,60年代初期的花砖茶,因为这些茶品是湖南紧压茶的起始产品,具有"文物"意义。但存于世上的已成孤品,自然价比天高,大多已有价无市。正所谓"千金易得,一茶难求",这类茶品很难购到,且极易被假冒之货蒙骗,应引起高度警惕。

近几年出产的黑茶茶品,尤其是采用高档原料精工制作的黑茶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从黑茶原料革新的角度来说,这是"划时代"的黑茶茶品。且每批次数量极为有限,这类茶品升值潜力大,速度快,如益阳茶厂的黑茶饼、极品茯茶、一品茯茶等,价值与日俱增。

(2)选购茶品批量小的黑茶品。"物以稀为贵",茶品批量越小,求购的人就越多,升值的空间越大。

(3)选购好品牌的茶。目前,各种品牌的黑茶品充斥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真正具慧眼的收藏家选择的是名牌厂家生产的茶品,一是质量过得硬,二是名牌厂家具有名牌的内在价值。

(4)选购茶品外形美观,富有艺术性的茶品。

(5)选购时注意包装完整,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黑茶茶品的保存方法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为特殊的一大茶类,它与日月同在,与环境共生,其他茶类忌氧化,忌潮湿,而黑茶却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品质不断得到升华。 l。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极速氧化,如臼晒味,长时间不得消失。

2.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储存。

3.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而宜放置在开阔而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历时三五十年的陈年老砖茶可能会在砖片表面一层寄生"茶虫","茶虫"并不可怕,是茶叶陈化的结果,带有虫块的陈年老茶对身体并无害处。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八
《黑砖价格-湖南安化黑砖茶的价格》

黑砖价格-湖南安化黑砖茶的价格

“野尖黑茶•黑砖茶”: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湖南安化黑砖茶价格详细介绍:

怡清源黑砖礼品茶,祥和中国节申遗专供茶纪念茶;

黑砖价格暂时未定,欢迎访问怡清源黑茶官方网站了解最新情况。

安化黑茶世博纪念茶-黑砖茶的价格-湖南怡清源安化黑砖价格4988元。

怡清源黑砖茶新品。

黑砖价格暂时未定,欢迎访问怡清源黑茶官方网站了解最新情况。

礼品茶木盒黑砖价格,黑砖茶的价格;

湖南怡清源安化黑砖茶价格2850元。

黑砖原料选自安化、桃江、益阳、汉寿、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黑砖茶在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

黑砖茶的功效1:清脂肪,减肥胖:安化黑茶天尖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黑砖茶的功效2:清肠胃,助消化:安化黑茶天尖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黑砖茶的功效3:清血管,降三高:安化黑茶天尖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黑砖茶的功效4:清毒素,护肝肾:安化黑茶天尖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九
《安化黑茶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

安化黑茶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

(一)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牛产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荣: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有的科普文献中,把安化黑荼原料描述为粗老梗叶,所谓“梗子撑得船,叶子包得盐”,认为黑茶是一种粗老茶(低质大路茶)。其实,这是对安化黑茶的一种偏见,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误解。成熟茶叶“嫩者优,老者劣”,其实不然。成熟茶叶(粗老粳叶)形成的埘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嫩茶叶更丰富,却苦涩味重,而安化独特加工工艺解决了苦涩味问题,当年加工的安化黑茶就可以饮用。当让世人知道了黑茶的原料与茶品类之后,就更会了解到传统的篓装黑茶中的上吊“芽尖”和“白毛尖”对原料选用的要求,并不亚于现时的名优绿茶,所加工出来的黑毛茶紧结扁直,白毫隐现。1950年代加工的“天尖”茶所用原料都是一芽二、三叶,比现时的普通绿茶原料还要细嫩。近几年加工的黑茶新品种如极品茯茶、一品安化茯茶、精品黑砖茶、特制安化于两茶等都是采用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

(二)工具设备

茶叶采摘后,安化茶农家制黑毛茶叫“初制”,其工具设备是:

①炒茶锅灶:大铁锅。

②炒茶叉:制术叉以代手之活动,其叉多用油桐树枝条,便于操作使用。

③草把:川稻草扎成草把2个。炒茶至相当程度,炒茶人左右手各执一个,以便盛茶及扫茶出锅之用。

④揉荼机。

⑤蔑篮:都用篾制,大小不一,以盛茶叶。

⑥焙炉、七星灶。

⑦具备规模生产条件的,用杀青机、揉茶机、自动干燥机和七星灶。

(三)加工工序

1.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所以在杀青前应先洒水(俗称“打浆”或“灌浆”),一般每5千克鲜叶加水0.5千克,露水叶、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可以不洒水。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气,有利于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手工杀青:一般以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杈为工具,采用多量高温(一锅炒4~5公斤,火温约260C~300C)短时和“双亮双渥”、“渥多量少”的炒法。

机械杀青:目前黑毛茶杀青主要采用CC50型湘新式杀青机和C184型杀青机。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后,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干克,并依鲜叶老嫩、水分含量来调节锅温进行闷炒和适时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开茶门。

2.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否则将会使叶内与叶脉分离,形成“丝瓜瓤”,茎梗表皮剥蒋形成“脱皮梗”。

3.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甯、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刘湿度保持在85%以上。

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晰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肖叶色已变黄褐,肯气消除,发出甜酒糟香气,手伸入堆内感觉发热,茶堆表层出现水珠,叶片黏性不大,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5.干燥

茶坯经过渥堆后,解块复揉并及时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有别其他茶类,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叫间一次干燥法。传统烘焙采用特制的“七星灶”,即灶的进口用砖砌七个孔,以松柴明火烘焙,但明火不进灶孔,不忌烟味,烘茶坑分大中小,大坑一次可烘茶200千克以上,中坑100千克左右,小坑50千克。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十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

(四)黑毛茶样茶标准

企业收购黑毛茶时能按质公平评价,加工传统黑茶产品时所用原料有标准可依,保证各类品牌茶的品质,安化县茶业协会于2007年制作了黑毛茶样茶实物标准。

有了黑毛茶样茶标准,可以规范企业凭样茶标准按质论价,收购黑毛茶,可以规范企业生产加工品牌茶行为,是什么样品质的黑毛茶就筛分、拼配加工什么样的传统“安化黑茶”品牌,如用一级1至3等黑毛茶加工天尖茶,就不能用二级或三级黑毛茶加工天尖荼。这样,规范了原料使用标准就可以保证历史品牌的品质

黑毛荼样茶,是按照历史传统样茶等级制作的,分特级、四级16等。

黑毛茶样茶标准列表如下: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篇十
《晋商与安化黑茶》

晋商与安化黑茶

摘 要:晋商,一群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创造了中国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票号、钱庄、驼帮、万里茶路„„。安化黑茶,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着其独特的做工和口味独树一帜。晋商与安化黑茶的结合更是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给晋商带来的是无数的财富,给安化黑茶带来的是百年不倒的品牌。

关键词:晋商 安化黑茶 行商遗要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19-02

一、安化初印象

2012年11月初,我们有幸去黑茶故乡——湖南省安化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去时北方的树木早已凋零,俨然一副冬天的模样了,但是安化县却还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坐在车内,透过车窗玻璃,一路上看到都是民宅、农田和如画般的山水河流。各家都在自己两三层高的住宅四周种满了青菜、甘蔗和桔子树,不远处的山上长满了竹子、杉木和各种不知名的植物,路旁仅次于湘江的湖南第二大江——资江在缓缓地流淌着。由于天空还飘着小雨,所以雾气很重,在雾气笼罩下的安化有一种格外的朦胧美。

安化县位于雪峰山的北段,资江的中游,是湖南省面积第三大县,县境内的山地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81.94%。安化多山、多雾、气候

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自宋代置县时就有关于制茶的记载,茶叶销售在清朝达到顶峰,最盛时县内有茶行300多家,至今仍有名号记载的百年老字号茶行就有200多家。我们采访的江南镇边江村,最盛时有11家茶行。茶行与其它各种商铺依江排列,行人在商铺廊檐下行走,“五里长铺,下雨不会打湿脚”。边江人自豪地说,别看他们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但在当时却是安化县最为富庶的地方,流传至今的谚语:“江南豆腐,小淹酒;人参燕窝,边江有。”说的就是当年人们想吃人参燕窝,想买人参燕窝,只能到他们边江来,别处没有。我们是顺着晋茶商当年的办茶手册——《行商遗要》的指引来到边江的,因为《行商遗要》的作者说他们当年来安化办茶,就住在边江村的刘迪吉生记茶行。

二、关于安化黑茶

当年晋商不远数千里,经历重重考验,越过重重障碍来到安化,完全是安化黑茶的魅力。湖南产黑茶的地方很多,但是安化黑茶凭借其县内所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了品质最纯正、优良的黑茶。从初制安化黑茶到现在已有约500年了,在这500年中起起落落几经风雨。大致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安化黑茶的产生。安化县很早就出产茶叶,历来有“先有茶,后有县”的说法,唐代著名的“渠江薄片”就出自安化县。自宋代熙宁五年(1072)置县,元祐三年(1088)就在资江滨设立了茶场制茶。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安化上贡“四保贡茶”22斤,嘉靖元年(1522)县内初制黑茶,因产自湖南省安化县而得名——安化

黑茶,万历二十三年(1595)被定为官茶。

2.安化黑茶的壮大与发扬光大。在清朝,安化黑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晋商在安化当地大量收购和加工制造黑茶,并不远万里把他们销往新疆、内蒙等边疆地区和蒙古国、俄国、英国等国,使其曾一度驰名海内外,每年出口俄罗斯的酒多达数万担,甚至数十万担。不管是贵族还是贫民都喜欢上安化黑茶,至今在一些边疆地区还流传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3.安化黑茶的衰落。安化黑茶曾一度成为朝廷贡茶,是古代名茶之一。但是由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时局混乱不堪、社会动荡不安、剥削不断加重和交通梗阻,商人再也无力去安化办茶。虽然此后以彭先泽为首的安化人经过不断努力,在安化成功制成黑砖茶,并不断推进黑茶的发展。但是总体上来看,却是许多茶园荒废、茶场不再,安化黑茶产量大幅缩水,在50年代几近绝产,以至于其后来在茶叶市场上默默无为。

4.安化黑茶的再度崛起。2007年安化县政府决定每年拿出1500万元来发展安化茶叶的生产,恢复其传统产品的生产,重塑安化黑茶产销大县的形象;2008年安化黑茶在全国黑茶市场上占有了50%的市场份额;2010年5月25日,上海世博会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文化日活动在世博会湖南馆隆重举行,黑茶成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2011年,白沙溪奥运纪念版千两茶以200万元的天价被神秘夺走,一时间安化黑茶出尽风头;至2012年初,安化茶园面积已有2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了3.16万吨。

三、晋商与安化黑茶

1.晋商与安化黑茶的历史渊源。说到安化黑茶,就不得不提起当年的晋商。晋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他们活跃于当时祖国的大江南北,哪里有人烟、哪里有机遇,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晋商运用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聪明灵活的头脑、坚韧不拔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在明清时期将其商业称雄于天下,成为十大商帮之首。晋商经营业务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小到卖葱卖蒜,大到经营钱庄票号。而茶叶就是当时晋商所涉及的一大重要行业领域,安化黑茶就是当年晋商贩卖的一个主要茶叶品种。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晋商就将办茶中心转移到安化一带,带动了安化茶叶的发展。晋商在安化收购加工茶叶,并把制好的茶叶通过船运、车运、驼运等方式运往万里之外的新疆、蒙古和俄罗斯等地销售,使那里的人们认识、了解并喜欢上了安化黑茶。即使几百年后的今天,那些地方依然还有人记得当年的安化黑茶。而今天的安化人在推销其安化黑茶时,一定会提起当年的晋商。可以说,是晋商在几百年前就创造了“安化黑茶”这个品牌,并使安化人受益至今。

2.晋商来安化办茶时间。晋商来安化办茶始于何时,在现在的学术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多学者都认为,晋商来安化办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由于去福建的道路受阻所以才转道安化;但是以伍湘安为代表的一部分安化本地学者认为万里茶路就始于安化,晋商来安化办茶要早于福建,他们的理由除了茶马交易的历史和安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运输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物证,是保留

至今的一口古茶钟。根据茶钟上的文字记载,这口茶钟是晋茶商在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铸造的。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晋商开始来安化办茶的准确时间,但是在笔者看来,应该比上述两种观点的时间都要早。理由是在1994年从祁县民间征集的《行商遗要》手抄本的最后有一篇题为《中华民国元年九乡人言污谤我号不正变狡,心中忿怒,故作此据》的文章,其中提到“予旧号三和,齐嘉靖末年来安采办黑茶”,说明嘉靖末年作者所在的“三和号”就已经来安化采办黑茶了,而“三和号”就是山西祁县的茶商的一个商号。当然“三和号”也不一定是来安化办茶最早的商号,所以晋商来安化办茶的时间或许还应该在嘉靖末年之前。

3.晋商对安化黑茶发展的作用。最早来安化办茶的商人其实是陕商,而并非晋商。但却是晋商把安化黑茶推向了其历史最高峰。保守的估计,从明嘉靖末年到民国初年,晋商在安化办茶的时间持续了300多年,在这期间形成了产——运——销一体化的产业链。这给晋商带来无数的财富,同时也推动了安化黑茶及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

首先,晋商来安化办茶,推动了当地茶叶种植的发展,增加了茶农的收入。若在采茶季节,茶叶却无人问津,那么茶叶最后只能化作春泥或者当作柴火般的被烧掉了。相反,如果市场上购买茶叶的商人络绎不绝,那么茶农自然就有了种植茶树的积极性。当年大批晋商来安化办茶,使茶叶变成了畅销品。所以,当地茶农不断扩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2450.html

    【安化黒茶找人的方法】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