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意思

| 英国移民 |

【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风雨飘摇的意思(一)
《“风雨飘摇路,漫漫咏絮才”》

“风雨飘摇路,漫漫咏絮才”

摘要:肖邦是波兰也是人类音乐史上著名的钢琴家,其钢琴音乐的魅力令人回味难以割舍,他的人生是短暂而又孤寂得,他的音乐内涵丰富,作品中总是浸入了丝丝缕缕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肖邦 钢琴音乐 家国情怀

一、钢琴中的诗人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著名的钢琴家,出生于波兰华沙,由于沙俄的侵略,祖国沦陷,1831年肖邦离开波兰来到巴黎。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喜欢诗歌,在波兰定居后教法文,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能够弹钢琴也经常教孩子们唱很多波兰当地的民歌,肖邦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也经常去乡间感受波兰的民间音乐,正是这种法国罗曼蒂克的艺术色彩和优厚的家庭教育,他6岁就开始写诗,7岁学习钢琴。他是个性格腼腆、聪明伶俐的孩子,音乐的才能在早期便显露无遗,7岁时便创作了《g小调波罗涅兹舞曲》,肖邦的音乐作品几乎全是钢琴作品,这包括2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24首练习曲、4首谐虐曲、4首叙事曲、24首前奏曲、3首即兴曲、19首夜曲、14首圆舞曲、55首玛祖卡、10首波洛涅兹、1首船歌、1首摇篮曲、1首幻想曲,他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一般的幻想。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软纤细的旋律、色泽优美的和声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肖邦的作品虽然具有如此魅力,却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意思,全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他是从诗的角度来吟唱每支曲子的,因此,波兰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称他为“钢琴诗人”。

二、花丛中的大炮

纵观肖邦整个艺术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沙时期

(1810-1830共20年),第二阶段是巴黎时期(1830-1849共19年),初到巴黎的肖邦并不引人注意,19世纪中期欧洲音乐的中心由维也纳转移到了巴黎,这里云集了很多当时文学和艺术界的大师们,像李斯特、考克布雷纳、梅耶贝尔、柏辽兹、凯鲁比尼、罗西尼等大师在巴黎非常活跃,巴黎沙龙式的艺术氛围使得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趋之若鹜,艺术生活绚丽多姿,肖邦在考克布雷纳等友人的支持下,于1832年2月26日在名闻遐迩的卡密尔?普莱埃尔的沙龙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此次音乐会肖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以细腻精湛的演奏技术、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征服了巴黎的观众,同时也震惊了许多音乐界的大师们,苛刻的乐评家费第斯写下了对肖邦的评论:“肖邦先生启示了某种创新的形式,这种形式日后可能会对音乐艺术产生相当的影响”, 李斯特在他所写的肖邦传记中说:“我记得他第一次出现在普莱埃尔的大厅时,那响彻屋顶的掌声似乎不足以说明他了不起的天赋„„”。 肖邦的友人安东?欧洛夫斯基说:“我们亲爱的弗里德里克风靡巴黎,整个城市为他如痴如醉”。从肖邦留存于世的很多肖像画以及友人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肖邦其实是一个面容清瘦、体质纤细、柔弱多病、有时甚至是过于憔悴的艺术家,但是他有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高贵的艺术气质,初看此人,很难想象来自波兰强悍的斯拉夫民族后裔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以至于肖邦很容易获得女性的垂怜,但是只要他坐到钢琴前面,他仿佛是音乐的圣灵一样,从天堂降临人间,那行云流水的旋律,精致的和声、细腻的触键、强大的音乐张力将人们时而带到天国、时而又送返人间,

人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他起伏多变的乐思击的粉碎,德国音乐家舒曼说:“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三、丝丝缕缕的家国情怀

音乐会在巴黎的成功,使得肖邦迅速挤身于世界顶尖级的音乐大师的行列中,他成为了巴黎一些著名沙龙的宠儿,也是上流社会竞相邀请的新贵,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寓居巴黎期间,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现在有种流行的观点说爱情、爱国主义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两大主题,笔者不大苟同,笔者认为这样阐述肖邦的音乐创作特征似乎过于笼统,缺乏人情味,要研究肖邦的音乐必须先要了解其人,尽管肖邦离我们已经有160余年了,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肖邦传纪以及肖邦身边人的记载来了解他,李斯特曾是肖邦的挚友,号称钢琴皇帝,他就写下了重要的了《肖邦传纪》,再就是法国的贝尔纳.加沃蒂也写了一本《肖邦传》,被现在的学者认为是研究肖邦的权威之作,和肖邦生活了近9年的女友乔治.桑写了《我的一生》一书,其间就真实的记录了大量有关肖邦创作、生活、心理等点点滴滴的事情,在这些传记中,肖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长期患病的身体、细腻柔弱得感情、冷淡矜持得自我、辛苦而又唯美得创作, 通过研究这些资料,笔者认为,肖邦是一个稀世卓越的音乐家,是我们整个人类音乐的骄傲,但并不是一个伟人,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只是一个恋家、渴望真爱、多情却又孤独的艺术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孤寂的人生,使得肖邦所有的感情只能通过钢琴来宣泄

肖邦20岁时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巴黎,至此他长期漂泊域外他乡,他为了尽快适应巴黎,立足于巴黎,他终日的生活就是准备音乐会,拜访名人,应付社交,由于肖邦的内心封闭或者说性格内敛,人们大多见识的只是他的才华,并不能进入他的生活,他也没有多少真正的朋友,所以说他的一生总是孤寂而又神秘的。肖邦与朋友相处总是很被动,他缺少舒曼式的炽热感情,也缺少李斯特式的征服欲望,他总是很冷静,人们都说他是浪漫派的代表,殊不知他骨子里执拗的坚持着古典主义的传统,他从不去演奏时下很流行的曲调,他与每个人都刻意保持着距离,不被人左右。肖邦的作品很少冠以明确的标题,他也反对别人将他的作品臆想,肖邦很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绵绵不尽,这种思想感情总是贯穿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尽管自己的祖国遭到沦陷,令人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投入到实际反抗行动中去,哪怕是公开的口头表达,他只是用音乐来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肖邦的练习曲op10之3,E大调,后人命名为《离别》,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 这其实是一首发自肖邦内心深处的哀歌,但是肖邦本人却很少去谈论这首作品。 (二)长期患病的身体,使得肖邦及其音乐充满了情绪化的色彩

肖邦20多岁时得了严重的肺结核,此后一直脸色苍白,柔弱多病,他不能在公众场合呆的太久,几次露面便使得自己染上了可怕的欧洲流感,身体每况愈下,从此肖邦离群索居,艺术创作也受到了限制,思想显得压抑,多愁善感,脾气孤僻,作品中总是浸入了自己愁苦的思想,“如果说肖邦的情绪有时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肖邦在马霍卡岛的努力主要都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不论在音乐的色彩或是情感上,几乎全是忧郁,内省而痛苦的,悲伤的C小调波兰舞曲(Op.40, No.2)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挫折的爱情,使得作曲家变得敏感脆弱,憔悴不堪、最后走向死亡

爱情是肖邦音乐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可悲的是他的爱情之路非常的坎坷与挫折,在波兰期间,他曾爱上一个波兰的女高音歌唱家康丝坦雅,无法自拔,但这却是一场单恋式的爱情,康丝坦雅完全没有感觉到。当肖邦去世多年后康丝坦雅获知这段奇异的爱情传闻时,她非常惊奇得说:“他十分的神经质,充满了想象力,却无可依靠。”肖邦离开波兰后,最初在维也纳停留,此后肖邦再也不没能见到康丝坦雅了,而维也纳也似乎并不欣赏肖邦,肖邦本人也说这里的人只是喜欢华尔兹。在旅途期间,肖邦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后人称为革命练习曲,相传是肖邦闻听华沙沦陷的事件后悲愤而作,这无从可考,作品以铿锵有力、狂飙突进的左手急速音流、伴以右手果敢坚定的旋律、以及宛若作曲家本人在安慰和诉说的中部抒情段落,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肖邦极度困惑的情感与最隐秘的思绪。在巴黎期间,他又恋上了一个贵族小姐玛利亚,可是由于肖邦的健康原因以及贵族阶层的门第观念,玛利亚的父母直接拒绝了肖邦的求婚,肖邦伤心不已,他觉得是这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这种忧郁沉沦的情绪好长时间都弥漫在他许多的作品中,例如他的第二首谐谑曲OP.31,还有著名的《葬礼进行曲》都反映了此刻肖邦极度的沮丧和失望。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是肖邦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夫人的爱情,乔治?桑夫人比肖邦大6岁,并且是3个孩子的母亲,他们的爱情如今看来都非常之奇怪,令人不可思议,首先女比男大,二人的专业领域不同、性格反差大,肖邦维护传统、乔治?桑却反传统,肖邦温婉典雅,而乔治?桑随意不修边幅,较为强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却互相吸引,肖邦越来越倚靠乔治?桑了,在她身上肖邦找到了久违的母爱和安全感,而乔治?桑也乐于充任肖邦的保护神。乔治?桑在给其友人写信的时候称呼肖邦为其孩子,他们保持了将近9年的关系,正是由于乔治?桑对肖邦的呵护,肖邦的艺术创作达到顶峰,产生很多重要的作品,如《降A大调波罗涅兹》等,作品中浸入了肖邦对家国的思念情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痛苦的分手,这对肖邦简直是个摧毁性的打击,没有了爱人的关怀,肖邦的病情加重,他的创作走向低谷,1849年10月终于在孤寂中死去,遵照他的遗嘱,友人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陪伴他的是一杯来自故乡的泥土,他所有的朋友都来参加了他的葬礼,但是乔治?桑并没有出席。

肖邦是波兰的也是属于世界的音乐家,他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艺术,他走了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经典作品,尽管他的躯体早已消逝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你若聆听或者弹奏他的作品,其思想情境便不断从作品中涓涓流

出,很容易让人感觉到他的音容笑貌,这恐怕就是钢琴诗人肖邦永恒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风雨飘摇的意思(二)
《风雨飘摇的佳兆业》

龙源期刊网

风雨飘摇的佳兆业

作者:刘正

来源:《中国房地产·市场版》2015年第02期

从去年11月开始的房源接连被锁、管理层变动,以及由此触发的提前还款条约、金融机构纷纷要求查封其资产、上海青浦项目转让终止,这一系列事件使得佳兆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回首2014年上半年,佳兆业的负债情况可用“健康”来形容,手握现金高达百亿元。2014年1-11月,佳兆业的销售金额超过270亿元,业界预料其可完成全年目标300亿元。而佳兆业旗下的多个项目销售情况良好,深圳地产公司还连续两年获得深圳楼市住宅成交量、成交金额的双料冠军。

然而之后的情况急转直下,佳兆业的危机源自深圳房源被锁。据佳兆业公告,2014年年底,佳兆业位于深圳的大鹏假日广场、悦峰花园、前海广场等多个项目被相关部门“锁定”。1月15日,位于杭州五常区的佳兆业西溪璞园项目,共计749套房源亦加入锁盘之列,锁房危机也首次扩展到了其他城市。

接下来的高管团队剧烈震动,以及由此触发的连环债务违约,深圳项目两个合作伙伴的退出,与上海万科项目转让协议的终止……一系列事件的轮番上演,一步步将佳兆业推入深渊。 在佳兆业危机加重的同时,业主也开始担忧房子是否会受到影响。1月13日晚间,佳兆业深圳各楼盘数百名业主聚集到佳兆业城市广场进行维权,并打起了“佳兆业购房者向政府请愿”的横幅,希望政府能够出面保障业主的权益。但目前佳兆业和政府方均未对业主的维权行为作出回应。在重重危机下,佳兆业或将走上破产重组的道路。

让一个房企在某个城市的全部业务处于“休克”状态,这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反思其症结所在,当属“旧改”时期政商联系紧密埋下的祸根。其实在国内,不少城市旧改项目都是市场化运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单靠市场化手段开发商很难完成拆迁,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去引导和协调。因此,在保证不触及红线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完善的规则让政府部门与企业更好地各司本职,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诚如王健林所言,“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才是新形势下房企的明智选择。

风雨飘摇的意思(三)
《成语复习小卷九及答案》

成语复习小卷(九)

命题:贾克文 审核:边 强 时间:20分钟

①同学们,清除垃圾,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这是我们 的责任。

②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 。

③老师常常把张帆和王茜 ,认为他俩成绩突出,其实王茜不仅成绩好,工作能力强,同学关系好,歌也唱得好。

④今天的中国,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但与旧中国已不可 。

A.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B.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D.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2、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213国道从映秀往上一直到松潘县川主寺,两侧山体滑坡、飞石是 。

②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一夜之间竟发生了10起枪击事件,至少造成4人死亡、9人受伤。这在任何地方都无疑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然而美国各界却对此 了。

③在阳光下,周围远山就象洗过一样, ,青翠欲流。

④我们这些年龄较大的知识分子,对解放前祖国的苦难,是 的。

A.家常便饭 习以为常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 B.习以为常 家常便饭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

C.习以为常 家常便饭 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 D.家常便饭 习以为常 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

3、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这个朴素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是男子们开始了 的议论。 ②怪声怪气的谈话声,充满阴谋诡计的 声„„同那吸烟人喷出的烟雾一块儿飘散开来,使整个大厅烟雾腾腾,噪声四起。

③要加快建设步伐,必须认真学习新的科学成就,也要振作精神大胆创新,不能 地老是跟在人家后头。

④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 的道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

A.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B.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C.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 D.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

4、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中国画在世界绘画中 ,自成体系,我们自己若不重视它,任其衰落,不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全世界的美术界和绘画爱好者。

②平时不论大会小会,讨论会发言,吴守融从来不出格,不 ,大多数是附和别人的意见。 ③小姜接到家中的信,知道父亲已经病好出院,非常高兴,几天来的烦恼都被赶得 了。 ④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的人们, 以来,一九二零至一九二二年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A.独树一帜 标新立异 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B.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C.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D.独树一帜 标新立异 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5、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叙利亚危机正在不断升级。巴萨尔政权处在 的状态之中。对此,德黑兰不能无动于衷,对叙利亚的支持也有与日俱增之势。这体现了伊朗和叙利亚确实是同命之鸟。

②无论从哪方面看,意大利的经济都已成为 的比萨斜塔,它的轰然倒下会是一场真正的灾难。

③第一个印象总是 的„„需要在它身边停下来,仔细地端详,看多了,听多了,才能有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

④他 地把这部诗剧读了一遍,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A.摇摇欲坠 风雨飘摇 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B.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C.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 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D.独树一帜 标新立异 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6、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 ,马虎了事。

②但他又告诫他们:在思想尚未成熟,生活经验尚未足够丰富的时候,不要 ,“不必硬造一个突变的革命英雄”。

③文学创作的源泉在生活的深处,支撑时代最本质的地桩在社会底层。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本质,只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抬高,国家才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优。反之, 难以支撑一个民族的强盛和发达。

④有的是在做黄金的迷梦,想于未来成为一个慈善家。有的是 的冗人。

A.囫囵吞枣 生吞活剥 醉生梦死 花天酒地 B.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 醉生梦死 花天酒地

C.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 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 D.囫囵吞枣 生吞活剥 花天酒地 醉生梦死

7、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回顾过去五年发展、十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鼓舞人心;谋划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令人 。

②赵大妈前天接到大儿子的来信,今天又收到小儿子的立功喜报,难怪她一天到晚 ,精神十足。

③许多在也门和沙特边境的非洲难民挣扎在 的死亡线上,他们现在急需人道主义救援。 ④前面堵着是往昭通方向去的车,后面跟着的是往永善方向的车,车上的乘客有老有小,由于错不开车,已经是一天没有吃饭了, 的声音不断传来。

A.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饥寒交迫 啼饥号寒 B.欢欣鼓舞 欢天喜地 饥寒交迫 啼饥号寒

C.欢欣鼓舞 欢天喜地 啼饥号寒 饥寒交迫 D.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啼饥号寒 饥寒交迫

8、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在会上指出,这一届的政治局常委在下一届五年里面必须很好的抓住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这个机遇再丧失,中国的前途就 了。

②她望望眼前这个干瘪的女人,又看看饿得 的孩子,心里难过极了。

③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放弃,否则, ,实在可惜。

④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许多还是靠政策的支持,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过早地把促进经济的政策退出的话,就可能 ,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

A.岌岌可危 奄奄一息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奄奄一息 岌岌可危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C.奄奄一息 岌岌可危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D.岌岌可危 奄奄一息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9、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职场让人紧张疲惫,家却让人放松踏实。职场的人,相处只是为了共事,表面上其乐融融,没准儿私底下 ,打得头破血流。家里的人相处,是基于亲情,表面上吵得天翻地覆,其实全是关心。

②水深也好水混也好,收藏市场的 提醒我们要摆正心态,不盲目也不怕输,不然还不如对收藏领域敬而远之。

③有风险才会有攀登,有困难才会有突破,有压力才会有奋起,有风浪才会有搏击。因此我们要学会面对种种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决不能 。

④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 。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

A.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 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 B.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苟且偷生 苟且偷安

C.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苟且偷安 苟且偷生 D.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 苟且偷安 苟且偷生

10、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傍近铁路的河堤,更是牢固严实, ,简直连个蚂蚁洞的孔隙也没有给洪水留下。 ②李闯王骑在乌龙驹上,立于通向江岸路口, ,左右的亲兵都张弓搭箭,引满待发。 ③大厦上的红红绿绿的灯如玛瑙和翡翠一般的流动,反映在海里,使人感到象是 一样。 ④特别是她„„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 ,曾经有过多少淡月清风之夜半睁了美妙的双目,玩味着她自己想象中的好梦。

A.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海市蜃楼 空中楼阁 B.坚如磐石 稳如泰山 海市蜃楼 空中楼阁

C.坚如磐石 稳如泰山 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D.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空中楼阁 海市蜃楼

成语复习小卷九答案

1、答案:C (“义不容辞”重于出于道义而不推辞;“责无旁贷”偏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却,且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同日而语”指同一人、物前后比较。)

2、答案:A(“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这两个成语都有“很平常,不足为奇”的意思,但有区别:①“家常便饭”用法相当于名词,经常跟“是”一起构成合成谓语,有时也做“成了”“成为”的宾语;“习以为常”用法相当于形容词,多作谓语和定语,一般不作“成了”成为“的宾主,也不跟“是”构成合成谓语。②“家常便饭”的意义和用法都跟“习以为常的事情”相当;③当这两个成语都作“事情”的定语时,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记忆犹新”和“历历在目”这两个成语虽然都“记得清楚,没有忘记”的意思,但有区别:①历历在目”有两个相关的意义:(一)是“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的意思。(二)是“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的意思。其中

(一)义跟“记忆犹新”区别明显。(二)义跟“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意思相近。②“记忆犹新”重在(记忆)保持不变;“历历在目”重在(情景)清晰重现。③“记忆犹新”只能以事为对象,不能以人为对象,“历历在目”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④都能作谓语,但“记忆犹新”前边能加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的“对„„”作状语。“历历在目”则不能。)

3、答案:B(“交头接耳”和“窃窃私语”这两个成语虽都形容人们低声交谈,但有区别:①“交头接耳”偏重在“形”,形容彼此暗暗交谈的形态;“窃窃私语”偏重在“声”,表示低声交谈。因此“窃窃私语”可以修饰限制“声音”;“交头接耳”则不能。②“交头接耳”经常修饰限制“谈”“说”“评论”“议论”“谈论”等动词;“窃窃私语”则不能。“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这两个成语都有“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的意思,但有区别。①“按部就班”有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的意思,“循序渐进”无此义;②“按部就班”强调“条理”的意思,“循序渐进”突出“逐渐”的意思;③两者都可用于学习、工作、计划等,但是,相对地说,“按部就班”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多用于学习训练;④“循序渐进”有“前进”的意思,可用作“大路”的定语,“按部就班”则不能这么用。)

4、答案:D(“独树一帜”与“标新立异”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自成一套,与众不同”的意思,但有区别:①“独树一帜”有是“单独树起一面旗帜”的意思,多形容建立一支独立队伍,“标新立异”无此义;②“独树一帜”多作褒义用,“标新立异”多作贬义用。“标新立异”临时作褒义用时必须加上引号,或采用扩展式。③同是作褒义用时,“独树一帜”偏重在创立新派,“标新立异”重在显示特点。“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四散消失”的意思,但有区别:①“风流云散”指的是“流动,分散”;“烟消云散”指的是“散失,消除”。②两者都适用不同,“风流云散”专指人,不指事物;“烟消云散”不能指人,只能指事物或人的恐慌、紧张、疑惑、忧虑、烦恼、高兴等情绪。)

5、答案:C(“风雨飘摇”与“摇摇欲坠”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动荡不稳固,飘摇欲垮”的意思,但有区别:①“风雨飘摇”有“大风大雨,动荡不定”的意思,“摇摇欲坠”无此意;②“风雨飘摇”是主谓式,“摇摇欲坠”是偏正式,结构格式不同,用法也不相比如“风雨飘摇”经常用在“在„„中”之中,而“摇摇欲坠”是不处在这种格式中的。再如,“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都能用作定语,但用“摇摇欲坠”作定语时,中心词往往就是那个摇荡的本体,比如:摇摇欲坠的政权,用“风雨飘摇”作定语则不限。 “浮光掠影”与“走马观花”这两个成语都比喻“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但有区别:①“浮光掠影”偏重在印象不深,“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不细致不深入。②“浮光掠影”有“用冷淡的、不恳切的态度观察世事” 的意思,“走马观花”无此意;③“走马观花”的适用对象只限于“人”,“浮光掠影”的适用对象不限于于“人”。)

6、答案:D(“囫囵吞枣”与“生吞活剥”这两个成语都有“生硬地不加分析地接受、模仿”的意思,但有区别:①“囫囵吞枣”有“比喻笼笼统统,含含糊糊,不如分析,不加辨别”的意思,“生吞活剥”无此义;②“囫囵吞枣”偏重在不求甚解,食而不化;“生吞活剥”偏重在机械模仿,生搬硬套。③“囫囵吞枣”多指学习指示、理论、知识或其他;“生吞活剥”多指搬用别人的言论、文辞、经验或其他。④“囫囵吞枣”多用于否定句式,或出之以否定口吻;“生吞活剥”则不拘。 “花天酒地”与“醉生梦死”这两个成语虽然都能形容腐化堕落的生活,便有区别:①“花天酒地”偏重于荒淫腐化;“醉生梦死”偏重于昏沉颓废。②“醉生梦死”常用来直接形容人,“花天酒地”不能直接形容人。用“醉生梦死”作定语时,常以人为中心词;用“花天酒地”作定语时,一般不以人为中心词。)

7、答案:B(“欢天喜地”与“欢欣鼓舞”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但有区别:①“欢欣鼓舞”除了“非常高兴”这个主要意思外,还有“兴奋”“振奋”“受到鼓舞”的意思。“欢天喜地”只是“非常高兴”的意思(即使含有“兴奋”之类的意思,也不像“欢欣鼓舞”那么明显。)②“欢欣鼓舞”只形容多数人一同欢乐,

不形容个别人的欣喜;欢天喜地,既能形容多数人一同欢乐,也能形容个别人的欣喜。③“欢欣鼓舞”用作谓语时,前边常有“为„„”作状语,表明原由;“欢天喜地”一般不这样用。④“欢欣鼓舞”比较庄重;“欢天喜地”比较一般,常说“令人欢欣鼓舞”而不说“令人欢天喜地”⑤“欢欣鼓舞”前边能加定语;“欢天喜地”则不能。⑥“欢欣鼓舞”一般不作状语;“欢天喜地”通常作状语。“饥寒交迫”与“啼饥号寒”这两个成语都有“又饿又冷”的意思,都形容无衣无食受冻受饿的悲惨生活,有时可以互换,但有区别:①“饥寒交迫”着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啼饥号寒”着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啼”“号”),是有声的,因此“啼饥号寒”可以跟“听见”照应,可以做“声音”的定语;“饥寒交迫”则不能。②“饥寒交迫”可以做“折磨”的定语,可以做“死亡线上”的定语,“啼饥号寒”则不能。③“啼饥号寒”前边能加表示处所的介词结构;“饥寒交迫”则不能。④“啼饥号寒”可以构成名词性的“啼饥号寒者”;“饥寒交迫”则不能。)

8、答案:A(“岌岌可危”与“奄奄一息这两个成语都形容万分危急,但有区别:“岌岌可危”多指局势危急,“奄奄一息”多指生命垂危。“岌岌可危”适用于国运、政局、战局、局势等没有生命的事物,“奄奄一息”适用于人或其他生物。“功亏一篑”与“前功尽弃”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最后未能成功的”意思,但有区别:①“功亏一篑”,成语本身指明事情未能完成的原因是“只差一筐土”(没有能坚持到底);“前功尽弃”,成语本身没有指明以前的努力为什么会白费。实际上,“前功尽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差一筐土”。这些原因往往靠上下文来表明。②“前功尽弃”前边能加“使”,构成兼语式“使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则不能这么用。③“前功尽弃”的“功”,有时当“功劳”(跟“过”相对)讲;“功亏一篑”的“功”则没有这个意思。)

9、答案:C(“钩心斗角”与“尔虞我诈”这两个成语虽然都形容各用心机、互相倾轧,但有区别。区别主要在意思上:钩心斗角,偏重于暗中斗争;尔虞我诈,偏重于互相欺诈。“苟且偷生”与“苟且偷安” 这两个成语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但意义上有差别,差别就在“生”与“安”上:“苟且偷生”偏重在“贪图生存”;“苟且偷安”偏重在“贪图安逸”。“苟且偷生”与“死得光荣”相对,“苟且偷安”与“活得伟大”相对。)

10、答案:B(“海市蜃楼”与“空中楼阁”这两个成语都能比喻不真实的事物,但有区别:①“海市蜃楼”偏重在虚无缥缈,远离现实;“空中楼阁”偏重在没有根基,脱离实际。②“海市蜃楼”多指幻景,多比喻容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空中楼阁”多指幻想,多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③两者结构不同,用法也有差别,如“空中楼阁”可以跟“架起”照应,“海市蜃楼”则不可以;“海市蜃楼”前边能加“空中”,“空中楼阁”前边则不能再加“空中”。“坚如磐石”与“稳如泰山”这两个成语虽然结构相同,而且都有“非常牢固,不可动摇”的意思,但有区别:①““坚如磐石”着重在“紧”;“稳如泰山”着重在“稳”。②“坚如磐石”多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不可动摇,也比喻集团、组歌、国家的坚强,不可战胜;“稳如泰山”多形容高大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也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镇定、坚强,从容不迫,临危不惧。③“坚如磐石”多用于“物”,也用于“(人的)集团、组织、国家”,但不用于“个人”;“稳如泰山”多用“物”,也用于人的组织,还用于“个个”。)

风雨飘摇的意思(四)
《生活的意义》

人生意义不是可以通过理论阐述直接让另一个人得到的,而是必须通过某个人自己不断体现生活才会出现。一旦找到,人们自然就知道自己找到了。外在的表现也有:对生活有激情,对新的一天有期待,更愿意面对变化,心态更开放,对其他人更有善意,更能积极的努力提高自己。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我觉得我的人生毫无意义”“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早就看透了”“我希望2012是真的”。无论他们说的是上面哪句,其中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他们无法发现生命的意义,他们宁可死去也不想这样的无目的活着。但是,随着交谈的持续,我发现没有意义只是句抱怨,他们也有目标也有愿望也有憧憬,只不过在他们每说完一个愿望之后似乎总会加“但是”这样的词。比如,我希望赚很多钱,但是我当初高考失误了,没有好的学历;我想过自由的生活,但是我的家人不会同意我离开家里生活;我有很多梦想,但这个社会是人情社会,即使我再努力也没用。他们的语气很类似,第一句是说明自己想做的,第二句就肯定自己没法做到自己想做的。当一个人想做的事被阻遏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但长时间愿望的扼杀却会带来强度不等的焦虑。所有,几乎所有自称找不到人生目标的人都会有未知原因的焦躁、烦闷和恐惧。他们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但是他们很确定自己出了问题。当我遇到越来越多失去自身意义的人之后,我觉得这已经足够明显的提醒我,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结合无数的社会现实,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开始对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寻找符合我们身心的生活模式进行探寻。我希望我的想法能给有上述问题的人一点提示,也希望通过和大家的交流学到有益的东西。你觉得人生没有有意义吗,你会时不时的出现恐惧吗,,你总是为某些事担心吗。你觉得父母的期望过于沉重吗。你对这个社会的罪恶面愤怒吗,你嫉妒那些生活光鲜的人吗,你心中一种永远无法平息的愤怒吗,你有不定期的精神萎靡吗,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失败吗,你的婚姻有问题吗,你害怕领导吗,你感到前途迷惘吗,你时常涌现不安全感吗,你觉得没有东西能给你精神慰藉吗,你自卑吗,你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吗。  如果你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中有太多的是,我想,你有必要去好好改变。因为,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有所有的动物都没有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我们是谁,也知道什么能让我们过的更好。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壮大的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能让自己的变的多强大啊。有多少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啊,当我们知道明天的我会比今天更有力量更有希望的时候,我们不是应该感谢上天恩赐给我们的这个叫自由意志的礼物吗。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变的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是什么让我看不到力量而是阻碍?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意志的实现,是外面的某些东西还是我们固化的思维模式呢。  在重新建立人生意义之前,我们先看看现代人常见的焦虑以及产生焦虑的根源。  什么是焦虑呢,它是对某种未知的恐惧。  焦虑不同于恐惧,恐惧是有实实在在对象的,而焦虑的对象却似乎是虚无而不可捉摸的,但是,所有焦虑的根源都一样,就是那些可能导致我们丧失自我的东西。  什么是自我呢,自我就是我们觉得属于我们这个个体的那些部分。身体的自我每个人都相同——就是我们的肉体,但精神的自我却全然不同,即使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思想性格态度情感。  因此,如果构成我们的精神自我的那些东西不稳固的话,我们就常常会受到外界新的思想行为态度价值感的冲击,特别是我们感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如别人的时候。比如,看到一个开宝马的年轻人招摇而过会给很多人强烈的刺激,他们会从那个年轻人的生活模式中看到自己生活模式的失败,这样的自我感觉会强烈的打击他的存在感,从而产生焦虑。他感到自己的无价值随即产生对自己原本价值的怀疑。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组成人的重要部分,一旦动摇,他的存在感就风雨飘摇,他有一种分裂的感觉,这样的分裂会让他在面对选择时摇摆不定。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各种价值观纷至沓来,这让曾经在封闭环境中适应良好的人无所适从。几乎没有人坚持作为一个农民的价值观了,因为周围的一切似乎证明农民是没有价值的。看看这个社会的人追逐什么就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推崇的价值观是什么。  但是,矛盾又出现了,在我们努力确认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遵循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时,为什么我们摇摆不定,为什么这样的价值观无法让我们的内心满足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奉行的价值呢?面对焦虑,人们开始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有没有可能有人对焦虑无动于衷?没有人!   相比较身体的病痛带来的机体出现问题的直接信号,焦虑带来的是关于构成我们自我的精神出现动荡的信号。一旦人们意识到外来思想的的入侵,体

会到外来思想和本来思想的不同,人必然要对此作出反应。因为这个是个威胁,对于很多将“自我”理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外来的东西带来了一种改变的可能,这种可能对于没有安全感,靠固守原本狭小生活范围的人来维持自我却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他们认为,一旦接受了新的东西,他们就必须面对某种必然到来的改变,而改变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正是这样的不确定让他们惶恐。他们害怕失去那些虽然让他们痛恨但至少能给他们庇护的东西。   既然人们必然会对焦虑做出反应,我们就可以例举一些常见的反应模式了。我们的主题也将展开,我们会通过讨论各种面对焦虑的防御模式来分析根源和利弊,然后再看看哪种模式是最有益于我们的。面对焦虑时,基本的模式是面对和逃避。但是看似简单的“面对”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极度可怕的,似乎有一种东西阻止着人们去寻找那些引起焦虑的东西。这里的根源在上一段已经说过,当人们面对问题时,他的内心必然命令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对很多没有自信或因曾经失败而遭受巨大痛苦的人说本身就意味着比焦虑更深的痛苦。因为这会让他们会想起那些证明他们无能的往事,会回忆起那些指责嘲笑侮辱他们的人对他的伤害。他开始恐惧,他会想,如果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些曾经指责我无能的人不是又可以嘲笑侮辱我了吗。但如果我不去面对,至少我不会失败,至少我还可以说不是我无能而仅仅是因为我没有去做。   可以看到,在焦虑和面对问题可能带来的痛苦之中,他们断然否定了用面对焦虑的方式去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当然,以上的选择过程很可能发生在他们的意识之下,他们很可能没有察觉。因为这个选择过程中有某些伤害他们自尊、降低他们自我评价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很可能会屏蔽对上述思考的感知.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面对焦虑最常见的模式了。这些模式几乎可以在每个杂谈的回帖中看到。它们包括逃避、否定和转移。   先让我们来看看逃避。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某方面的缺点时,他开始焦虑(为什么意味到自己的缺点会产生焦虑的原因我们以后会仔细分析)。为了解除这样的焦虑,他开始离开任何有可能让他暴露自己缺点的环境。最常见的方式是缩小自己的的生活圈,当自己周围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能发现他缺点并因此攻击他的可能性就随之减少。   然而这样的模式无法说服我们的内心。人类最重要的首先是社会属性其次才是生物属性。由于交际

圈缩小必然带来的社会地位降低会进一步的强化他对自己的低评价,他更加自卑。为了掩饰他更多的缺点(此时,远离人群已经成了他自认为的又一缺点),他会选择进一步的远离。如此一步步的循环,如果没有对自己思维的反省和外来的帮助,他甚至会陷入这样的境地:用精神构建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或一个自己无所不能的世界。自闭、抑郁、妄想症由此产生。   逃避这一面对焦虑的方式还有一个同胞兄弟——否定。   否定的人在面对焦虑时用无视问题的方式面对。比如他是个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思想,没有任何成就的人。别人对他必然会有低评价,相比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他连用来掩饰自己的无能的那些完全无用的陈腐知识也没有,他们无能到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用来防备的工具。这时,否定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酗酒、吸毒是麻醉自己,让自己的在生理上失去自我认知的方式;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评价体制,构建只有他一个人认同的价值观是精神上让自己没有正常自我认知能力的方式。但结果显而易见,除非他生活在原始社会,否则,必然要进行的社会交互会让他不得不质疑自己的行为。   然后,各种形式对人对事更深更全面的否定和潜意识更大的挫折感构成的循环再次开始。他们在意识层面对世界否定的越多,潜意识层面对自己否定的也越多。对世界的否定到达顶点时,我们都预料到了他的结局。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运用上述两种在我看来还算善良的、只针对自己的防御。大多数人都成了外归因者,他们构成了这个论坛回帖的主体人群。   由于以下的讨论会引来很多对号入座以及对我的动机和人品进行质疑的人。所以我不得不先阐述我的立场。我曾经也是运用过转移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来面对焦虑的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现实挫折,我发现这样的方式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才有了我发这个贴的动机,我想我的思考会给大家一些帮助。一个人感受到外来攻击对他的生存的威胁时,他会用各种方式进行防御。背离本性的防御模式就会使他对自己的认知逐步减弱,外在的表现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转移是人面对焦虑时最常用的模式。他会将自身的问题痛苦全部归因为这个世界的压迫。这样的方式很有效,因为既然是别人的错,那他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不用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这正是他没有勇气去做的。   转移问题的人还会得到一样武器——愤怒。当他说服自己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时,那么周围的人自然都是卑鄙而险恶的,而他当然是

善良而纯真的。既然别人这么不公平的对待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他就站到了道德高处。这种处于道德高处的感觉是美好的,他因此获得了任意谴责别人的权利,而一旦这个世界不认同他们的谴责,他们就变的极其愤怒。   然而很多人的道德优越感是经不起分析的,一旦用理性来剖析他们的内心,我就会看到里面和那些压迫他们的人一样肮脏。所以他们最害怕的是理性,他们知道,一旦恢复理性,他们就可能看到自己只不过是在用把问题转移给别人方式来安慰自己而已,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怯懦和无能。那时,他会失去愤怒提供的力量,然后无力感和无价值感会迅速将他们吞没。   和那些愿意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去争取社会进步的人相比,他们的特点异常明显:他们只会谩骂这个社会的不公,但当你问他做了什么的时候,他们会显得很愤怒,他们会理直气壮的说,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我能做什么,或者说,这个社会已经烂透了,无论做什么都没用,或者说我就看着这个世界崩溃然后等待新世界的到来。无论他们说什么,其中的主题是相同的,除了谩骂他们什么都不会去做。   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心中似乎永远埋藏着发泄不尽的愤怒,任何事都会引起他们的攻击。而你一旦开始冷静的分析或和他进行辩论时,他必然会在骂一声或给你扣个类似五毛或S13之类的外号后潇洒的离去。就如刚才说的,他们没有任何理性思考能力也不想学着思考,因为那会让唯一支撑他们不谴责自我的东西——愤怒失去。他们也不会看任何长贴,他们诋毁任何建设性的东西。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要什么,他们只想攻击,只想破坏,只想等待别人的倒霉来衬托他们还活着这一仅存价值。发生灾难时,如果是在外国,他们勇敢的喜出望外,因为这不会引起道德指责,他们有爱国主义做盾牌;当灾难发生在国内时,他们心中暗爽,因为别人死去而他活着,这一事实似乎提升了他们的价值。捐款?不,他们会说钱会被贪墨。帮忙救助?不,他们会说这是政府的事。如果你说至少你参加下默哀吧,他们会反问那有意思吗。不管反应是什么,你还是看到同样的事情: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他们会做的只是谴责,攻击,他们要的还是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虚拟的成功。任何得到追捧的语言或思维都迎合了追捧他的人的某种心理需求。为什么2012的预言会受到追捧?因为这满足了人们渴望这个世界毁灭,渴望让自己忘记自己失败的心理需求需求。但为什么不是自己死去而是渴望一起死呢,因为只有一起死去才能证明他不是被淘汰的无价值的东西。一种理论只

风雨飘摇的意思(五)
《风雨飘摇中的美国棉市》

风雨飘摇中的美国棉市

作者:钱扬明

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01期

在过去的几周里,美国鲁普报告集中报道了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纺织联盟高峰会议

(ITMF)。其中之一是包括中国政策在内的世界棉花市场形势。报告称,中国储有数以千万吨计的棉花,若将其随时推向市场,有可能使国际棉价崩溃。

这并非空穴来风,近几个月来,国际棉价走势出人预料。英国普雷萨棉花行情资讯公司早在2014年6月5日发表一篇报告称,纽约棉花期货市场承压甚重。该年度7月棉价再次丢城弃地,跌去67个基点,收于85.48美分,但好于2013年12月的行情。国际市场一直在寻求出价坚挺的买家,但基本面和技术面都不支持这样的愿望,2014年7月再次下跌。截至12月份国际棉价已处于雪上加霜的境地。

过山车式的棉价难预测

2014年6月19日,纽约棉花期指收盘时收复了274个基点,每磅升为88.36美分,但12月份却跌去70个基点,价格为77.13美分。美国棉花出口原来出人预料地好。近期美国棉花出口发运达25.87万大包,好于6—7月的发运量15.52万大包。其中出口印尼达9.17万大包,出口越南为6.61万大包。近期这两个国家成为美国棉市最活跃的客户国。这让美国人感到,远东地区的棉纺厂还有很大的容纳空间。但在纽约的棉花期货市场却不容乐观,它承载着巨大的压力,近一周再降低250个基点,收盘价为74.63美分。

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中国一直在试图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他们期望更多的产品更具优势的竞争力。而这个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到纺织服装国工业的未来。为此,中国也大量进口棉纱。由于当地劳动力价格扶摇直上,中国产棉纱价格也因此失去优势。但这一形势正在改变。截至2014年6月份,中国进口棉纱处于最低水平。这说明中国国内产棉花价格正在走低。

早在2014年11月初,市场形势再次发生变化。根据英国普雷萨市场报告,纽约棉花期市再次走低,由去年12月每磅再降131个基点,仅63.19美分,到2014年3月再跌去74个基点,价格仅为62.28美分。与3月份相比,10月份就要好得多,几乎达到近期的最高价,但价格也仅为每磅61.71美分,远远低于3月份价格。国际市场几乎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价格犹如落入恶性循环的漩涡。各国政府都试图稳定棉价,美国提出政府指导价,印度收紧供应,但收效甚微。

印度力挺棉价

众所周知,印度为了在国际纺织服装工业和棉花工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印度竞争委员会(CCI)在数个邦启动了棉花最低不低于70美分的收购价。印度是产棉大国,即使政府收购400万大包,那么也仅为印度总产的10%,这足以稳定印度的棉价。

市场人士估计,即使印度政府不采取收购稳价的方式,印度棉价也不会深跌。普雷萨咨询公司认为,印度稳定棉价的重要因素在于,印度属于家族式农业,政府仅为避免棉农的恐慌才这样做,而纺织公司也不愿意看到棉价不断下行,因此他们确信棉商会很理性,不愿意杀跌棉价。

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在2014年11月中旬,纽约期棉价格急剧下滑,截至12月初,棉花期价下跌346个基点,每磅价格仅为59.73美分。普雷萨咨询公司认为,这是市场商业人士惯用的伎俩。美国农业部习以为常称,价格如此波动,不足为奇。但是,另一产棉大国缅甸自由棉市出现达63万大包的供货,缅甸国内厂家正用的数量为70万大包。另一显著变化是,美国增产14万大包,西非增产15万大包,而中亚减产12万大包,澳大利亚减产10万大包。全球棉花总产量预计为1.0736亿大包,比上一个收获季增产563万大包。世界其余地区预计增产为3880万至4520万大包。中国进口700万大包后仍不足以抵消1330万大包的富余数额。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唯一的方式是刺激消费和减少产量。

美国欲控无能

2014年11月6日,普雷萨市场报告称,美国已开始扶持棉市,执行了行销方案,即每磅提升价格52美分,为市场提振80%的价值。持续9~10个月采取回购,但进入11月份后棉价再次回落。为此,美国棉农惜售心理强烈。他们对时下的棉价忧心忡忡,期盼政府再次干预。但美国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政府的干预仅带来一时的刺激,而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市场。

最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报告,2014年11月4日纽约短期交易为600万大包,而期指基金指数则为5.9万大包。根据普雷萨市场11月20日预计,尽管2014年3月提升11个基点,收盘价降为58.86美分,但其原因不言而喻,市场抛压沉重。当然,由于营销渠道的步伐较慢,纽约棉市避免了棉花期价的坍塌。然而,当市场人士查看电子存单和每周出口发运状况时发现,美国棉农都在期望政府补足差额,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紧接着,11月20日另一份市场报告称,只要世界价格趋势逐月走低,不管售出或未售棉花,美国棉农为了获得追加额外支付,不惜一切要求政府扶持。但他们欲哭无泪,美国的贷款项目几乎与他们无缘,并非轻易到手。他们可以选择政府借贷用期棉抵押,至少可以获得每磅52美分的报酬,并在9~10个月间以46.12美分的低价回购棉花。这样他们为此支付的成本就要低很多。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2014年9月份的世界市场调节价居然低于贷款价,甚至更低。而市场调节价的赎回却是固定的。在整个一周中,赎回价都保持在46.12美分,低于前一周245个基点。为此棉农宁愿不售,也难以此价推向市场。

出口棉越来越难

截至11月20日,仅有80万大包新棉待售待发运出口,换一句话说,美国国内积压的棉花库存越来越多,而价格却没有真正提升。在过去一周中,出口发运量越来越低。截至11月底,数据显示仅发运出140万大包棉,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发运60万大包。进入2014年12月后略有好转,有36.4万大包在发运中。美国棉销售是不成问题,因为美国农业部已对外承诺,将在最近月份里把出口棉提升至660万大包,占总出口的66%。

美国欲打压油价,压垮俄罗斯,自身的棉花却使国内棉农雪上加霜。事出有因,全世界的产棉大多数都增产,导致市场调节价不断回落;另一方面美国期棉商人绞尽脑汁压低棉价赚大钱,最近的市场调节价竟低于每磅45.86美分,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已回天无力,要使棉价不致失控,已很难。普雷萨专家预测,市场价酝酿短期反弹,也仅仅在57~62美分之间,不可能有更高的反弹价。反弹之后,还会下跌。(据美国《纺织世界》)

风雨飘摇的意思(六)
《风雨飘摇的中华老字号》

风雨飘摇的意思(七)
《读书的意义》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是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泳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日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各指什么。(6分) "动机"指: "环境"指: "空气"指:

(2)"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为什么这样说?(4分)

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读书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问他人生价值是什么,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纪回答得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地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连。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功。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二三十年来都是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人人皱眉头痛。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长。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封疆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不必出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孟》,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东北,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有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支了。

(1)"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明"动机""环境""空气"

答: (3)第6段说,国文程度显著低落,别字广泛流行,直接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长",理由是什么?(4分)

(4)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古人总结出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作者一开始就加以引用,是为了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加文章的针对性。

B."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年纪晓岚虽然刻薄,但今天我们更刻薄。

C."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这句话的意思是,纪晓岚认为有为名为利两条船,作者认为只有一条船,就是为名。这揭示了当时人虚伪的心态,与今人"一味好利"作对比。

D.作者主张仿照科举办法建立一种制度,使官位利禄都要通过读书的途径获取,从而造成读书的风气。

E.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清新雅洁,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读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66687.html

    【风雨飘摇的意思】相关推荐