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一
《椑阖第一》

鬼谷子·捭阖(baihe)

作者:佚名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 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 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 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 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 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 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焉。口者 ,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 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 ,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 」、「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 」、「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 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 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 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揭示事物变化的征作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通用性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能进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是困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要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计谋有与自己不相同的和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区别对待,也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严寒机密。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让对方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因此而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自谓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通

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结束使万物发展变化。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睦变化,事物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的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以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戳、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作“终止”。凡是那些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此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有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的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绺和开端;阴的方面,到了极点显就反归为阳。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开拓热就与之相成。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阳气来结纳阳气,要用外来约束。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并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二
《捭阖》

【捭阖】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联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之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好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以感悟到,圣人生活在天地间就是做大众的指导者。通过观察阴阳变化来对事物做出推测.判断,并进一步把握事物的存亡之理.测算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通晓人类思维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预兆,从而控制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圣人在世界上始终是奉守与大自然阴阳一体的变化规律,并以此驾驭万物的.事物的变化虽然非常难测,然而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周密地审察它的变化规律,揣度它的变化情况,测量它的能力大小,再比较技巧方面的孰优孰劣.

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以晋升也可以辞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都要仰仗自然之道来统领他们.审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的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出它们的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要表达的思想.开放的办法是相反的,通过反复考察,以便勘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实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寻求有利时机.开放时使之显现;封闭时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与对方情感一致;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与对方诚意不同.至于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清楚,要明白对方的计谋有与自己不同之处,有与自己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同时要注意按照对方的思想意愿,区别对待.无论意见与对方相同或相左都要顺从对方的意愿.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处事缜密.周密最重要的是要精细,要合乎事物发展规律.让对方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

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探测出对方在各方面的实力和表现.圣人要为此而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现有实力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焦虑.因此,所谓开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让别人进来.所谓封闭,或者通过封闭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他人离开.开放与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阴阳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一年四季始行.终结促使万物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万物变化莫测,无论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的现象,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顺首先慎重地观察万物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维系于此.口是心灵的门窗,心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口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法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所谓[捭之],就是使之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使之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做[终止].凡是那些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与它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些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与它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按崇高的原则加以引导,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则按卑下的原则引导对方.用卑下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用这个道理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可以游说天下.要做小事,要进入无限微妙的境界-阴;要做大事,要进入无限广大的境界-阳.所有的损害和有益,远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在阴.阳的变化中运动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终点,开端是阴;阴的方面,到了极点就反归为阳.凭

[阳道]的运动者,在活跃中道德也就会与之相生;以[阴道]而运动者,在安静中, 有力相助,自成形势.所以,用[阳]来求得[阴],就要用道德来包容;用[阴]来求得[阳],就要施展力量.[阳君]与[阴臣]相互追求,就是遵循[捭阖]之理.这就是天下的大道理—阴阳之道,也是向他人游说的基本方法.捭阖阴阳之道,也是向他人游说的基本方法.捭阖阴阳之道,是万物的根本道理,是天地之间解决万事万物的关键所在.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三
《捭阖》

【名称】《捭阖》〔bǎi hé〕

【年代】先秦

【体裁】散文

【出处】《鬼谷子》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捭①阖②

粤若稽古③,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④。观阴阳⑤之开阖以命物⑥,知存亡之门户⑦,筹策⑧万类⑥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⑩焉,而守司(11)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12)。变化无穷,各有所归(13)。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14),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15)之。审定有无与其实(16)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17),阖而捭之(18),以求其利(19)。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20)。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21)。离合(22)有守(23),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24),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25),而与道相追(26)。捭之者,料其情(27)也;阖之者,结其诚(28)也。皆见其权衡轻重(29),乃为之度数(30),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31)。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32)。纵横(33)、反出、反覆(34)、反忤必由此(35)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36)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37)。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38)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39),故与阳言者依崇高(40),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41)。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42)。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①捭:开的意思,敞开心怀积极行动,采取攻势,或接受外部事物及他人的主张和建议。

②阖,闭的意思,关闭心扉,把进来的事物化为自己的事物,或不让外来事物进入,取封闭形态。

③粤若稽古,粤,语助词。若,顺;稽,考察。意为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 ④先:先知先觉,此意指尊者,指导者,先驱者。

⑤阴阳:《易经》上的用语,指创造宇宙空间万物对应的两种气。阳意味春、光阴、君、男性,是积极的行动,阴意味着秋、夜、暗、臣、女性、消极的行动。 ⑥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观察阴阳变化来辨别事物。

⑦存亡之门户:指生死之理。

⑧筹策:计算策划。

⑨万类:万物

⑩朕:指征兆、迹象。

(11)守司:看守加以管理,以便救亡图存。

(12)其道一也:大自然的规律,凡圣人的道理就有一个。

(13)各有所归:世间一切事物各有归宿。

(14)审察其所先后:应该先的事物应居先,应该后的事物就居后,一切都应该调查判定。

(15)以牧,进行调查。

(16)实:实情。

(17)指:意同宗旨。

(18)阖而捭之:假如明白实情;就应自行闭藏或开启。

(19)求其利:研讨对方所说的善恶利害。

(20)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放使事物显现,或者封闭使事物隐藏。

(21)原其同异:探讨事物相同与不同的特点、性质。

(22)离合:离,不一致:合,一致。

(23)有守:确立自己的观点而信守之。

(24)欲捭之贵周:周,不遗漏,要行动时,必须作周密的考虑。

(25)微:微妙。

(26)与道相追:合乎道之理,与道相贴近。

(27)料其情:检验实情的真伪。

(28)结其诚:结,坚定,使诚意坚定,有好结果。

(29)权衡轻重:衡量比较事物轻重。

(30)为之度数:测量重量和长度的数值。

(31)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如果不合一般事物规律,圣人就继续引导。

(32)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就像春夏秋冬,万物均在变化一样。

(33)纵横:自由自在的变化。

(34)反覆:或离反或复旧。

(35)由此:根据捭阖原则。

(36)道之大化,说之变:大化,变化。“说之变”,游说原则和主张灵活运用。

(37)终始其义:万物始终保持着阴阳变化之理。

(38)诸言:各种言论。

(39)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或开放或闭藏,都以阴阳之道试行。

(40)阳言者依崇高:和情之阳者交涉时,就谈论崇高并对之加以试行。

(41)无所不可:游说人,游说家、游说国、游说天下,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42)阳还终始,阴极反阳:意为阴阳运行,彼此相生,互相转化。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如果我们试着去考察古代的历史便可发现,从前在于天地之间被称作圣人的人们,都是芸芸众生的先导。他们通过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正反因数和由此导致的结果来判断命名事物的性质种类,然后再通过(观察或者参与)谋划实施事物从开始到终结的变化过程来验证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影响事物存在与消亡的普遍道理,从而通达人的心理与感情的变化原因,最后能够从事物出现的细微征兆(情感的变化或者外物的变化),就能推断出事物的变化趋势,从而能够掌握住万事万物的变化关键。所以照此看来,普天之下的圣人们,从古到今,都遵守相同的办事原则。虽然事物的变化是无穷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归宿。有的阴,有的阳;有的柔,有的刚;有的开放,有的闭合;有的舒缓,有的紧急。

但是圣人都能够用阴阳的道理,捭阖的手段掌握住事物的变化关键。首先周密地考察相关事物各因素之间的轻重缓急,衡量性质的轻重和作用的优劣.比较技艺的短长。譬如贤能和不肖,聪明和愚蠢,勇敢和怯弱,仁爱与义气,虽然是有差别的,但有的时候都可以放手使用,有的时候都可以拒绝不用;有的时候都可以加以提拔.有的时候都可以予以斥退:有的时候都可以轻贱.有的时候都可以推崇。这些都应该根据具体的形势和相关的人心感情来决定选择运用。然后要周详地判断事物的虚实真假。先顺从对方的喜好习惯以便了解他的本性。再以隐蔽巧妙地方式来试探分析对方的言行.再以相反的方式来验证。从而探寻出对方的内心情感,最主要的是把握住对方的意图。无论是使用捭阖的那一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效果。有时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某种行动想法来诱使对方,有时沉默隐蔽自己的意图来封闭对方。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事物接下来的变化已被自己了解掌握;向对方沉默隐蔽自己的意图.是因为还没充分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最后游说时用捭还是用阖,一定要审察清楚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对方的计算谋划。然后再根据这些来分析联系对方和我方的目的,以及事物和谋划相同或相反的地方。如此圣人就可以确立与对方是合还是分的结论。是分是合都有了充分的依据,又能以迎合对方的意图习惯且符合常规律的方式来办事。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留下后患了。

如果用开启自己来诱使对方(又名拨动),需要的是有充分的情报和周详的谋划;如果隐藏意图暗中打击对方(又名蔽藏),需要的是隐密而不为人所知.周详和隐密

的最关键处,是在于它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本质却隐蔽巧妙并符合自然之道。开启自已诱使对方,是了解对方并能够把握住主动;闭合自已封闭对方。是为了坚定对方的诚意(排除对方犹豫不决的因数)。这些都详细的了解之后,再对事物做出重要与否的判断,确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圣人思考问题的方向就以对方为主。如果对方的意图无法揣摩.那么就不能从对方身上找出解决方法。圣人就只能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捭就是通过公开诱使的方法来游说,以此来诱导出对方的真实意图,使对方接受我的主张:阖就是通过隐密打击的方法来游说.使对方放弃原有的意图。总之,捭阖的方法是自然之道的体现(阴阳规律)。天地通过白天和黑夜,使阴阳二气发生变化,使四季交替运行,万物化育生长消亡。游说中的纵横变化,对道理的反复阐述.也都是通过捭阖的变化来实现的。。

捭阖,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游说之辞的变化方式。一定要预先了解它的变化方法。口是心的门户,心是思想的主宰。人们的志向、欲望、思想、智谋等等,都通过门户表现出来。所以,要用开启和闭合的变化来控制思想的表达。所谓"捭",就是开启自己,就是拨动对方,就是正面游说,所谓"阖",就是闭藏自己.便是封闭对方,就是反面游说。说话时如果阴阳协调,开合得当,那么两者就能相辅相成,无论是让对方开始还是终止,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讲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扬名、宠爱、财利、得意,这是"正面游说",这是"为了激发兴趣";讲死亡、忧患、贫贱、困苦、受辱、抛弃,失利、失意、有害、受刑、被罚,这是"反面游说",这是为了终结意图"。各种言论属于正面一类的,都叫做开始,它从正面游说利益好处,从而激发了别人的兴趣;各种言论属于反面一类的,都叫做终结,它从反面游说危害的坏处,从而终结别人的意图。

捭阖的方法,如果根据阴阳的方法来解释。那么,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这是依据按崇高的原则(把对方的追求提拔到一定高度)来怂恿对方,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这是依据对方切身的利益(把结果的害处归结到对方身上)钳制对方。用卑下的手段来求取局部成功,以崇高的方法来获取大众支持。用这两种手段来游说,没有什么意图不能探究出来的,没有什么观点不能游说进去的,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用这个道理可以游说一人,可以游说一家,可以游说一国,可以游说天下。如果从小的方面来游说,为的是,做到不存在内部的间隙而被小人所离间;如果从大的方面来游说,为的是,做到不存在外部的区别而被公众所疏远。增加或损害.离开或接近,背离或返回,也都是用阴阳捭阖之道来控制的。面对(有利的形势或者积极的人事物)就要主动作为,面对(不利的形势或者消极的人事物)就要待机隐藏;面对有利的形势就要发表主张有所作为,面对不利的形势就要隐藏意图寻求间隙。阴阳是反复运动的.阳发展到极点,转化为阴;阴发展到极点,转化为阳。凭“阳道”(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对方追求)来使对方行动的方法,在交往过程中好感就会产生生,以“阴道”(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来使对方放弃的方法,现有的形势就不会再恶化。所以,用“对方所喜欢的”来改变“自己所厌恶的”,就要用对方喜闻乐见方法来进行;用“对方所厌恶的”来求取“自己所喜欢的”,就要使对方感到后果的严重而不得不放弃。(用公开的

方法去追求隐蔽的意图,要用好处来诱导;用隐蔽的方法达到公开的目的,需要用非常的手段来箝制)。所以事物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通过捭阖(言说,沉默,展示,闭藏,言善,言恶)的途径。这是天地间阴阳之道的体现,也是游说别人的方法。它是办好万事的先决条件,也是在形势不明时行之以圆通的方式、在形式明了之时行之以方正等各种手段变化的途径。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春秋时人,诸子百家之一。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学的鼻祖。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千古奇人。他最出名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其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四
《鬼谷子捭阖第一》

《鬼谷子》捭阖第一

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 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 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 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 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 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 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焉。口者 ,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 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 ,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 」、「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 」、「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 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 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 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翻译对应:

(捭:双手用力向前推。阖:古代的木门扇,从内向外关闭。开与关这对矛盾如何处理。怎么去打开的心灵,打开后怎么让别人彻底的相信你。这个就是捭阖要达到的目的。人生无非就是进入与退出。关闭与打开。人这辈子要做的就是这两个字。怎么让人认同自己,怎么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当然这里,鬼谷子是将的如何借助他人的平台的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如何给自己搭建平台,自己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主张,鬼谷子没有深究。不过可以从文章中得到启迪。)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对自己的定位。对这个世界上聪明人的定位。稽:考察,验证。众生:芸芸众生。先:比芸芸众生先把握这个世界。第一句鬼谷子讲,他的这个结论是考察了那些古代的历史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处于天地之间的聪明人,他们是这个天地之间芸芸众生的先导,先知。鬼谷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一先一后。先知就应该统领知道后知。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因为有差别,那么在认识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上就有先后的不同。他们的不同在哪里呢?聪明人与一般人的六个区别:1、他们观察阴阳怎么消长的,然后根据阴阳消长来命名、驱使万物。2、了解把握明白那些事生存那些是死亡的开关。3、计算筹划万类他们之间是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的。4、通晓人的内心变化的规律。5、能够发现事物变化最初的征兆。6、他们了解了这些就一直守护着他们发现的秘密。聪明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从古代带现在,他们都是没有变化,都是一样的。这里含有精英天定的意思。道:指“为众生之先”。众生:不仅仅指人类,

还指其他的非人类。换句说法就是那些人是聪明人呢?就是能够做到上述6点的就是聪明人。阴阳:古代中国人认为这个世界是由阴阳构成的。阴阳是构成万物的主要力量。庄子“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开阖:阴阳的消长。命:命名、驱使。筹:筹码,古代的计数工具。策: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类:类别。守:守护。司:管理。

鬼谷子对精英的要求很高。高就高在做到这些很难。在古代也许简单一些。这些要求做到了几乎就像天神一样无所不能。观、筹、达、见、守。六个动词就是六个行为。要求聪明人不仅能想到还要能做到。想到就难,做到就更难。鬼谷子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要求。主要是对精英的要求。在古文字中繁体的圣是指耳朵眼睛聪明的人。简体的圣是指在田地里认真耕种的人。

观什么?远观。仔细的体察。阴阳这个是怎么运转。阴怎么开闭阳怎么开闭,阴阳之间怎么转化的。观察明白了阴阳的转化,就能给万物命名,就能驱使万物。这里说的是万物的本源。

知:明白,知晓。门:大门。户:窗子。两扇叫门,一扇叫户。存:存在,生存。亡,死亡。

筹策:用工具模拟演算万物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的。这个就了不得了啊。怎么筹策的呢?鬼谷子没有说,留下了千古之谜,也是遗憾。不过我们这个时代有电脑可以在电脑上模拟。仿真机就是筹策的现代形式。

达:道路通向八个方向角达。理:玉石的纹理。明白通晓人心的优点缺点在不同状态的下的心理反应。

观是向自然学习,筹是模拟演算,达是人心。只有把三个方面都研究透彻了,掌握了他们的秘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关键在于能够发现变化的征兆。能发现的前提是对万类的始终进行演算过,做到了了然于心。鬼谷子对人的要求太高了。语言中渗透着一种高度的自然。相信人是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也能把握万类的命运。不但能把握还能按照万类的特点和规律,用一定的形式让万类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变化的门户在哪里呢?鬼谷子在这句中给出了答案。变:物体生长到极限叫着变。化:从旧的中产生了新的叫化。变化没有穷尽,但是他们都有他们各自的归宿。这个归宿在哪了?在四个方面。1、有的阴,有的阳。2、有的柔,有的刚。3、有的开,有的闭。4、有的快速的奔跑,有的正跃跃欲试,像拉开的弓那样等待发射。按易经的说法是:在天叫阴阳,在地叫柔刚。这个就是因环境不同而命名的不同。开闭指的是万类与外界的交流。驰张指的是事物自己的运动过程。)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jì]巧短长。

(一:一旦。门户:指刚柔、阴阳、开闭、驰张。圣人,聪明人掌握了门户之后怎么办?1、度量他有几斤几两。

2、度量他的才能后能量如何。3、比较校正他的智慧多少,能不能发挥它自己的潜能。有没有那可能性可操作性。)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技巧短长的具体内容:1、人的品质贤德或不贤德。2、人的智力的高下。3、对待一件事的态度:勇敢还是胆怯。

4、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否遵守规矩。这些是有差别的。因为有差别,才能被聪明人利用后运用。运用的关键是:无为。)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审定什么?审定权和能,审定技巧短长。权能是看不见的,技巧长短是能看见的的。看得见的叫实,叫有;看不见的叫虚无。嗜:嗜好,人的特别的爱好。欲:欲望。随:跟随,观察。跟随观察别人的嗜好和欲望就可以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排:分析,排列。微:私下,悄悄的。与人交流谈话的技巧:1、对别人的谈话,私下悄悄的进行分析,然后用不同的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说话的真实想法,说话指向的目标是什么。2、关闭说话,悄悄的用不同的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寻求别人这么说话对他有什么好处。3、公开的给他指出,是因为和他的情感是一致的;不说话,啥也不说,目的是为了表示出你和他是不同路上的人。4、能够实践或不能实践,一定要先仔细审查他的计谋,找到这些计谋之间的相同和区别。计:具体的操作过程。谋:操作的大原则或思路。5、离开或者与他结为一体,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先要放纵或听从别人内心的目标。如果内心的目标和你的一致,就结成一体。内心和你的目标不一致就离开。)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捭阖在具体运用时的原则:就是周密。周:没有遗漏,该想的能想的可能性都全部想到。周密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内在的品质是与“道”想跟随的。道的品性就是周到秘密。所谓的阳光普照,但是却不能知道为什么会那有那么多

的光能。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别人的内情。阖的目的是为了和别人结成一体,精诚一致。要达到这个目的的聪明人就必须一是能够把握别人的轻重,就给别人出主意;不能把握的就给自己留后路。中:符合。权衡度数:设定的标准。一切以我为中心。)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的四条出路:1、鼓动别人说出来。2、让别人接受你的谈话。3、你和别人结成同盟。4、你离开别人。捭阖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也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懂得捭阖的人,他们的目的是让阴阳、四时产生变化,在变化中来改变万物。鬼谷子对人的自信和自负。那些能够做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人,他们的根本的思维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他们完全的掌握了捭阖的规律。通过捭阖达到自己的目的。)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道的变化,游说言辞的变化都是通过捭阖来驱动的。作为游说者就应该事先了解掌握,对变化的可能方向有准备。这个关系到成败、关系到人的命运。嘴巴是心的门户。心是我们神灵的主人。神指后文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人的这五类都是受人的神的主管,都是从嘴巴进出的。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要最嘴巴进行管制的根本原因。豫:事先。审:从上到下仔细观察。就像祭祀中把祭品放在祭台上等神的享用一样。志:已经发生的产生的记忆。意:心中想要做的。喜:开心。欲:欲望。思:大脑不听的想某事。虑:有目的的思考。智:大脑的敏锐和思维能力。谋:对某事的操作过程的设计。)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捭阖的内涵。捭指的就是主动出击、主动说话、光明正大,可以公开的那些行为或思想。阖指的就是关闭自己拒绝别人、自己不说话、不能公开的那些思想或行为。捭阖就像阴阳那样一直相互的迎合,从开头到结束都是相互的适宜的。)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的外延。也是阴阳始终的外延。鬼谷子在这里做了完整的罗列。那些谈论怎么活的寿命长的、怎么样内心才没有内疚的快乐、怎么有钱有地位、怎么获得尊重和荣誉、怎么获得突出的名声、怎么去赚取利润、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意志满足的、怎么满足自己的喜好和欲望的,这些就是阳,这些也叫着开始。那些谈论死亡逃跑的、谈论内心担忧和祸害的、谈论没有钱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谈论困苦和被侮辱的、谈论被抛弃被损害的、谈论利润失去的、谈论失去梦想的、谈论害处的、谈论坐牢和被杀害的、谈论被污名和被处罚的,这些叫阴,也叫结束。总的原则,那些效法阳一类的语言都叫开始,那些效法阴一类的语言都叫结束。)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捭阖这个规律或总原则的运用,可以拿阴阳这个概念来验证。1、与那些有行动能力的有阳光心态的人说话,你的依托的基础就必须崇高,说话的基调以高尚的有活力的语言或内容为主。与那些内心蔽塞没有活力的人说话,你语言或内容的基调就必须是说些细微的事。2、对那些细微地位不重要的人,你的态度是放下自己的身段,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对那些有地位的人,你的态度必须向上,有积极的心态活语言,他们才能接受你。3、按照1、2这个原则去说话,就没有你不能得到的,也没有你不能进入的,你做什么都能够做到。你可以游说个人、游说家庭、游说国家、游说天下。出:别人的内心的表达。入:进入别人的内心。可:可操作。)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游说的语言说它小,就小得不能在小,内部没有边界。说它大,在外部也大的没有边界。增加减少、离开或结合、背叛或恢复,这些都可以用阴阳这个规则来驾驭它们。)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阴阳的运行方式:1、阳开始发动运行的时候,那么阴就静止吧自己收藏起来。2、阳发动向外的时候,阴就跟随着进入阳留下的空间。3、阳回到自己的起点或终点的时候,阴也就回到自己的起点终点。阴到极致就会回到阳,阳

到极致就会回到阴。用阳的内容来发动,那是因为品德相互的催生。用阴让人安静,那是因为外在的形态能够相互的补充。用阳去求阴,那是用品德去让阴动起来。用阴去结交阳,那是用力量去施加影响。阴阳相互追求,这个就得靠捭阖了啊。捭阖就是天地阴阳的总规律,也是游说别人的法则。这个也是在干任何事之前必须掌握的。这个就叫着方圆的门户。用圆规划园,用矩尺划方。规矩在自己的心中,规矩在捭阖之中。天地阴阳就是最大的规矩。说话办事符合天地阴阳就是最高的境界。)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五
《鬼谷子之捭阖》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粤若,发语词,无实际意思,不做解释。

“为众生之先”,是指在德行、智慧、修养等方面高于众生,所以才能查察天地阴阳之道,帮助众生繁衍生息,所以才能知晓治世化育之道以引领众生。

开阖,开的意思就是开启,阖的意思就是关闭。但在这里的开阖,意思已被泛化,不是简单的门户开启和关闭,而事物相互作用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开阖,不仅是打开了和关闭了这么简单。打开还有一个度,即开多少,开一条缝也是开,开一半也是开;阖也是,有阖多少之分,全阖是阖,半阖也是阖等等。事物开启便会运动,关闭便喻示着藏隐,所以开也是喻示着运动,阖也就喻示着藏隐。

阴阳就像天地生育的两扇门,万物赖阴阳以生,赖阴阳以长,阴阳开阖变化,而万物得以滋生繁衍。万物不同,命名以区分,机理迥异,察阴阳以识别变化。故观阴阳开阖以识别同异,观阴阳开阖以命名万物。

圣人识阴阳变化,所以能把握万物消亡荣枯的关键,也就能谋划策使万物,使之避趋生死。门户即是枢要、关键、枢机。存亡之门户,即是趋避生死的关阀(关: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阀,是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等功能,关阀即是具有调控功能的关键时机)。 筹策,即是筹划策使,万类之始终,万类,万种品类,即是万物,终始,生为始,死为终,终始不是一个点,而是趋向生死的过程,筹策万类之终始,即是圣人依阴阳筹划策使,使万物趋向生死。 圣人之作用,不仅能司掌趋避生死之关阀,并依事理运筹趋向生死,还能通达人心理变化,觉察变化的迹象征兆,从而司掌生物趋向变化。

圣人在世间,观察天道变化、阴阳消长,查察变化之迹兆,司掌趋向之关阀,依道理而治世,循人心而化育,因此以成圣,以此以存世,自古及今,都是这样。

核查古代历史,可知圣人存在于世间,领先于众生百姓,能观阴阳开阖,以命名事物,能晓存亡之枢要,筹策万物之生亡,通达人心运化的道理,预见事物变化的迹兆,司掌变化的枢机。所以,圣人在世间,自古及今,都是一样的。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变化无穷,各有归属,或归于阴,或归于阳,或归于柔,或归于刚,或归于松弛,或归于紧张。所以,圣人只要司掌趋向之关阀,审查变化之先后,权衡变化之能量,而后较量技巧智谋以施为。贤德、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别,依据程度不同,有捭之谋,有阖之谋,能升进,能降退,能卑贱,能高贵,无为以治理。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

其旨,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仔细推究判定彼方有无,既是详细推究彼方有无某种情况,摸清己方所知晓或推测的情况的虚实,详细推究慎定之后,依据审定的彼方虚实情况,顺就彼方性情好欲,去窥探对方的真实意图。审定,仔细推究判定。志意,既是意图的意思,彼方的真实意思和志向。游说君王,得先摸清君王意图,怎么样去摸清君王意图?那就得了解君王的虚实,比如君王的兴趣、爱好、性格,然后顺着彼方的这些嗜欲,建立于彼方的谈论分为和良好关系,才可在于其交往中窥探推测彼方意图。

“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旨,阖而捭之,以求其利”,微微驳斥其言论,行捭阖之道,反其言而说,目的在于求的真实情况,难得的是能得到彼方意图。闭藏己方意图而实行捭之道,求的是对己方有利。不知晓对方意图,对方又不肯直言,有意隐瞒意图,此时,不妨微微驳斥其言论,言说与其所持相反的意思,以此求得对方的真实情况,得到对方的行事意图或者计划。排,驳斥。捭,开也,言也,在此可以理解为己方言说。捭反之,以捭之道,反其言语之意而游说。微排其言,虽有驳斥,并不激烈,彼方能接受,可继续言论,在继续的言论中,窥探彼方意图,如果言语驳斥过激,对方甩袖而走,或者更糟糕的,刺激彼方采取更激烈的应对,则事情陷入不可转圜。“阖而捭之,以求其利”,阖是闭藏,“阖而捭之”,闭藏己方意图,以言语诱使彼方,以窥探推测彼方意图。或者“阖而捭之”,“捭而阖之”,既是针对彼方采取捭阖之道,行捭阖以期丛中得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开,开言,即言说,或者是敞开心扉,把自己的虚实,以及意图毫无隐瞒的说出来,即开而示之。隐瞒自己的虚实和意图,在言论中不涉及自己要隐瞒的情况,即阖而闭之。开而示之,是因为彼此情性相同,正所谓志趣相投,很容易相互支持。阖而闭之,是因为彼此真心不同,意图相左。诚,即是真心,就是内心的想法、观点。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审明,审查明晓。即使推究明晓彼方所施的计谋,以推测探究彼方与己方的相同和差异。离合,背离与符合,有守,即是有所坚守,坚守的是己方的意图、利益。只要己方有所坚守,可以先顺从彼方志趣。强调不论怎样施谋游说,不要忘记本来初衷。对于如何实施捭阖之道,“阖而捭之”行不行,“捭而阖之”可不可以,还是要根据对方行事而定,但是不论实施那种捭阖之道,目的就是要推测探究彼方意图,判定是否与己方相同或者对己方有助益。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周,周到、周详。密,细密、缜密。贵,重要的。言说重要的是周到、周详,闭藏重要的是要细密、缜密,周详和缜密,重要的是细微,即是说要说的周详,藏要藏的严密,如大道之潜隐,不着痕迹。

审查判定有无,依据其虚实,顺遂其嗜欲,以窥见其意图。微驳其言,反其意而说,以便得到实情,最重要的是明了其意图。捭阖之道,求其利己。或者开言示诚,或者闭藏以隐己。开言而示诚,在于彼此情志相同,闭藏以隐己,在于彼此异心。行或不行,审查明晓其计谋,推究其与己异同。心中有所坚守,言行可有背离,先顺从对方意图。开诚言说,贵在周详,闭藏缄默,贵在缜密,周详或者缜密,都贵在微细,微细之极,与道相类。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

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凡事情不明朗,自然猜度揣测,揣度猜测而有所得,依据揣度猜测而为之筹划。捭阖之捭之道,是开诚以示己,是言说以套话,就是主动的说明己方的真实情况和意图,或者积极的与对方言论以套取彼方的虚实和意图,捭之道就是积极主动的与彼方亲近言说,以动制静。捭阖之阖之道,是闭藏己方虚实和意图,由彼方言说其虚实意图其而纳取其谋划,是闭藏己方虚实和意图,由彼方言说虚实而去弃其谋划,阖之道就是静默观察彼方意图谋划,与己方有利则纳取鼓励,与己方不利则设法去弃,以静制动。总之,彼方与己方同利益则开诚布公,彼方意图谋划与己方有利则采纳,合乎己方利益则取之,不合乎己方利益则去之。

度数,度量测算,是指对事情的谋划,先揣测虚实而后谋划方略,方略定而后才能计虑实施。权衡,是权衡事情的虚实、轻重、缓急。彼方意图不明则权衡虚实,彼方意图已明则权衡轻重、缓急。

主动的袒露心声,是因为已经料到彼方的情性,闭藏自己的意图,在于和同彼方心意。对彼方情性轻重的权衡都能符合己方的揣测,并依据权衡为之度测,圣人因而为之考虑谋划。彼方情性的揣测不符合己方的权衡度测,圣人就从己方考虑谋划。所以捭之道,或者开诚而言说,或者开诚以听辞,阖之道,或者闭藏以取利,或者闭藏以去害。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

反,意为颠倒、倾覆,或者通“返”,意为返回、回归,均为由变而归始,即事物变化之后又回归事物的初始状态,如生而荣,荣而枯,枯而亡。反出,含出之意,有出而得反出,反复,因复而得反复,反忤,因忤而得反忤,说反出、反复、反忤,含阴阳消长变化,如言出、复、忤,则说起一端,定而不变,故说反出、反复、反忤,意思含义更为贴切隽永。“必由此矣”,“此”指捭阖之道,因捭阖之道以变动阴阳,故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捭阖之道。 化,指化生、化育,变者在春夏,化者在冬秋,春夏以生以长,故为生变,秋冬以枯以亡,故为化亡,无生不长,无长不枯,无枯不亡,生生不息,化亡不已。道之大化者,在于捭阖,在于阴阳,阴阳捭阖,以无形大道,化育有象万物。捭阖以变动阴阳,故捭阖为道之大化,以捭阖阴阳之变化,而变动万物生长枯亡。

捭阖之道是天地之道,捭阖变动阴阳,在四时开闭,以化育万物枯荣。反出、反复、反忤,必定是由此产生。捭阖者,化育万物之大道,在于其言说变化,说变化必定预审其变化。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在于言说事物的两面,没有具体而准确的意思。以捭阖论游说,言说为捭,缄默为阖,以捭阖论事情,谋划为捭,任由为阖,以捭阖论生死,生存为捭,死亡为阖,以捭阖论阴阳,阳为捭,阴为阖,捭阖没有具体所指,而又无所不指。阴阳是事物的两面,是说静止的事物

的两面,捭阖也是言说事物的两面,是说运动的事物两面,如树叶有绿、黄,绿为阳,黄为阴,树叶由黄变绿为捭,由绿变黄为阖。谈阴阳有消长,消长既为捭阖,故说阴阳相和捭阖,阴阳相和捭阖以变化,以捭之道谋事使其向“阳”的方向转变,以阖之道谋事使其向“阴”的方向转变。既有捭阖,便有终始,圣人运用捭阖,在于始其当始之事,终其当终之事,捭阖是手段,终始是目的,所以终始才是捭阖的意义。心有谋划,凭嘴言说。口如心之门,闭口不言,则谋划不能出,开口表达,则谋划才能为人知晓,所以嘴巴有开合,思虑、智谋、喜欲等有出入。

口者,是心的门户,而心主精神。志意、喜欲、思虑、智谋,而皆由口表达。故以口之合张,控制神思之出入。捭之道,是开启、言说、阳,阖之道,就是闭合、静默、阴。阴阳与捭阖相和,捭阖之意义在于运行终始。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都属阳类,是“开始”;所以,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都属阴类,是“终结”。与阳关涉的言论,都是“开始”,善言以开始行事;与关涉的言论,都是“终结”,恶言以终结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以阴阳来说捭阖,就是拿阴阳来进一步解释捭阖之道。“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意思说白了,就是顺着事物以引导。就是你喜欢什么,我就说什么,与贪财的人说利益,与好名的人谈荣耀,与溺色的人论美女,这样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说的是施展捭阖的方法。“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说的是功用,就是用这种方法没有事实办不成的,可以用来制人,可以用来管家,可以用来治国,可以用来谋天下。

“说”,不能理解为游说,如果理解为游说,意思就狭隘了,这里可以解释为“提到、提起”。说人,就是提起“人”,用来引入“人”的事,说家,就是提到“家”,用来引入“家”的事,就是说“管人治家”的事可以用上面说的方法。如果仅指游说,意思就太狭隘,理解起来也不贴切。“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意思就是没有事情不可以。拆开勉强解释为“没有能够逃出的,没有不能进入的,没有不可能的”,“没有能够逃出的”就是没有不可以、啥事都逃脱不了,“没有不能进入的”就是没有不可能、啥事都当不住。“为小无内,为大无外”,小而无内,小到极点,大而无外,大到没有边际,这里指世间的一切事情,再次强调“以下求小、以高求大”这种方法无所不灵。

益损、去就、倍反,皆是以阴阳治御事的结果,阳是动而行,阴是止而藏,阳是动而出,阴是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阳气启动而生德,阴气静默而成形,以阳求阴以德,以阴结阳以力,阴阳相求,便是捭阖之道。这是天地阴阳之道,也是说人的方法,在于万事之先,是“圆方之门户”。

事物皆有阴阳,阴阳有变化,而事物有益损、去就、倍反,阴阳消长以左右事物变化。阳动而有出、行,阴止、随而有藏入。那么什么是阴阳呢?阴阳潜隐于事物之内,无音无影无形,听不到看不着,虽然是这样,阴阳还是可以感觉的。阴阳潜隐于事物之内,以左右事

物变化,我们可以观察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变化的特征,来感觉阴阳各自的特性。阳呢,是动,是行,是出,阴呢,是静,是止,是藏,但是阴阳并不是固定不变,动而为静,行而可止,出而能藏,阴阳之间不断变化,阳极而阴,阴极而阳,阴阳循环,变动不息。阳动,就是阳气主运动,阳动伴随着德生,阴静就是阴气主静默,阴静伴随着形成。德生就是大德生成的意思,形成就是成形的意思。以阳求阴,就是阳向阴转化,就要依赖德化,以阴结阳,阴如果向阳变化,就要施加力量。正如道有大德而生天地万物之形。捭阖者,就是天地阴阳之道,是说人的方法,在行别的事情的前边,是天地的门户。

这段是用阴阳来试说捭阖之道理,捭阖既能行于阴阳,也能行于天地,故是天地阴阳之道,所以能说天,能说地,自然也能说人,也即是能行于人,“说人之法”,法同道,也就是说捭阖也是能说人的道理。古说天圆而地方,所以“方圆之门户”,也即是说天地之门户。

捭阖的道理,拿阴阳来说。与阳相言的,依归于崇高,与阴相言的,依归于卑小。用卑下以求微小,用崇高以求广大。用这样的方法游说,于对方之情无所不出,于己方之计无所不入,于事情而言无所不可。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人之间的事,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家庭之间的事情,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国家之间的事情,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天下之间的事情,小到极点,大到极限,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处理。增益、减损、离去、就近、倍增、反减,都是阴阳作用于事得结果。依于阳的方面都是积极主动的运行,依于阴的方面则是消极静止的藏匿。阳运动而出显,阴跟随而入藏。阳运行还归于阴,阴至极限反归于阳。以阳的方式运动的,德行会依随相生,以阴的方式静默的,形体会依随而成。以阳德而求阴形,是包含德行的缘故,以阴形归结于阳德,要施加力量的作用。阴阳相互转变,是源自捭阖之道。这就是天地、阴阳运行的道,也是游说人间的方法,存在于万事之先,称之为天地的门户。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六
《捭阖第一》

  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 始

。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 始 ,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 终,言恶以终为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 圆方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

之门户。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七
《捭阖第一》

捭阖第一

书名:鬼谷子 作者:不详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 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 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 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 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 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 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 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 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 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 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 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 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口者, 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 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 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 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 事者,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 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 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 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 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 是谓“圆方”之门户。

反应第二

书名:鬼谷子 作者:不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

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 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 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 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 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方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 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已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 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 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 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 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 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 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 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 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 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 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 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内揵第三

书名:鬼谷子 作者:不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 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 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 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 往独来,莫之能止。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 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 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 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

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

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 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 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 来,已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大仪。

抵巇第四

书名:鬼谷子 作者:不详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 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者,罅也;罅者,<山间>也;<山间>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 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事之危也,圣人知 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 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 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 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 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 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 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 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八
《品人诀》

品人诀

落到这个星球上,就在人群里。与人相处,这辈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个人都期望贵人出手,害怕灾星临照,其实是我们搞严重了,贵人并不永远光临,灾星也不时时顾盼,成与败,仅在那人生的一两个关口。贵人也并不往往是贵人,灾星也不一贯是灾星,当初以为是贵人,末后了常常是最大的灾星。因为我们抱着援之以手的希冀,留了最后一招退步,谁曾想,那是个泡泡,被下落的石头砸破,所以我们摔得更疼、更惨。

患难见真情,可是总不能等到患难了才分辨谁是知己谁是路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谁是猛士谁是鼠辈谁是至诚谁是奸猾吧!其实,露出狐狸尾巴,并不一定要患难,日常生活已经足够,因为生活里,到处是威逼利诱,一些压力,一些诱惑,就足以看清楚一个人。有操守没有,有骨格没有,一目了然。当然,水至清则无鱼,人不可能时时处处都一清二白、不近烟火(这样的人,往往更害人,他们更会刚愎自用、师心自是,这就是老残讲的清官更害人的道理),但不因人热、不掠人美,磊落浩荡,俯仰无愧,还是应该做到的。

生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更渴望真情,尤其是在漫漫寒夜里。那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就需要慧眼识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什么人安在什么位置,朋友说这就是汉高祖成功的秘诀。我辈常人,倒无此宏愿,但起码,得知道,谁值得交,谁不值得,谁是正人端士,谁是世俗常人,甚至,谁是奸险小人。

平居无事,历览前贤此类述著积年,或断章残简,或只言片语,要在有所启发,都一并记录下来。此刻串成文章,稍作疏释,与天下有心人一同正己正人。夸一句海口,“幸能正身,以正众生”(庄子语)。

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辞,或作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选将》)

辞、变、诚、德、廉、贞、勇、态,八方面把一个人看透了。辞是谈吐,变是应变能力,态,该是一个人醉酒后最本真的一面了吧。其他几方面都好理解,我们现在也常说。这八方面可以合观,也可以单看,一征有一个办法,一法看一种品行,真是太佩服古人了。尤其是问之以言,进而穷之以辞,直至明白显问,让一个人无有遁形,至少是在言辞上。以后言行符不符,只需要再假以时日观其行,就清清白白了。

酒、色、财,都是好东西,好东西面前,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操守,是个什么状态,这是看一个人的上佳时候。难、谍,好像是坏事,患难不用说,肯定可以看出一个人来,但间谍,仿佛是使了一些小手段,可是要知人,人前一面是不能全信的。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史记〃卷四十四》)

人都是有弱点的,一个人再会伪装,也不能摆脱他的生物属性。是人就不会是顽石一块,油盐不进,风雨不透,让旁人无从窥其中奥秘。有的时候,直接找到狐狸洞,并不是那么容易,反而跟踪一下一路上洒下的气味,也能推知个大概。这就是旁敲侧击之用。日常看他和谁接近,有钱了看他又和谁交往,发达了举荐的是什么人,落魄了有哪些事仍然不做,穷困了有什么东西依旧不取,五者,足以论定一个人了。这是司马迁在《魏世家》里记录的李克的话。人其实有的时候和狗一样,耳鬓厮磨靠的是气味,气味不投,绝难成群。这就为分辨他带来了便利。当然,天下就有一种人,生长在鲍鱼之肆,对各种气味都不再敏感,笑迎八方客,怀纳人鬼神。这样的人,和人人都混个脸熟,但也和人人都画个地界,不亲不疏、亦亲亦疏,保持在最“好用”的状态。他们把旁人都当成是供其驱使的后备马牛,或者是送其上天的替补青云,只盼哪天需要了,借力踩踏一下。此类人,要么是烂泥,要么是奸雄。烂泥无性格,奸雄得志后,则要把他借过力的都再踏到烂泥里,像汉高祖。这部分人的性格,貌似那五招定不出来,其实定得更准。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一集醒》)

为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 担当、襟度、涵养、识见,我想,该是一个想顶天立地,光风霁月的人需具备的品质了。人生不过百年,为了饱腹之食,蝇营狗苟是一世,坦

坦荡荡也是一世。尽管可能无钱,可能无权,可能无人艳羡,可能无人热捧,但你是你,是你的胸怀,你的志量,你的道义。

世上绝大多数的人,生来都伴有缺憾,坎坎坷坷,不能一生平易。困窘、孤苦、残废、狷狂,不一而足。豪杰之士和庸常俗人的最大差别,其实就显示在那么几步上:大事难事、顺境逆境,经过风霜富有修养的人一定能履之如常,普通人则跳不出愁苦惊怪去;一喜一怒,要看所为何事,喜怒到何种程度;沦在群中,也要看出常之处,因为如果是一颗珍珠,掉在泥淖里也会偶尔冒冒乌光。

未见形,圆以导之;既见形,方以事之。(《鬼谷子〃反应第二》) 初与人接,咫尺之间都是沟沟壑壑甚至是深渊,因为不知、不懂,所以难深、难浅。交浅言深,固然是危乱之道,但总是浅浅泛言,自己也会被误以为是无知无见的凡夫俗子,错失了与觌面之贤德请益深交的机会。人活着机心太重,不行,会让与你交往的人很累,浅亮透白,又不行,别人更累,因为只堪和你道家常,难于与你剖心腹。

既然讲“问之以言”“穷之以辞”,那么问、穷的方法到底该如何。起初,不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则需绕着圈子,远兜远转,把话说得既圆且密,就要看他在哪一点上回应、共鸣,一旦显形,你就有了对他的好招待,柤梨橘柚,你总算知道了哪一味可对方的口。抓住这一点,再明白显问几句,其肝其肺,难保不被你所窥。

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鬼谷子〃捭阖第一》) 语言是一个陷阱,这是人类无可摆脱的弱点。因为语言能产生出来,就是本心的自然外溢,脱离本心,伪饰胡编,迟早会露出马脚。

人的语言,只有两个来源,一是本心,二是编造。出自本心的,次次言说的就是本心,当然不会冲突;编造的,由于脱离了本心,编造的空间无限广阔,一个事项,可以有万千个说法,记忆力再好的人也难保不编过会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发现冲突就是意料中事,伪与不伪,日久自见。观一个人,从言上就可以得知大半,行只是一个候补的验证。 鬼谷子的第二句话,个人一直怀疑应该是“以见其实虚”,脱了一个“见”字。即,仔细考察他的有和无,看他哪些地方是实有,哪些地方是虚饰。再投其所好,看看他的志向。他所说的话,要稍微逆着一点回应,然后再顺随着,再逆反着,总之,要像频谱一样,围绕着他的话上下波动,看看他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这一招,实在是厉害。得知他的意图后,就需要不断对其往复追击,看看哪里对他最有利。其实,鬼谷子这段话的中心只有一个,即要得知一个人的真正意图,不能总是顺着他来,要顺逆兼顾,一会儿反对,一会儿赞成,这样才能探测出他真实想法。 然而,这都是通过语言。可是世间就是有人守口如瓶,腹大嘴小,深遵金人三缄其口之戒,相交半日,不得一言。对于这样的人,要得其旨意,恐怕通过语言是不行的。那就要综合利用上节当中的法子了。世间还有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九
《捭阖一》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篇十
《鬼谷子》

子部·鬼谷子

鬼谷子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

目 录

捭阖第一............................................1

反应第二............................................3

内揵第三............................................5

抵巇第四............................................6

飞箝第五............................................7

忤合第六............................................8

揣篇第七............................................9

摩篇第八...........................................10

权篇第九...........................................12

谋篇第十...........................................14

决篇第十一.........................................16

符言第十二.........................................17

本经阴符七篇.......................................19 转丸第十三 亡佚......................................25 胠乱第十四 亡佚......................................26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

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

子部·鬼谷子

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者,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世和经典教育·经史子集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方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已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4609.html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